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ERCC5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晚期大肠癌奥沙利铂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以奥沙利铂为主化疗的105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化疗开始前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LDR方法检测ERCC5基因3个SNP位点-1415C>T(rs2094258)、-763A>G(rs2016073)及-413C>T(rs943245)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与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性.结果:携带ERCC5-763GG、-763AG和-763AA基因型的患者化疗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7%、69.2%和52.6%,其中携带-763GG基因型的患者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携带-763AA基因型的患者,P=0.028.携带-763AA基因型的患者中位PFS(36/95例,6个月)低于携带-763AG基因型(48/95例,8个月)及携带-763GG基因型(11/95例,10个月)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05,P=0.002.-1415C>T多态性与化疗疾病控制率和PFS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413C>T位点未发现遗传多态.结论:ERCC5启动子区-763A>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大肠癌奥沙利铂临床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2.
CYP1A1和NQO1及EPHX1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易感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1A1(CYP1A1)、依赖还原型辅酶Ⅰ/Ⅱ醌氧化还原酶1(NQO1)和环氧化物水解酶(EPHX1)基因多态性与浙江地区膀胱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相对的2对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CTPP),对99例膀胱癌患者和100例非肿瘤患者的CYP1A1 A4889G、NQO1 C609T和EPHX1 A416G基因型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膀胱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NQO1 C609T基因型分布频率在膀胱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609TT基因型的个体罹患膀胱癌的风险是携带609CC基因型个体的2.448倍(95%CI为1.125~5.326).CYP1A1 A4889G和EPHX1 A416G基因型分布频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NQO1 609TT与EPHX1 416AA两高危基因型的个体罹患膀胱癌的风险是同时携带两低危基因型个体的4.181倍(95%CI为1.465~11.934).相类似的,携带CYP1A1 4889AG/GG、NQO1 609TT与EPHX1 416AA三高危基因型的个体罹患膀胱癌的风险则为4.765倍(95%CI为0.895~25.364).结论:NQO1 C609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膀胱癌的易感性相关,携带NQO1 609TT基因型的人群易患膀胱癌.而且,基因与基因(NQO1 609TT与EPHX1 416AA,CYP1A1 4889AG/GG、NQO1 609TT与EPHX1 416AA)的交互作用增加了这种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放化疗作用相关通路基因多态性与初治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入组203例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检测属于放化疗通路或顺铂/氟尿嘧啶通路的13个基因、18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Kaplan-Meier分析显示,携带rs25487 AA、rs1136410 CC+TT基因型的患者总生存率降低;携带rs2032582 AT基因型的患者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降低;携带rs25487 AA、rs2010963 CC、rs833061 CT+TT基因型的患者无远处转移生存率降低;携带rs3212986 GG、rs25487 AA、rs2032582 AT、rs2279744 GG+GT基因型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降低.Cox分析显示,上述位点除rs833061 CT+TT基因型外,均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放化疗作用相关通路中的多个SNP是影响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为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了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RCC5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晚期大肠癌奥沙利铂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以奥沙利铂为主化疗的105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化疗开始前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LDR方法检测ERCC5基因3个SNP位点-1415C〉T(rs2094258)-7、63A〉G(rs2016073)及-413C〉T(rs943245)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与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性。结果:携带ERCC5-763GG-、763AG和-763AA基因型的患者化疗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7%、69.2%和52.6%,其中携带-763GG基因型的患者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携带-763AA基因型的患者,P=0.028。携带-763AA基因型的患者中位PFS(36/95例,6个月)低于携带-763AG基因型(48/95例,8个月)及携带-763GG基因型(11/95例,10个月)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05,P=0.002。-1415C〉T多态性与化疗疾病控制率和PFS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413C〉T位点未发现遗传多态。结论:ERCC5启动子区-763A〉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大肠癌奥沙利铂临床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基因遗传变异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复发风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 年1 月到2018 年12 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195 例CR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给予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的辅助化疗,治疗期间在医院评估患者的复发情况,完成固定周期的辅助化疗后通过电话随访获取患者的长期生存数据。