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缝合方式对首次剖宫产产妇子宫下段肌层愈合及子宫切口瘢痕憩室(previouscesareanscardefect,PCSD)形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潮州市人民医院行首次剖宫产手术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剖宫产术后切口不同缝合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单层缝合方式,观察组采用双层缝合方式,对比观察两组产妇手术相关指标,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恶露持续时间、月经紊乱发生率、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及PCSD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25.38±5.38)min vs.(22.31±6.03) min],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33%vs.12.00%),PCSD发生率及容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CSD肌层厚度大于对照组[(7.01±1.87)mm vs.(4.19±1.4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及月经紊乱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首次剖宫产孕妇采用双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缝合方式对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365例择期行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产妇剖宫产切口采用双层连续缝合,对照组产妇剖宫产切口采用单层连续缝合。比较两组产妇憩室肌层厚度、憩室形成例数、憩室容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憩室形成率(3.83%)与憩室容积[(0.36±0.12)mL]低于对照组[9.34%,(0.49±0.09)mL],憩室肌层厚度[(7.63±1.92)mm]高于对照组[(5.48±2.5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层连续缝合有利于剖宫产切口愈合,瘢痕憩室程度可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全层连续缝合法与分层间断缝合法对急诊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237例行急诊腹部手术患者按缝合方法不同分为全层连续缝合法组(145例)和分层间断缝合法组(92例),比较两组切口液化和感染发生情况、切口缝合时间等,对发生切口液化和感染患者行细菌培养。结果全层连续缝合法组切口缝合时间明显短于分层间断缝合法组[(18.37±7.42)min比(25.92±5.7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液化和感染率、切口I期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层连续缝合法组正中切口的切口液化和感染率低于腹直肌切口[18.58%(21/113)比31.25%(10/32)],切口Ⅰ期愈合率高于腹直肌切口[81.42%(92/113)比68.75%(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间断缝合法组正中切口和腹直肌切口的切口液化和感染率、切口I期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3%(23/69)比26.09%(6/23)、66.67%(46/69)比73.91%(17/23),P〉O.05];全层连续缝合法组正中切口的切口液化和感染率明显低于分层间断缝合法组正中切口,切口Ⅰ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分层间断缝合法组正中切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腹直肌切口的切口液化和感染率、切口Ⅰ期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切口液化和感染患者细菌培养阳性26例,全层连续缝合法组10例(6.90%,10/145),分层间断缝合法组16例(17.39%,1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11例)。结论急诊腹部手术中,正中切口采用全层连续缝合法可以节省时间,降低切口液化和感染率,缝合技术对切口愈合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改良B—Lynch缝合术、B—Lynch缝合术、子宫动脉结扎术在控制产后出血中各自的优缺点。方法介绍改良B—Lynch缝合术并对2007年1月-2010年6月期间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术、B—Lynch缝合术、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产后出血各30例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三种止血方法的疗效、并发症等。结果三种手术止血方法均效果显著,实施后出血明显减少,术后均无再次大出血、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改良B—Lynch子宫缝合组与B—Lynch子宫缝合组比较:术后腹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需要输血例数及输血量、术后体温、术后恶露量及持续时间、术后子宫复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B—Lynch子宫缝合组与子宫动脉结扎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需要输血例数及输血量、术后恶露量及持续时间、术后患者满意度、术后子宫复旧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痛情况、术后体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是一种简单迅捷、止血效果好、经济成本低、副作用少的控制产后出血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贾惠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3):368-369
目的探讨不缝合腹膜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优越性。方法将88例有子宫全切指征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分为2组,不缝合腹膜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组(观察组)48例,传统子宫全切术组(对照组)40例,比较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80±15)min],术中出血量少[(58.2±11.3)ml],术后病率低(4.2%),疼痛轻,排气时间短[(24±6)h],抗生素应用时间短[(3.9±0.4)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随访性生活下降(2.08%)低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缝合腹膜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安全、简单,并发症少,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层连续加减张缝合在预防高龄患者腹部切口裂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5~2009年笔者所在医院将有切口裂开危险的高龄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全层连续加减张缝合和常规间断分层缝合关腹,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全层连续加减张缝合组中无1例切口裂开,切口感染2例,脂肪液化3例,皮下积液2例;对照组中切口裂开5例,感染4例,脂肪液化4例,皮下积液3例,切口裂开发生率连续加减张缝合组〈对照组,两组愈合良好与不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层连续加减张缝合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层连续加减张缝合明显优于传统间断分层缝合组,能有效预防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减少愈合不良,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子宫全切术中采用开放式缝合阴道残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锡珍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0):1352-1353
目的探讨开放式连续锁边缝合阴道残端在子宫全切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将60例子宫全切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开放式连续锁边缝合阴道残端,对照组采用封闭阴道顶端,比较2组术中指标和术后阴道深度、性生活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阴道深度、性生活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0,χ^2=7.95,P〈0.01)。结论子宫全切术中采用开放式缝合阴道残端能保持较好的阴道深度,提高子宫全切术后性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中不缝合皮下脂肪的双层缝合对子宫憩室形成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广东省郁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剖宫产术孕妇进行研究,根据切口缝合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9)行不缝合皮下脂肪单层缝合,观察组(n=51)行不缝合皮下脂肪双层缝合,分析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恶露持续时间(d)、术后首次排气(d)、住院时间(d)等 5项治疗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1年后憩室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憩室容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憩室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下硬结、脂肪液化、切口红肿、切口愈合不良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不缝合皮下脂肪采用双层缝合,与单层缝合相比,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等治疗指标无显著差异,但能明显降低子宫憩室形成率,且拆线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9.
