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11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8周后,分析评价各组治愈、有效和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疗程短、效果显著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77.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408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36例和对照组172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大便常规检查、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中西医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好,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g/次,3~4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内服及保留灌肠,疗程均为28天,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两组在服用柳氮磺胺嘧啶基础上,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药灌肠。对照组采用基础和西药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64.51%,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协同作用及疗效。方法:运用中西医结合口服并配合中药汤剂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总有效率76.9%,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并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可产生很好的协同作用,疗效好,费用低。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内服、中药保留灌肠、西药内服 ,以及针剌和 TDP照射的疗法与西药治疗进行同期随机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4%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70 .6 % ,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西医治疗更为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申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2组治疗8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5%;对照组总有效率7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疗程短、效果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用西药治疗,治疗组46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5%、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宋易华  冯婷  李永清 《河北中医》2006,28(6):445-44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抗感染、输液、热敷等西医保守治疗。2组均7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加减结合西药治疗心律失常40例,并以32 例单纯西药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予以环磷酰胺、激素特等及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75例)予以单纯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狼疮性肾炎(LN)活动指标,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的变化及两组在复发率和不良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79%,P〈0.05),治疗组在改善LN活动指标,尿蛋白,血浆白蛋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炎后肝硬化并SBP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在综合护肝、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观察组(28例)应用头孢曲松常规静脉滴注,配合中药煎剂口服;对照组(28例)单纯应用头孢曲松静脉滴注;7~14天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为65.5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B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西药治疗,同时加用复方大承气汤;对照组40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疗程为(5.0±2.5)天,对照组平均疗程为(7.5±2.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陛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庭神经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临床疗效、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前庭神经元炎的有效方法,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西药治疗配合中药通痹利湿汤,对照组46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好转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1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长补短,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也优于对照组。研究中未发现与使用药物等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患者具有降低血液黏滞度、纠正心力衰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均用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结果:症状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9.13%、86.95%、84.78%,对照组分别为77.78%、75.55%、71.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腹泻脾虚湿盛型的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用蒙脱石散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升阳除湿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P<0.05),观察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脘腹痞满、食欲不振、肢体困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腹泻脾虚湿盛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