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当前医学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2.城乡社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培训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3.医学教育的国际化、信息化研究;4.国外医学教育的研究、改革与实践,特别欢迎国外医学教育的考察报告和比较研究;5.医学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研究;6.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机制的研究;7.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制度的研究与改革;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是一个症状复杂、原因不明的精神障碍.从19世纪末起,人们就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跨学科的研究和探索,并不断取得一些进展.到目前为止,可以粗略地将病因学研究分为两类:生物学因素的研究和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在生物医学取向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遗传研究、神经生化研究、神经内分泌研究、电生理以及影像学研究等.其中,有关免疫异常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已经引起一些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一组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很多研究都涉及数据,需要统计.需要统计就需要获得符合统计学要求的数据,就需要设计.设计取决于研究目的、研究条件,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对统计学的认识.熟悉统计学不仅有助于完成研究,而且可能从数据中发现或获取其他重要信息,从而改进原有研究,甚至引导新的研究、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软科学的研究,兴起于八十年代.1986年全国还只有400多个软科学研究机构和1.5万名研究人员,承担了1700个研究课题.现在,这类机构已发展到近9000个,拥有3万研究人员,进行着6000多个课题的研究.整个"七五"期间,已有6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989年11月1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相关古文献进行研究,了解古文献中关于湿疹的病因的相关记载.方法 查阅相关古文献书籍,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古文献研究表明,湿疹发病,主要因素是湿热为患,内外合邪而致.结论 古文献研究表明,对于湿疹病因的认识,古文献研究同现代研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会议征文     
首届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 此会由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主办,定于1995年11月中旬在北京市召开。 征文内容:1.肾脏生理、生化等基础研究;2.肾小球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3.肾小管-间质疾病临床与实验研究;4.透析与肾移植的研究;5.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高血压的研究;6.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疾病的研究。 征文要求:1.论文第一作者必须在45周岁以下,请填写个人履历表(内容包括出生年月日,学  相似文献   

7.
中药药性研究概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中药药性研究热潮越来越高.在回顾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药药性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指出中药药性研究在近期内要取得重大突破,应进一步凝练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规范研究方法.寒热药性可作为首要突破口;建立寒热药性的客观评价方法,阐明寒热药性的客观真实性将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首要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首次提出并建立了基于还原整合和热力学表达的中药药性研究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教学生会学     
平时人们只重视"教法"的研究,很少强调、重视"学法"的研究.教学实践证明,要真正提高教学实效,不仅需重视教法研究,也要重视学法研究.而且要把教法立足于学法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从4个方面展开论述,并指出了教学生会学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中医药战略情报研究体系建设.方法 研究以问卷调研及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医药战略情报研究体系的结构、组成要素及条件进行综合研究.结果 对于中医药战略情报研究的需求与其实际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距.结论 建立中医药战略情报研究体系已十分必要,应使其成为政府决策部门智囊和思想库.  相似文献   

10.
探讨从不同角度出发的中药寒热药性理论研究进展,分析其现实意义及可行性.收集、梳理2010年至今与中药寒热药性相关文献共41篇,分析中药寒热药性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结果从已经报道的研究结果发现寒热药性理论的研究主要分为基于文献角度的研究和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在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下主要进行了基于生物学角度的研究、物理学角度的研究和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研究.结论:中药寒热药性理论的研究在不同层面均均取得一定的进展,不同的研究思路均为中药寒热药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该文通过对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与国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建议今后在研究队伍、研究理念、研究视野和内容等方面加强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临床应用研究而言,基础研究的目标并不是针对能够直接、马上地用在人身上而进行的.它研究的目的是揭示一些基本的、本质的生命现象.通过基础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及所发现的生物科学原理,可应用于各个学科的应用研究.一般而言,基础科学家揭示医学的重大发现,而临床科学家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中药龙胆现代研究概况.为开展龙胆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以国内外有关文献为依据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 阐述了龙胆药效学、中药制剂、中药临床等方面的研究概况.结论 目前关于龙胆的中药药效学、中药临床等方面已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对道地药材严龙胆的质量评价,商品消失的原因及其中药资源种群动态变化方面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欠缺,值得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研究述评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郭楠 《医学教育探索》2006,5(4):383-383,F0003
大学生面临压力的研究有很多.我们发现,许多大学生正承受着包括学业、人际交往、择业和经济问题等方面的压力.关于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也有很多.最后,文章对压力和应对方式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艾明  况利 《重庆医学》2007,36(3):270-273
本文对自杀的双生子研究、家系调查、寄养子及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自杀是人类有意自我毁灭而采取的伤害自身的一种行为,常导致躯体受伤,甚至造成死亡,因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研究结果表明,自杀与遗传、病态心理、心理社会、早年生活创伤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自杀的遗传因素颇为重要.双生子研究、家系调查和寄养子研究均支持自杀与遗传因素有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杀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本文就自杀的遗传学研究现状做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6.
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研究的现状和产生原因,简介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方法.认为研究中药不良反应可采用个体不良反应研究的方法和临床流行病学群体不良反应研究的方法.提出应重视常用中药上市后不良反应的研究,在研究时要注意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作用、中医临床用药特点和中西药物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经穴特异性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经穴具有相对特异性.但随着针灸研究的深入推进,以及研究方法的加速更新,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穴特异性受到了国际、国内研究者的多方质疑与挑战.因此,经穴特异性的研究已经被列入《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成为未来较长时期需要深入研究的针灸学科重大课题.为此,我们提出纵向、横向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以期为经穴特异性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是近年来中药复方研究的重点内容.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对于阐明中药复方的组方原理、作用机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备受关注.自1979年第一篇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报告发表以来[1],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李端[2]、赫梅生[3]等先后将药理效应、药物累积法等引入药物动力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开展.而近10年来,随着高、精、尖分析测试手段的应用,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出现了一个新局面.本文拟根据近10年来国内研究文献,对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十八反"药理毒理研究现状,提出研究思路.方法:归纳"十八反"药理毒理研究特点,分析存在问题,探讨"十八反"新研究方法.结果:已有"十八反"药理毒理研究有不规范处,缺少含"十八反"中药在复方中应用情况研究;建立中药配伍数据库,规范"十八反"相关实验研究.结论:完善"十八反"相关研究,进行数据挖掘,开展复方中"十八反"应用情况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结合中医文献特征,简单介绍内容分析法的特征和流程,希望能对中医文献研究有所裨益.方法:本文从内容分析法的特征、流程等方面对内容分析法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了概述.结果: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传播型资料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目前在情报研究、读者研究、信息管理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中医学研究中应用尚少.结论:在中医文献研究中借鉴内容分析法,对资料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