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硬膜外麻醉加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 2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加推拿手法的治疗效果。1 治疗方法术前 12h禁食 ,6h禁饮 ,术前 30min肌注安定 10mg、阿托品 0 .5mg ,麻醉方法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患者入手术室后均取T12 ~L1椎间隙穿刺 ,头向置管 3cm ,注入 1.33%~ 1.5 %利多卡因 10ml,内含VB12 0 .5mg ,地塞米松 5mg ,待麻醉起效后采用仰卧位对抗牵引 2min ,屈髋压腿 4~ 5次 ,侧卧位板腰 ,俯卧位牵引 2min ,俯卧位后伸震腰 3~ 4次 ,仰卧位抬腿扳足 ,最后再仰卧位牵引一次。然后用皮制腰围带护腰 ,回病房后平卧 2 4h ,从…  相似文献   

2.
我科选择 30例剖宫产患者行L1~ 2 间隙硬膜外腔穿刺尾向给药和头向置管注药双向给药法与剖宫产连续硬膜外L1~ 2 和L2~ 3 间隙穿刺头向置管注药法各 2 0例进行比较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选择性剖宫产病人 70例 ,均为初产妇 ,随机分为 3组 ,实验组 (A组 ) 30例 ,对照组 (B组、C组 )各 2 0例。2  方法1 ) A组取L1~ 2 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成功后穿刺针缺口朝向尾端快速注药 ( 5~ 7)ml,然后把穿刺针缺口转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 3cm~ 3.5cm ,平卧后视麻醉平面经硬膜外导管注药。2 ) B组取L1~ 2 、C组取L2…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性 ,5 4岁。ASA Ⅰ级 ,因足部损伤而两次行修补术。第一次麻醉选择L2 - 3 间隙行硬膜外阻滞 ,穿刺顺利 ,判定为硬膜外间隙后向骶部置入硬膜外导管 3cm ,回吸无回流后注入局麻药 (1.33%利多卡因 ,0 .2 5 %丁卡因 ,1∶2 0万肾上腺素 )的混合液5ml。 5min后出现痛觉减退平面为T12 S2 ,又追加局麻药混合液 15ml。 5min后病人主诉上肢麻木 ,并感觉呼吸困难。此时测得痛觉平面消失在C3 S5。病人开始躁动 ,因无明显的血压下降 ,故静注安定10mg。病人入睡 ,面罩加压吸氧辅助呼吸。 30min后病人完全清醒 ,麻醉平面…  相似文献   

4.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35岁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取胎术 ,麻醉前检查 :Bp 14/ 8kPa ,P 80次 /分 ,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常规等结果均属正常。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 0 .5mg ,鲁米那钠 0 .1g。选L1~L2椎间隙穿刺 ,成功后向上置管 3 .5cm ,病人平卧稍向左倾斜 30℃ ,用 1.73 %碳酸利多卡因 5ml注入硬膜外腔 ,观察 5min病人无局麻药反应及全脊麻症状出现。又注入 7ml碳酸利多卡因。 10min病人出现呕吐 ,心率缓慢(每分钟 5 8次 ) ,血压下降至 10 / 6kPa ,即给静注麻黄素 2 5mg ,阿托品 0 .2 5mg ,面罩给氧。血…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三种给药途径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育民  赵俭 《四川医学》1999,20(1):21-22
