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评价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45例患者分为传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30例和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15例.分析比较两组病例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疼痛、术后开始下床时间、弃拐时间、并发症、近远期疗效等情况.结果结论 微创组较传统组创伤小,出血量及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近、远期疗效好.结论 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微创小切口在髋关节罩换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对收治36例微创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36例病人X线示假体位置良好,均无感染、脱位及神经、血管损伤。结论通过微创全髋人工关节置换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采用后外侧微创切口入路,假体的放置和固疋无改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技术和优势。方法:2005年1月~2006年7月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入路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4例(42髋)。手术切口长度均小于8.0 cm。结果:手术时间27~90m in,双极头平均手术时间37.5min,全髋关节55min。双侧关节置换备血400ml,单侧不输血。髋臼杯平均外展45°(范围30°~56°)。所有患者术后下肢长度等长。无塌陷或松动、无大腿疼痛、无切口感染和假体周围骨折。并发症均为本术式开展早期发生。结论:微创人工髋关节手术是未来发展方向,成功应用这种技术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足够完善的手术训练和熟练地应用器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接前侧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行直接前侧微创入路THA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通过骨盆正位X线片观察患者的假体位置及假体松动等情况。结果本组病例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14.3±38.9)min,平均术中失血量为(496.1±322.4)mL。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为38.9±11.9,术后12个月为93.2±14.6,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术前(t=-2.689,P=0.008)。臼杯前倾角平均为18.0°±7.6°,外展角平均为46.1°±8.5°。体质量指数与术中失血量及臼杯前倾角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102,P=0.089;r=0.112,P=0.075),但与手术时间(r=0.178,P=0.036)及臼杯外展角(r=0.154,P=0.028)呈弱正相关关系;手术时间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有减少趋势。术中发生手术切口周围神经损伤2例(3.8%),股骨近端骨折2例(3.8%);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5.6%),髋关节脱位3例(5.6%);并发症发生率为20.8%。结论直接前侧微创入路THA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有利于保留髋关节周围肌群正常张力,维持髋关节稳定。采用直接前侧微创入路THA,应熟练掌握手术技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保证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T H 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对切口大小、术中时间、出血量及Haris评分等指标,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出血211.3 ±126.5ml,切口长度7.3±1.6cm,术后引流量147±52.4m l,手术时间71.6 ±23.8min,股骨柄前倾角15.3°±2.9°,髋臼杯外展角43.4°±9.1°.Haris评分术前评分平均41,31±9.42,术日评分平均71.56±4.42,术后6个月评分平均90.73±3.9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T H A 技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减少术中出血、组织损伤、术中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8.
近年来,随着骨科微创术概念的兴起,导航系统及骨科器械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MIS-THA)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关节外科发展的新技术,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09年3月采用后路小切口微创技术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微创医学》2016,(3)
目的探讨Super PATH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行Super PATH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1例(23髋),观察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行Super PATH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平均为6.73 cm,手术平均时间(102±11)min,术中平均失血量(274±53)m L,术后24 h引流量平均(123±41)m L,平均住院时间为5.7 d;术后Harri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令人满意,无切口感染、假体脱位、骨折及双下肢长度不等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Super PATH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切口小、损伤小、失血量少、术后活动快、可快速康复等优点,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优越性。方法:比较了14例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传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早期活动、并发症、Harris评分方面的不同。结果: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小切口手术明显减少了术中出血、术后疼痛、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促进了早期活动,并且对手术的效果无影响。结论:小切口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损伤组织少、感染机会低、医源性损伤少、人工关节稳定性强、患者恢复时间短等优势。小切口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41年美国骨科医生Moore研制出第一个人工股骨头,并将其用于临床以来,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人工关节置换在髋关节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各类骨关节炎等疾病已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长期临床效果比较满意.但由于传统手术入路存在切口软组织损伤大、术后疼痛较重、并发症多等一系列问... 相似文献
12.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在一个或者两个<10cm的小切口内完成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创伤,减少对患者的生理干扰,缩短康复时间的一项新技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后,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该文就文献报道的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各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以及优缺点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患者行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THA,观察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假体位置,并进行随访。结果手术切口长7-9 cm,平均8 cm;手术时间70-120 min,平均92.1 min;术中出血量60-610 ml,平均210.5 ml;引流量60-640 ml,平均220.5 ml;输血量0-800 ml,平均318.2 ml。患者术后第2天在医生指导下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7.9 d。无1例发生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假体位置良好,髋关节活动度为优,Harris评分90-96分,平均92.1分。结论改良Watson-Jones入路是经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肌间隙显露髋关节,具有不损伤周围肌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几乎无后脱位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15.
16.
微创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41(2):164-166
目的探讨微创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osty,THA)临床疗效。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2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髋关节前外侧小切口THA(微创组)10例和常规后外侧THA(常规组)10例;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功能评价等。结果微创组优3例,良4例,中2例,差1例;常规组优2例,良3例,中3例,差2例。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4,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切口长度[(315.5±223.1)ml、(259.5±170.1)ml、(88.5±13.2)ml、(9.9±0.4)cm]与常规组[(520.5±219.7)ml、(517.9±212.7)ml、(359.1±31.5)ml、(15.8±2.1)cm]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与常规组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微创小切口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采用外侧小切口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6例,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为92.5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采用外侧微创小切口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瘢痕少、髋部稳定性好、美观、康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全髋置换术(MISTHA)在临床中的疗效.方法:对初次要求进行全髋置换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实行MISTHA(A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42~79岁,体重指数(BMI)20~27 kg/m2;常规全髋置换术(THA)组(B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43~81岁,体重指数19~27 kg/m2.结果:A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及输血量较B组明显减少(P<0.05);而手术时间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STHA围手术期出血量少,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用人工制成关节取代病废的关节是骨科发展史上一大创举和重要突破。人工髋关节开始应用较早,发展也较其他关节接近成熟。在国外最早是Philip Wiles(1938)首先用于临床,其后却相隔多年,直至50年 相似文献
2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近10多年来才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医院开展的新型手术,该手术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在我区尚未广泛开展。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89年4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例,近期效果满意。笔者参考一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