杨帆 《药物与人》2014,(10):59-60
目的: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4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征得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止血,治疗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方法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中患者手术时间为69.5±4.2min,出血量为为589.2±88.3ml,不起反应发生率为8.1%(5/62),对照组中患者手术时间为78.2±3.9min,出血量为为704.2±90.5ml,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11/62),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不仅能减少术中的出血量,而且能有效的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无针缝合器闭合妇科手术切口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开腹妇科手术(子宫全切术、附件区良性肿瘤手术、开腹探察术等)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无针缝合器闭合手术切口皮肤,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线缝合切口皮肤,两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麻醉方式基本相同,比较两组两组缝合切口皮肤时间、皮肤伤口平均瘢痕宽度(术后2月)、术后住院天数、切口一期愈合例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无针缝合器缝合切口皮肤时间、住院天数、伤口瘢痕宽度分别为(2.56±0.87)s、(5.11±0.28)d、(0.22±0.13)cm,传统针线缝合切口皮肤时间、住院天数、伤口瘢痕宽度分别为(5.91±1.78)s、(6.13±1.82)d、(1.36±1.4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口一期愈合率均为99.0%,相比无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7.65±1.55)分及满意人数57(57.0%),对照组满意度评分(6.33±1.54)分及满意人数35(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不满意人数25(25.0%)高于观察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无针缝合器闭合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能缩短缝合切口皮肤时间;明显减少皮肤伤口瘢痕宽度,且伤口一期甲级愈合率高,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5种不同缝合方法的疗效。方法:对165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不同缝合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六种方法分别是:腹腔外配合拉线腹腔内间断“8”字缝合法(A组),腹腔内连续褥式缝合法(B组),腹腔内分层连续褥式缝合法(C组),腹腔内分层间断“8”字缝合法(D组),助手固定腹腔内连续褥式缝合法(E组)。结果:165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A组和E组所需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中既简单又实用且快速有效的缝合方式,能很好地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肛垫悬吊并外痔翼型切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提高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水平.方法 将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60例(肛垫悬吊并外痔翼型切缝术)和对照组60例(Milligan-Morgan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100.0%(60/60),对照组为70.0%(42/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8.58±0.89),(14.00±0.72)d,对照组分别为(10.20±0.30),(19.00±0.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垫悬吊并外痔翼型切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愈合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使用B-Lynch缝合术后对月经及再次妊娠等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2013年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剖宫产术中行B-Lynch缝合术患者7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术中出血量、术后恶露、月经恢复以及再次妊娠情况等各项指标。结果 2007-2013年该院行B-Lynch缝合术患者78例,随访76例(除2例切除子宫者)。随访患者中,术后恶露时间正常范围66例,异常10例;产后恢复正常月经70例,异常6例;产后共妊娠20次,均为自然受孕,其中足月手术分娩5例,1例处于妊娠期,6例生育患者中4例有生育要求,2例为意外怀孕,另外意外妊娠而行人工流产者14例。结论 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简便易行,止血效果快速持久,对于剖宫产术后恶露、月经、生育功能等未发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部小切口及棒球缝合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价值。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4例患者采用腹部小切口,肌瘤创面以棒球缝合法关闭瘤腔,电动子宫切除器取出肌瘤;取传统方法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近期疗效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小切口及棒球缝合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改良Hwu缝合术联合缩宫素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两组患者均给予缩宫素治疗,同时对照组行B-Lynch缝合术,实验组行改良Hwu缝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较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出血量及月经恢复正常所需次数较少,恶露持续时间及月经周期较短(P均<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vs.6.6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Hwu缝合术联合缩宫素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对保障产妇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分析锁定加压钢板(LC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采用LCP或PFNA治疗的60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LCP治疗28例(LCP组),PFNA治疗32例(PFNA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等指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3~18(7.8±1.9)个月的随访.PFN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8.3±1.8)cm]、手术时间[(46.4±14.3) min]、下床负重时间[(9.3±3.2)周]明显短于LCP组[(19.2±2.5)cm、(93.7±21.4) min、(16.1±2.4)周],术中出血量[(110.3±40.8)ml]、术后引流量[(52.8±24.7) ml]明显少于LCP组[(397.5±160.5)、(186.9±77.9)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但PFNA固定方式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优于LCP固定方式,在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