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满红 《现代保健》2010,(26):196-196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2岁,上腹部不适半月余来院检查.患者上腹部可触及12 cm×10 cm包块,钡餐透视及胃镜检查未见异常.超声检查:上腹部可探及一包块,声像图表现为内部不均匀低回声,大小约12.8 cm×9.3 cm,有不规则液性暗区,可见小点状钙化,边界欠清晰,呈分叶状,活动度差,随体位改变移动不明显(图1),腹腔另可探及低回声,大小约3.2 cm×2.3 cm,境界清(图2).  相似文献   

2.
周冰 《职业与健康》2008,24(17):1836-1837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源于消化道的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研究发现它与真正的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存在许多差异,与胃肠道卡哈尔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Ial,ICC)在电子显微镜(电镜)研究、免疫组化方面存在许多相类似之处,而不少学者提出应将GIST视为一种有着独特生物学特性的问叶组织肿瘤。笔者回顾近年来的研究文献,对GIST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陈建光 《现代保健》2010,(28):25-2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3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随访2年,复发13例(41.9%)。其中良性胃间质瘤9例(29.0%),恶性胃间质瘤18例(58.1%),交界性胃间质瘤4例(12.9%)。术后病理免疫组化CD117表达29例(93.5%),CD34表达25例(80.6%)。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有赖于病理与免疫组化,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4.
张涛  傅爱燕 《工企医刊》2008,21(3):14-1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的CT表现。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10例,十二指肠4例,小肠4例,肠系膜1例,大网膜1例。恶性16例,良性4例。主要CT表现为:肿瘤以向腔外生长为主(14/20),类圆形或椭圆形居多(15/20),绝大多数境界清楚(17/20);良性GIST相对较小,平均大小3.3cm×4.2cm,平扫时密度均匀,增强后轻一中度均匀强化,CT净值平均增18Hu;恶性GIST体积较大,平均大小7.2cm×6.6cm,大部分密度不均匀(15/16),瘤中间坏死多见,增强后明显到显著强化,CT值平均净增加52Hu。2例恶性GIST及1例良性GIST发生不规则斑片状钙化。3例恶性GIST瘤体旁可见成簌状或线状排列血管影,2例侵犯周围组织,1例发生肝脏转移。结论:CT检查能够确定GIST的存在,并能估计良恶性,对治疗起着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1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病理诊断和治疗中的问题,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8年的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治和病理资料。结果: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胀痛不适,消化道出血和排便异常等症状。病理示:恶性4例,良性8例,潜在恶性3例。免疫组化结果中:10例CD34(+),12例CD117(+),2例CD117(-)/CD34(+),3例CD34(-)/CD117(+)。均手术切除。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及免疫组化是确诊依据,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发生部位为胃和小肠(91.3%),临床以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表现为主,症状无特异性,23例均行手术切除。随访1~60个月.死亡1例,死于腹腔广泛转移。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良性5例(21.1%),潜在恶性7例(31.5%),恶性11例(47.4%),CD117阳性22例(95.6%)。结论: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诊断有赖于病理形态学检查与免疫组织化学的结合,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SNAI2差异表达与预后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1],SNAI2基因编译蛋白是一种含锌指结构的基因转录因子。研究表明,该因子在间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2],可导致细胞与细胞间的黏附功能下降,细胞迁徙和浸润能力的增加[3],提示SNAI2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本文对105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芯片分别进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7和SNAI2的免疫组化染色和分析,观察SNAI2的差异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孙万龙 《医疗装备》2015,(16):35-3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结果:肿瘤位于胃部患者为5例,肠系膜2例,小肠2例,其中良性3例,潜在恶性2例,恶性4例。肿块形态多表现为圆形或是类圆形,可发生囊性变或是坏死。经过增强后良性及潜在恶性肿瘤实质部分中得到显著强化。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良性鉴别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2岁,主诉:黑便10d,晕厥3d。患者面色苍白,未触及腹部包块,无腹痛及其他症状、体征。全血细胞计数显示,红细胞比容31%,平均血细胞体积75fl(正常范围80—98n),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4.6pg(正常范围26~34pg)。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多个可能对GIST预后产生影响的指标进行分析,获取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51例GIST患者均行手术治疗.3年生存率为67%.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肿瘤大小、核分裂象计数、Ki-67指数、肿瘤性坏死、肿瘤是否完整切除与预后有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核分裂象计数及肿瘤是否完整切除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肿瘤大小、核分裂象计数和肿瘤是否完整切除与GIST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8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及病理结果。结果48例临床表现均无特异性,行CT、内镜、腹部超声等检查发现肿瘤,其中位于胃32例,空肠、回肠10例,十二指肠2例,结肠2例,直肠1例,肠系膜1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CD117阳性率为91.7%(44/48),CD34表达阳性率为75%(36/48)。