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联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压力支持通气(PSV)方式抢救1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前:pH为7.22±0.08,PaCO_2为8.02±0.52kPa(60.30±3.91mmHg),PaO_2为6.06±0.25kPa(45.56±1.88mmHg);联合通气后:pH为7.39±0.04(P<0.05),PaCO_2为5.54±0.31kPa(P<0.01),PaO_2为940±0.26kPa,(P<0.01)。心电图S-T段及T波异常明显好转。治愈9例,好转2例。结果表明:SIMV和PSV联合运用能改善患者有效通气而不增加呼吸功,减少因机械通气而发生的氧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对循环系统无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2.
心肺脑的复苏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小惠 《现代护理》2002,8(7):553-555
心肺脑复苏 (CPCR)是对心脏呼吸骤停病人采用急救措施 ,以恢复和维持病人有效的自主血液循环、呼吸功能及神经系统功能 ,进而达到防止突然意外死亡、脑损害并恢复智能的目的。自 80年代以来CPCR以早期基本生命支持 (BLS)、进一步生命支持 (ALS)和持续生命支持 (PLS)三期紧密联系 ,相互制约地将复苏全程进行已被广泛应用 ,而与其相适应的CPCR护理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现就CPCR及护理的若干问题综述如下。1 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1.1 胸外心脏按压  199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修订了心肺复苏 (CPR)指南 ,首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从呼吸功角度评价呼吸机脱机方式优劣的可能性及其意义。方法:通过Bicore CP-100呼吸监测测定22例患者在压力支持通气(PSV)、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通气、T管及拔管后2小时等条件下的呼吸功的变化。结果:CPAP0.49kPa(1kPa=10.20cmH2O)T管、PSV0.49kPa时,患者呼吸功依次逐渐降低。CPAP0.49kPa时呼吸功(9.98J/min)比PSV0.  相似文献   

4.
心肺复苏护理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肺复苏 (CPR)护理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急救护理技术。自 80年代以来CPR以基本生命支持 (BLS)、进一步生命支持 (ALS)和持继生命支持 (PLS)三期紧密联系、相互制约地将复苏的全过程进行标准化操作训练已被广泛采用。近年来 ,对CPR的护理方法有了新的进展和认识 ,现加以综述。1 判断依据宜简 ,心前区叩击宜慎对于心跳骤停后能否迅速进行复苏术和复苏成功 ,取决于护士 (目击者 )能否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目前判断的依据以患者突然意识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为准。方法可通过摇动双肩或大声呼唤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从呼吸功角度评价呼吸机脱机方式优劣的可能性及其意义。方法:通过BicoreCP100呼吸监测仪测定22例患者在压力支持通气(PSV)、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通气、T管及拔管后2小时等条件下的呼吸功的变化。结果:CPAP0.49kPa(1kPa=10.20cmH2O)、T管、PSV0.49kPa时,患者呼吸功依次逐渐降低。CPAP0.49kPa时呼吸功(9.98J/min)比PSV0.49kPa时高23.7%(P<0.001),比拔管后2小时高48.5%(P<0.01),与T管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管时呼吸功(9.31J/min)比PSV0.49kPa时高15.4%(P<0.05),比拔管后2小时高38.5%(P<0.01)。结论:患者呼吸功因脱机方式不同而显著不同,PSV0.49kPa比CPAP0.49kPa和T管更有利于脱机。  相似文献   

6.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常见急诊,有报道院内心肺复苏(CPR)生存率达42.6%,院外生存率为103%[1]。本院从1992年1月至1998年9月诊治心跳呼吸骤停患者146例,其中114例进行CPR,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心跳呼吸骤停1...  相似文献   

