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种甘草的红外光谱鉴别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田进国  傅密宁 《中药材》1997,20(4):175-176
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胀果甘草(G.inflata)、光聚甘草(G.glabra)和刺果甘草(G.pallidiflora)的乙醚提取物进行红外光谱测定。结果显示:四种甘草分别具有独特的红外光谱特征,根据其红外光谱可以准确地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2.
甘草(Glycyrrhiza glabra)主要成分为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其中甘草甜素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消炎、抗过敏、抗胃溃疡等,并能降低四氯化碳、烯丙基甲酸酯和肝毒素对大鼠的肝损害。本文探讨了甘草及其成分甘草甜素对葡糖醛酸化的作用。 将甘草干燥根,切段,甲醇室温浸提2天。然后将其甲醇提取物减压浓缩并冷冻于  相似文献   

3.
曾报道在日本采集的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光果甘草(G.glabra)、刺果甘草(G.pallidiflora)、刺毛甘草(G.echinata)及G.macedonica的地上部分共163个样品的甲醇提取物显示17个黄酮类和异黄酮类化合物,得到7种不同轮廓的HPLC(H-1~  相似文献   

4.
最近的药理报告表明,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中的主要和次要成分不仅是治疗胃溃疡和皮炎的药物,更重要的是糖皮质激素和抗炎药物的活性成分。本文作者鉴定了光果甘草根中次要三萜类化合物的性质。将采来母株中的甲基甘草次酸乙酸酯经SiO_2柱的制备型TLC分出了五种以往从当地药材中未曾报道过的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1)11-去氧甘草次酸乙酸酯甲酯;(2)24-羟-11-去氧甘草次酸甲酯;(3)  相似文献   

5.
对甘草(Glycyrrlliza glabra)的各部位与培养细胞中的黄酮类成分在植物体内的定位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实验将供试品制成干燥粉未,以80%甲醇加热提取的样品,经3D-HPLC分析,各峰通过与标准品的洗脱时间及UV光谱进行比较来鉴定。尚未鉴定的地上部分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6.
RP-HPLC法测定甘草废渣及不同产地甘草中甘草查耳酮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琳  车庆明  孙启时 《中草药》2006,37(12):1881-1883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素有“国佬”之称。甘草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表明,甘草酸和甘草黄酮类成分是其主要的有效成分,其中黄酮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溃疡、抗肿瘤、抗氧化、抑菌、抗炎、降血脂、镇痛等药理活性,同时还被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及化妆品领域[1,2]。长期以来,工业化生产只对甘草中的甘草酸作为主要有效成分进行提取,提取甘草酸后的甘草药渣则被当作废渣遗弃,造成了环境污染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作者等曾报告,作为对甘草酚性成分研究的一环,对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的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出4种二苯甲酰甲烷衍生物(glyinflanins A~D),并确定了它们的结构。此次,又对该植物的微量酚性成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与前次同样,对在甘肃采集的胀果甘草的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出已知成分苯丙烯酰苯(5,6),isoderrone,菜豆蛋白、新型二苯甲酰甲烷衍生物(1,2)、2-  相似文献   

8.
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甘草属(Glycyrrhiza)植物,从其根和茎部得甘草素并制成制剂。甘草属植物尤指洋甘草(G.glabra L)、甘草、胀果甘草(G.inflataBatal)或小鳞片甘草。培养基为营养液培养的、沙培养的或褐块石棉培养的无土培养基。培养液的pH值为5.0—10.0,温度为5—50℃。  相似文献   

9.
HPLC法测定甘草中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的含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何三民  石森林 《中草药》2003,34(7):618-6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收载有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in-flata Bat.、光果甘草 G. glabra L .3个种。为了保证临床疗效 ,本实验对甘草中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的含量进行了比较。1 仪器与材料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 ,Lambdal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PE) ,Metter AE1 63电子分析天平。乙腈、二水醋酸、甲醇均为分析纯 ,水为重蒸水。甘草购自浙江中医学院实验药厂 ,胀果甘草和光果苷草均购自浙江省金华市医药站药材公司。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 (自制 ,均经光谱学鉴定 ,采用面积归一化法…  相似文献   