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目前手术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伊马替尼的应用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在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25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CT表现:向胃肠道腔内、外生长或跨胃肠道壁生长的软组织肿,肿块密度均匀或混杂。增强后,良性肿块密度均匀,强化显著,恶性肿块,周边强化,内见液化坏死及囊边区域,部分可见溃疡形成。结论: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够反映肿瘤的特点,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准确定位,能够反映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胃肠间质瘤( GIST)的多层螺旋CT和MRI表现,评价其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和MRI资料,其中10例行CT及MRI检查,8例只行CT检查.结果 18例GIST发生于胃9例,小肠5例,结肠及直肠4例;邻近组织器官侵犯4例.肿瘤多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7例向腔内生长,11例腔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平扫8例密度或信号均匀,10例不均匀,增强扫描7例均匀轻中度强化,11例不均匀明显延迟强化.10例行DWI检查,8例呈高信号,其中4例中心见低信号;2例呈等、低信号.结论 GIST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多层螺旋CT及MRI检查能准确诊断GIST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对设计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CDC)从 2003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登记的713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和预后因素. 方法 用描述性统计和生存分析中的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对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肿瘤原发灶部位主要分布在胃419例(58.8%)、小肠203例(28.5%)、大肠58例(8.1%),偶见于腹腔1例(0.14%).COX生存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分期以及不同的手术方式均是影响GIST预的相关因素. 结论 GIST预后的影响因素复杂,应结合实际作综合考虑.本研究提示老龄患者、晚期患者,以及未接受外科手术也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GIST患者还是应以早发现,并首选外科根治手术治疗为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X线、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X线、CT及手术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的8例资料,分析其影像学检查技术及诊断价值.结果:X线表现为肿块边缘光整、清晰,周围黏膜推移,未见中断、破坏;CT扫描见软组织肿块与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分界清晰,正常组织、器官呈明显的推移征象.对肿块部位采用薄层扫描,必要时变换体位扫描显示更佳.结论:对于发生于胃的软组织肿块,利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手段进行综合评价,病变与周围的正常胃壁界限清晰,且正常胃壁柔软、光滑,首先考虑可能为GST.电镜和免疫组化是确诊GST的主要病理手段,其具有特定的免疫组化物质的表达,即CD34、CD117.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下微创治疗胃间质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经超声内镜检查来源于胃固有肌层的GIST的患者,符合入组标准患者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3367岁,年龄平均52岁。病变位于胃角4例,胃底8例,胃窦8例,胃小弯2例,直径567岁,年龄平均52岁。病变位于胃角4例,胃底8例,胃窦8例,胃小弯2例,直径522 mm,平均10.9 mm。首先对胃黏膜下病变采用脱气水法行EUS检查,明确病变为起源于胃固有肌层后。采用结扎、切开、剥离、创面处理、病理检测等处理,观察治疗效果及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24例肿瘤均位于胃固有肌层,22例在内镜下完整切除,2例无法完全切除。术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胃间质性肿瘤16例,均为极低及低度恶性间质瘤;胃平滑肌瘤4例,胃神经纤维瘤2例,胃血管球瘤2例。术后无继发胃穿孔、胃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4例,创面均愈合,无复发病例。结论胃镜微创治疗小的胃间质性肿瘤安全、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14例经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GIST的CT表现。方法:14例GIST中,良性6例,恶性8例。位于胃8例,小肠4例,结肠1例,肠系膜1例。肿块直径约(11.2±2.6)cm。位于消化道的13例中,腔外生长者9例(69.2%),腔内、外生长者4例(30.8%)。结果:CT检查者中,肿块密度均匀5例,不均匀9例。增强后均匀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10例。6例影像学随访检出复发4例,其中3例经口服STI-571治疗患者中2例观察到肿瘤缩小和液化,1例肿瘤增大。结论: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消化道来源的腔外生长肿块,伴有囊变、坏死或与消化道相通和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应考虑GIST可能。CT在GIST诊断和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疾病特点,评价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患者手术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9月本院诊治的82例胃肠间质瘤疾病患者,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结合手术方法进行开腹治疗、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组,各41例.比较2组胃肠间质瘤疾病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应激指标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特点,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小的胃间质瘤(≤5cm)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及强化均匀;大的胃间质瘤(≥10cm)表现为形态不规则,与邻近结构分界不清或趋于模糊,出血、囊变、坏死显著。病变侵犯邻近器官或出现转移(肝、网膜、肠系膜)是最肯定的恶性征象。肿块的大小及有无坏死在良恶性鉴别方面有高度的相关性:肿块越大,坏死成分越多,恶性程度越高。而增强后是否强化与肿瘤的良恶性无明显关系。结论胃间质瘤的CT表现与肿瘤的大小有关;CT对胃肠道间质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