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出现,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增加。这种情况意味着掌握目前细菌的耐药现状和了解细菌的耐药机制,合理使用现有的抗菌药物是非常重要的。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主要通过灭活酶、靶位改变、膜通透性改变以及泵出机制等耐药机制完成。临床对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多种多样,本文将阐述近年来在我国耐药性增长迅速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产头孢菌素酶(AmpC)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机制、国内外耐药现状和相应的临床用药对策。  相似文献   

2.
徐令清  伍勇  漆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11):1086-1087,1090
质粒介导的头孢菌素酶(pAmpC酶)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头霉素类药物,根据基因同源性可分成6组,常见的有DHA、MIR、CMY、MOX、FOX等基因型。pAmpC酶可以在同种或不同种细菌中进行传播,造成院内感染的暴发,所以必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目前对pAmpC酶稳定的药物主要有碳青霉烯类和第4代头孢(头孢吡肟、头孢匹罗)以及某些喹诺酮类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感染产酶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或API鉴定系统鉴定菌种;ESBLs检测采用双纸片确认法:AmpC酶检测采用三维试验确认法;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肉汤定量稀释法,按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结果 106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杆菌占菌群的77.4%,产ESBLs和AmpC酶的阳性率为26.8%和6.1%。产酶菌对泰能全部敏感,对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25.0%,对马斯平的耐药率最低为37.5%。产酶对泰能的MIC90≤2mg/L,对马斯平、舒普深的MIC90均≥64mg/L。结论 由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主要以大肠杆菌为主,其产ESBLs高达26.8%。对产酶菌引起的感染应首选泰能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院目前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菌种分布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情况,分析产酶菌耐药谱特征。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细菌鉴定与药敏系统对革兰阴性杆菌进行鉴定,对可疑产ESBLs、AmpC的菌株,用标准纸片扩散法和三维试验法进行两种酶的表型确证,再用纸片扩散法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检出单产ESBLs、单产AmpC、同时产ESBLs和AmpC的细菌分别为175株(43.8%)、54株(13.5%)和28株(7.0%)。ESBLs检出率以肺炎克雷伯菌最高,为60.3%;AmpC检出率在阴沟肠杆菌中最高,为46.7%。单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2.3%、26.3%和33.1%;单产AmpC菌株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分别为3.7%和29.6%;同时产AmpC和ESBLs的菌株仅对亚胺培南敏感,未发现耐药株。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AmpC率较高,该类菌对大多数新型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亚胺培南敏感。  相似文献   

5.
2010年8月,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发表了一篇由印度、英国、瑞典、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亚学者的联合研究报告[1],报道了一种水解碳青霉烯类药物新的金属β-内酰胺酶NDM-1(NewDelhi Metallo-β-lactamase 1,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简称NDM-1酶)及产NDM-1酶细菌在印度、  相似文献   

