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脏动脉瘤超声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螺旋CT动脉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内脏动脉瘤22例,均行腹部彩超检查,分析声像图特征及误诊原因。结果本组临床首诊均误诊,误诊为肝脏肿瘤破裂9例,腹主动脉夹层6例,急性阑尾炎3例,消化道溃疡2例,消化道出血、胆囊结石各1例。首次超声检查诊断为内脏动脉瘤12例,误诊10例,误诊率45.5%,其中误诊为假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各3例,肠系膜囊肿2例,脾脏囊肿、淋巴管囊肿各1例。确诊后复查超声明确为脾动脉瘤9例,腹腔干动脉瘤8例,肠系膜上动脉瘤4例,右肾动脉瘤1例。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内脏动脉瘤的筛查手段,注意仔细观察病变血流信号,可避免或减少误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诊断内脏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彩超对腹痛及高血压患者进行内脏动脉筛查,彩超检出动脉瘤者行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进一步证实诊断.结果 本组彩超检出内脏动脉瘤15例,其中脾动脉瘤6例,腹腔干动脉瘤4例,肠系膜上动脉瘤3例,肾动脉瘤2例.彩超声像图特征为内脏动脉走行上出现瘤样结构,瘤体内为红蓝交替的漩涡状动脉血流信号,部分瘤体合并血栓、瘤壁钙化及瘤后狭窄.15例均经CTA检查证实诊断,3例经DSA检查再次证实诊断.结论 彩超能够准确反映瘤体部位、大小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对内脏动脉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低频联合超声对椎动脉颅外段病变的诊断价值,并与CT血管造影术(CTA)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83例患者166支椎动脉行超声和CTA检查,结果进行Kappa检验检测其一致性。结果高低频联合超声检出正常椎动脉31支,单纯走行迂曲4支,有细小斑块68支,血管狭窄42支,完全闭塞21支,其中伴有走行迂曲64支;CTA检查示正常椎动脉23支,单纯走行迂曲3支,有细小斑块78支,血管狭窄46支,完全闭塞16支,其中伴有走行迂曲65支。Kappa检验示超声与CTA对椎动脉病变的检测一致性较好(K=0.754)。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诊断管腔轻度狭窄19支,中度狭窄11支,重度狭窄12支,闭塞21支;CTA诊断轻度狭窄22支,中度狭窄8支,重度狭窄16支,闭塞16支,正常1支。Kappa检验示超声与CTA对不同程度的椎动脉病变检测一致性较好(K=0.768)。结论高低频联合超声诊断椎动脉病变方法简便,准确性较高,可作为椎动脉病变的重要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4.
腹主动脉瘤超声造影表现与CT血管成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腹主动脉瘤超声造影与CT血管成像(CTA)的表现,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腹主动脉瘤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检查对18例(术前检查10例,术后复查8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术前诊断或术后复查,所有患者均同时行CT血管成像检查。将两种方法诊断术前患者真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及术后有无内漏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前超声造影诊断为真性动脉瘤5例,夹层动脉瘤4例,假性动脉瘤1例;术后随访8例中支架置入及人工血管置换各4例,均未见内漏,与CTA结果一致。结论应用超声造影对腹主动脉瘤进行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结果和CTA一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人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人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78例临床怀疑肠系膜血管病变的老年腹痛患者进行肠系膜上动脉彩超检查,结果与手术、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或血管CT(CTA)对照。结果肠系膜上动脉栓塞4例,均经手术证实;肠系膜上动脉狭窄(〉70%)22例,其中4例与DSA或CTA不符。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老年人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但不能仅凭血流速度来判定血管有无狭窄闭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评估肠系膜上动脉(SMA)狭窄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腹痛患者SMA进行检查,观察SMA起始段管腔有无斑块、血栓、隔膜样结构等引起的狭窄,测量SMA狭窄患者(SMA狭窄组)SMA狭窄处血流速度和腹主动脉血流速度,并观察SMA狭窄远端的血流频谱.以30例无腹痛患者为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对照组SMA起始段血流速度和腹主动脉血流速度.结果 3360例腹痛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SMA狭窄患者15例,其中SMA起始段粥样硬化斑块10例,风湿性心脏病血栓栓塞1例,主动脉夹层导致SMA壁内血肿2例,肌纤维发育不良引起环形缩窄2例.