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离心机上新型囊式抗荷系统与PHP动作结合时的综合抗荷性能.方法 10名飞行员完成新型多囊式抗荷服的抗荷性能试验;6名志愿者完成新型囊式抗荷系统与PHP动作结合时的抗荷性能试验.结果 1)新型多囊式抗荷服抗荷性能为(2.60±0.17)G(P<0.01).2)志愿者采用新型囊式抗荷系统+Gz耐力为(8.35±0...  相似文献   

2.
专项抗荷体能训练对HP动作抗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我军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提出一套针对新的HP抗荷动作特点的专项抗荷体能训练方法。方法7名受试者,在60d内隔日分别进行针对HP动作特点的心肺功能和力量训练。心肺功能训练使用心率控制法控制训练强度;力量训练使用最大重复量的方法控制训练强度;配合训练前准备活动和训练后放松活动进行全身肌肉的协调性训练。测定、比较训练前后自身 Gz耐力、心率、呼吸功能等相关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训练后受试者的基础G耐力、HP动作的G耐力和HP动作的抗荷效果显著提高。在有载荷情况下的心率降低,肺活量显著增大,最大呼气压力变化不大。结论新的专项抗荷体能训练方法可以显著提高HP动作的抗荷效果、HP动作的抗荷耐力和基础耐力。  相似文献   

3.
新型侧管式抗荷装置与抗荷动作的综合防护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新型侧管式抗荷装备与抗荷动作的综合防护性能进行研究,探讨采用二者联合的方法对8G10s(增长率为2G/s)高G进行防护的可行性。方法 在离心机上,+Gz增长率为2G/s,行测量9名飞行学员的基础+Gz耐力,其中5名飞行学员采用新型侧管式抗荷服(NKH)+新型抗调器(NKT)+L-1动作(L-1)、另4名飞行学员采用新型侧管式代偿服务(DNC)+NKT+L-1,测定出其最大+Gz耐力。结果5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新型侧管式抗荷装备与抗荷动作的综合防护性能进行研究, 探讨采用二者联合的方案对8 G10 s(增长率为2 G/s)高G 进行防护的可行性。方法在离心机上, + Gz 增长率为2 G/s, 先测定9 名飞行学员的基础+ Gz 耐力, 其中5 名飞行学员采用新型侧管式抗荷服(NKH) + 新型抗调器(NKT)+ L1 动作(L1)、另4 名飞行学员采用新型侧管式代偿服(NDC) + NKT+ L1,测定出其最大+ Gz 耐力。结果5 名飞行学员采用NKH+ NKT+ L1 时的最大+ Gz 耐力为8.80±0 .27 G, 比基础+ Gz 耐力高出4.60±0.42 G(P<0.01) ;4 名飞行学员采用NDC+ NKT+ L1 时的最大+ Gz 耐力为8.75±0 .50 G, 比基础+ Gz 耐力高出4.50±0.46 G( P<0 .01) 。结论飞行员采用新型侧管式抗荷装备与抗荷动作能够对8 G10 s( 增长率为2 G/s) 的高G 进行有效防护。  相似文献   

5.