6.
临床常见耐药性细菌的耐药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的抗菌药物的不断出现和临床应用,引起医院感染的细菌种类也发生着变化,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已成为抗感染治疗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特别是对多种抗生素都耐药的多重耐药性问题更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现就耐药性细菌产生的原因和机制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三代头孢菌素、免疫抑制剂和介入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呈上升趋势.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甚至出现了多重耐药细菌或泛耐药细菌,给临床治疗造成很多困难,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在美国,每年发生医院感染达200万例,6~9万人因医院感染死亡,医疗花费高达数十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医院内感染现状及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对临床标本进行分离鉴定,采用K-B法对常规药物进行耐药性检测,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三维法检测AmpC酶.结果 在331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检出产AmpC酶109株,产酶率为18.4%,产酶菌株对第3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环丙沙星及含酶抑制剂复合物药物敏感率下降明显,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丁胺卡那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28%(2/61)、44.26%(27/61)、31.1%(19/61),产酶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耐药与产AmpC酶有关,治疗该菌感染应选用亚胺培南、第4代头孢菌素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佛山市中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的产酶类别、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等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及CZA与美罗培南(MEM)、氨曲南(ATM)的联合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佛山市中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1日临床分离的CRE 95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试验)联合乙二胺四乙酸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eCIM试验)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2种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CZA同MEM、ATM的联合药敏试验。结果 95株CRE中,mCIM试验阳性菌株93株(97.9%),不产酶2株(2.1%);eCIM试验阳性菌株49株(51.6%)。93株产酶CRE菌株中产丝氨酸酶44株(47.3%),产金属β-内酰胺酶49株(52.7%)。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6个基因型结果除了1株不是KPC基因型外,其他与mCIM和eCIM表型结果一致。44株产丝氨酸酶菌株的敏感率为97.7%,49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的敏感率为0.0%。35株携带KPC基因型肺炎克雷伯菌中有33株CZA和MEM、C...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阴沟肠杆菌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分析细菌产酶与药物耐药间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非重复阴沟肠杆菌共174株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SI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多底物协同-拮抗法(MSSAT)检测ESBLs和AmpC酶。结果 174株阴沟肠杆菌中,单产AmpC酶92株(52.87%),其中高诱导型25株,部分去阻遏型33株,完全去阻遏型22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 54株(31.03%);单产ESBLs 1株(0.57%);AmpC酶和ESBLs均不产有27株(15.52%);阴沟肠杆菌产酶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酶株的耐药率(P0.05),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的耐药率高于单产AmpC酶株的耐药率(P0.05);产AmpC酶和ESBLs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高于92.0%,对氨曲南耐药率高达88.9%,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14.8%),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结论阴沟肠杆菌以产AmpC酶为主,单产ESBLs菌株少,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单环类、青霉素类具有高度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依然是治疗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感染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12.
肠杆菌科细菌是临床常见致病菌,也是院内感染的重要菌。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使得其耐药率居高不下,因此,对其耐药机制(主要为β-内酰胺酶)的研究成为热点。细菌产生的一些酶可对抗生素进行修饰降解使其失活,是细菌耐药重要机制之一。产酶是细菌应对抗生素的高选择性压力的主要方式,肠杆菌科细菌主要的酶有以下三类:超广谱B一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碳青霉烯酶。产酶耐药株的出现给临床抗菌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人员对其应有充分的认识,掌握其耐药特性,建立适当的检测和报告方式,及时、准确地检测出产酶菌株和其他具有临床意义的耐药菌株及其耐药机制,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控制耐药菌株的播散和流行,制定感染控制的政策、措施和具体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这三种肠杆菌科细菌最重要的酶的生物学特点、分类、基因调控、检测方法及其耐药特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永标  张扣兴  唐英春  赵锋  温景芸 《新医学》2005,36(12):691-693
目的:了解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属β-内酰胺酶)细菌所致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产AmpC酶细菌所致的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以同期136例非产Ampc酶细菌感染患者为对照,分析其临床特征,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产Ampc酶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和入住 ICU超过3日为产AmpC酶细菌所致的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934、3.616,P 值分别为0.004、0.021)。产AmpC酶细菌感染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感染后住院时间、混合其它细菌和 (或)真菌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产Ampc酶细菌感染(均为P<0.05)。结论: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和入住ICU为产AmpC酶细菌所致的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其并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故对住院感染患者应进行Ampc酶的检测,以指导临床医生应用敏感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阴沟肠杆菌的感染部位、AmpC酶的检测情况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征。方法 用VITEK-AMS60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B法测定药敏结果。通过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产AmpC酶菌株。结果 阴沟肠杆菌感染部位广泛。尤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现象严重,表现为高耐药和多重耐药,但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低.另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耐药率极低.仅为0.8%058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产AmpC酶21株。检出率为36.2%。结论 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可作为阴沟肠杆菌感染的经验治疗的首选药物。第四代头孢菌素可作为产AmpC酶菌株感染的治疗.亚胺培南可作为二线用药治疗其混合感染及其高耐药菌株的感染。临床实验室对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分析、检测AmpC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江都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产β-内酰胺酶的类型及耐药状况,并比较不同产酶茵对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方法利用琼脂纸片扩散(K—B)法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规定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用头孢西丁敏感试验筛查AmpC酶并做三维确证试验。结果在165株肠杆菌科细菌中,41株产ESBLs(24.9%),22株产AmpC酶(13.3%),8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4.9%)。不同产酶菌对1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不同,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次之。结论治疗产ESBLs和(或)AmpC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感染,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为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米卡星为备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细菌耐药性的新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类对抗菌药物广泛及不合理应用 ,耐药性细菌大量出现 ,并在全球迅速传播 ,因此当今细菌耐药性产生及发展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所关注的前沿问题。本文就近年来细菌耐药性出现的新机制及新的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与对策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梧州市中医院2011年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梧州市中医院检验科1 493份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493份细菌培养共分离出462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72株,革兰阳性球菌113株,念珠菌77株。药敏结果显示,主要致病菌对大多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细菌耐药在本院普遍存在,提示临床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严格依据《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使用抗菌药物,有效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验证和评价VITEK2高级专家系统(AES)判定鲍曼不动杆菌产头孢菌素酶AmpC的可靠性。方法首先收集2009年1~8月经VITEK2的AES判定为产AmpC酶鲍曼不动杆菌,用AmpC纸片法进行确证试验,最后用聚合酶链反应验证阳性株是否存在AmpC基因。结果 15株AES判断为产AmpC酶的菌株,经AmpC纸片法确证试验为阳性,其中12株阳性产酶株可以检测到AmpC基因。132株AES判断为不产AmpC酶的菌株中,经AmpC纸片法验证均为阴性。结论 VITEK2AES可以很好地预测鲍曼不动杆菌产AmpC酶情况,有助于快速、准确地检测鲍曼不动杆菌这一相关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宿迁地区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分布、耐药特点及产碳青霉烯酶的主要类型。方法收集宿迁地区3家三级综合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临床分离的CRE非重复菌株52株,E-test法测定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加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纸片扩散法检测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 CRE菌株标本来源广泛,痰液(38.5%)和尿液(28.8%)位于前两位;菌种分布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部分CRE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显示高水平耐药(MICs32 mg/L),未检测到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菌株中厄他培南比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显示更高的MICs。CRE菌株除对阿米卡星、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0.4%、30.8%和0外,对大多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90%。49株CRE检测到碳青霉烯酶基因,产酶比例94.2%,其中blaNDM-1占主导(79.6%),blaKPC次之(22.4%)。blaNDM-1菌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66.7%)、肺炎克雷伯菌(15.4%)和阴沟肠杆菌(10.3%)。blaKPC阳性菌株中,除1株同时携带blaNDM-1为大肠埃希菌,其余均是肺炎克雷伯菌。结论宿迁地区CRE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产生碳青霉烯酶是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耐药机制,其中blaNDM-1是主要型别。临床应加强CRE的监测工作,采取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耐药基因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