全部病例均经CT血管造影及临床最终证实.所有SMA狭窄组患者SMA狭窄处血流速度均大于275 cm/s,狭窄率大于70%,狭窄处远端血流频谱呈典型的"小慢波".SMA狭窄组患者SMA狭窄处血流速度最高为493 cm/s,最低为291 cm/s,平均为(351.44±58.91)cm/s.对照组SMA起始段血流速度平均为(148.47±32.47)cm/s.SMA狭窄组患者SMA狭窄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SMA起始段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6,P<0.0001).SMA狭窄组患者SMA狭窄处血流速度/腹主动脉血流速度比值均>3,对照组SMA起始段血流速度/腹主动脉血流速度比值均<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SMA狭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准确显示SMA狭窄的部位、狭窄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腹痛患者的病因筛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肠系膜上动脉(SMA)病变中的应用。 方法 应用CDFI对19例临床怀疑SMA病变所致的急腹症患者进行SMA检查及部分患者术后随访。观察的内容包括SMA管腔结构、血流速度(PV)和阻力指数(RI),并与其他影像检查对照分析。 结果 19例患者中超声提示:SMA血栓致闭塞3例;SMA粥样硬化管腔狭窄14例;SMA夹层动脉瘤2例。以上患者均经MRA或DSA检查证实,其中2例SMA夹层动脉瘤患者放置支架治疗,1例SMA血栓闭塞患者做了X-线下取栓、溶栓,4例SMA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的患者放置支架。 结论 CDFI对SMA病变诊断率高,能够客观反映病变的部位、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也是评价治疗效果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腹腔干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08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门诊腹痛患者进行腹腔干动脉检查,主要观察腹腔干有无瘤样结构,有无内膜分离,瘤体内有无血栓等。结果腹痛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真性动脉瘤10例(其中1例合并血栓形成),夹层动脉瘤5例,均为主动脉夹层累及,孤立性夹层动脉瘤1例并经超声造影确诊。二维超声可见腹腔干瘤样扩张,瘤体内为红蓝相间的旋涡状血流信号,若合并血栓则可见充盈缺损;若为主动脉夹层累及则可见分离的内膜片延续至腹腔干开口。CTA证实为真性动脉瘤6例,孤立性腹腔干夹层3例,主动脉夹层累及腹腔干5例,余2例动脉瘤未进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腔干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准确反映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和血流动力学的特征,但超声不易显示孤立性腹腔干夹层的内膜分离,需要结合超声造影或CTA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在肾动脉及副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肾动脉及副肾动脉狭窄33例的彩超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重点讨论彩超检查漏误诊肾动脉及副肾动脉狭窄的原因.结果 本组CTA检查明确诊断副肾动脉狭窄23例,肾动脉并副肾动脉狭窄8例,肾动脉狭窄2例.彩超检查正确诊断副肾动脉狭窄23例,将CTA检查诊断为肾动脉并副肾动脉狭窄的8例副肾动脉狭窄漏诊,将CTA检查诊断为肾动脉狭窄的2例误诊为副肾动脉狭窄.以狭窄处收缩期血流峰速度(PSV)为指标,诊断副肾脉狭窄18例,漏诊6例;以肾段动脉或叶间动脉血流加速度、加速时间结合肾及副肾动脉血流速度为指标,诊断肾动脉及副肾动脉狭窄15例,误漏诊各2例.误漏诊的10例均经CTA检查明确诊断.结论 彩超检查诊断肾动脉及副肾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低于CTA检查,但仍是此类疾病筛查、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全身各部位血管及血管相关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CT血管成像(CTA)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颅脑血管CTA27例,颈部动脉CTA8例,肺动脉CTA10例,冠状动脉CTA6例,主动脉CTA11例,下肢动脉CTA11例。采集的原始数据经主机上的重叠层厚基础重建后装载到后处理工作站,使用三维软件的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重建(SSD)及容积漫游技术(VRT)等功能软件进行重建及评价。结果73例中有71例检查部位的血管显示良好符合诊断要求,共发现血管异常63例,其中脑动脉瘤7例,脑动静脉畸形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2例,脑血管闭塞2例,脑胶质瘤2例,脑膜瘤3例,颈动脉狭窄4例,椎动脉狭窄2例,锁骨下动脉支架放置术后1例,肺动脉栓塞3例,肺癌侵及肺动脉5例,冠状动脉狭窄3例,主动脉夹层4例,主动脉明显钙化狭窄5例,主动脉瘤2例,肝癌2例,肾动脉狭窄2例,Budd-Chiari综合症2例,髂外动脉闭塞2例,股动脉狭窄5例。结论结合CT轴位图像及各种重建成像,MSCTA能显示全身各部位血管及血管相关病变的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靠、无创伤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检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超声造影在检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并对两者进行比较。 