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献血人群HIV抗体的检测结果及感染趋势予以分析,以便于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输血风险。方法应用两家不同的抗-HIV酶联免疫试剂对四平地区的献血人群展开筛查,对于初筛显示为阳性的标本,应用蛋白印迹法予以确认。结果该地区献血人群总体初筛显示HIV阳性率为0.204%,总体的阳性确认率为0.004%,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的大部分都是男性,占到了80%以上,并且感染人数逐年上升,逐渐表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其中性感染占到了总感染例数的75%,并且表现出异性传播向同性传播转移的趋势。结论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能够有效的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必须要严格开展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液检测工作,积极提升血液HIV检测水平,并要积极加强年轻献血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保障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门地区2000~2003年艾滋病病毒(HIV)通过血液传播感染情况,为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江门地区吸毒人群和无偿献血人群进行HIV抗体检测和分析.结果吸毒人群检测共1 726例,抗-HIV阳性130例,阳性率7.53%;无偿献血人群检测141 130例,抗-HIV阳性19例,阳性率0.013%.结论吸毒共用针具静脉注射导致血液传播HIV是江门市艾滋病流行的主要途径,无偿献血人群中也有HIV感染者,提示艾滋病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吸毒人群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对象,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治.同时要加强对采供血部门的血液监测,防止HIV经血液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HIV抗体不确定献血者的阳转情况,探讨及时随访HIV抗体不确定献血者的必要性。 方法 分析长沙市HIV抗体不确定献血人群的回访及检测信息,了解HIV抗体不确定献血者的一般情况、依从性、HIV阳转情况及阳转所经历的时间。 结果 2012—2020年长沙市共筛查出81例HIV抗体不确定献血者,对2016—2020年筛查出的31例HIV抗体不确定献血者进行了回访,不确定献血者的依从率为35.5%,阳转率29.6%。是否进行回访对HIV抗体阳转率并无影响(χ2=0.009,P=0.926);回访的HIV抗体不确定献血者阳转历时2.0(1.5,9.5)个月,远远低于未回访的HIV抗体不确定献血者阳转历时19.0(6.0,35.0)个月(Z=-2.334,P=0.018)。 结论 回访有助于及早发现HIV抗体不确定献血者的感染情况,及时对HIV抗体不确定献血者进行回访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无偿献血人群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加强献血者筛查检验和质量保证 ,严防输血传播艾滋病。方法 初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 ,确认由省艾滋病检测中心采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结果 1998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共检测 15 2 3 92例无偿献血员HIV抗体 ,确认阳性 17例 ,阳性率 0 .0 11%。结论 无偿献血人群中仍混杂有HIV感染者 ,要进一步加强血液安全管理措施 ,严格执行对血液及血液制品初、复检制度 ,选择优质HIV试剂 ,严格筛查献血人群 ,把好血液质量关 ,确保医疗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5.
高危人群HIV感染状况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解高危环境人群的 HIV感染状况 ,于 1992~ 1995年对卖淫妇女 ( 55人 )、归国劳务人员 ( 159人 )、职业献血员 ( 88人 )、性病 ( STD)患者 ( 88人 )、HIV感染者的配偶 ( 3人 )和子女 ( 3人 )共计 396人进行了抗 - HIV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抗 - HIV采用 Western blot法 ,阳性结果送山东省艾滋病检测中心复核确诊。4年共发现 6名 HIV感染者 ,其中男、女献血员各 1名 ,归国劳务人员 4名 (均为男性 ) ,其他人群未检出抗 - HIV阳性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温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为温州市艾滋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温州市各疾控系统、医疗单位、中心血站、戒毒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各血清样本和资料,其中包括性病门诊就诊者、哨点监测、吸毒人员、献血者、卖淫者及部分术前病人等人群的样本血清学检测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2005年共检测138 572份血清,初筛检出H IV抗体阳性为179例,确证H IV抗体阳性为70例。H IV抗体阳性率高的人群为H IV阳性者的配偶、自愿检测者、性病病人、吸毒者,阳性率分别为7.69%、3.42%、2.83%、2.57%,术前检查者、献血员、劳教人员H IV抗体阳性检出率较低,阳性率分别为0.05%、0.01%、0.10%。70例H IV抗体阳性者中术前检查者、吸毒者、性病病人阳性构成比居前三位,分别为41.43%、21.43%、14.29%,自愿检测者、献血员、劳教人员、H IV阳性者配偶阳性构成比较低,分别为10.00%、7.14%、4.29%、1.43%。结论:温州市H IV感染率在特殊人群中比例较高,虽然一般人群仍处于较低水平但H IV的感染有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所以不仅要继续加强监测,同时还应开展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提高我们一般人群自我防范意识,以遏制艾滋病在我市的流行和蔓延。 相似文献
7.
