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下颌第一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设计对牙槽骨应力的影响。方法:运用光弹应力冻结切片法,分析⑤⑥⑦、⑤⑥、⑥⑦、⑥固定桥修复模型的第一磨牙半切术后余留根牙槽骨应力分布状况。结果:双端固定桥修复模型(⑤⑥⑦、⑤⑥)的基牙周围牙槽骨的应力值低于单端固定桥(⑥⑦、⑥)(P<0.05);单端固定桥⑥⑦、⑥应力值间有显著差异(P<0.05);双端固定桥⑤⑥⑦、⑤⑥应力值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磨牙半切术后在临床上应选用双端固定桥的修复设计。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阐明一种自主设计的应力中断式附着体修复下颌双侧游离端缺失后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规律。方法:设计和建立修复下颌双侧磨牙缺失的KenndeyⅠ类应力中断式附着体和常规冠外弹性附着体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三维有限元法,比较轴向载荷下两种修复方式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应力中断式附着体和常规冠外弹性附着体义齿修复双侧下颌双侧游离端缺失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轴向载荷下,应力中断式附着体义齿的基牙、牙周膜、牙槽嵴各部分承受的最大Von-Mi ses应力值分别约是常规冠外弹性附着体义齿的71.0%,26.6%和25.0%,且其牙周膜和牙槽嵴黏膜受力分布较常规冠外弹性附着体义齿更加均匀和广泛。结论:应力中断式附着体较常规冠外弹性附着体能明显减轻局部可摘义齿在轴向载荷下基牙和牙周膜的受力,均匀分散力,起到应力中断和保护基牙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微种植钉支抗技术直立近中倾斜的下颌第二磨牙以利于修复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用微种植钉支抗技术对13例共13颗近中倾斜的下颌磨牙进行矫治。共种植13颗微种植钉,均种植于近中倾斜的磨牙后垫区,种植后即刻负载,并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3~6个月,13颗近中倾斜的下后磨牙均获得了有效直立。结论:对一些特殊的病例如下颌第一磨牙长期缺失导致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倾斜,患者要求固定桥修复第一磨牙,又不接受第二磨牙牙髓治疗和全口固定矫治者,可尝试应用微种植钉支抗技术对其进行局部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评价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颌骨骨皮质厚度,为正畸临床种植体支抗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40岁)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2年-2017年拍摄过CBCT的129例正畸患者,根据头影测量结果将其分为高角、均角、低角三组,每组43例。在每例患者的CBCT影像上选取4个位点(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间、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第一二磨牙之间),分别测量上颌颊腭侧骨皮质以及下颌颊侧骨皮质厚度进行比较。结果:在上颌,低角患者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区域的颊侧骨皮质厚度为(1.64±0.45)mm,显著高于均角患者的(1.39±0.24)mm和高角患者的(1.28±0.22)mm,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一前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的区域,高角患者的骨皮质厚度(1.27±0.15)mm明显低于均角患者(1.45±0.22)mm和低角患者(1.54±0.31)mm,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以及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的骨皮质厚度具有类似的趋势。在下颌,牙槽骨颊侧骨皮质厚度与上颌牙槽骨结果趋势相同,均表现为高角患者骨皮质厚度最低,其次是均角患者,骨皮质厚度最高的低角患者。结论:高角患者具有更低的皮质骨骨密度,针对这类患者,临床医生应该选择一些额外增加支抗钉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对下颌第二磨牙位置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生长发育完成期患者采取拔牙与非拔牙矫治方法后下颌第二磨牙位置的改变。方法:选择两组患者各40例。第一组采取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矫治方案,第二组采取非拔牙矫治方案。术前、术后常规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下颌第二磨牙近远中间隙改变。根据治疗记录和X线片选取46例患者确证下颌第三磨牙是否拔除或保留。结果:拔牙组较非拔牙组均显示下颌第二磨牙远中至Xi点间间隙显著增加(P<0.05)。下颌第三磨牙在非拔牙组中较拔牙组最终更易拔除(P<0.05)。结论:第二前磨牙拔除患者可发生第二磨牙近中移动,导致磨牙后间隙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安氏I类错(牙合)患者中,分别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与口内前牙作支抗近移下颌磨牙进行比较,以评价两种方法的各自特点。方法:将24例成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近移下颌磨牙。测量下颌第二磨牙在移动速度和近远中方向、垂直方向的位置变化,以衡量磨牙的位置改变,并通过下颌中切牙的位置变化,评价支抗强弱。结果:种植体作支抗组下颌第二磨牙平均近中移动8.5mm,疗程10.4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82mm/月,磨牙长轴向近中倾斜2.5°,磨牙垂直向压低0.28mm,下颌中切牙位置无改变。对照组下颌第二磨牙平均近中移动7.8mm,疗程10.2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76mm/月,磨牙长轴向近中倾斜角度7.5°,磨牙垂直向压低0.06mm,下颌中切牙发生舌向倾斜9.5°。下颌中切牙切端向舌侧移动了3.0mm。结论:两种方法比较,种植体的支抗更强,未见前牙支抗丧失。