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探讨了几种受体激动剂对人体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1.去甲肾上腺素对IFN-γ诱导HLA-DR抗原表达具有双向调节作用。10^12,10^-10mol/L NA具有促进作用;^10-6,10^-4mol/LA呈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白细胞介素10 (human Interleukin 10 ,h I L10) 基因转导对脂多糖( L P S) 诱导大鼠心肌细胞( C M C) 的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 L X( I L10) S N 将人 I L10 基因导入大鼠 C M C,应用 P C R, R T P C R 和 E L I S A:①检测 I L10 基因的整合和表达;②观察 I L10 基因转导对 L P S诱导的 C M C 肿瘤坏死因子α( T N Fα) 的m R N A 表达及白细胞介素1β( I L1β) 和 T N Fα的蛋白质的产生的影响。结果:外源性 I L10 基因已整合到靶细胞染色体 D N A 并有效地表达,并能抑制 L P S诱生 C M C 产生 I L1β, T N Fα。结论: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人 I L10 基因转导能抑制 C M C 炎症效应中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其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研究对神经元的早期保护,本实验观察了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在胚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诱导c-fos基因表达特点。结果显示:NMDA可诱导快速、短暂的c-fos基因表达,并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c-fosmRNA表达可被NMDA竞争性或非竞争性受体拮抗剂Ap-5(50μmol/L)MK-801(10μmol/L)完全阻断,Mg2+(2mmol/L)可部分阻滞,异搏定、尼凡地平与安定则无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4.
胚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中NMDA诱导c—fos mRNA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研究对神经元的早期保护,本实验观察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在胚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诱导c-fos基因表达特点。结果显示:NMDA可诱导快速、短暂的c-fos基因表达,并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c-fos mRNA表达可被NMDA竞争性或非竞争性受体拮抗剂Ap-5(50μmol/L)MK-801(10μmol/L)完全阻断,Mg^2+(2mmol/L)可部分阻滞,异搏定、尼凡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内皮舒张因子(EDRF)对去甲肾上腺素(NE)和去氧肾上腺素(PE)引起的缩血管效应的影响,研究大鼠主动脉平滑肌释放平滑肌舒张因子(MDRF)的可能性。方法内皮完整和去内皮大鼠主动脉环悬于器官浴槽中,测定血管的张力和收缩速度的变化。实验在消炎痛(imdomethaoin,10μmol/L)和普萘洛尔(propranolol,3μmol/L)存在下进行。结果用甲烯蓝(MB,10μmol/L)和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30μmol/L)处理内皮完整的大鼠主动脉环,NE和PE的剂量反应曲线明显左移(P<0.001)。EC30值降低7倍和5倍。用阻断剂处理去内皮的大鼠主动脉环,剂量反应曲线仍可见有统计学意义的左移(P<0.05)。EC30值下降3倍。结论实验结果证明,血管平滑肌细胞也能产生少量MDRF。  相似文献   

6.
汤朝武  陈璧 《医学争鸣》1999,20(5):392-394
目的:研究环孢霉素A对人皮肤角朊细胞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γ-干扰素(IFN-γ)刺激培养的人角朊细胞MHC-I/Ⅱ抗原表达的实验模型,研究了低剂量环孢霉素A对角朊细胞MHC-I/Ⅱ抗原表达的影响。结果:0.125mg/L的环孢霉素A对于IFNγ-刺激的角朊细胞MHC-I类抗原(HLA-ABC抗原)表达的增强,具有抑制作用(P〈0.01);但是对于INF-γ刺激的角朊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肿瘤坏死因子(TNF)和r-干扰素(IFN-r)诱导小鼠胰岛细胞MHC-DR抗原表达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当TNF浓度为50~100U/ml时未见胰岛细胞表达MHC-DR抗原,而50U/mlr-IFN可诱导少量胰岛细胞(8.5±2.9%)表达MHC-DR抗原;(2)100U/mlTNF和100U/mlr-IFN合并使用,MHC-DR抗原阳性细胞明显增多(80.25±4.11%);(3)两种因子单独或合并作用均能使体外培养的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增加(P<0.01)。上述结果提示,胰岛细胞MHC-DR抗原的诱导表达本身并不影响其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FCM)三色分析血液中循环活化血小板(CA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0、P-选择素(CD62P)作为分子标志物,FCM三色免疫荧光分析CAP。结果 正常人静止血小板膜表面FIB-R和CD62P表达极低(阳性百分离的中位数分别为1.4%和0.7%)。0.1μmol/L ADP可使血小板明显活化,10μmol/L ADP使活化血小板膜表面  相似文献   