7.
急重症护理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心肺脑复苏术3 延续生命支持(PLS)心搏呼吸骤停伤员经初期复苏成功,但是机体多种不可逆性损害,不仅发生于临床死亡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复苏后阶段。脑与全身器官功能关系密切,是恢复呼吸、循环代谢及内脏功能的根本条件。因此在开始进行CPCR时即应进行脑保护。31 一般措施311 维持有效血压:尽早地实行有效的CPR,在心跳恢复后的10min内应设法维持稍高于正常的血压(收缩压187~200kPa),以保障适当的大脑灌注并清洗出脑的缺氧代谢产物。但要防止突然血压升高,若平均超过160kPa,可适当应用血管扩张剂;如平均动脉压低于80…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机械通气方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9例ARDS患者,应用低潮气量(VT,平均为5.52ml/kg),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为(0.86±0.18)kPa(1kPa=10.20cmH2O),FiO2为0.55±0.17,允许一定限度的呼吸性酸中毒存在(pH≥7.20),使动脉血氧分压(PaO2)维持≥7.30kPa(1kPa=7.5mmHg)。结果:9例患者中存活6例(66.7%),其pH均值为7.42±0.05,PaCO2均值为(5.60±0.57)kPa,PaO2均值为(9.14±0.67)kPa,SaO2均值为0.92±0.03。结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机械通气方法治疗ARDS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心肺脑复苏护理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心肺脑复苏(CPCR)护理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急救护理技术。自80年代以来CPCR以基本生命支持(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和持续生命支持(PLS)三期紧密联系、相互制约地将复苏的全过程进行标准化操作训练已被广泛采用。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呼吸肌疲劳的发生与低氧血症是否有关,氧疗能否改善其呼吸肌疲劳,方法:对68例营养正常的高原肺心病缓解期患者测定肺功能,血气,口腔最大吸气压(PImax),最大跨膈压(Pdimax)膈肌张力-时间指数(TTdi)三头肌皮肤皱褶厚度(TSF)和上臂中部肌围(MAMC)分为无呼吸衰竭(PaO2〉6.0kPa(1kPa=7.5mmHg)32例,A组)和呼吸  相似文献   

11.
1998年我科收治了2例以晚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为突出表现的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1.1 例1.患者男,24岁,严重创伤后血尿4日,少尿2日伴胸闷、气促1日,急症入院。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8℃,呼吸38次/min,血压20/12kPa(1kPa=7.5mmHg),全身皮肤满布皮下瘀斑与皮损创面,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双肺闻及大量痰鸣音,心率88次/min,心音有力,腹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新入院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作危险性评估以利于临床治疗和预后。方法:使用486型计算机,采用Foxbase程序设计语言编制Fish′s多因素分析软件,求出判别数据。对临床资料回代,预测AOSC患者死亡危险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与临床一致性3项指标,判定是否具有死亡危险性。结果:经Ridit分析后,心率:存活组(100.95±15.60)次/min,死亡组(112.20±12.20)次/min;血压:存活组(13.49±2.92)kPa(1kPa=7.5mmHg),死亡组(19.48±2.92)kPa;意识:存活组清醒例数明显大于死亡组。血清肌酐水平亦以死亡组为高。104例患者中预测与临床结果一致83例。结论:应用计算机对AOSC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率、血压、意识和血清肌酐等回代,能较好地预测AOSC病情的危险性,对指导临床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大多数需要进行心肺复苏(CPR)的儿科急症发生在家中,虽然进行CPR后,患儿总的生存率仍很低,但如果在呼吸、心跳停止后立即进行CPR,改善生存率是匆庸置疑的。在美国,已有成千上万的父母在婴儿离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之前接受了CPR培训,但其实际效果尚未有人研究。为此,作者对有心跳或呼吸停止危险的婴儿的父母,分别进行3种不同方式的CPR培训,观察和比较其对父母们焦虑、控制力和负担感的影响,并甄别父母们对CPR培训的态度及在需要时是否愿意进行CPR急救。 578名受试对象为5座大…  相似文献   

14.
心肺复苏病人脑代谢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缺血、缺氧是心肺复苏 (CPR)病人最重要的脑继发性损害因素 ,及早防治脑缺血、缺氧有可能进一步减轻复苏后的病理生理过程 ,提高复苏成功率。近年来 ,脑氧代谢的监测被认为是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治疗中的重要方法 ,其临床价值逐渐受到重视[1] ,但对CPR的临床意义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颈内静脉插管采血动态观察基础生命支持 (BLS)后脑氧代谢的变化 ,有助于指导高级心脏生命支持 (ACLS)和复苏后期生命支持 (PLS) ,提高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收治的心脏骤停BLS后 11例 ,其中男 8例 ,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运用气道压力限制和容许性高碳酸血症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将292 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3 组,A 组96 例,未用机械通气;B组102 例,用传统策略机械通气〔潮气量(12.15±1.86)m l/kg,呼气末正压(1.40±0.45)kPa(1 kPa= 10.20 cm H2O),平台压(3.40±0.43)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5.48±1.10)kPa(1 kPa= 7.5 m m Hg),pH 值7.36±0.04〕;C组94 例,运用气道压力限制和容许性高碳酸血症策略机械通气〔潮气量(7.58±0.42)m l/kg,呼气末正压(0.78±0.23)kPa,平台压(2.80±0.41)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10.15±1.38)kPa,pH值7.21±0.03〕。对A、B、C3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A组与B、C组相比,未实施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死率显著升高(P均< 0.01);B组与C组相比,B组患者病死率又高于C组(P< 0.05)。结论:机械通气可以显著减少呼吸衰竭致ARDS的病死率;气道压力限制和容许性高碳酸血症策略机械通气可进一步降低ARDS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原位肝移植9例术后早期管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向东  黄洁夫 《新医学》1997,28(10):514-516
目的:总结9例终末期肝病施行原位肝移植术(OLT)患者术后外科重症病变(SICU)管理。方法:9例OLT患者术毕进入SICU常规实施加强监护治疗。结果:(1)存活患者术后3 ̄5天内肝功能迅速改善。(2)手术后进入SICU时均呈现低循环容量状态。(3)存活患者8 ̄16小时撤离呼吸机。(4)5例病人术后早期低钾。(5)维持稳定的血环孢系A浓度(500 ̄800ng/L),排斥反应及CyA毒性损害作用减少  相似文献   