新的抗荷动作:HP与PHP动作抗荷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目的:检验新的抗荷动作--HP与PHP动作的抗荷效果。方法:HP动作由两部分构成,第1部分为全身肌肉根据+Gz大小进行用力收缩;第2部分为2.5s 1个周期的呼吸部分,即在0.5s内以口快吸气,同时发出汉语拼音“H”,再通过半闭的双唇用力进行慢呼气2.0s,同时发出汉语拼音“P”。PHP是在抗荷正压呼吸条件下做的HP动作。测试对象为20名飞行员和10名志愿者。在离心机上测定10名飞行员采用KH-7抗荷服与HP动作的抗荷耐力,另外10名飞行员采用KH-7抗荷服与L-1动作时的抗荷耐力作对照。在离心机上测定10名志愿者采用KH-5抗荷服、抗荷正压呼吸装备和做PHP动作时的+Gz耐力。结果:分别采用HP动作、L-1动作的两组飞行员的抗荷耐力均可达到8G10s,但采用HP动作时心率、呼吸率显著低于L-1动作(P<0.05)。志愿者采用装备做PHP动作的抗荷耐力均达到了9G10s,且完成得比较轻松。结论:HP、PHP动作具有良好的抗荷效果,心脏负荷较小,而且飞行员易于理解、掌握,易于抗荷正压呼吸结合。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战斗机上配有抗荷正压呼吸装备,可以提高加速度耐力,防止黑视的发生。飞行员进行抗荷正压呼吸训练时,监测血压是评定训练效果的指标。在施训中我们摸索出测量血压的一些规律和技巧,现介绍如下。1 方法 受训者训前半小时禁烟,穿抗荷背心、抗荷裤,取坐位。在安静环境下休息 10 min,裸露右上臂放于沙发扶手上,用汞柱式血压计测安静状态血压。 每次训练的加压持续时间为45 s,间隔休息 5~10 min。面罩压 30、40 mm Hg 为训练标准;50 mm Hg 为考核标准,共测训练前的安静血压、3种面罩压下以及去压休息后的血  相似文献   

7.
新的抗荷动作:HP与PHP动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中华医学会航空航天医学分会主办的全国第六次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会议将于 2 0 0 2年 6月 2 6~2 9日在浙江宁波市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应征论文 2 1 9篇 ,经专家评审组采用双向多重盲法 (作者与审者间双盲、审者间互盲 )审稿方式初选后 ,再集中会审 ,充分保证了公平、优质地录选稿件。最终录用 1 2 9篇 ,其中英语专题会交流 9篇 ,大会交流 1 7篇 ,专题会交流 1 0 3篇。现将这次会议入选论文以摘要形式在本刊预先发表。为了方便检索与学术交流 ,我们在每篇摘要前加了顺序编号 ,并标注了关键词 ;英语专题会交流论文摘要以中英文对照形式刊发 ;中文摘要加注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制可供飞行员在地面不同的抗荷供氧加压制度下进行抗荷动作训练的仪器。方法抗荷供氧单元产生的气体压力信号经压力传感器转变为电信号,经调制、放大等处理后由数据采集系统转化为数字信号进入计算机,再由上位机软件做进一步的计算处理,最终将训练结果以图表等简明方式呈现给用户。结果本训练器可按照规定的压力制度产生多种信号控制其面罩压力及服装压力等,供飞行员进行不同加压环境下的抗荷动作训练,训练过程中可同时监测受试者的心电信号和蹬力信号并对结果进行记录存储。结论本训练器设计合理,功能全面,解决了在地面模拟加压环境实施抗荷动作训练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歼击机飞行员运用抗荷动作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斗机上的抗荷装备不能完全满足防护需要,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中由加速度引起的意识丧失(G-induced loss of consciousness,G-LOC)发生率比较高。美国空军飞行员G-LOC的发生率为25%,美国海军飞行员G-LOC的发生率为14%,造成飞行员的空中失能,严重危胁飞行安全。正确的抗荷动作是预防G-LOC的有效措施。为了解我军飞行员对飞行加速度作用的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抗荷动作训练,我们进行了有关抗荷动作问题的调查。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包括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在内的歼击机部队飞行员,均为男性,年龄22~45岁,飞行总时间210~3200 h。1.2 方法根据飞行训练大纲中各课目产生加速度的特点和已经进行过的抗荷训练情况拟定问卷,采用多选和问答两种题型,共分10项:①为什么要做抗荷动作,其原理如何?②抗荷动作有几种形式?你采用的是哪种类型?要领是什么?③做抗荷动作的最佳时机及身体的正确姿势?④第一次知道抗荷动作的时间及传授人?⑤是否接受过规范的抗荷动作训练?训练时间、地点?⑥你在飞行中是否有过灰视、黑视?首次发生灰视、黑视时的总飞行时间是多少小时?