为比较肌注、静注、硬膜外3种途径给予芬太尼加强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ASA1~2级择期胆囊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成4组。E组(硬膜外组),于切皮前经硬膜外给予芬太尼0.1mg;M组(肌注组),于切皮前经肌肉给予芬太尼0.1mg;V组(静脉组),于切皮前经静脉给予芬太尼0.1mg;C组(对照组)不给芬太尼。全部病人经T7~8穿刺置管4cm,16%利多卡因0.1ml/cm身高。从麻醉前至手术开始后40分钟连续监测病人BP、SPO2、ECG。并记录麻醉后15分钟全部患者的麻醉平面,以及术中内脏牵拉痛评级。结果:各组麻醉平面无显著差异。E、M、V组内脏牵拉痛无显著差异但显著好于C组。C、E、M组SPO2下降不显著,V组下降显著。结论:硬膜外麻醉中芬太尼硬膜外给药途径优于静注给药。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45岁。因患L4,5椎间盘突出症行L4,5半椎板切除和髓核摘除术。选择L1~2间隙行硬膜外麻醉,用18G穿刺针和直入法穿刺,穿过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测量硬膜外腔深度为5cm,向脚端置入一次性硬膜外导管。导管通过穿刺针至13cm处受阻,多次转动穿刺针,导管仍不能置入,于是退管重新穿刺。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轻拉导管,感觉阻力大,稍用力,导管被拉出来,但前端被针尖割断3cm残留硬膜外腔内。随即更换T1,2~L1重新穿刺向头端置管,置管通畅,出现麻醉平面后,不改变体位,仍在右侧位下手术。术中术…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导管嵌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35岁。于1998年8月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术前患者一般状况属ASAI,脊柱也未见异常。患者入手术室后取左侧屈膝卧位,常规消毒并以18号穿刺针于L1~2椎间隙行直入硬膜外穿刺。穿刺时进针顺利,确认进入硬膜外腔后开始置管,置管至10cm处时有阻力,稍用力后即顺利进入。置管至16~17cm处时退出穿刺针并开始退管,当导管退出1cm时即感到拔管困难,又退出1cm后便完全嵌顿,也无法通过导管注入生理盐水。经局部按摩及椎旁阻滞后,导管仍不能退出。又令病人变换体位(右侧屈膝卧位、侧卧位…  相似文献   

8.
张坤全 《广东医学》2001,22(11):1014-1014
患者 ,女 ,2 6岁。初诊为急性腹膜炎、胃肠道穿孔 ,拟行剖腹探查术 ,入室前肌注苯巴比妥 0 1g,阿托品 0 5mg,入室时患者烦躁 ,四肢湿冷 ,血压 7/ 5kPa ,心率 13 8次 /min,呼吸 2 4次 /min,SpO292 % ,接心电示波监护 ,鼻导管吸氧。在病房补液带入室 ,5 0g/L葡萄糖 2 5 0ml加入阿拉明 10 0mg ,多巴胺 10 0mg静脉滴注维持血压。选用硬膜外麻醉 ,取T8-9间隙穿刺 ,过程顺利 ,回抽无脊液 ,向头置管 4cm ,平卧后分别推注 2 %利多卡因共 10ml,10min后测得麻醉平面在T6 ~L12 之间 ,随着麻醉平面的出现 ,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9.
碳酸利多卡因具有起效快 ,痛觉消失时间短 ,麻醉效果强及使用时间长等优点[1,2 ] 。现将我院用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妇科手术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择期妇科手术者 2 0 0例 ,ASAⅠ~Ⅱ级。年龄 2 0~ 5 5岁 ,其中剖探 1 2 8例 ,子宫次切72例。随机分碳酸利多卡因 (A组 )和盐酸利多卡因 (B组 )每组各 1 0 0例。两组病人麻醉前半小时都肌注阿托品 0 5mg ,安定 1 0mg。硬膜外穿刺选择L2~ 3间隙 ,向头端置管 3cm。用碳酸利多卡因或盐酸利多卡因 (浓度1 6 % ) 1 5~ 2 0ml,两组局麻药中均含 1∶2 0万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10.
