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沃儿康”的安全性,为更好地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提供依据。方法对接种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4335名6月龄~5岁的儿童分年龄组进行观察,电话回访有无不适症状;同时对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3527名儿童和接种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1083名儿童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接种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月龄组1.34%(34/2540)、1~岁组1.58%(12/761)、2~岁组2.38%(2/84)和3~岁组1.58%(15/950),不良反应发生总人数为6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63/4335);出现接种部位硬结、红肿、皮疹和瘙痒等局部反应0.83%(36/4335),出现发热发热、变态反应、疲劳、乏力、厌食、呕吐和腹泻等全身反应1.22%(53/4335),不良反应症状均自行消失或经对症治疗后2~3d内缓解并消失。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41/3535),接种A+C群流脑多糖疫苗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19/1083)。结论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是安全的,可有效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百白破疫苗和麻疹减毒活疫苗同时免疫小鼠后的抗体应答和不良反应。方法用百白破疫苗和麻疹减毒活疫苗皮下注射免疫小鼠,于末次免疫后10 d取血清,用ELISA间接法检测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比较上述两种疫苗同时免疫与单独免疫小鼠后特异性IgG的产生水平,并观察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同时免疫两种疫苗的实验组白喉抗体效价显著低于单独免疫的实验组,而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疫苗同时接种与单独接种比较,抗体应答水平较低,安全性较差,最好不要同时接种。  相似文献   

3.
儿童免疫接种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推行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和乙肝疫苗。通过接种控制直至最终消灭结核病、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儿童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和分析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原因以及预防对策的探讨。方法调查在我院接种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69例儿童的接种疫苗情况,并对所有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在5247例疫苗接种儿童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69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69/5247)。其中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9%(21/1243);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8/716);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10/799);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39);乙脑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14/1226);麻风联合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9/624)。在发生不良反应的69例儿童中,发热占36例,发生率为52.17%(36/69);局部红肿占10例,发生率14.49%(10/69);皮疹9例,发生率13.04%(9/69);其他(异常哭闹、不明原因等)占14例,发生率为20.29%(14/69)。结论导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相对复杂多样,所以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疫苗接种,做好相关的处理和预防对策,最大限度减少接种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百白破三联、卡介苗、麻疹减毒活疫苗单独接种和同时接种的免疫效果,选择6~18月龄幼儿,随机分为五组。第一组单独接种卡介苗(皮内法);第二组同时双臂分开接种百白破三联与卡介苗;第三组同时接种百白破三联、卡介苗与麻疹减毒活疫苗;第四组单独接种百白破三联;第五组单独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百白破三联按规定每隔一月注射一次共3次。按常规要求用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对水痘减毒活疫苗与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联合接种时的接种效果与安接种安全性。方法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接种疫苗的儿童150例,经单盲法随机分为A组(水痘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B组(水痘减毒活疫苗)与C组(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各50例,对比三组接种后同期接种后反应。结果接种后,三组儿童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产生;三组儿童的皮肤发热程度、发热人数对比P 0.05。结论水痘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联合接种运用于儿童疫苗接种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1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1.1疫苗种类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包括皮内注射用卡介茁(以下称卡介苗,BC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以下称乙肝疫苗,HepB)、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以下称脊灰疫苗,OPV)、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以下称百白破疫苗,DPT)及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以下称白破疫苗,肌)、麻疹减毒活疫苗(以下称麻疹疫苗,MV)。  相似文献   

