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良肢位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疾病又称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存活者中50%~70%的患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1].急性期患者大部分时间在床上度过,保持急性期床上的正确卧位,关系到康复的成败,必须给予重视[1].有关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文献报道较多,但脑卒中良肢位健康教育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价脑卒中良肢位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相当高的国家之一,存活者中70%~80%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良肢位不同于传统的功能位,是为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的治疗性体位。我科2004年10月-2005年6月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以良肢位代替功能位摆放,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脑卒中病人急性期良肢位摆放错误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主题选定、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对策、检讨与改进、标准化等措施管理脑卒中病人急性期良肢位摆放。[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脑卒中病人急性期良肢位的错误次数有改善,腕关节和踝关节的错误次数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成员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脑卒中病人急性期良肢位摆放的错误次数,并且圈员的综合能力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76例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选择良肢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时间达到3:1作为试验组(50例);选择良肢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时间≤2:2作为常规组(54例);未进行良肢位护理作为对照组(72例)。三组患者均进行相同的综合性康复治疗,比较入院24 h内和3个月随访时FMA运动功能评分、C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试验组和常规组FMA评分、C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较常规组三组评分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侧卧位作为良肢位护理的首选体位对改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急性期睡眠障碍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极高,急性期常并发睡眠障碍,不仅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身心健康,还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医学模式的指导下,以往常规治疗,已不能从根本上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要。为提高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我科在对脑卒中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同时,重视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或早期康复的开展,及康复理念的日趋健全,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或早期体位变换,保持躯体及肢体的良肢位尤为重要.良肢位是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的治疗体位[1].  相似文献   

7.
).结论 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对良肢位摆放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促进患者自觉进行体位护理的依从性,使良肢位摆放的体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自觉意识中得到实现,能有效预防肩关节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心肌酶谱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心肌酶常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有报道其异常率高达64.42%。作者于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对83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心肌酶进行检测,旨在探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心肌酶异常情况及其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的范围、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疾病预后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人,入院后2组均接受相同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早期并全程采用床上良肢位摆放,对照组早期并全程采用自由体位摆放。4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肢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肢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并全程进行良肢位摆放,可以大大降低肢体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促进瘫痪肢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早期良肢位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早期良肢位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发生脑卒中后即进行良肢位护理与病程在1个月以后进行良肢位护理的脑卒中病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5.2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病人的早期良肢位护理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对减少残障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活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专案改善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良肢位摆放考核评价标准》及《患者/家属良肢位摆放知识认知度调查表》对神经内科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情况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根因分析并制订改善方案:创新应用固定肩、手、膝、踝部位的护理器具,落实相关培训与宣教,细化操作流程等。比较两组改善前后良肢位摆放正确率及患者/家属对良肢位摆放知识认知度。结果良肢位摆放正确率由改善前的65.0%提高至改善后的92.5%,认知度评分由改善前的(2.00±0.99)分提高至改善后的(5.54±1.53)分,两组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专案改善,有效提高了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正确率及患者/家属的认知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王小红  齐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601-860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良肢位摆放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和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120例分为良肢位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良肢位组在此基础上,早期行良肢位的摆放,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后6个月末的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良肢位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良肢位摆放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急性期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为2015年3月的53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一般专科的护理措施;实验组为2015年6月的63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由品管圈质量控制小组调查现状,发现问题,认真分析,制定良肢位摆放流程图并制定良肢位评价标准,组织科室人员知识培训,使用康复图片及微视频在病房循环播放,每日督查,防止肩关节半脱位、骨盆后倾、髋关节外展、踝关节跖屈内翻等现象,提高肢体功能的恢复。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体位发生率以及评估无形成果。结果实验组的良肢位摆放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施品管圈后,圈员的QCC手法运用、团队精神、脑力开发、沟通协调、活动信心、责任感、荣誉感等方面均得到提升。结论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及康复图片视频,有利于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有效性,预防了不良体位的发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早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良肢位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良肢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康复组(100例)采用早期床上良肢位摆放、早期肢体被动运动等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100例)采用偏瘫常规护理和肢体被动运动方法.结果经4周的康复护理,康复组患者肌力恢复Ⅲ级以上者为80例,88%以上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肌力恢复Ⅲ级以上者为78例,71%以上的患者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系列并发症,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低于对照组.结论良肢位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对预防并发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标示牌的设计及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12月良肢位摆放标示牌使用前住院的4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月—6月良肢位摆放标示牌使用后住院的48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当日接受良肢位摆放的口头宣教、良肢位摆放视频播放、实际良肢位摆放的演示及良肢位摆放行为的督导与观察等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良肢位摆放标示牌的使用讲解及临床应用。评价并比较两组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依从率、正确率及偏瘫后肢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依从率与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偏瘫后肢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良肢位摆放标示牌的设计及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依从率与正确率,降低偏瘫后肢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3月收治于我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良肢位摆放知识的口头讲解与良肢位摆放行为的观察督导等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加用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偏瘫观察对象干预后良肢位摆放依从性、正确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肢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的设计与临床应用,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依从性与正确性,降低偏瘫后肢体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良肢位对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为良肢位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良肢位组采用早期床上良肢位摆放,对照组采用偏瘫常规护理。结果经4周的康复护理,良肢位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良肢位在脑血管意外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循证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在我国死因顺位中占第2位,其存活者致残率高达72.5%~75.0%,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期的康复介入能极大地改善这种状况,但我国大多数医院没有配备足够的康复专业人员,急性期卧床时肢体功能维持、关节活动度的维持处在无人管理状态,常造成二次损伤和继发残疾,加重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护士24h都在病房中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是与患者互动最多的专业人员,因此,一个动态的、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整体康复具有正向的影响。为适应主动为患者解决健康问题的护理模式的转变,2004年5月-2005年5月,我科依据循证护理(EBN)要求对收住的3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急性期康复护理介入管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选取早期应用良肢位摆放护理的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一时间内仅在护理的后期使用良肢位摆放的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肢运动能力。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肢运动能力评分明显增高(P0.05),而且研究组患者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肢位摆放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早期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摆放的意义。方法:对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按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42例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在患者入院早期开始进行良肢位设计与摆放。结果:康复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良肢位摆放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运动功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