方法 CDFI检查肝移植术后患者158例共267人次,观察肝动脉有无血流显示、血流峰值、加速度时间、阻力指数、有无湍流及其峰值。对33例CDFI可疑异常者,用SonoVue及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行超声造影,观察肝动脉及肝实质的血流灌注。 结果 19例经DSA和/或CT血管造影(CTA)证实,其中肝动脉狭窄17例,血栓闭塞2例。17例狭窄均有血流参数异常,但CDFI不能判断狭窄部位及程度;2例血栓闭塞者动脉血流难以显示,不能肯定诊断。超声造影可明确诊断血栓闭塞,显示狭窄部位及其程度,与DSA和/或CTA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2/2)、94.1%(16/17)和88.2%(15/17)。 结论 CDFI与超声造影互为补充,有利于提高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40例疑似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图像实施三维重建处理,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CTA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CTA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结果与DSA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以DSA诊断结果为参照,CTA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90.00%、92.50%、96.55%、81.81%,其诊断结果与DSA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29)。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作出灵敏、准确诊断,其诊断价值接近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可作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主要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3.
陈嘉君  杨红  崔磊 《全科护理》2013,(28):2624-2625
[目的]总结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配合。[方法]对82例临床疑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64层螺旋CT主动脉CTA检查,同时加强护理配合。[结果]82例病人均顺利完成了主动脉CTA检查,未发生对比荆渗漏及严重变态反应等并发症。[结论]积极全面的护理配合可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和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电门控下64排螺旋CT在急性胸痛病因快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8例急性胸痛而心电图检查或临床症状无法准确提示病因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心电门控下胸部血管成像(CTA)检查.所有患者原始数据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分别进行冠状动脉、肺动脉、主动脉成像.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诊断.其中12例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结果相对照.结果:所有行心电门控下64排螺旋胸部CTA的患者1次检查均可清晰显示双侧肺动脉、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以及胸主动脉.显示肺动脉栓塞15例、冠状动脉狭窄19例、主动脉夹层5例、主动脉瘤3例;并诊断气胸1例、肺感染1例、缩窄性心包炎1例、3例未见明显异常.与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对比,冠状动脉CTA诊断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3.3%、96.1%、60.0%.结论:心电门控下64排螺旋CT胸部CTA在急性胸痛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一种无创、准确、快速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孙大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530-7530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A诊断主动脉瘤的应用价值与技术优势,分析主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临床怀疑主动脉瘤的9例患者行主动脉CTA检查。结果 9例患者均为主动脉瘤。其中真性动脉瘤1例,假性动脉瘤1例,夹层动脉瘤7例。多种后处理技术有助于动脉瘤的诊断。结论主动脉瘤的影像诊断有特异性,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能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并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手术计划以及术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的1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与CT、MRCT、DSA等检查方法进行比较,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结论超声心动图对诊断Standford A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主动脉夹层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宝石CT在急性脑卒中急诊处理的应用价值。