二者磨牙的移动方式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青年正畸治疗患者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对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方法:回顾68例伴随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安氏Ⅰ类青年正畸患者,分别设计不拔牙、拔除下颌第二双尖牙、拔除下颌第一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器,闭合曲法关闭拔牙间隙,应用曲面断层片分析三组患者正畸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倾角和萌出间隙的变化,结果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非拔牙组治疗前后左右下颌第三磨牙倾角(RM3\LM3)、左右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RS\LS)、左右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和牙冠宽度比率(Rratio\Lratio)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组RM3、LM3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RS、LS、Rratio、Lratio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组RM3、LM3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RS、LS、Rratio、Lratio变化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拔牙矫治有助于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增加,拔除下颌第一磨牙较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产生更显著的下颌第三磨牙后间隙改变,但青年患者拔牙矫治对下颌第三磨牙倾角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CBCT对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和根管解剖形态的评价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 5月于我院接受CBCT影像检查的患者610例,回顾性分析610例患者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形态及分 布情况、356例患者非C型根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数目、根管数目及分布情况,以及312例患者双根下颌第 二恒磨牙根管构型分布情况。结果 左下颌和右下颌、男性和女性下颌牙根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左下颌和右下颌、男性和女性C型根管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左下颌 和右下颌、男性和女性牙根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左下颌和右下颌、男性和女性根管数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男性和女性根管构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近中 根中,Ⅳ型,2-2检出率高于Ⅰ型,1( P <0.05);Ⅰ型,1检出率高于Ⅱ型,2-1( P <0.05);Ⅱ型,2-1 检出率高于Ⅴ型,1-2、Ⅲ型,1-2-1、2-1-2型、2-3-2型( P <0.05);远中根中,Ⅰ型,1检出率高于Ⅳ 型,2-2( P <0.05);Ⅳ型,2-2检出率高于Ⅱ型,2-1( P <0.05)。结论 CBCT对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和根 管解剖形态的评价价值较高,下颌第二恒磨牙主要为融合根或双根,具有较高的C型牙根与根管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运用Damon自锁托槽不拔牙矫治女性牙列拥挤患者的疗效及唇型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9年12月笔者医院口腔诊疗中心收治的120例不拔牙矫正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托槽不拔牙矫治,观察组采用Damon自锁矫治。观察矫治6个月后两组头颅侧位片、模型及牙弓变化及拆除托槽后唇部软组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下颌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及磨牙宽度、上下牙弓周长均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上颌尖牙、上下颌第一前磨牙及上下颌第二前磨牙宽度、上下牙弓周长均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下颌磨牙宽度、下颌尖牙宽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上下颌尖牙、上下颌第一前磨牙、上下颌第二前磨牙及上下颌磨牙宽度,上下牙弓周长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拆除托槽后,观察组LL’-X小于治疗前(P<0.05),即治疗后LL’-X少于治疗前约1.35 mm。结论:Damon自锁矫治对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成人安氏Ⅱ~2颧牙槽嵴区牙根间距、牙根间对应颊侧骨量及骨密度,为此区支抗钉植入位点的选择提供参考,以提高支抗钉植入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收集符合实验要求的成人安氏Ⅱ~2患者30例,拍摄CBCT影像后,以DICOM格式输入Dolphin软件进行重建并测量,选取距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远中牙根颊侧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根方4、5、6、7mm四个不同截面为参考平面,分别测量:①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一磨牙远中颊根与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的牙根间距;②颊侧骨皮质到对应牙根间中点的牙槽骨厚度;③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一磨牙远中颊根与第二磨牙近中颊根间骨皮质及骨松质密度,