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脊髓背角神经元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ERKCREB)信号通路在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00 ~ 250 g,2月龄.经枕骨大孔行鞘内置管,取置管成功的5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10):对照组(C组)、吗啡依赖组(MD组)、吗啡戒断组(MW组)、U0126组和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皮下注射吗啡10mg/kg,2次/d,隔天每次增加10 mg/kg,至第6天末次注射50 mg/kg,建立吗啡依赖模型.末次注射后4h,MW组、U0126组和DMSO组腹腔注射纳洛酮激发吗啡戒断反应.给予纳洛酮前30 min时,U0126组和DMSO组分别鞘内注射U0126(溶于10μlDMSO中)150 μg和DMSO 10 μl.于注射纳洛酮后1h内行戒断反应评分和促诱发痛评分,注射纳洛酮后1h处死大鼠,取脊髓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背角磷酸化ERK(p-ERK)和磷酸化CREB(p-CREB)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MW组脊髓背角p-ERK和p-CREB表达上调(P<0.05);与MD组比较,MW组、U0126组和DMSO组戒断反应评分和促诱发痛评分升高(P<0.05);与MW组比较,U0126组戒断反应评分和促诱发痛评分降低,脊髓背角p-ERK和p-CREB表达下调(P<0.05),DMSO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髓背角神经元ERK-CREB信号通路参与了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反应.  相似文献   

2.
MK-801对吗啡戒断大鼠中枢NMDA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N-甲基-D-天门冬酸(NM-DA)受体和胞内第二信使都参与了吗啡耐受的形成,联合应用阿片类药物和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MK-801能减缓和/或翻转多种动物对阿片耐受和依赖的形成。有学者用放射性配基和免疫组化法研究发现MK-801抑制吗啡耐受大鼠脊髓NMDA受体数量的增加。提示MK-801抗吗啡耐受依赖的机制与改变NMDA受体数量有关。本研究拟通过观察MK-801对吗啡戒断大鼠脊髓和脑干NMDA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吗啡戒断时MK-801与NMDA受体表达的关系,为阐明MK-801减轻吗啡耐受和戒断反应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或慢性吗啡依赖和戒断大鼠脑组织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n=6):空白对照组、急性吗啡依赖组、急性吗啡戒断组、慢性吗啡依赖组、慢性吗啡戒断组。急性吗啡依赖组每次背部皮下注射吗啡5mg/kg,间隔2h,连续8次;急性吗啡戒断组在急性吗啡依赖后3h腹腔注射纳洛酮5mg/kg,催促戒断30min后处死大鼠。慢性吗啡依赖组每日吗啡用量分3次腹腔注射,从第一天用量5mg/kg起,直到第12天递增至260mg/kg,慢性吗啡戒断组在慢性吗啡依赖后的次日腹腔注射纳洛酮5mg/kg,催促戒断24h后处死大鼠。用Western-blot法测定大脑皮层、伏隔核及海马CREB-1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急性吗啡依赖、戒断组皮层、伏隔核和海马CREB-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吗啡依赖、戒断组皮层、海马CREB-1表达上调,伏隔核CREB-1表达下调(P〈0.05);与慢性吗啡依赖组比较,慢性吗啡戒断组伏隔核CREB-1表达下调(P〈0.05)。结论急性吗啡依赖、戒断对脑组织CREB-1表达无影响;而慢性吗啡依赖、戒断后不同脑区CREB-1表达不同。  相似文献   

4.