方法:64例怀疑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3.5h内行CT颅脑平扫,发现颅内出血则立即行CTA扫描,未发现颅内出血则立即行全脑CTP灌注扫描。所得结果与MRI和(或)DSA比较。结果:完成CTA或CTP共57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脑实质出血18例,大面积脑梗塞15例(基底动脉闭塞1例,单侧颈内动脉远段闭塞3例,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11例),腔隙性脑梗塞4例。检出颅内动脉瘤22例(23个动脉瘤),19例经DSA或手术治疗证实,证实病例中,CTA动脉瘤诊断符合率100%;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经MRI追踪复查证实,CT平扫诊断符合率26.67%,CTP阳性诊断符合率100%;腔隙性脑梗塞患者,CT平扫诊断符合率25%,CTP阳性诊断符合率50%。结论:CT对于3.5h内的腔隙性脑梗塞诊断能力不佳,结合CTA和(或)CTP扫描,能准确诊断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闭塞,且扫描操作简单、成像速度快,是急性脑卒中急诊处理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S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临床怀疑或诊断冠心病的104例患者行128层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CTA)并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有意义(50%)的患者行导管法冠状动脉数字减影检查(DSA),并与CTA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6例患者CTA未见明显狭窄,42例轻度狭窄,17例中度狭窄,19例重度狭窄及闭塞,共检出30例(28%)心肌桥;47例患者行导管法DSA,共检出9例(19%)心肌桥,其中6例患者CTA评价狭窄程度较DSA偏轻。结论:128层螺旋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诊断和介入治疗的筛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脑灌注(CTP)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所致脑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经DSA诊断为单、双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及10名正常成年志愿者分别进行螺旋CT头颅平扫、CTP和CTA检查。脑CTP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P)等参数值,判断脑缺血。结果按照脑CTP的MTT和TP图将脑灌注延迟表现分为三型:Ⅰ型病变仅累及MCA区,Ⅱ型病变仅累及分水岭区,Ⅲ型病变同时累及MCA和分水岭区。①在25例单侧MCA狭窄/闭塞患者中,4例CTP正常,17例脑CTP灌注延迟区为Ⅰ型,4例为Ⅲ型。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2例双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双侧MCA支配区均有MTT和TP延迟,CBF下降和症状侧CBV升高的异常改变,提示为双侧脑缺血。侧支循环能明显减少单侧MCA狭窄患者的症状侧的脑灌注损伤,但对双侧MCA重度狭窄和闭塞患者,无论有无侧支循环,双侧脑组织灌注损伤都很严重。结论脑CTP检查的MTT和TP图能敏感显示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所致的脑灌注损伤,为脑缺血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脑梗死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2年2月确诊的威廉斯综合征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为2个月至15岁10个月.分析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病变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总结超声心动图对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15例威廉斯综合征患者均有主动脉瓣上狭窄,二维超声显示主动脉窦上方局限性环形狭窄,或弥漫性发育不良致内径变窄;彩色多普勒显示主动脉瓣上方狭窄处五彩镶嵌血流束.本组病例中4例为单纯主动脉瓣上狭窄,11例合并肺动脉狭窄;冠状动脉内径增宽5例,左心室壁增厚3例,主动脉瓣狭窄2例,二尖瓣脱垂1例.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7例,分别为主动脉缩窄2例、室间隔缺损1例、房间隔缺损2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15例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5例患者行外科手术,诊断结果均与超声检查一致.结论威廉斯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系统病变发病率高,其中以主动脉瓣上狭窄最为常见,超声心动图能对其作出明确诊断,可以作为诊断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病变的首选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