10.
甘草的栽培方法与甘草酸含量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作者以3种不同浓度的培养液对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inn.进行液体栽培,分析植物体中的甘草酸含量和无机成分含量,以及它们与营养培养液浓度的关系。将带有根茎、且其中一根茎长有芽的光果甘草定植在通气性、保水性、保肥性良好的粒状石棉上,培养液为大塚培养液A处方(含氮、磷、钾、钙和镁)。分别设(相当于  相似文献   

11.
微乳薄层色谱法鉴别甘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为重要的常用中药,素有“国老”之称,具止咳化痰、解毒清热、缓急止痛及调和诸药等作用,俗称“十方九草”,在临床上有大量的应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录的甘草药材有3种: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Bat.和光果甘草G.glabra L.不同种类的甘草成分有一定的区别[1],而采用现有的药典方法并不能区分不同种类的甘草[2]。微乳薄层色谱是近几年发展的薄层色谱新方法[3~5],处于方法的初创阶段。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微乳薄层色谱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本实验研究微乳薄层色谱应用于3种甘草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甘草的药理作用及其用于艾滋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rrhiza inflate Bat),或光果甘草(Glyc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有效成分为三萜类化合物(甘草甜素和甘草酸盐、甘草次酸等),黄酮类化合物(甘草黄碱酮、异甘草黄酮、甘草素等)及甘草多糖类化合物等三大类成分.  相似文献   

13.
RP-HPLC法测定甘草中甘草苷和异甘草苷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ata at.或光果甘草G.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补脾和胃、调和诸药的功效,历代本草皆视其为重要药物。甘草苷和异甘草苷是甘草中的两个重要黄酮类化合物,药效显著,具有抗溃疡、抗艾滋  相似文献   

14.
甘草种子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4种药用甘草: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 Bat)、黄甘草(G.eurycarpa P.C.L i)及光果甘草(G.glabra L.)种子的形态、显微特征,并与3种非药用甘草种子进行比较,为保证栽培甘草种子的正确及繁育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inne var.的提取物中得到光甘草定(glabridine)和光甘草素(glabrene),取其制做牙膏、漱口液、香  相似文献   

16.
甘草的栽培方法与甘草酸含量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作者以3种不同浓度的培养液对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inn.进行液体栽培,分析植物体中的甘草酸含量和无机成分含量,以及它们与营养培养液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乌拉尔甘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草为我国传统中药,其来源为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 inflata Bat.、光果甘草G.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其中乌拉尔甘草是临床的主流品种。乌拉尔甘草中主要含有黄酮、三萜、苯丙素、多糖等类化学成分。查找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对乌拉尔甘草的化学成分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为其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及相关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从新疆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中分离出的十几种酚性成分,具有抗菌作用。此次对其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甘草的栽培方法与甘草酸含量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作者以3种不同浓度的培养液对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inn.  相似文献   

20.
〔英〕/Hayashi H…∥Biol Pharm Bull.-2003,26(6).-867~871 为了比较甘草属植物间的形态及化学特性,对中亚地区国家之一哈萨克斯坦的甘草属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于2001年从哈萨克斯坦的Almaty(A)至乌兹别克斯坦的Tashkent等12个地方收集到24个甘草属植物。甘草(Glycyrrhiza rualensis)多数采集于毗邻Almaty的东部地区A、B(A以西15 km)、D(Samsy以西2 km)、E(Targan以西5 km)处;光果甘草(G. glabra)采集于毗邻Bishkek和Kyrgyzstan的西部地区J(Aqyrtobe以西5 km)、K(Taraz西南20 km)、L(Zhaskeshu以西5 km)、F(Qurday东北5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