当时的飞行动作是什么?⑦你觉得做抗荷动作的难点是什么?⑧进行抗荷训练是否必要?是否需要复训?⑨哪些运动项目可以增强抗荷能力?⑩您理解影响抗荷能力的因素有哪几个?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飞行员进行抗荷动作训练,观察 HP、PHP 动作训练效果。方法 17名健康鉴定为飞行合格的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采用肌力协调抗荷训练器及地面加压供氧仪进行 HP、PHP 抗荷动作训练,观察训练前后主要肌群(大、小腿及腹部肌肉)静力变化,分析由心率、血压测算的对抗 G 值。结果所有参训飞行员均完成了 HP、PHP 抗荷动作训练。HP 动作训练后大、小腿肌静力显著提高(P<0.01);PHP 动作训练中在面罩压为30、50 mm Hg 时心水平动脉压显著升高,测算得对抗 G 值提高1.82G。结论对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进行地面 HP、PHP 抗荷动作训练效果可靠,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掌握。抗荷动作与正压呼吸状态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抗荷动作规范化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帮助飞行员正确熟练掌握对抗动作,我们研制了一台生物反馈式抗荷动作训练器,并提出了正规训练方法和客观评定标准。经实用证明,训练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压力制度抗荷正压呼吸的+Gz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荷正压呼吸(PBG)系统中最佳的PBG压力制度. 方法 5名被试者穿GZ-2抗荷服及中囊代偿背心,在快增长率(3.0 G/s)离心机+Gz暴露时分别进行了1.6、2.4及 3.2 kPa/G 3种压力制度PBG实验.分别测定了3种压力制度PBG的抗荷性能,并对主观感觉进行评分.结果 1.6、2.4及 3.2 kPa/G 3种压力制度PBG的抗荷性能分别为2.00±0.31、2.54±0.32及2.44±0.31G;主观感觉评分表明,2.4 kPa/G压力制度PBG优于其它两者. 结论 PBG系统的压力制度以采用2.4 kPa/G为最佳.这样,既可保证PBG的抗荷性能,又可减轻PBG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G载荷下飞行员颈部的损伤及防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G载荷下飞行员颈部的损伤及防护柳松杨人体颈部主要由颈肌、椎骨、椎间盘和韧带连接组成,脊髓、食管、气管和血管从颈部穿过。椎骨、椎间盘和韧带是一种骨链性连接构造,这种骨链性构造保证了头颈部能作较大的前曲、后伸、侧曲和旋转运动[1]。人体颈椎比较细小,其...  相似文献   

14.
由中华医学会航空航天医学分会主办的全国第六次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会议将于 2 0 0 2年 6月 2 6~2 9日在浙江宁波市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应征论文 2 1 9篇 ,经专家评审组采用双向多重盲法 (作者与审者间双盲、审者间互盲 )审稿方式初选后 ,再集中会审 ,充分保证了公平、优质地录选稿件。最终录用 1 2 9篇 ,其中英语专题会交流 9篇 ,大会交流 1 7篇 ,专题会交流 1 0 3篇。现将这次会议入选论文以摘要形式在本刊预先发表。为了方便检索与学术交流 ,我们在每篇摘要前加了顺序编号 ,并标注了关键词 ;英语专题会交流论文摘要以中英文对照形式刊发 ;中文摘要加注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计算机模型仿真研究多种抗荷措施综合使用的防护效果与其单独使用防护效果间的关系。 方法 利用所建立的适用于仿真 GZ加速度及先进囊式抗荷系统呼吸 -循环影响及其抗荷效果的多元非线性循环呼吸系统模型 ,对扩大囊覆盖面积抗荷服 (ECGS)、抗荷正压呼吸(PBG)、后仰座椅等抗荷措施单独使用及综合使用时的抗荷效果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 结果  G耐力的仿真结果与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进行人体离心机试验结果及国外部分试验数据基本符合。仿真结果表明 ,通过提高胸内压或增加循环血量的方法来提高 GZ耐力的抗荷措施如 ECGS、PBG、抗荷动作 (AGSM)等 ,当对下肢施以充分的对抗压时 ,其综合防护效果可看作为各单独防护效果的代数和。后仰座椅由于通过缩短心 -眼垂直距离及降低血液在下身的积聚两种方式提高 GZ耐力 ,它与其他抗荷措施的综合防护性能高于其单独使用效果之代数和。 结论 各抗荷措施综合抗荷效果并非其各自防护效果的简单相加 ,尤其在使用较大角度后仰座椅时。  相似文献   

16.