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标本提取DNA进行GSTP1 基因分型,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例特征的相关性。另外,收集部分患者接受化疗前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提取RNA,进行GSTP1 mRNA表达分析。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方法进行基因型和预后的单变量分析,并通过多变量Cox 风险比例模型进行校正。结果:195 例患者的中位无疾病生存期(DFS)为4.8 年,中位总生存期(OS)为6.2 年。基因多态性分析显示,位于GSTP-1 基因编码区域的I105V位点和预后相关。I105V位点在研究人群中的分布频率:AA型135 例(69.23%)、AG型56 例(28.72%)、GG型4 例(2.05%),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6,该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P>0.05)。对基因型患者进行复发风险和预后的分析发现,AA基因型和AG/GG基因型患者的中位DFS 分别为5.7 年和3.9 年(P<0.01),中位OS 分别为7.0 年和4.5 年(P<0.01)。AG/GG 基因型对患者的OS 具有独立的影响(OR=1.54,P<0.05)。与AA 基因型患者比较,I105V 位点AG/GG 基因型患者PBMC 中GSTP1 mRNA 表达水平较高(P<0.01)。结论:GSTP1基因I105V位点可能通过介导GSTP1 mRNA表达,进而影响CRC患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复发风险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甘肃地区汉族妇女XRCC1 rs25487、CCNH rs2234942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及乳腺良性肿瘤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各101例,匹配相同数量健康人作对照。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技术(PCR-RFLP)对XRCC1、CCNH进行基因型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因型和临床病理特征与乳腺癌发病的风险性关系,通过χ2检验比较两种基因位点不同基因型的初潮年龄、发病年龄与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的相关性。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XRCC1 rs25487位点GG基因型携带者的妇女罹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P=0.001, OR=6.39, 95%CI: 2.18~ 18.65);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分析显示,XRCC1基因 rs25487位点携带AA/AG基因型者,在PR+与PR-乳腺癌组织间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4,OR=0.29);携带AG/GG基因型者,在Her-2+与Her-2-乳腺癌组织间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08, OR=0.45)。χ2检验显示,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XRCC1 rs25487位点GG/AG基因型携带者的初潮年龄差异有显著性(P=0.001、0.043);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CCNH rs2234942位点GG基因型携带者的初潮年龄差异有显著性(P=0.049);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XRCC1 rs25487和CCNH rs2234942位点GG基因型携带者,发病年龄差异有显著性(P=0.019、0.048)。结论:XRCC1 rs25487 GG基因型将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XRCC1 rs25487位点携带AA/AG基因型者,在PR+时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下降;携带AG/GG基因型者,在Her-2+时可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GSTM1、GSTP1基因多态与胃癌对铂类药物辅助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确诊的胃癌患者84例,采用铂类药物为主的方案进行辅助化疗;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检测GSTM1和GSTP1 Ile105Val基因多态。结果84例胃癌患者中,43例(51.2%)携带GSTM1缺失基因型;GSTP1 Ile/Ile、Ile/Val和Val/Val分别占61.9%、28.6%和9.7%。携带GSTP1 Ile/Val和Val/Val基因型的胃癌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携带Ile/Ile基因型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STP1多态是影响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GSTP1 Ile105Val基因多态与接受铂类药物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EGF)基因多态性与化疗药物顺铂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随机收集112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化疗敏感组和化疗耐药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方法,对EGF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rs11568835,GG、AG、AA基因型患者化疗耐药率为76.92%、64.15%和51.52%,其中GG基因型化疗耐药性是AA的1.20倍(95%CI:1.172-6.272,P<0.05),说明携带G基因型的患者化疗耐药率明显高于AA基因型患者(P<0.05)。对于rs3756261,TT、TC、CC基因型患者化疗耐药率为61.90%、60.66%和3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得出rs3756261 C/T多态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OR=1.423,95%CI:1.321-2.121,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rs11568835 G/A多态性与HBV相关原发性肝癌对化疗耐药有...  相似文献   

9.
董宁宁  韩磊 《现代肿瘤医学》2023,(24):4572-4575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rs1695基因多态性与晚期胃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XELOX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102例晚期胃癌患者,均接受XELOX方案化疗,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LDI-TOF)的方法明确GSTP1 rs1695基因分型,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部位、ECOG-PS评分、TNM分期)及GSTP1 rs1695基因分型对患者化疗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及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的影响。结果:102例患者中,GSTP1 rs1695 AA基因型、AG基因型、GG基因型所占例数分别为73例(71.6%)、27例(26.5%)、2例(2.0%),携带变异基因型GG/AG化疗ORR高于野生基因型AA(69.0%vs 43...  相似文献   

10.