新疆和田地区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输血传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等病原体是危及安全血液的主要原因,尤其是HIV感染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非洲国家由于资源投入不足,大约5%艾滋病是由HIV污染的输血而感染.所以阻断和防止输血传染HIV已成为血液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9.
笔者自1997年1月~1998年9月对献血人群与正常人群进行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宁市献血人群中登革病毒(DENV)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2015-12~2018-08,在南宁中心血站随机抽取2821名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DENV NS1抗原、IgM和IgG抗体。Logistic回归分析献血者基本特征、样品采集年份及可疑危险因素暴露与抗原抗体检测结果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南宁市献血人群DENV NS1阳性率1.17%,IgM阳性率0.64%,IgG阳性率6.03%。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蚊子数量(χ~2=11.095,P0.01)、防蚊设施的使用情况(χ~2=9.513,P0.01)是DENV NS1阳性率的影响因素;性别(χ~2=8.031,P0.05)、采样年份(χ~2=7.681,P0.05)、居住地蚊子数量(χ~2=17.541,P0.01)、防蚊设施的使用情况(χ~2=11.003,P0.01)是DENV IgM阳性率的影响因素;年龄(χ~2=10.821,P0.05)、采样年份(χ~2=15.607,P0.01)、居住地蚊子数量(χ~2=19.428,P0.01)、防蚊设施的使用情况(χ~2=5.561,P0.05)是DENV IgG阳性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增强口岸监测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强化减少蚊媒暴露为主的防控措施,以降低登革热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浙江省杭州市无偿献血者的HIV感染状况及流行特征,为经输血传播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和分析2008-2017年杭州市无偿献血者献血资料,无偿献血者的HIV阳性率分为粗阳性率和标化阳性率,采用趋势χ2检验法描述无偿献血者的HIV感染状况、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 2008-2017年杭州市无偿献血者1 461 129人中,发现HIV感染者260例,以男性(96.5%,251/260)、18~34岁(72.7%,189/260)为主,重复无偿献血者占36.9%(96/260),传播途径为异性性行为、男男性行为分别为44.6%(116/260)、53.5%(139/260)。MSM人群HIV感染者中,以18~34岁(82.0%,114/139)、未婚(71.2%,99/139)为主。学生人群HIV感染者,以男男性行为感染为主(88.4%,23/26)。2008-2017年HIV粗阳性率为0.8/万~2.5/万,各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趋势χ2=2.355,P=0.125);18~24岁男性HIV粗阳性率从2008年的1.1/万上升到2017年的3.7/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5.175,P=0.023)。2008-2017年HIV标化阳性率为0.9/万~2.4/万。结论 2008-2017年杭州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呈低流行水平,HIV感染者以男性、18~34岁、传播途径以异性性行为和男男性行为为主,18~24岁男性HIV阳性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1995~2001年HIV抗体阳性献血员合并HBV、HCV、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广东省1995~2001年献血员HIV流行的特征及与其他传染病合并感染情况,为制定HIV经血源传播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95~2001年广东省HIV抗体阳性献血员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HBV、HC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1995~2001年,广东省累计HIV抗体阳性献血员167例,占全省报告HIV感染总数的5.44%(167/3072),且献血员中HIV抗体阳性人数逐年增长。167例病例中以男性为多(88.02%);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岁组(55.09%);病例送检地区以广州、深圳和东莞为主;其原籍主要是广东省和河南省。128例肌,抗体阳性献血员中抗-HCV、梅毒抗体及HBsAg阳性率分别为79.69%、7.81%及3.13%,HIV/HCV/梅毒、HIV/HBV/HCV、HIV/HBV/梅毒三重感染率分别为7.81%、3.13%及0,未发现四重感染。结论 广东省肌,抗体阳性献血员合并HCV和梅毒感染率高。应加强献血员的筛查及流动人口的管理,以控制HIV,HBV和HCV经献血员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13.
