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操杰  李真 《光明中医》2014,29(1):44-45
<正>李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艾滋病重点研究室副主任,曾负责世界银行技术援助五期项目河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研究(编B02-06)、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国家973项目)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验证部分等重大项目。笔者有幸跟诊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吾师治疗艾滋病腹泻的经验做如下介绍。艾滋病腹泻是由于艾滋病病毒侵犯胃肠道而引起的脾胃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属中医泄泻范畴,以  相似文献   

2.
魏玉玲  李真 《新中医》2008,40(2):15-16
李真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20余载,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有独特见解,尤其是应用心理疏导法配合药物疗法治疗糖尿病患者心理障碍,疗效颇好.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前期是血糖失稳态状态过渡到糖尿病之间的高糖代谢综合征,归属于中医“脾瘅”范畴。冯兴中教授认为,脾虚肝郁、湿热内蕴为本病的核心病机,其中,脾虚为发病之本,肝郁为发病之因,湿热为发病之渐,以健脾疏肝、清热祛湿为主要治法,圆机活用自拟经验方糖抵方治疗本病,每获良效,可为中医治疗糖尿病前期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胰岛素缺乏、伴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介绍孙新宇教授治疗糖尿病前期(IGR)经验.孙教授认为,IGR多因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不畅、久坐少动导致肝郁不舒,脾失健运所致.孙教授提出运用扶脾理肝法治疗IGR,将IGR分为脾虚湿盛、湿热蕴脾、肝郁气滞三型,采用健脾祛湿、清热化湿、疏肝理气法治疗,整个治疗过程加少许活血药,使全身气血津液生化、输布正常,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6.
谢春光教授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兴华  谢春光 《光明中医》2010,25(3):373-374
<正>糖尿病是造成全身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达60%左右[1],属于中医学痹证痿证血痹范畴,其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日久出现气耗阴伤瘀血阻络之证。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并列的对人类危害最甚的三大病种之一.它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根治难的特点,常伴发心、肾、眼及神经等病变,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乳酸性酸中毒而死亡.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彭万年教授,从事《伤寒论》教学和内分泌临床工作数十年,临证灵活运用经方,兼采时方众法,对糖尿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并列的对人类危害最甚的三大病种之一.它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根治难的特点,常伴发心、肾、眼及神经等病变,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乳酸性酸中毒而死亡.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彭万年教授,从事《伤寒论》教学和内分泌临床工作数十年,临证灵活运用经方,兼采时方众法,对糖尿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石景亮(1939-),男,河南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校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第二批名老中医,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业医30余载,学验俱丰,对内科的脾胃病、肾病及妇科疑难杂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就石老师治疗泄泻的经验介绍如下。1清热利湿法王某,男,50岁,20  相似文献   

10.
总结谈平教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一种因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并出现以高血糖及糖尿为主要特点的慢性疾病。本病归属中医学的“消渴”、“消瘅”等范畴。孟如教授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及实践经验,对糖尿  相似文献   

12.
刘启廷教授认为糖尿病前期患者大都为气虚体质,尤其表现为脾胃气虚,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并认为生活方式的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治疗尤为重要,应在中医养生理论的指导下,对饮食、起居、运动,情志各方面给予调整,再加以中药治疗,才可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林兰教授治疗糖尿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舟  倪青 《新中医》2010,(2):105-106
<正>林兰教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分会主任委员,国家两部一局认定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行医40余载,学验俱丰,对糖尿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灵活的辨证论治特色,现撷其治法精萃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吕仁和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吕仁和教授擅长治疗糖尿病肾病,主张分期、分型、分候论治,提出了“微型症瘕”病理假说,强调采取综合措施,注重整体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党毓起主任医师临床运用甘松降糖方治疗糖尿病前期的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收集相关临床运用甘松降糖方治疗糖尿病前期的病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党师紧紧抓住脾肾两虚、痰瘀互结这一糖尿病前期的基本病机,治以健脾益肾、祛瘀化痰之法,配合合理健康饮食及适当锻炼,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结论:党师辨证运用甘松降糖方治疗中老年糖尿病前期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6.
<正>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可以导致多种脏器,尤其心血管、肾、眼、神经的长期损害,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目前糖尿病在全球呈高速增长的趋势,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成为世界上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1]。目前糖尿病在全球呈高速增长的趋势,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成为世界上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2],糖尿病的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荣远明教授是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50年,积累了丰富的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在现代中医称之为“消渴肾病”,因其多继发于消渴,存在阴虚燥热,津液耗伤的病机基础,为清热法的应用提供了条件。“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糖尿病肾病因其燥热、津伤等病机基础,会兼夹产生不同程度风邪,并往往并发症较多。王暴魁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病性本虚标实,消渴热盛,热盛生风是本病的病机核心,治疗以清热祛风为大法,自拟消渴肾方治疗,临床证实疗效显著,丰富了本病的辨证论治思路。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进行性损害,病情继续恶化发展,最终成为尿毒症。众所周知,糖尿病发展到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糖尿病肾病又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张发荣教授治疗糖尿病脑病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英强 《四川中医》2000,18(11):1-2
糖尿病脑血管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如脑梗塞、脑血栓形成和脑出血等病变,多属中医“中风”范畴。其基本病机是肝肾不足、正气亏虚、痰瘀互结。临床以辞然昏倒、口限喝斜、不省人事、半身不遂为特征。近年来随着防治糖尿病脑病研究的深入,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和宝贵经验。我校著名糖尿病专家张发荣教授长期从事糖尿病脑血管病研究,置身当代防治糖尿病脑病前沿,集各家之长,系统总结出糖尿病脑病的常用治法和辨证分型,在控制该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张教授认为糖尿病引起的中风,虽可参…  相似文献   

20.
张发荣教授诊治糖尿病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张发荣教授诊治糖尿病点滴经验:①燥热内盛时重用清热泻火;②调理脾胃是保持血糖稳定的第一要素;③皮肤病变须注意凉血熄风、祛风止痒;④活血化瘀应贯穿病程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