EGFR基因rs763317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GFR基因第一内舍子区rs76331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江西地区汉族人群胃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MassARRAY(R)SNP分型技术检测138例胃癌患者和170名正常对照EGFR基因多态位点rs763317的基因型.用χ2检验统计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数比(OR)和95%CI,评价多态性位点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EGFRrs763317多态位点AA、AG和GG基因型在胃癌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为5.8%、52.2%和42.0%,与对照组(2.4%,31.8%和65.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rs763317 GG基因型相比,携带AA或AG基因型的个体能显著增加患胃癌的发病危险(OR=3.909,95%CI:1.108~13.786;OR=2.540,95%CI:1.565~4.123).等位基因A在胃癌患者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OR=3.277,95%CI:1.103~9.738).结论:首次发现EGFR基因第一内含子区rs763317位点多态性与江西地区汉族人群胃癌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韦淑贞  张闯  沙晓锋  张姣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12):1367-1369
目的 研究旋转磁场 (RMF) 联合氟尿嘧啶(5-Fu)对小鼠骨髓瘤细胞 (SP2/0) 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SP2/0细胞分为四组:对照组、单纯5-Fu化疗组(单化组)、单纯磁疗组(单磁组)、磁场联合5-Fu组(磁化组)。用RMF联合5-Fu作用于SP2/0细胞,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结果 单磁组S期细胞比例和单化组G1期细胞比例均高于其余3组(P<0.05)。磁化组S期细胞比例降低,低于单磁组,但仍高于对照组和单化组(P<0.05)。磁化组G1期比例高于对照组及单磁组(P<0.05)。单磁组和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化组和磁化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磁组(P<0.05),而磁化组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单化组(P<0.05)。结论 磁场可引起细胞周期S期比例增高。单纯磁场处理不能诱发细胞的凋亡,但磁场可增强5 Fu的毒性从而促进5 Fu引起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RMF引起SP2/0细胞周期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冯刚  罗利琼  张丽娟  何柳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12):1370-1373
目的 观察转染pCE质粒的干细胞对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尾静脉直接注射法治疗大鼠肝脏转移瘤,设立阴性对照、干细胞、转染pCE质粒的干细胞组和5-Fu组,通过观察转移瘤在肝脏组织中的生长情况和卫星灶形成,肝脏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检测基质衍生因子 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 1, SDF -1) 表达,比较4组对肝癌的治疗作用。结果 转染pCE质粒的干细胞组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56%)与阴性对照组(0)、干细胞组(8%)和5-Fu组(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4组SDF 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转染pCE质粒的干细胞组SDF 1在治疗后分泌增加(OD=0.48), 与阴性对照组(OD=0.35)、干细胞组(OD=0.39)和5 Fu组(OD=0.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转染pCE质粒的干细胞有抑制肝癌生长的作用,SDF 1表达水平上升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促血管生成素1,2(angiopoietin1,2)及其受体Tie-2在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PV-9000)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Ang-1,Ang-2及Tie-2的表达,应用CD105检测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结果 Ang-1、Ang-2及其受体Tie-2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大肠癌组织中Ang-2、Tie-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1在大肠癌中的mRNA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2在大肠癌组织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e-2在大肠癌中的mRNA表达略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2在大肠癌的血管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ⅠA~ⅡA期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和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法(SP法)检测44例ⅠA~ⅡA期宫颈浸润癌患者及15例正常宫颈组织的骨桥蛋白水平。结果 (1) 44例ⅠA~ⅡA期宫颈癌组织中骨桥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2.73%(32/44),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的13.33%(2/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骨桥蛋白的表达在宫颈癌分化程度、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患者年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ⅠA、ⅠB期与ⅡA期,在小于或等于1个淋巴结转移患者与大于1个淋巴结转移之间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桥蛋白在宫颈癌中呈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检测宫颈癌组织骨桥蛋白表达可为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AR和NF-κBp65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60例TNBC中AR、NF-κBp65的表达情况。结果 60例TNBC中,AR阳性21例(35%),NF-κBp65阳性42例(70%),两者表达无相关性(P=0.324)。AR阳性者组织学分级低(P=0.026)、核分裂多<10/10HPF(P=0.032),NF-κBp65阳性者核分裂多≥10/10HPF(P=0.037),其他临床病理学特征比较无差异。结论 AR、NF-κB在TNBC中有较高的阳性率,可能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作为TNBC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盖晓东  赵丽微  历春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12):1397-1399