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间距在四个不同截面上均大于第一磨牙远中颊根与第二磨牙近中颊根之间的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根与第二磨牙近中颊根间颊侧骨量在四个截面上均大于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近中颊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牙根间距在4mm和7mm及5mm和7mm截面高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距CEJ4mm及5mm高度截面水平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根与第二磨牙近中颊根间骨松质密度大于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近中颊根间骨松质密度(P0.05),其余截面两者间骨松质密度及四个截面上两者间骨皮质密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成人安氏Ⅱ~2病例,颧牙槽嵴区支抗钉植入位置选择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颊侧可以获得较多骨组织支持,但尽量避免直接植入牙根之间以防止牙根损伤。如果需要在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植入种植支抗时,靠近根尖方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技术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非常规拔牙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32例,年龄15~40岁,所有患者经头影测量和模型分析都是上颌需要最大支抗的病例,其中上颌拔除左右两个第一双尖牙共计17例,上颌由于第二双尖牙不同程度龋坏而拔除左右两个第二双尖牙或一侧拔除第一双尖牙而另一侧拔除第二双尖牙共计15例。合理设计种植体植入部位,在左右第一磨牙近中牙槽间隔植入微螺钉种植体。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例位片,比较矫治前后第一磨牙的前移量、上前牙的内收量。结果:所有病例拔牙间隙都完全关闭,上前牙内收效果明显,1/NA角从33.7°减小到22.5°,平均减小11.2°(P〈0.01);1-NA距从10.3mm减小到5.9mm,平均减小4.4mm(P〈0.01);6-参考线(经翼上颌裂点与FH垂线)距离从22.8mm增加至23.7mm,平均增加0.9mm(P〉0.05),说明上颌第一磨牙前移不明显;SNA、SNB、1/NB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螺钉种植体可以为那些非常规拔牙患者需要最大支抗的病例提供稳定而可靠的支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美容为目的的固定修复治疗所形成的咬合重建对颞下颌关节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固定修复、咬合重建的方法对牙列不齐、面下1/3垂直距离较短的患者,按下颌息止颌位时的面下1/3垂直距离减去2~3mm确定下颌位置并以此为标准进行修复治疗,使患者实现正常的面容及咬合形态,同时观察颞下颌关节(TMJ)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3例前牙超覆、超覆盖,面下1/3垂直距离偏短的患者进行咬合重建,均恢复了正常的咬合形态,改善了咀嚼功能和容貌,同时1例伴有TMJ症状的患者TMJ症状消失。结论:对面下1/3垂直距离不足的咬合畸形患者恢复正常的咬合形态及面下1/3垂直距离,在改善容貌和咬合功能的同时,也去除了TMD的易感(occl us i on)因素,对于缓解或解除TMD症状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关节再置换的假体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关节再置换的假体选择.方法 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32例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关节再置换的患者,男19例,女13例,平均56岁(32~80岁).髋臼侧Paprosky骨缺损分型:Ⅰ型13例,ⅡA型9例,ⅡC型5例,ⅢA型1例,ⅢB型4例;对Ⅰ~ⅡA型髋臼骨缺损(22例),应用非骨水泥型假体;对ⅡC~ⅢB型髋臼骨缺损(10例),给予植骨、加强环和髋臼网等方法进行充分重建,应用骨水泥型假体.股骨侧Paprosky骨缺损分型:Ⅰ型11例,Ⅱ A型4例,ⅡB型1例,ⅡC型5例,ⅢA型6例,ⅢB型3例,ⅢC型2例;选用骨水泥型假体8例(ⅡC型5例,ⅢB型3例),近端固定生物型假体5例(Ⅰ型),广泛涂层型假体11例(Ⅰ型6例,ⅡA型4例,ⅡB型1例),远端同定型假体8例(ⅢA型6例,ⅢC型2例).结果 术后随访1~10年,平均5年2个月.术后2例患者反复发生感染,因患者拒绝再次取出假体,仅行清创和保守治疗;末次随访时仍存在窦道;Harris评分分别为65和78分.其余30例患者效果满意,Harris评分由二期手术前的平均48分(31~78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5分(80~95分).末次随访时X线片与术后当时的X线片对比,30例患者的假体均无下沉、移位和松动.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关节再置换手术的成功率高,手术重点是确认感染已获得良好控制后,针对骨缺损类型选择相应的假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牙齿重度磨耗对最大最快张闭口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30例中老年重度牙齿磨耗患者的最大最快张闭口运动,并以8例正常患者的最大最快张闭口运动作为对照。结果:最快开闭口速度轨迹不规则、光滑;Ⅰ、Ⅱ型磨耗最快张闭口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Ⅲ型磨耗最快张闭口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严重磨耗导致异常的最大最快张闭口运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最佳剂量。方法 60例剖宫产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分别予0.135%布比卡因+0.002%布托啡诺(Ⅰ组)、0.135%布比卡因+0.004%布托啡诺(Ⅱ组)及0.135%布比卡因+0.006%布托啡诺(Ⅲ组)行硬膜外镇痛。采用负荷量+持续剂量给药模式,持续剂量背景流速2 ml/h。结果术后8 hⅡ、Ⅲ组VAS均低于Ⅰ组(P〈0.01),BCS高于Ⅰ组(P〈0.05),而Ⅱ组的Romesay评分高于Ⅰ、Ⅲ组(P〈0.05)。术后Ⅰ、Ⅱ组各出现呕吐1例(5.0%),而Ⅲ组发生7例(35.