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孙欣 《现代保健》2014,(13):107-110
目的:探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科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服务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临床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护理服务满意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且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证明,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9,(11):1599-160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缓解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及负性情绪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 h、 24 h、 72 h,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1周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骨折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缓解术后疼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措施,比较对照组与干预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疼痛评分(4.73±1.55)分,干预组疼痛(3.85±1.31)分,对照组与干预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满意8例,满意率80.0%;护理不满意1例,满意率97.5%,对照组与干预组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便秘8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干预组便秘2例、下肢静脉血栓0例,对照组与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46%(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减少其并发症发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作为观察对象,经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对照组)与舒适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效果,以改善预后。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7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髋关节恢复情况、疼痛情况、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前,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VAS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试论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0)和观察组(试论舒适护理,n=4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试论舒适护理效果尤为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而促进患者身体快速康复,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接诊的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舒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结果:表现出明显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和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9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7例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组47例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舒适护理的干预组患者在创口感染率、泌尿感染率、褥疮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实施全面舒适护理干预,使患者处于最佳状态配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取11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8%,低于对照组的28.81%;护理总满意率为93.22%,高于对照组的79.66%;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预后,并且对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和生活质量有重要促进作用,效果明显,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枚双头加压钛螺钉前后交叉内固定对股骨颈骨折中长期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住院部股骨颈骨折9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6例采用两枚双头加压钛螺钉前后交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三枚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关节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试验组骨折愈合优良率、骨折愈合率和髋关节恢复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6、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枚双头加压钛螺钉前后交叉内固定对股骨颈骨折的中长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加速康复外科理论在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纳入本科室(2018年1月-2019年7月)接收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n=94)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n=47,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生活质量较好;试验组满意度97.87%,高于对照组87.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14.8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爱美 《现代保健》2012,(10):51-52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本组出院后随访20~26个月,其功能恢复情况优42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4%。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细心的术后护理以及良好的功能锻炼指导,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期康复,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研究组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中能够有效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完善临床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5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逐步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功能康复护理。结果患者均康复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出现。结论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及术后康复锻炼.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完善临床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5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逐步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功能康复护理。结果患者均康复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出现。结论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及术后康复锻炼,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临床路径模式在股骨近端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繁荣 《职业与健康》2010,26(12):1436-143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模式在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围术期护理中的重要性及地位。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将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240例股骨近端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临床路径方式)120例与对照组(传统护理方式)120例。对术前1天、术后1、2和3周髋关节进行功能评分(Harris评分)、住院期间护理工作满意度、术后发生手术并发症例数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例手术治疗后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术后发生手术并发症例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护理模式的建立及实施对股骨近端骨折手术后患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单纯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单纯股骨颈骨折随机分为A组(早期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及B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各50例,比较2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早期应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单纯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闭合复位内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相似,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无显著性差异,因此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好适应证,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于温州市某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研究,统计患者术后谵妄发病率,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1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谵妄39例,发病率26.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75岁(OR=7.683)、受伤至手术间隔时间>3 d(OR=7.831)、夜间平均睡眠时间≤5 h(OR=4.137)、全身麻醉(OR=5.023)、麻醉时间≥2 h(OR=5.960)、术中出血量≥300 mL(OR=5.458)、术后低氧血症(OR=12.794)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发病高危因素(P<0.05)。结论高龄、全身麻醉的股骨颈骨折后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是谵妄发病的高危人群。受伤后尽快安排手术、增加睡眠时间、缩短麻醉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预防术后低氧血症等措施有助于减少术后谵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