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介入放射学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科学,它将传统的X线导管技术的诊断作用发展到治疗领域。今年以来,我科对34例病人施行了微导管血管内治疗。34例病人中,男性30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50岁。病种:脑动静脉  相似文献   

2.
3.
微导管血管内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杨卫忠,梁日生,陈建屏,倪天瑞,刘才兴关键词:微导管,血管内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材料脑动静脉畸形(AVM)乃神经外科领域的难题之一。近年来,由于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1991年以来,...  相似文献   

4.
脑动静脉畸形的微导管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微导管血管内栓塞术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用真丝线段、NBCA及PVC栓塞治疗28例脑AVM病人。结果 28例AVM病人31次栓塞,成功率97%。栓塞50^%以上者82%,其中完全栓塞18%。栓后症状减轻、消失,有效率达86%。随访5月~8年,未再发生出血。术中血管痉挛5例(16%),2例致导管嵌顿、滞留颅内。1例(3%)偏瘫、失语,经处理1月后恢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减少介入手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4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总结我院这几年来血管内治疗动脉瘤护理的经验与教训。结果本组94例患者均获得良好栓塞,均为一次性完全栓塞。1例术后发生动脉瘤再次破裂死亡,3例出院时出现一侧肢体肌力下降,1例出院时出现轻度语言障碍,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手段。围手术期采取恰当、正确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能有效较低动脉瘤术前发生破裂风险和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8.
9.
弹簧圈血管栓塞术是国外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这种弹簧圈长度为40-50毫米,直径为3、5、8毫米,伸直状态形似“蜈蚣”,自动卷曲成螺旋状后。这种弹簧圈可通过导管送到血管内,栓塞血管性疾病或其供血动脉,适用于神经外科、骨科、泌  相似文献   

10.
正1概述产科领域中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微循环广泛的纤维蛋白沉淀和血小板、红细胞凝集,形成播散性微血栓。因此引起循环功能障碍,且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及血浆中其他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最后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广泛出血、血管内溶血、组织坏死等变化,引起各脏器的功能障碍,重者导致死亡。2对产科DIC处理原则(1)治疗产科原发疾病,尽早去除病因。(2)及时使用抗凝剂。(3)抗  相似文献   

11.
魏建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1):940-940
<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约有1/3的患者可发展为脑梗死。随着神经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该法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小、见效快、并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人造血管内瘘早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9例慢性肾脏病Ⅴ期患者行人造血管内瘘术前心理护理,人造血管内瘘术后的全身观察及临床早期观察;人造血管内瘘首次穿刺方法、穿刺失败的处理、预防栓塞及感染的措施.结果 9例患者中2例发生感染,1例经抗生素治疗2周后治愈,1例感染而失去功能;余7例人工血管内瘘均保持通畅,血液透析流量充足.结论 开展人造血管内瘘的早期护理对于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总结脑血管病患者经神经外科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脑血管病经急诊血管内治疗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并积极给予康复指导.结果:根据患者疾病特点,熟悉术前、术后护理观察,及时更新知识,掌握先进技术,进行有效护理,减轻病痛,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结论:争诊血管内诊断治疗是脑血管病有效方法,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换血治疗的目的在于清除体内细菌及其毒素,改善机体防御机能,改善并控制休克,改善血氧运输能力及提高动脉血氧分压,矫正凝血机制[1],补充凝血因子,纠正贫血。但因操作复杂及易引起感染、空气栓塞、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故仅用于重症病例。我院新生儿科于1997年6月首次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1例新生儿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器官功能不全的患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例简介患儿…  相似文献   

16.
张斌 《中原医刊》2014,(22):70-71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瘤患者手术方法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采用乳晕边缘弧形切口,24例采用劈开半乳头放射状切口,4例因癌变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无复发和癌变.结论 选取合适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方式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造血管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8例采用人造血管内瘘透析的患者进行透析前透析后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针对内瘘情况进行护理.结果 1例于5个月后出现术肢肿胀,1例死于心力衰竭,其余6例尚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做好宣教,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患者的血管通路,延长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对比分析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与夹闭手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01至2019年03月收治的72例预行手术治疗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其分为36例夹闭组、36例介入组。夹闭组患者给予夹闭手术治疗,介入组给予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介入组和夹闭组的术后1、3、6个月恢复情况均有明显变化,术后1年回访发现,介入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夹闭组(P0.05);夹闭组的栓塞效果明显优于介入组,而死亡率明显高于介入组(P0.05);对比介入组和夹闭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P 0.05);介入组的手术时间活动明显长于夹闭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夹闭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夹闭组(P0.05),介入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夹闭组(P0.05)。结论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和夹闭手术治疗各有利弊,但介入治疗的死亡率较低,复发率较高,而夹闭手术虽然复发率低,疗效更佳,但其对患者的伤害更大,所需恢复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瘘的护理方法,为减少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提供依据。方法比较成熟内瘘护理方法与常规护理方法组患者内瘘使用时间、血栓、皮下血肿人数的差异。结果成熟内瘘护理方法组所有患者血管内瘘使用时间平均35个月,出现血栓2例,皮下血肿3例。对照组血管内瘘使用时间平均18个月,出现血栓8例,皮下血肿9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术后精心的护理,有技巧的进行穿刺和拔针,能够有效延长内瘘的时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