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患者自护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以121例慢性心衰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量表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自护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 121例慢性心衰患者自护行为各维度得分:自护维持平均(40.23±8.31)分、自护管理平均(42.66±10.32)分、自护信心平均(48.53±11.52)分;121例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生理领域(24.94±6.84)分、心理领域(8.65±6.58)分、总体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48.50±12.42)分;自护信心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均存在相关(P0.05),自护维持及自护管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提高慢性心衰竭患者的自护行为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方便抽样选择苏州市3所综合性二级、三级医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的心衰患者共165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65例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总体自我管理得分为(49.48±8.93)分;总体生活质量得分为(45.82±19.04)分;患者总体自我管理与总体生活质量得分呈中度负相关(r=-0.245,P<0.01),其中心理和社会适应的管理与总体生活质量得分呈高度负相关(r=-0.705,P<0.01)。结论心衰患者自我管理处于中下水平,自我管理行为有助于提高患者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及总体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护理干预中要充分发挥患者完成健康任务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杨曼  邱丹 《护理管理杂志》2022,(12):849-852
目的探讨抑郁情绪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活动平衡信心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20年7月至11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活动平衡信心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对淮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56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抑郁情绪与活动平衡信心、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_(1)=-0.752,P_(1)<0.01;r_(2)=-0.789,P_(2)<0.01),活动平衡信心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804,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抑郁情绪在活动平衡信心与生活质量间起中介作用(β=0.513,P<0.01),占总效应的66.45%。结论抑郁情绪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活动平衡信心与生活质量的中介变量,医务人员应该关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抑郁情绪和活动平衡信心,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提高活动平衡信心、改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其自护能力的相关性,以期为进一步提升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1-8月,便利抽样法选择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的心力衰竭患者112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管理的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icacy for managing chronic disease 6-item scale,SES6)、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能力评估表对其进行自我效能和自护水平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36.95±3.21)分;自我管理的综合自护能力得分为(62.89±13.56)分;其自我效能总分与自我护理行动力及自我保健能力的管理评分成正相关(r=0.356,P0.05;r=0.257,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低,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以下,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护行动力和自我保健的管理。在护理干预中应充分树立和培养患者完成相关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的信心,从而提高其自我管理的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以期为开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研究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115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力衰竭自我护理索引V.4(self-care of heart failure index,SCHFI V.4)、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其进行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测评。结果患者SCHFI V.4中自我护理的维护、自我护理的管理和自我护理信心的评分分别为(46.56±22.31)、(50.43±21.56)和(48.15±19.33)分,MLHFQ中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及总体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评分分别为(25.54±6.84)、(8.32±6.73)和(48.35±15.62)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信心与生活质量具有相关性(均P<0.01),自我护理信心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提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信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潘捷  符杏清  罗云英   《护理与康复》2020,19(6):10-14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家属各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测评。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78.20±8.31)分,患者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及身体领域、情绪领域、总体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9.70±7.90)分、(25.43±5.50)分、(17.01±4.42)分、(27.26±4.67)分,均处于中等水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相关性(r=0.610,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心功能分级及家庭年收入、家属的年龄、疾病不确定感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具有较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对配偶的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进行调查。结果100例配偶的SDS和SAS得分分别为45±6和39±7,分别明显高于国家常模(t=5.0,2.58,P<0.01);男患者配偶的SDS得分显著高于女患者配偶的得分(t=3.49,P<0.01),SAS得分两者无差异(t=1.48,P>0.05);农村患者配偶的SDS得分明显高于城市患者配偶的得分(t=3.59,P<0.05),而SAS得分两者患者配偶的得分无差异(t=1.52,P>0.05);在SCSQ得分中,男女患者配偶间及农村城市患者配偶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均无明显差异(t=0.78与1.8,P>0.05);在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中,男患者配偶得分明显高于女患者配偶得分(t=3.43,P<0.01),农村患者配偶得分明显高于城市患者配偶的得分(t=2.43,P<0.05);相关分析可见患者消极应对方式分与抑郁和焦虑得分均呈正相关(r=0.507,P<0.01和r=0.215,P<0.05),积极应对方式分与一般状况及焦虑抑郁等无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发病可导致配偶明显的抑郁和焦虑状态(尤以男患者配偶和农村患者配偶为重);配偶的情绪影响(尤其是抑郁)会加重其消极应对方式,建议给予其适当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Pender健康促进模式的干预方案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4月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组,2018年7—11月收治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2018年12月—2019年4月收治的患者60例为试验组。最终对照组有52例患者完成研究,试验组有57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试验组患者采用基于Pender健康促进模式的干预方案。采用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量表、汉化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MLHFQ中的情绪领域、其他领域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身体领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ender健康促进模式的干预方案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开展自我管理教育提高患者自护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1年6-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衢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86例,糖尿病专科护士对86例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成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工作平台,为患者制订自我管理教育计划,进行疾病知识、自我技能与情绪的管理。采用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了解自我管理教育开展前后患者自护行为的变化。结果开展自我管理教育后,除用药行为因子外,患者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其他5个因子的得分均较开展前有所提高,自护行为明显改善(均P<0.01)。