9.
观察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As2O3)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细胞株NB4细胞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0.1~2μmol/L)与APL细胞株NB4细胞共同孵育一定时间后,观察NB4细胞的存活,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CD11b,CD33),细胞DNA含量分布及PML/PML-RARα蛋白在细胞内定位的改变。结果经1~2μmol/L氧化砷处理的NB4细胞呈现凋亡的特征性改变。在细胞形态学上表现为胞膜完整,染色质固缩及核碎裂。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与三氧化二砷作用浓度及时间相关的亚G1期细胞。经0.1~0.25μmol/L三氧化二砷处理10天的NB4细胞呈现某些与分化相关的形态学改变和分化相关抗原(CD11b和CD33)的调变,而0.1~2μmol/L的三氧化二砷均能快速调变和减少PML/PML-RARα蛋白的表达。结论氧化砷对NB4细胞具有诱导凋亡和不完全分化双重作用,并能快速调变及降解PML/PML-RARα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AA的免疫发病机制,阐明细胞因子在AA患者中变化的基础与临床意义,应用ELISA法及APAAP法对38例初治AA患者及2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培养上清诱生的G-CSF、IL-6、TNFα、IFNα及IL-8进行检测,同时观察外周血象、T细胞亚群及HLA-DR表达。结果:AA患者外周血CD4减低,CD8增高,CD4/CD8减低或倒置,HLA-DR抗原表达率增高。AA患者PBMNC培养上清中G-CSF阳性率减低,IL-6、TNFα、IFNα及IL-8水平增高。G-CSF与CD4及CD4/CD8呈正相关而与IFNα呈负相关,IL-6与白细胞数及CD4呈负相关,TNFα与CD8呈正相关而与CD4/CD8呈负相关,IL-8与CD8及HLA-DR呈负相关,证明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在A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激活的CD8细胞可以抑制造血,多种因素引起的细胞因子紊乱最终引发AA。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45Ca流动法研究甲基黄酮醇胺(Methyllavonlamine,MFA)对兔主动脉条45Ca跨膜流动的影响。发现:MFA(0.1mmol/L)时间依赖性抑制氯化钾(80mmol/L)诱导的45Ca内流及净摄取的增加,并能抑制静息状态的45Ca外流,取消并翻转去甲肾上腺素(NA,1μmol/L)降低兔主动脉条45Ca外流作用。提示:MFA对经PDC的钙内流有抑制作用,并有一定的抑制钙泵及阻断α-受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去甲肾上腺素对B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去甲肾上腺素(NA,10^-10-10^-6mol/L)对大鼠B细胞功能的影响。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及钙离子通道在NA影响B细胞功能中的作用,从细胞水平了解NA对B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体外抗体生成的检测方法,即用绵羊红细胞(SRBC)刺激大鼠肠系膜淋巴结B细胞转化成抗体形成细胞(AFC),然后检测其抗体生成量。结果:(1)10^-10,10^-9,10^-8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钙蛋白酶在血管紧张素II(Ang II)诱导的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取传代2-4代细胞,,预先给予不同浓度calpain抑制剂PD150616,观察对Ang II诱导致纤维化模型的影响。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Ang II)、低浓度给药组(Ang II+ PD150616_5 μmol/L)、高浓度给药组(Ang II+ PD150616_10 μmol/L)。Edu检测CF增殖,Western blot检测纤维化因子纤连蛋白(FN)、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同时检测calpain激活的下游产物Cleaved α-Fodrin以及胞浆中p-IκB与细胞核内P65、NFAT4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PD150616显著抑制由Ang II诱导的CF增殖及FN、CTGF、α-SMA等纤维化因子表达上调。Ang II显著提高Cleaved α-Fodrin的表达,PD150616可阻断Ang II的作用,提示calpain受Ang II激活,是Ang II作用的下游因子。PD150616可抑制Ang II引起的胞内IκB磷酸化和胞核中p65、NFAT4的表达上调,提示calpain的作用与NF-κB 、NFAT4转位入核的信号通路相关。【结论】 calpain在Ang II刺激诱导心肌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F-κB和NFA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免疫性肾小管间质损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5例出血热患者(重型11例,中型4例)肾组织人白细胞相关抗原-2(HLA-DR),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淋巴细胞相关抗原(LFA-1)表达,以及CD4+,CD8+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炎细胞浸润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与单纯缺血性患者肾活检组织进行比较。结果(1)出血热患者肾小管HLA-DR,I-CAM-1表达显著增多,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呈正相关;(2)出血热患者肾间质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细胞以CD8+占优势,伴有ICAM-1,LFA-1等活性的因高表达;(3)急性肾小管坏死与出血热患者肾小管间质改变相比,单纯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肾髓质没有HLA-DR,I-CAM-1表达增强,炎细胞浸润亦缺乏与出血热炎似的改变。结论由病毒感染诱发的肾小管间抽局部免疫活化,可能是导致出血热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乙氧异黄酮二酸钠(ethoxy-isoflavone2-carboxylicacid,EICA)对豚鼠心室肌细胞上慢钙电流(Ica)的影响。结果发现EICA能使心室肌细胞Ica呈剂量依赖性降低,阈浓度为10-8mol/L,最大有效浓度为3×10-5mol/L;10-6mol/LEICA可明显阻断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和钙通道激动剂BayK8644所致的Ica增加(P<0.01)。EICA能增加外向电流(Lout),并被四乙基胺(Tetraethylammonium,TEA,10-6mol/L)所拮抗。结果提示:EICA的降压、减慢心率、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主要与阻断Ca2+通道(L型)有关。  相似文献   