我院 1999年 4月 ,对 1例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的患者 ,术中发生心搏骤停进行了及时抢救 ,复苏良好 ,现报道如下。1 病例  患者 ,女性 ,44岁 ,因子宫肌瘤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患者一般情况尚可 ,术前检查心电图正常 ,术前用药肌注安定 10mg,阿托品 0 .5mg。于L2~ 3 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 ,向头方置管 3.0cm ,置管时稍感不畅 ,回抽无脑脊液。注入 1.5 %利多卡因 5ml,阻滞平面为T10 ~L1,10min后再经导管注入 1.5 %利多卡因 13ml,阻滞平面为T6~S3 ,开始手术后麻醉效果好 ,间隙30min后 ,又注入 1.0 %利多卡因加 0 …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观察小剂量吗啡 (2mg)硬膜外腔注射 ,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与常规用量 3mg~ 4mg进行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比较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急诊剖宫产手术 80例 ,年龄 2 1岁~ 3 6岁 ,体重60kg~ 85kg ,有产科手术指征。随机分为试验组 (A组 )40例 ,对照组 (B组 ) 40例 ,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2 方法术前均常规肌注阿托品 0 .5mg、安定 1 0mg ,入室后用多参数生理监测仪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 80例均选择L2~ 3 ,行硬膜外腔穿刺 ,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 3cm~ 4cm注入 1 .3 3 %利多卡因 (…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5岁,平素健康,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选L1、2椎间隙为穿刺点用0.5%布比卡因局麻后穿刺,进针顺利,置管平卧后常规输液、监测、纱罩吸氧。回吸硬膜外导管无血及脑脊液,注入0.5%布比卡因5ml,注药刚完毕,发现病人烦躁不安、口唇发绀、憋气,同时监测仪显示BP10/6kPa,HR110次/min,当时无法监测SP02,急测麻醉平面,无全脊麻现象,立即静注地塞米松20mg,葡萄糖酸钙1骱肌注苯海拉明20mg,面罩加压吸氧,5min后病人血压逐渐回升,口唇渐红,憋气感缓解。拔掉硬膜外导管,准备以0.5%利多卡因局麻下手术,当皮下注入约3ml麻药时,病人又出现上述情况,继续面罩给氧,地塞米松30mg静点,麻黄素15mg入壶,3min后血压回升,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 ,2 4岁 ,足月妊娠。因“中度妊高征 ,相对头盆不称”在持硬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病人右侧卧位 ,选择 L1~ 2 间隙穿刺置管 ,穿刺顺利 ,置管进入硬膜外腔 4 cm时病人有触电感 ,停止置管 ,推注少量液体及气泡时 ,患者又有轻微的触电感 ,反复抽吸无脑脊液流出。病人平卧 ,由导管注入 1.5%利多卡因 5ml,5分钟后测试麻醉平面在 T8以下 ,患者自述双脚及脚趾麻木不能动 ,血压从入室的 2 0 .5/13.3k Pa降至 13.3/9.33k Pa,再次从导管抽吸 ,抽出少量液体 (但有一定阻力 ) ,无脑脊液流出。注药 15分钟后 ,测试麻醉平面在 T4 以下 ,为预防病…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9岁,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疝修补术.术前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感觉及运动异常.麻醉穿刺点选择T12~L1,直入法头向置管,穿刺过程中患者突然尖叫伴右下肢抽动,自述右下肢剧烈的电击样疼痛,硬膜外腔置管4 cm,以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麻醉,麻醉完善,手术时间约90 min,共用药24 ml.考虑有神经根损伤,术后自硬膜外导管注入维生素B1100 mg+维生素B12 0.1 mg+泼尼松龙50 mg+0.5%布比卡因5 ml+生理盐水共10 ml.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 ,5 0岁 ,因右股骨颈骨折 ,活动受限 ,卧床 2 0余天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股骨头置换术”。术前心肺、化验、心电图等检查均正常 ,有青霉素过敏史。术前肌注鲁米那钠 0 1g、阿托品 0 5mg。入室测血压 14 7/ 9 1kPa ,心率 90次·min- 1,脉搏血氧饱和度 98%。选L2 - 3 间隙顺利穿刺 ,向头置管 3cm ,平卧后硬膜外腔给予试验量 2 %利多卡因4ml。 5min后测阻滞平面T8- L3 ,再给予 2 %利多卡因 6ml,血压、心率平稳 ,病人无不适感 ,选左侧卧位。术前 5min静脉小壶加入度非合剂 1 5ml,加速滴入 ,患者安静入睡…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摘要患者女 ,5 2岁。拟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将患者左侧卧位于手术台上 ,取L2~ 3 椎间隙为穿刺点 ,用18号腰穿针进行穿刺 ,垂直进针约 6cm时感觉阻力消失 ,有落空感 ,行注气试验时无阻力 ,注入气体量约 3ml,之后放置导管阻力明显 ,调整穿刺针的方向后置管仍未成功 ,随即将穿刺针进少许 ,可见有清亮脑脊液流出 ,退至无脑脊液流出位置 ,重新置管 ,反复多次做注气试验均呈阳性 ,此时患者出现右下肢胀痛 ,头痛剧烈 ,时觉恶心 ,即拔出穿刺针 ,改平卧位。