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2例ACS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强化组(40mg/d,41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20mg/d,41例),对照组(常规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40例),分别在入院24h内及2周后测定3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3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强化组hs-CRP水平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少AC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性反应,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较常规剂量更能降低ACS患者的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炎症因子、调脂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50例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组(A组)24例,20mg组(B组) 26例,手术当天、术后24小时、术后2周、术后4周空腹采血,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I(CTnI)浓度以及血脂水平.结果 阿托伐他汀20mg组较10mg组PCI术后血清hs-CRP和CTnI浓度降低更明显.2组术后2周血脂水平较术前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4周血脂水平较术前降低,阿托伐他汀20mg组较10mg组PCI术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降低更明显.结论 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清hs-CRP和CTnI水平升高;阿托伐他汀能降低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清hs-CRP和CTnI、LDL-C水平;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较10mg阿托伐他汀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国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围术期40 mg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B组5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于PCI 术前、术后24 h测定肌钙蛋白I(cTnI);PCI术前、术后5 d、术后30 d测定肌酸激酶(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观察ACS患者随访1个月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PCI术后24 h cTnI均显著升高(P < 0.01),A组较B组升高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两组在用药后5 d及30 d LDL-C和TC均显著下降(P < 0.01),40 mg组下降幅度更加显著且30 d LDL-C达标率(即LDL-C≤1.8 mmol/L比例)更高(24% vs 66%,P < 0.01).(3)A组30 d主要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2例)较A组(再发心肌梗死1例、心力衰竭5例、再发心绞痛需住院治疗3例共9例)显著降低(P < 0.05).(4)两组药物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 > 0.05).结论:ACS患者PCI围手术期阿托伐他汀40 mg/d能显著降低LDL-C、TC、cTnI水平,提高30 d LDL-C达标率,降低围手术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负荷量治疗对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64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常规量组和负荷量组.常规量组入院后30分钟内及术后每晚服阿托伐他汀10 mg,负荷量组入院后30分钟内服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连续3天服80 mg,后改为每晚10 mg,共观察14天.两组术前、术后3天、7天、14天分别抽血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和P选择素水平.结果 第14天时阿托伐他汀负荷量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常规量组,两组分别是hs-CRP(3.37±0.12)mg/L vs(5.54±0.10)mg/L、IL-6(2.96±0.18)ng/L vs(5.28±0.24)ng/L和PAI-1(6.57±0.24)ng/L vs(7.33±0.57)ng/L,均P<0.05.起始3天负荷量较常规量对血脂水平无更大影响.结论 阿托伐他汀负荷量较常规量能更显著抑制PCI术后的炎症反应,降低血清hs-CRP、IL-6、PAI-和P选择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种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的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行PCI术的ACS患者102例随机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钙10 mg)和B组(阿托伐他汀钙20 mg)。比较2组患者PCI手术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观察术后30、180 d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后,2组TC、TG、LDL-C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24 h血清TNF-α、IL-6、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30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ACS患者行PCI均安全有效,均能明显降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2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42例与治疗组144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10mg/次,1次/d,每晚口服;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次,1次/d,每晚口服。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HDL-C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优于辛伐他汀,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冠心病患者高敏血清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组)53例:PCI术前起始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 mg,后每日20 mg;B组40例,PCI术前术后每日阿托伐他汀20 mg。于PCI术前服药前及术后24 h,7 d分别测定hs-CRP水平。结果:术前两组患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24 h A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B组,7 d后A组hs-CRP水平仍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负荷剂量组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hs-CRP水平,可能会降低PCI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及再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首次服用80 mg阿托伐他汀能否预防术中无复流的发生及降低hs-CRP水平.方法 73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及对照组(36例).2组患者PCI术前均嚼服阿司匹林300 mg,氯吡咯雷600 mg.观察组予冠心病基础药物治疗,在PCI前首次给予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80 mg,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仅予基础药物治疗,并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观察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及术前、术后12 h hs-CR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8.1%vs2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阿托伐他汀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10.29±9.15)vs(13.77±10.41 )mg/L,P<0.01].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介入术前首次给予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炎症反应,能否确实降低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心内科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首次发生症状并住院治疗的ACS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64,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及对照组(n=62,单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及治疗后1周、4周、12周血脂水平及hs-CRP变化。结果患者经1周、4周、12周治疗,两组TC、LDL-C、hs-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1周治疗,两组TG水平均较治疗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4周、12周治疗两组T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经1周治疗两组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周、12周治疗两组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TC、TG、LDL-C及hs-CRP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周和1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DL-C在治疗1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4周和12周后观察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比单用瑞舒伐他汀具有更好的降低LDL-C、TC、TG、hs-CRP和升高HDL-C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1例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60例)和对照组(61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入院后立即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口服,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两组均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术后血清肌酐、血浆胱抑素C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内生肌酐清除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浆胱抑素C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清肌酐值低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但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浆胱抑素C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幅度(术后峰值与术前水平之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前予以阿托伐他汀、术后水化治疗及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上确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3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和强化治疗组(B组,n=34例,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均于PCI术前24h内给药,术后均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其余用药按常规进行。