17.
PetCO2—评价心肺复苏预后的有用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勤  朱章华 《急诊医学》2000,9(1):24-25
目的:研究潮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与CPR成功与否的关系。方法:监测26例患者CPR过程中PetCO2的变化。结果:成功组CPR20min内PetCO2值呈逐渐上升趋势,而失败组则进行性下降;成功组CPR过程中平均PetCO2≥20mmHg,失败组则〈20mmHg。结论:CPR过程中监测PetCO2对复苏成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动态监测气道闭合压在预测脱机成功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气道闭合压(P0.1)在预测成功脱机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各种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患者在应用压力支持通气(PSV)脱机时,每8小时测定1次P0.1,同时记录患者的潮气量(VT)、通气量(VE)、呼吸频率(RR)、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压力支持(PS)水平,将患者分为脱机成功组(24例)和脱机失败组(16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PSV期间,脱机成功组P0.1、VE均无明显变化(P>0.05);脱机失败组P0.1结束前值(0.75±0.36kPa,1kPa=10.20cmH2O)与基础值(0.41±0.28kPa)以及与脱机成功组同期值(0.27±0.09kPa,0.28±0.15kPa)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1),VE较脱机成功组明显升高(P<0.05)。P0.1与VE明显相关(r=0.62,P<0.05)。结论:动态观察P0.1,对于常规参数处于边缘值欲脱机患者将可明显提高脱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吸气压力支持通气在机械通气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采用吸气压力支持(IPS)通气时压力支持(PS)水平与潮气量(VT)、呼吸频率(f)、闭合压(P0.1)和血气分析(BGA)的关系,以及如何选择适宜的PS水平成功地预测脱机的方法。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34例机械通气患者按最终是否经IPS脱机成功分为2组:脱机成功组25例,APACHEⅡ记分平均(25.4±5.4)分;脱机失败组9例,APACHEⅡ记分平均(30.2±5.2)分。每8小时或改变PS水平后记录VT、f、P0.1、经皮氧饱和度(SpO2),每日查BGA。结果:IPS脱机成功率74%(25/34)。脱机时PS<0.69kPa(1kPa=10.20cmH2O),P0.1<0.39kPa。机械通气<14日者,用IPS0.5~2日后结合常规参数指标很容易脱机;超过14日带机者,用IPS3~7日可脱机,脱机指标除常规参数外还应结合P0.1的动态观察,PS常需降至0.39~0.59kPa,结合f、P0.1及VT调整PS水平。结论:IPS作为患者触发呼吸机的一种辅助通气方式,结合P0.1监测能提供最佳PS水平,并能较早地成功预测脱机。  相似文献   

20.
普及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与治疗,由于对技术设备条件要求很高,长期以来只能在设备精良的高层医院ICU内进行。当前国内外诊断方法、界定条件驱于简化并基本取得共识〔13〕。诊断的核心依据是临床资料及血气分析测算氧合分数〔PaO2/吸氧浓度(FiO2)〕,以PaO2/FiO2<26.7kPa(1kPa=7.5mmHg)界定为ARDS或ARDS晚期,26.7kPa<PaO2/FiO2<40.0kPa,界定为急性肺损伤(ALI)或ARDS早期。因此,只要能做血气分析,设备一般的医院便能作出符合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