16.
PHARMACOKINETICSOFCUPRIC-BIS(SALICYLALDEHYDE-2-FURANTHIOCARBOXY-HYDRAZONATE)DICHLORIDE(CSFTCH)INRABBITS¥GaoYunsheng;ZhuYuyun(...  相似文献   

17.
α1受体激动对浦肯野纤维延迟后除极的双相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酰毒毛旋花子甙元(AS)2×10-7mol/L中毒诱发绵羊心室浦肯野纤维产生延迟后除极(DAD)作为模型,在心得安5×10-7mol/L作用下观察苯肾上腺素(PE)10-7mol/L、3×10-7mol/L和10-6mol/L等不同浓度对DAD幅值的影响。60min持续灌流中,前20minDAD幅值分别增加8%、9%和10%(每一浓度n=8,P<0.05);随后40min内,DAD幅值呈剂量依赖性减小,PE10-7mol/L减值6.9±0.2%(n=8,P<0.05),PE3×10-7mol/L减值13.9±0.1%(n=8,P<0.01),PE10-6mol/L减值18.6±0.2%(n=8,P<0.01)。PE的作用可被哌唑嗪5×10-7mol/L所阻断,提示PE作用经α1受体兴奋引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寻求解决维甲酸(ATRA)耐药问题的新途径。方法 光镜、NBT还原实验及免疫荧光间接法观察NB4及其耐药细胞MR-2单用及联用ATRA、γ-干扰素(IFNγ)后细胞形态学、细胞分化及PM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IFNγ单用及与ATRA联用对两种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IFNγ能诱导PML蛋白的表达,ATRA与IFNγ联用能部分诱导耐药细胞分化。结论 IFNγ通过诱导PML蛋白的表面而抑制细胞  相似文献   

19.
观察抗人大肠癌的单克隆抗体和超抗原SEA的融合蛋白C215Fab-SEA与C242Fab-SEA,对表达相应抗原的人大肠癌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用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为效应细胞,MTT法测定融合蛋白对人大肠癌细胞系的体外抑制率,采用荧光抗体流式细胞术测定肿瘤细胞HLA-I和HLA-DR抗原分子的表达。结果:在PBMC介导下,C215FaB-sea和HLA-Ⅰ,HLA-DR分子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采用一氧化氮(NO)合成酶抑制剂Nw-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NO前体L-精氨酸和NO直接供体硝普钠研究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对离体灌注豚鼠肺基础血管张力的调节作用及其与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所致肺动脉压增高的关系。结果表明:L-NAME可以明显增高肺动脉压、肺微血管压和肺动脉阻力,精氨酸对基础血管张力没有明显影响,但可阻断L-NAME引起的变化。PAF可明显增高肺动脉压、肺微血管压和肺动脉阻力,与L-NAME合用有叠加效应,不被L-精氨酸和硝普钠阻断,说明基础状态下肺血管内皮释放一定量的EDRF维持肺循环的低压、低阻状态。PAF增高肺血管压力和阻力的机制不是通过抑制EDRF合成的途径,EDRF不能阻断PAF引起的肺血管张力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