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布托啡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恶心呕吐及瘙痒的发生率低;0.135%布比卡因+0.004%布托啡诺是较为安全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安氏I类错牙合患者中,采用种植体支抗结合片段弓技术,矫治成人下颌牙列拥挤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特点。方法:选择12例成人患者,将24枚微型种植体植于下颌第一磨牙与下颌第二前磨牙之间的颊侧牙槽骨内,Ni-Ti螺旋弹簧拉长后分别连接于种植体与下颌侧切牙远中的牵引钩,来内收下前牙关闭间隙。测量下颌中切牙的颊舌向的位置变化、压低量、近远中倾斜度以及移动的速度,并通过治疗前后的X线片对比以观察切牙牙根有无吸收,牙周膜腔的变化情况。通过测量下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变化来衡量支抗强弱。结果:下颌中切牙向舌侧移动1.6mm,舌侧倾斜4.5°,平均压低0.5mm,无近远中倾斜,疗程3.2个月,平均向舌侧移动速度0.67mm/月;切牙牙根没有吸收,牙周膜腔宽度没有改变。下颌第一磨牙的位置没有改变。结论:所有下颌牙列的拥挤得到了解除,下颌磨牙位置没有改变,后牙咬合关系无变化。  相似文献   

17.
汉族青年女性下颌神经管的三维CT定位测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定位测量下颌神经管在青年女性下颌骨体内部的走行,为下颌角截骨整形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汉族青年女性60例。行下颌骨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定点后测量下颌神经管下缘在各点距下颌骨体下缘的距离,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下颌神经管距下颌骨下缘的距离在下颌第3磨牙后缘与第1磨牙和第2双尖牙之间的对应点之间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下颌神经管距下颌骨下缘的距离在下颌第2双尖牙前后缘对应点之间与下颌骨下缘基本平行,为最小处。此后至颏孔,下颌神经管距下颌体下缘的距离又增大。结论下颌角截骨整形时注意下颌第2双尖牙前后缘之间的下颌神经管,为易损伤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隐静脉栓塞对远端带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白兔小腿后侧切取远端蒂腓肠神经岛状皮瓣,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个皮瓣。第1组在蒂部保留小隐静脉干;第2组在蒂部远端1cm将小隐静脉干结扎;第3组在蒂部远端1 cm栓塞小隐静脉干。结果第1组皮瓣的小隐静脉充盈较第2、3组显著,且第1组皮瓣均有明显淤血、肿胀。第3组皮瓣存活率(87.5%)明显高于第1组(62.3%)和第2组(81.5%),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小隐静脉远端栓塞或结扎阻断静脉血流灌入,均能显著提高远端蒂皮瓣的存活率,在蒂部结扎小隐静脉影响皮瓣远端供血和皮瓣成活面积。  相似文献   

19.
The authors, using a crossover design, randomly administered, in a single-blind manner, 3 sets of injections: an inferior alveolar nerve block (IANB) plus a mock buccal and a mock lingual infiltration of the mandibular first molar, an IANB plus a buccal infiltration and a mock lingual infiltration of the mandibular first molar, and an IANB plus a mock buccal infiltration and a lingual infiltration of the mandibular first molar in 3 separate appointments spaced at least 1 week apart. An electric pulp tester was used to test for anesthesia of the premolars and molars in 3-minute cycles for 60 minutes. Anesthesia was considered successful when 2 consecutive 80 readings were obtained within 15 minutes following completion of the injection sets, and the 80 reading was continuously sustained for 60 minutes. For the IANB plus mock buccal infiltration and mock lingual infiltration, successful pulpal anesthesia ranged from 53 to 74% from the second molar to second premolar. For the IANB plus buccal infiltration and mock lingual infiltration, successful pulpal anesthesia ranged from 57 to 69% from the second molar to second premolar. For the IANB plus mock buccal infiltration and lingual infiltration, successful pulpal anesthesia ranged from 54 to 76% from the second molar to second premola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5) in anesthetic success between the IANB plus buccal or lingual infiltrations and the IANB plus mock buccal infiltration and mock lingual infiltration. We conclude that adding a buccal or lingual infiltration of 1.8 mL of 2% lidocaine with 1:100,000 epinephrine to an IANB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anesthetic success in mandibular posterior tee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