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气管导管内清洁装置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60例行机械通气的ICU病房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干预组采用气管导管内壁清洁装置,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气管导管。对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46.7%);干预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死率(6.7%)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我院研制的气管导管内清洁装置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除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护理)、间断冲洗组(常规治疗及护理+间断气囊上冲洗)和持续引流组(常规治疗及护理+持续气囊上引流);比较三组VAP发生率、病死率,以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间断冲洗组、持续引流组早发VAP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三组晚发VAP发生率和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持续引流组中1例发生少量出血。结论两种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方法均能有效预防早发VAP,且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3.
分析43例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1.7%.病死率38.9%;随呼吸机通气时间延长,VAP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检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3.4%,革兰阳性菌占8.9%。提示缩短呼吸机通气治疗时间有利于降低VAP发生率,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4.
呼吸相机关肺炎的预防新策略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蔡少华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27(6):242-245
本文从切断传染环节、气管内导管管理、呼吸环路管理、清除气道分泌物、胃肠营养及管理、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及免疫学预防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有关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8年5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发生VAP的患儿56例(VAP组)、同期治疗未发生VAP的患儿11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新生儿的各项生理指标、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探讨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VAP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分娩孕周、分娩方式、窒息缺氧情况、遗传缺陷情况、使用丙种球蛋白的情况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内吸引次数、合并败血症、血清白蛋白水平、基础疾病类型、发生胃内容物反流的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增加、气管内吸引次数增多、合并败血症、发生胃内容物反流是机械通气新生儿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增高是机械通气新生儿发生VAP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发生VAP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在早期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30例确诊为VAP的患者(VAP组)的临床资料,另外选取16例无其它感染病灶、行呼吸机治疗及病情稳定期的患者作为本实验的非VA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机械通气前后各炎性指标的水平,并分析在VAP早期预测中PCT及其平均增加值△PCT的临床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在机械通气前后的体温、WBC以及PCT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机械通气前相比,VAP组患者机械通气后的体温、WBC、PCT及肺部感染评分有所上升,并且比非VAP组患者的相应指标的水平高,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PCT阈值在VAP预测方面的特异度是87.5%,灵敏度是90.0%,阳性预测值是93.1%,阴性为82.4%;△PCT阈值在VAP预测方面的特异度是93.8%,灵敏度是90.0%,阳性预测值是96.4%,阴性为83.3%;PCT+△PCT阈值在VAP预测方面的特异度是93.8%,灵敏度是100.0%,阳性预测值是96.8%,阴性为100.0%。结论血清PCT检测在VAP的早期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机相关肺炎是一种特殊的院内感染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VA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诸多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尚有一定争议 ,亦缺少一套规范合理的综合性预防方案。本文就近几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措施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2003年3~12月,我们应用头孢吡肟治疗机械通气所致肺炎(VAP)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有创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病人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应用不当会引起许多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选择合适时机及时撤离有创通气是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等机械通气并发症的有效途径。现结合作者经验谈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撤离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密闭式吸痰预防VAP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67例同期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行开放式吸痰,B、C组接受密闭式吸痰(吸痰套更换周期分别为1d和2d)。结果A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52.0%(13/25),显著高于B组20.0%(4/20)和C组22.7%(5/22),P<0.05;B组和C组患VAP的时间分别为行机械通气后(9±2)d和(8±3)d,P<0.05;各组发生VAP患者中,感染相关的器衰竭评分(SOFA)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 IS)分值于插管后第4天开始A组明显高于B、C组,至第8天B、C组分值升高,与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认为密闭式吸痰可以减少VAP的发生,且使发生时间延迟;密闭式吸痰套每天更换1次与每2天更换1次对VAP发生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呼吸机相关肺炎 ( VAP)是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和重要致死原因。近 3年来 ,我院收治实施机械通气患者2 6例 ,其中 15例发生 VAP,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5例 ,年龄 3 6~ 68岁 ,平均 5 8岁。气管插管方式为经口 10例、经鼻 2例、气管切开 3例。 VAP发生时间为上机后 3~ 5天 3例 ,5~ 15天 8例 ,>15天 4例。其基础疾病为 COPD合并呼吸衰竭 10例 ,ARDS1例 ,胸腹部手术后 2例 ,心肺复苏后 2例。合并糖尿病 3例 ,肾功能不全 6例 ,休克 3例。应用 H2 受体阻滞剂或制酸剂 13例 ,留置胃管 15例、尿管 15例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ICU机械通气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对两组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13.85‰,与对照组26.42‰相比,相对更低(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指患者在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切开)及机械通气48h以后或撤机拔管后48h以内所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院内感染和并发症,是导致院内感染患者死亡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及治疗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外报道的VAP发病率为9.O%~69%,病死率为24.0%~76.0%。国内报道的VAP发病率约为60.0%,病死率为32.0%~39.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与治疗。方法选取我科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34例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老年患者,记录其治疗阶段的症状、体征变化。结果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者11例,占总人数的32.35%,其中4例经积极治疗痊愈,2例症状缓解,5例死亡,其死亡率为45.45%。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分别为绿脓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老龄患者极易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中必须积极做好预防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87,自引:0,他引:87
何权瀛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6):326-326
机械通气时并发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称呼吸机相关肺炎(VAP)。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一旦出现VAP则容易造成撤机困难 ,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增加住院费用 ,严重者还会威胁患者生命 ,导致机械通气失败、患者死亡 ,因而引起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随着重症呼吸监护技术和机械通气技术的迅速发展 ,机械通气患者明显增多 ,随之而来的VAP也逐渐增多 ,国外文献报告机械通气可使院内获得性肺炎 (HAP)发生率增高 3~ 2 1倍 ,据报告VAP的发生率多在 18%~ 6 0 %之间 ,病死率 30 %~ 5 0 % ,不同年份、不同作者报告的VAP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可吸痰式气管切开套管在呼吸机治疗中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64例行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使用可吸痰式气管切开套管,并持续进行气囊上分泌物冲洗吸引,A组使用普通气管切开套管,按常规护理;分析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与呼吸机使用时间。结果A实验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6例,发生率18.7%,B对照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14例,发生率43.7%;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A组平均为120.1±70.5小时,B对照组为190.1±97.7,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可吸痰式气管切开套管行气囊上分泌物吸引有利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的效果。方法行机械通气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结果机械通气≤3 d和通气在4~7 d的患者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7 d的患者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P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7%VS 2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VAP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完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