查体 :P :92次 /min ;BP18 6 / 10 6kPa(14 0 / 80m…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用于硬膜外麻醉穿刺与置管路径预防术后腰背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硬膜外麻醉行下腹部、下肢手术患者600例,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150例.A组穿刺和置管路径局麻用药为1%盐酸利多卡因;B组为穿刺路径加用地塞米松;C组在置管路径用地塞米松;D组在穿刺路径与置管路径均加用地塞米松.术后7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腰背痛程度.结果 D组疼痛发生率及程度较A、B、C组下降(P<0.05),B、C组亦较A组下降(P<0.05),但B组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硬膜外麻醉穿刺和置管路径给予地塞米松,能有效降低术后腰背痛发生率并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2 8岁。因左腰胀不适 2年余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良好 ,心、肺、肝、肾功能正常。CT示 :左肾上腺肿瘤。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前 3 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10 0mg ,东莨菪碱 0 .0 3mg。 8∶3 0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输液 ,取左侧卧位 ,于T11~ 12 间隙穿刺 ,穿刺置管过程顺利 ,回抽无脑脊液溢出。 15min后注入局麻药 1.6%X + 0 .2 %D(加副肾 1∶2 0万 )试验量 3ml,15min后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输液 ,3 0min后BP10 .5 /5 .5kPa ,HR72 /min ,P2 0 /min。予麻黄素10mg…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柔性加强型钢丝导管对麻醉操作中硬膜外间隙置管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择期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并常规行硬膜外连续镇痛的400例成年患者,ASA分级Ⅰ~Ⅱ级,性别不限,年龄20~64岁,按照病种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0例.A组为柔性加强型硬膜外导管组,C组为传统普通导管组,两组均常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L2~3),两组分别留置相应的硬膜外导管,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48 h,观察各组患者硬膜外用药量,患者运动阻滞功能恢复至0级的时间,改良Bromage分级,开启PCA泵后各时段伤口静息疼痛和动态疼痛的VAS评分及Ramesay镇静评分,记录两组病例在置管过程中导管置管的顺利程度、患者的触电反应、导管置入血管、回抽有血及术后下肢异常感觉、运动功能或痛觉过敏等情况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C组组硬膜外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9%与98%,蛛网膜下腔注药成功率分别为98%与9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手术麻醉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值升降变化趋势一致(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蛛网膜下腔局麻药用量、硬膜外间隙局麻药用量、出血量及术中补液量均基本一致,最后一次硬膜外给药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置管过程中A组导管置管的顺利程度高于C组(P<0.05),A组调整导管方向和患者的触电反应低于C组(P<0.05);A组导管置入血管和回抽有血低于C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换点穿刺的病例数与C组相同(P>0.05);A组术后下肢异常感觉2例(1.0%)低于C组11例(5.5%);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A组10例(5%),C组12例(5.4%);寒战A组为1例(0.5%),C组5例(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满意度A组(99%)高于C组(90%)(P<0.05).结论 柔性加强型硬膜外导管置管的顺利程度高,可改善硬膜外间隙置管质量,用于硬膜外阻滞安全有效,在整个麻醉及术后镇痛期间提高患者的综合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20.
李东亮 《海南医学》2003,14(2):94-95
例 1男性 ,37岁。因上消化道出血于1993年 3月 2 6日在连续硬膜外下行胃底静脉结扎术。穿刺间隙T9-10 ,穿刺置管顺利 ,硬膜外腔留管约 5cm ,术后拔管困难。在各种体位下均未能拔出 ,且向导管注盐水时发现导管堵塞。考虑导管打结 ,留置导管回病房。 2 4h后在病房取坐位 ,腰背后突 ,将导管缓慢拔出。导管末端 1cm处打一死结例 2女性 ,2 6岁。于 2 0 0 0年 5月 10日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术。穿刺间隙L2 -3 ,穿刺过程顺利 ,术后留置镇痛泵送返病房。 4 8h后拔管时出现拔管困难 ,因拔管人员经验不足 ,用力过大 ,导管断裂 ,约 2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