8.
陈炼红  朱利利 《中国热带医学》2006,6(3):533-533,541
为及时了解宁波市预防接种点的疫苗使用情况,科学地制定疫苗使用计划,我们于今年4-10月在镇海区开展常规接种疫苗(卡介苗BCG、脊灰三价糖丸TOPV、百白破三联疫苗DPT、麻疹减毒活疫苗MV)的损耗监测,现将监测结果评估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峰  谢琳  易婷 《基层医学论坛》2013,(36):4866-4867
目的探讨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以2011年1月-2012年12月1625例在我接种点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的8月龄~1周岁及2周岁~3周岁2组健康儿童为对象进行观察。结果乙脑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受种者的接种剂次,个体差异和接种人员操作技术等有密切关系。结论做好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不良反应的监测至关重要,预防接种人员要刻苦钻研预防接种知识,努力减少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为预防接种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与水痘减毒活疫苗联合接种的临床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该院接种的300例儿童进行分组,对照组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观察组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和水痘减毒活疫苗,比较两组儿童的阳转率、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儿童的阳转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是观察组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与水痘减毒活疫苗联合接种的免疫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苏丹  卢亚芳 《中外医疗》2016,(14):154-156
目的:研究肌松药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80例2012年10月—2015年11月在该院接受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顺式阿曲库铵进行手术,对照组保留自主呼吸,统计分析两组患儿手术持续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手术时间(12.5±3.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5.8±12.1)(t=5.78,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30.1±13.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5.1±18.2)(t=3.62,P﹤0.05)。结论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合理运用肌松药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66-69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中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方法纳入本次总计32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确诊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听诊结果提示肺部存在湿啰音,均伴有咳嗽、发热和咳痰等症状,收集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随机抛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60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同时使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63%,低于观察组的97.50%(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高于观察组(5.63%)(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程度较轻,未出现严重反应影响继续用药,随访记录显示各项不良反应均于停药后消失;对照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咳嗽(4.63±0.68)d、发热(5.02±0.28)d和肺部湿啰音(7.89±1.39)d均长于观察组咳嗽(2.73±0.48)d、发热(3.12±0.68)d和肺部湿啰音(4.35±1.64)d(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总体效果优于使用红霉素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可促进患儿尽快康复,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四逆散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期间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中医科就诊的小儿抽动障碍患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配方颗粒剂型的四逆散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服用西药盐酸硫必利片,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停药6个月后复发率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5例,表现为胃肠道不适;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24例,表现为嗜睡,乏力,恶心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停药6个月,治疗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25.71%;对照组复发20例,复发率为57.14%。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加减治疗小儿抽动障碍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rates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parental approval ratings for three different techniques for anterolateral thigh vaccination in children aged 2, 4, 6 and 18 months. DESIGN: Randomised, observer-blind trial. PARTICIPANTS: 375 children who received pertussis-containing vaccines in a regional New South Wales town between 29 May 2001 and 30 June 2002. INTERVENTIONS: Children were randomised to receive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with acellular pertussis-containing and 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vaccines with one of three recognised injection techniques (Australia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r United States). MAIN OUTCOME MEASURES: Local adverse reactions (bruising and redness/swelling), systemic adverse reactions (irritability, perceived fever, persistent crying/screaming, drowsiness, vomiting/poor feeding) and parental acceptance were assessed 24 hours after injection. RESULTS: 361 children (96%) were evaluated 24 hours after vaccination. The WHO technique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fewer children, than with the other two techniques, with the systemic adverse reaction variable "irritability" (P = 0.0039).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echnique groups overall for the local adverse reaction "bruising" with acellular pertussis-containing vaccines (P = 0.0418), due to a lower reaction rate in the WHO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US group (P = 0.0356). CONCLUSION: The WHO technique appears to be the optimal technique for anterolateral thigh injection in children--it ensures that the injection is intramuscular, results in fewer adverse reactions, and is the easiest technique to perform as it does not require angling of the needle to the long axis of the femur.  相似文献   

15.
孙茜 《罕少疾病杂志》2020,27(3):14-15,24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丙卡特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CVA患儿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患儿TGF-β1、IL-8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GF-β1水平较治疗前上升,IL-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CVA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儿TGF-β1及IL-8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小剂量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MP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观察组应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胸片阴影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胸片阴影消失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1.406,P=0.236);两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异常,均未出现与用药有关的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经口服蒙脱石散后症状缓解,未对治疗产生影响,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0.544,P=0.461).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可作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优选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69-71+74
目的 研究不同种类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7 年7 月~2018 年7 月收治的初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4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醋酸泼尼松组和甲泼尼龙组,每组20 例,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激素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尿蛋白转阴时间。结果 甲泼尼龙组患儿的激素敏感率[95.0%(19/20)]显著高于醋酸泼尼松组[80.0%(16/20)](P<0.05),复发率、频复发率[65.0%(13/20)、30.0%(6/20)]均显著低于醋酸泼尼松组[80.0%(16/20)、45.0%(9/20)](P<0.05)。甲泼尼龙组患儿的多毛、兴奋表现、柯兴综合征发生率[40.0%(8/20)、90.0%(18/20)、70.0%(14/20)]均显著高于醋酸波尼松组[15.0%(3/20)、20.0%(4/20)、45.0%(9/20)](P<0.05)。甲泼尼龙组患儿的尿蛋白转阴时间显著短于醋酸泼尼松组(P<0.05)。结论 甲泼尼龙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较醋酸泼尼松显著,能有效缩短患儿的尿蛋白转阴时间,但不良反应较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喘息型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68例小儿病毒性喘息型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常规组患儿予病毒性喘息型支气管肺炎常规治疗上加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的变化、住院天数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及BMI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相比较常规组来说,均明显较少;治疗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常规组总有效率(67.6%);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喘息型支气管肺炎可短时间内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并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考虑作为临床上治疗小儿病毒性喘息型支气管肺炎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 方法 选择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05例病毒性肠炎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3组,A组、B组和C组,每组35例。3组患儿给予基础治疗,同时A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按照年龄阶段给予相应的剂量;B组患儿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剂量按照每次按每公斤体重服用1.5 mg;C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剂量与A、B组相同。对比3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C组总有效率达100%,高于A组的88.57%和B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P<0.01)。C组患儿的止吐时间、退热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治疗3组患儿血清中天门冬氨转氨酶(AST)、肌酸转氨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下降幅度比较,C组患儿治疗后AST、CK、CK-MB、LDH水平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优于2种药物单独用药,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两种剂量糖皮质激素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回顾性收集接受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的97例RMPP患儿的数据。按用药剂量不同将患儿分为:小剂量组,甲基强的松龙 < 1 mg·kg-1·d-1,或其当量;常规剂量组,甲基强的松龙1~2 mg·kg-1·d-1,或其当量。比较2组患儿用药后的临床过程、实验室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 常规剂量组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小剂量组(P < 0.01)。经治疗,常规剂量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乳酸脱氢酶低于小剂量组(P < 0.05)。2组患儿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不良反应较常规剂量组低(P < 0.05)。 结论 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虽然可以缩短RMPP患儿的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但二者疗效并无差异,且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