抗荷生理训练对提高歼(强)击机飞行员的加速度耐力,预防空中黑视和晕厥,保障飞行安全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抗荷生理训练效果,我们对参训人员的心态进行分析,因人施护,对保证训练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具体方法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机载分子筛制氧氧气系统及其配套抗荷装备的抗荷性能。方法 在载人离心机上对机载分子筛制氧氧气系统及礤配套抗荷装备进行物理试验,并有10名被试者参加人体生理试验,测定其抗荷性能。结果 各物理指标达到要求。抗荷服、抗荷正压呼吸、抗荷系统装备的抗荷性能分别为2.08、1.92和3.92G。6名进行抗6.5G/10s试验的被试者和3名进行抗9G/10s试验的被试者均顺利通过。结论 机载分子筛制氧氧气系统及其配套抗荷装备的抗荷性能可满足飞机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8.
M-3抗荷动作在实际飞行中应用的效果观察张瑞芝关键词(KEYWORDS)加速度(Acceleration)身体耐力(Physicalendurance)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852.21我部飞行员在飞行训练中使用L-1动作,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人做...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囊式抗荷服的抗荷及实用性能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囊式抗荷服(KH-x)的抗荷性能及实用性能。方法①在离心机上测定了18名受试者的基础+GZ耐力,以及分别采用KH-x的C、S、S1、S2型时的+GZ耐力,确定其抗荷性能,并与KH-3、CSU-xB/p抗荷服进行对比;②48名飞行员对KH-x(C)、KH-x(S)进行试穿,且有3名飞行员进行试飞。结果衣面为全覆盖式的KH-x(C)、KH-(S)虽具有较高的抗荷性能,但夏天穿太热;衣面为露空式的KH-x(S1)抗荷性能较低,对其改进后研制出的KH-x(S2),配NKT、KT-7A、KT-2抗调器时的抗荷性能,分别达到2.50G、2.25G、2.25G,明显高于KH-3及CSU-xB/p(P<0.01)。结论KH-x(S2)配NKT、KT-7A、KT-2抗调器时的抗荷性能均达到2.1G以上,可满足现役战斗机+GZ防护的需要,并可实现通用化、系列化的要求;采用露空式结构将有利于散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肌力协调抗荷训练对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和歼击机飞行员的抗G效果. 方法对象为44名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和99名歼击机飞行员.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初训后经2次复训,歼击机飞行员均为初训.肌力协调抗荷训练按训练大纲实施,训练前后测试做习惯的和规范的抗荷动作时的各项参数,推算+GZ耐力进行比较. 结果与训练前习惯抗荷动作相比,两组训练后规范抗荷动作时的大腿、小腿肌静力和维持时间增加,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规范抗荷动作时的收缩压(SBP)与基础值相比,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SBP增加51.8±10.3 mm Hg,估算G耐力增加2.8±0.7 G,歼击机飞行员SBP增加46.0±13.2 mm Hg,G耐力增加2.6±0.7 G,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复训未达标率为27.27%,歼击机飞行员初训未达标率为48.4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肌力协调抗荷训练G防护效果有效,且复训明显好于初训.建议歼击机飞行员也进行复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