结论糖尿病专科护士对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自护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下称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应用跨理论模型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健康教育.应用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量表(the Self-care of Heart Failure Index,SCHFI)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和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患者自护维持、自护管理、自护信心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心内科的健康教育相比,以跨理论模型为依据制订的健康教育方案能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护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1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62.13±16.27)分,社会支持总分(24.17±7.64)分,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受社会支持程度的影响,通过实施综合的护理于预措施予以支持,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09-2011年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同一心功能等级患者按住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每月给予随访检查及心理护理,持续半年;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随访检查。两组患者分别在出院时和出院半年后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innesota living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测量其生活质量,并比较出院后半年内两组患者每月测得的血脑钠肽前体(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的浓度。结果同一心功能级别的两组患者在出院第4、5、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血pro-BNP浓度均明显低于相应心功能级别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出院时,同一心功能等级的两组患者在MLHFQ问卷中的躯体领域、情绪领域的评分及总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出院第6个月,同一心功能等级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的MLHFQ问卷中的躯体领域、情绪领域的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持续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眼科常见疾病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其与视功能之间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视功能调查问卷( NEI-VFQ-25)对128例眼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影响调查问卷量表得分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患者NEI-VFQ-25量表平均得分(58.1±22.0)分,总体健康状况得分平均(40.8±24.3)分,其中双眼盲患者(18.8±11.0)分,单眼盲患者(52.4±18.1)分,非低视力组(69.6±18.3)分,单眼低视力组(60.2±21.2)分,双眼低视力组(52.2±23.8)分。不同年龄组、不同视力患者生存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966,8.557;P<0.01);患者好眼视力与年龄呈负相关(r=-0.306,P<0.01)。结论视力和年龄均影响调查量表得分,双眼盲患者调查量表得分下降明显,护士要准确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心理护理,做好宣教工作,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对轻、中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状况问卷和医学应对问卷对30例Fontaine Ⅰ、Ⅱ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生活质量的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P0.01);较多采用屈服应对方式;面对与精力呈负相关(r=-0.404,P0.05),回避与躯体疼痛呈正相关(r=0.528,P0.01)、屈服与生理机能呈负相关(r=-0.431,P0.05)。结论医务人员应充分了解轻、中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应对方式,有针对性地协助患者采取有效应对方式,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6个月以上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状况,并分析其与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测评104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6个月以上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状况,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4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57.1±7.7)分,处于较高水平自我护理意愿(37.4±5.1)分,自我护理知识(15.6±3.5)分,自我护理技能(4.1±1.1)分,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总分(82.66±17.43),得分率为(73.80±15.56)%;社会支持总分(64.71±13.20),其中家庭内支持得分(24.10±3.95)分,家庭外支持(40.62±11.10)分。单因素分析发现自我护理能力与年龄(r=-0.214,P〈0.05)、文化程度(r=0.341,P〈O.01)、家庭人均月收入(r=0.271,P〈0.01)、参加造口联谊会情况(r=O.227,P〈0.05)、健康行为自我效能(r=0.422,P〈0.01)、家庭内支持(r=0.224,P〈O.05)、家庭外支持(r=0.530,P〈0.01)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自我护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外支持、健康行为自我效能(调整后R。=0.316,F=23.827,P〈0.01)。结论直肠癌结肠造口康复期患者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处于较好水平,家庭外支持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有利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CHF患者行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前和起搏后6个月的心功能分级(NYHA),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心电图QRS波群时限,最大摄氧量(VO2MAX),生活质量(QOL)作自身对比分析。结果:NYHA,LVEF均有明显改善;QRS时限缩短;6min步行距离由298.48±80.60m上升至375.31±82.51m,提高了25%;VO2MAX绝对值(L.min^-1)由768.18±325.24升至918.39±443.87,VO2MAX相对值(L.min^-1.kg^-1)由12.95±3.95提高至15.52±5.67,QOL评分由22.70±16.10降至8.86±9.40,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双心室起搏能够有效地改善具有心室传导延迟、心脏收缩不同步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自我护理水平及生存质量与家庭照顾者疾病管理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患者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家庭照顾者疾病管理调查问卷及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 QLICD-PT)对125例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庭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125名家庭照顾者疾病管理行为总项目平均分为(2.45±0.58)分,其中疾病管理高水平28例,中等52例,低水平45例。患者自护能力总评分为(62.38±4.23)分,生存质量总评分为(85.69±4.92)分。不同水平家庭照顾者患者自护能力总评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8.558,7.965,9.012,8.338;P<0.05)。家庭照顾者疾病管理水平与肺结核患者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及自护能力总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6,0.385,0.408,0.392;P<0.05)。家庭照顾者疾病管理水平与患者PTBS中疾病生理、治疗经济、社会支持、健康教育维度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432,&amp;nbsp;0.374,0.369,0.402;P<0.05),与消极心理及歧视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7,-0.362;P<0.05)。结论肺结核家庭照顾者疾病管理水平与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关系密切,目前肺结核患者家庭成员疾病管理水平较低,医护人员应对其出院后采用延续性护理及个体化、系统化的教育方案,以提高肺结核患者家庭照顾者疾病管理行为及患者自护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施护及中药穴位贴敷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心内科确诊为CHF的76名患者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给予CHF常规护理,治疗组加用中医辨证施护、中药穴位贴敷等综合护理措施。两组以1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评价治疗前后疗效及患者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LiHFe)评分、检测患者的6min步行试验距离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O功能分级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2,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LiHFe评分分别为(30.25±2.15)分比(36.12±3.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9;P〈0.01);6min步行距离为分别为(302.27±21.39)m比(256.35±26.28)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1;P〈0.01);LVEF分别为(61.26±8.13)%比(55.32±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P〈0.01)。结论通过运用中医辨证施护和中药穴位贴敷对CHF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CHF患者的疗效,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