所有患者于服用阿托伐他汀前及PCI术后即刻、24h、3d、7d时采集静脉血,使用ELISA法测定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同时记录患者术后第3天时动态心电图的缺血事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无差异;PCI术前,两组患者的hs-CRP和MMP-9水平分别比较均无差异,但术后3d时,B组患者的hs-CRP和MMP-9水平升高幅度明显低于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CI术后3d行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心肌缺血总负荷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30d累积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3%和8.8%,与A组相比,B组30d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33.8%。结论: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短期内使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以了解其对ACS炎症抑制和斑块稳定作用。【方法】70例ACS患者抽血检查后随机分为常规组35例,阿托伐他汀组35例,常规组常规治疗,不用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组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口服。所有患者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d3及PCI术后48 h检测血脂及hs-CRPI、L-6等指标。【结果】阿托伐他汀组hs-CRPI、L-6两项指标明显降低(P<0.05),而常规组无明显变化。PCI术后48 h,两指标浓度均有明显升高,但阿托伐他汀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迅速降低ACS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具有抑制炎症和斑块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CD40L(sCD40L)等指标变化,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将112例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40例(术前服阿托伐他汀80mg,术后服阿托伐他汀40mgqd)、治疗2组40例(术前服阿托伐他汀40mg,术后服阿托伐他汀20mgqd)和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3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分别测定3组PCI术后血清hs-CRP、sCD40L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组和治疗2组PCI治疗后12h、24h、7d血清hs-CRP、sCD40L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1组和治疗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个治疗组术后12、24h的CK-MB升高>2倍正常值上限的患者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2个治疗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MI患者急诊PCI围术期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能通过抗炎、抗血小板、稳定冠脉血管内皮及粥样斑块等作用,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效果。方法将北流市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9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剂量20 mg/d,观察组剂量为40 mg/d,1次/d,以连续用药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改善情况,记录随访6个月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TC、LDL-C水平较对照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51%(4/4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降脂及抑制炎症因子效果更明显,有助于减少心脏血管事件发生,而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324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0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16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次,1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水平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TC,TG,LDL-C,CRP,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NO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HLD-C,IL-4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及TC,LDL-C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冠心病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刘学军  刘玥 《检验医学》2010,25(7):553-55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黏附分子及纤溶分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58例ACS患者,入院后即接受常规治疗,同时随机分为2组:A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组29例,B为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组29例。A组术前2h以及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的量均为40 mg/d。B组术前2 h服阿托伐他汀80 mg/d,手术后第八天改为每晚40 mg/d。共观察14 d。2组于术前、术后3 d、7 d、14 d分别抽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oluble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以及I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结果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在治疗第7天,2种血清黏附分子水平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40 mg/d组。此外,常规剂量组术后3 d PAI-1仍显示升高(P〈0.05),而负荷剂量组PAI-1升高与术前没有明显差异,但与常规剂量组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时段内2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比常规剂量组显著降低sICAM-1、sVCAM-1以及PAI-1水平,从而抑制PCI术后的炎症反应的发生,改善纤溶系统平衡,进而减少PCI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颈动脉超声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入住我院心血管内科的冠心病患者常规行颈部彩超检查,发现有颈动脉斑块的病例58例,分为低剂量组(阿托伐他汀10 mg/d)和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40 mg/d),共服药6个月,观察用药前、治疗后6个月时血脂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变化情况及药物的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情况及各种生化指标在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与治疗前比较,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6个月后,TG、TC、LDL-C、IMT均呈显著性下降(P<0.05),而HDL-C呈显著性升高(P<0.05);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6个月后,TC、LDL-C呈显著性下降(P<0.05),IMT下降及HDL-C的升高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之间比较,40 mg/d阿托伐他汀较10 mg/d更能显著性降低TC、LDL-C水平及IMT(P<0.05),但升高HDL-C的作用差异无显著性。高剂量组中有1例患者于4个月时出现肝脏转氨酶轻度增高,复查后未达到正常值的2倍。结论:10 mg/d的阿托伐他汀的治疗强度是不够的;而长期服用40 mg/d的阿托伐他汀,可以在安全及有效调脂的基础上,稳定并消退脂质斑块。  相似文献   

18.
刘兆奕  刘丽敏 《临床荟萃》2013,28(1):14-16,19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PCI的ACS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50例)、10mg瑞舒伐他汀组(52例)和20mg瑞舒伐他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PCI术前7天开始给予辛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1周及术后4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和MMP-9水平。结果 3组间PCI术前的hsCRP和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hsCRP(8.1±2.7)mg/L、(7.9±2.4)mg/L、(8.4±2.3)mg/L,MMP-9(131.4±12.1)μg/L、(132.3±14.6)μg/L、(133.3±15.8)μg/L。3组患者术后24小时与术前比较,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分别为hsCRP(12.8±2.4)mg/L、(12.4±2.6)mg/L、(12.1±2.4)mg/L,MMP-9(190.6±10.2)μg/L、(196.7±11.2)μg/L、(198.5±13.2)μg/L,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周和术后4周时,与辛伐他汀组比较,10mg瑞舒伐他汀组MMP-9和hsCRP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0mg瑞舒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和10mg瑞舒伐他汀组MMP-9及hsCRP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使支架植入术后的ACS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且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抗炎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血脂、血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行PCI治疗的ACS 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组和强化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于术前7 d开始口服瑞舒伐他汀,且术后继续口服30 d,在此基础上,标准组予瑞舒伐他汀10 mg/d,强化组予瑞舒伐他汀20 mg/d。观察两组血脂、炎症因子及心功能变化。结果与本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0 d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术后7 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术后30 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标准组比较,强化组术后30 d TC、TG、LDL-C、LVESD及LVEDD水平、术后7 d TNF-α、hs-CRP及IL-6水平均降低,术后30 d HDL-C、LVEF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有助于改善ACS患者PCI术后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心功能,且强化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s-CRP水平及血脂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B组hs-CRP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和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B组较A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干预效果优于低剂量,其抗炎作用显著,且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