 目的 分析CD4+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与CD4+T、CD8+T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 CRC)组织中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42例CRC新鲜手术标本,应用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OXP3+、CD4+T和CD8+T阳性细胞数。结果 CRC患者肿瘤组织中FOXP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低分化组Treg细胞数明显高于高分化组(P<0.01);淋巴结转移组Treg细胞数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癌巢内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值显著低于间质(P<0.01);Ⅲ+Ⅳ期、淋巴结转移组癌巢内CD4+/CD8+比值显著低于Ⅰ+Ⅱ期及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RC中Treg数量与癌巢内CD4+/CD8+比值显著负相关(r=-0.605, P<0.01)。结论 CRC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其癌组织局部微环境中Treg数量变化相关,肿瘤局部Treg数量的增多与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可能成为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于静  刘博伟  袁媛  兰玲  张昊  贾长河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12):1391-1393
目的 研究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点和病毒相关因素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 0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将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两组门脉癌栓、AFP水平、HBV DNA定量、Child-Paugh分级及肝组织病理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HBeAg阴性原发性肝癌895例,占总数的87.1%;HBeAg阳性原发性肝癌133例,占总数的12.9%;HBeAg阳性组合并门脉癌栓的比例为 18.6%,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的11.8%(χ2=4.46,P=0.035)。HBeAg阳性组HBV DNA定量对数均值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χ2=12.81,P=0.00);HBeAg阳性组Child Paugh分级为B级和C级的分别为18.3%和15.0%,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的12.9%和1.0%;HBeAg阳性组肝纤维化分期为4期的比例为35.5%,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的24.5%(χ2=4.98,P=0.026)。两组在AFP等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同HBeAg阴性原发性肝癌相比,HBeAg阳性肝癌患者肝组织学损害程度较重,合并门脉癌栓、肝硬化更为常见,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食管小细胞癌中Survivin、NF-κB和VEGF-C的表达与MVD、MLVD 之间的关系及其肿瘤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34例食管小细胞癌中Survivin、NF-κB、VEGF-C的表达情况,并对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计数。结果 Survivin、NF-κB、VEGF-C在食管小细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5.29%、67.65%和79.41%。Survivin、MLVD与食管小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均无关。VEGF-C、NF-κB、MVD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浸润深度无关。NF κB、VEGF C阳性病例的MVD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的病例。结论 食管小细胞癌中VEGF-C、NF-κB、MVD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临床生物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伍健  张晓莹  费绍华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12):1421-1422
目的 探讨胰腺浆液性微囊性囊腺瘤(serous microcystic adenomas of pancreaseas,SMA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3例发生在胰腺的SMAP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SMAP临床表现多为腹痛伴不明原因的消瘦。镜检:SMAP为微囊结构,囊内衬扁平或立方上皮,胞质透明,细胞核居中。免疫表型:腔面上皮细胞EMA和CK19阳性,CA19-9局灶阳性,Ki67阳性率小于2%,肌上皮细胞SMA阳性。ER、PR、CEA、CgA、Syn、S-100、Vimentin和Ⅷ因子相关抗原均为阴性。结论 SMAP是一种好发于女性的罕见良性肿瘤,病理形态学检查可明确诊断。但有时与其他胰腺肿瘤鉴别诊断时需要免疫组织化学的帮助,自身的良恶性诊断也需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0.
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癌组织蛋白质组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红  周传意  袁君  曹慧  易琼  刘利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12):1404-1408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癌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以发现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相关蛋白,为临床预后和复发的预测提供新指标。方法 收集不同临床分期宫颈癌组织,分为早期宫颈癌组和中晚期宫颈癌组,提取组织总蛋白进行二维凝胶电泳,选择部分差异表达蛋白进行MALDI-TOF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部分差异表达蛋白HSP70和Galectin-7的表达情况。结果 建立了早期宫颈癌组和中晚期宫颈癌组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其中两组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 098±23)、(1 142±21),通过进行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查询,鉴定了显著差异表达的12个蛋白点,在早期组上调的4个,包括Hemoglobin subunit beta Hb、caspase-14、Galectin 7 、CK19;中晚期组上调的8个,包括Lamin-B1、Flavin reductase、Glutamate dehydrogenase 1、 Retinal dehydrogenase 1、NMP238 、HSP70、Calmodulin-like 5、S100A9。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均显示HSP70在中晚期组中的表达高于早期组,Galectin-7在早期组中的表达高于中晚期组。结论 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中存在着差异表达蛋白,这些蛋白可能是宫颈癌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