江苏部分地区献血员与非献血员HCV基因型分布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献血员与非献血员HCV基因型的分布及差异。方法应用巢式PCR和基因分型试剂盒对98名献血员和162名非献血员的血清进行HCV基因分型。结果检测出5个基因型和13个基因亚型,基因1b型占75.00%,2a型占9.23%,3a型占6.15%,混合型5.38%;1b基因型在献血员和非献血员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型在男性献血员与非献血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职业献血员2a型多于非献血员;3a型在献血员和非献血员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其女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非献血员3a型多于职业献血员。结论江苏地区献血员和非献血员丙肝基因型都以1b型为主;献血员中男性2a基因型比例高于非献血员;3a基因型非献血员中比例高于献血员,尤其是女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P. Ferroni G. Mascolo M. Zaninetti D. COlzani M. Pasquali F. Azzario 《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1992,8(6):885-886
Correponding author. 相似文献
15.
16.
Agglutinins titers against Y. enterocolitica 0:3, 0:5, 0:9 and Y. pseudotuberculosis I were determined by the microagglutination method in 777 blood donor sera.Titers of <- 1/10 were observed in 93.5% of the subjects for Y. enterocolitica 0:3, in 87.8% for Y. enterocolitica 0:9 and in 95.1% for Y. enterocolitica 0:5 and for Y. pseudotuberculosis I. Low level titers (1/10 – 1/20) were found in 11.4% to 23.1%. Titers of 1/40 were observed in 1.7% for Y. enterocolitica 0:3, in 1.4% for Y. enterocolitica 0:5, in 5.1% for Y. enterocolitica 0:9 and in 1.2% for Y. pseudotuberculosis I. Titers of 1/80 were seen in 0.2% for Y. enterocolitica 0:3, in 0.1% for Y. enterocolitica 0:5 and in 1.3% for Y. enterocolitica 0:9. Only in one donor's serum was a titer of 1/160 against Y. enterocolitica 0:9 found.The upper limit of normal titer at 15% cutoff level against Yersinia antigens, found in blood donor sera by the microagglutination test, was 1/1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有偿献血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及基因型别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新泰市和湖北省襄樊市部分农村645例有偿献血员进行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和蛋白免疫和印迹法(WB)对献血员血清进行HIV抗体检测,用特异性引物对HIV毒株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和亚型测定。结果 献血员HIV感染率为3.26(21/645)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襄樊献血员HIV感染率(9.1%)明显高于新泰献血员(0.5%);有单采浆史者HIV感染率为7.80%,显著高于只献全血者(1.1%);对HIV毒株特定区域的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山东和湖北献血人群HIV核酸序列与HIV-1泰国B亚型离散率最小,分别为6.2%和5.01%,其内部基因离散率分别为4.53%和2.92%。结论 我国不同地区间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而其感染HIV毒株的基因型分布一致,为HIV-1泰国B亚型,估计传入献血人群3-6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云南边境地区跨境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情况。方法对90份静脉吸毒针具中残血及与之对应的吸毒人员血清样本,260份出入境人员体检样本和90份孕产妇艾滋病监测哨点样本(每份样本包含血清样本和对应的抽血用注射器中残血样本)进行HIV抗体检测。在回收的吸毒针具中,用1.0ml0.01mol/L磷酸盐缓冲盐溶液将回收吸毒针具中残血溶出,检测HIV抗体。结果在回收的吸毒针具残血样本中,HIV抗体检测结果与血清样本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对边境地区跨境吸毒人群进行安全注射的宣传教育,以减少边境地区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吸毒的发生,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献血者感染乙型肝炎以及丙型肝炎病毒危险因素的研究,探讨血液接触行为的危险性.方法 对485例HBsAg检测阳性、305例抗-HCV抗体检测阳性的献血者及1 581例两者检测阴性的献血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有关的血液接触危险行为,并对危险行为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进行估计.结果 筛选出6个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的血液接触危险行为:10年前肌肉注射史、乙肝家族史、使用共用剃刀、穿耳环孔史、牙科治疗史、针灸史,其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是0.449,0.066,0.251,0.092,0.129,0.038,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为68%;7个与丙肝病毒感染有关的危险行为:使用共用剃刀、输血史、乙肝家族史、纹身史、牙科治疗史、穿耳环孔史、10年前肌肉注射史,其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是0.351,0.024,0.089,0.063,0.163,0.078,0.149,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是62%.结论 献血人群感染乙肝、丙肝病毒的血液接触危险行为有使用共用剃刀、乙肝家族史、输血史、10年前肌肉注射史、纹身史、牙科治疗史等,避免以上血液接触危险行为,可减少感染乙肝、丙肝病毒的几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