急、慢性吗啡依赖对大鼠脑组织μ阿片受体的调节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急、慢性吗啡依赖时大鼠脑组织μ阿片受体(MOR)的调节及基因表达,探讨急、慢性吗啡依赖对MOR调节的差异性。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依赖组、慢性依赖组、急性戒断组、慢性戒断组。急性依赖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5mg/kg吗啡8次,间隔2h;慢性依赖组大鼠按小剂量递增法背部皮下注射吗啡,剂量为5、10、20、40、50、60mg·kg-1·d-1,每日3次(8:00,15:00,22:00)共6d。急、慢性戒断组在末次给药3h后腹腔注射5mg/kg纳洛酮,催促戒断24h。完成处置程序30min后,取脑组织,以3H-DAMGO进行Scatchard分析求出MOR的Bmax和Kd值,采用RT-PCR方法半定量测定MOR mRNA的表达。结果 1.急性吗啡依赖时大鼠脑组织MOR Bmax显著增高,亲和力显著下降,戒断后Bmax迅速恢复,而亲和力仍未能回到正常水平;吗啡慢性依赖时MOR的Bmax非常显著地下调,戒断后仍低于对照组,Kd值未发生明显改变。2.急性吗啡依赖使 MOR mRNA的表达非常显著地增高,戒断后迅速恢复,而吗啡慢性诱导无论依赖还是戒断状态,MOR mRNA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结论 急、慢性吗啡依赖对大鼠脑组织 MOR的调节方向不同,它们有着相类似的受体后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东莨菪碱和异丙嗪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吗啡依赖大鼠模型。不同剂量单次,多次皮下注射东莨菪碱及合并使用异丙嗪处理动物后,腹腔注射纳洛酮5mg/kg诱发戒断反应,记录戒断症状,结果 单次皮下注射东莨菪碱1.0mg/kg及多次皮下注射东莨菪碱0.5mg/kg可明显抑制吗啡依赖大鼠的躯体戒断反应,合并注射异丙嗪50.0mg/kg时的效果更好。结论 东莨菪碱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可以减轻吗啡戒断反应,异丙嗪则可能通过作用于平滑肌,血管内皮等组织上的H1受体与东莨菪碱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脊髓NO信号通路和细胞外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鞘内置管成功的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体重200~ 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9组(n=10):正常对照组(C组)、吗啡依赖组(MD组)、吗啡戒断组(MW组)、L-N-硝基精氨酸甲酯组(L-NAME组)、7-硝基吲唑组(7-Ni组)、氨基胍组(AG组)、U0126组、克列莫佛组(cremophor组)和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MD组、MW组、L-NAME组、7-Ni组、AG组、U0126组、cremophor组和DMSO组皮下注射吗啡10 mg/kg,2次/d,隔天每次增加10 mg/kg,至第6天末次注射50 mg/kg,建立吗啡依赖模型.末次注射吗啡后4h时,MW组、L-NAME组、7-Ni组、AG组、U0126组、cremophor组和DMSO组腹腔注射纳洛酮4 mg/kg激发吗啡戒断反应.给予纳洛酮前30 min时,L-NAME组、7-Ni组、AG组、U0126组、cremophor组和DMSO组分别鞘内注射L-N-硝基精氨酸甲酯400μg(溶于10μl生理盐水中)、7-硝基吲唑400 μg(溶于10μl克列莫佛中)、氨基胍400μg(溶于10 μl生理盐水中)、U0126 150μg(溶于10μl二甲基亚砜中)、克列莫佛10 μl和二甲基亚砜10 μl.注射纳洛酮后1h内观察大鼠戒断反应和痛觉异常反应,并进行评分,然后处死大鼠,取脊髓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 法测定脊髓背角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磷酸化ERK(p-ERK)的表达.结果 与MD组比较,MW组、L-NAME组、7-Ni组、AG组、U0126组、DMSO组和crmophor组戒断反应评分和促诱发痛评分升高(P<0.05);与MW组比较,L-NAME组、7-Ni组、AG组和U0126组戒断反应评分和促诱发痛评分降低(P<0.05),DMSO组和cremopho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和MD组比较,MW组脊髓背角nNOS和iNOS表达上调(P<0.05);与MW组比较,U0126组脊髓背角nNOS和iNOS表达下调(P<0.05).与C组比较,MD组和MW组脊髓背角p-ERK表达上调(P<0.05);与MW组比较,L-NAME组、7-Ni组和AG组脊髓背角p-ERK表达下调(P<0.05).结论 脊髓NO信号通路和ERK信号通路的相互调节作用参与了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反应.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吗啡依赖大鼠睾丸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NG 硝基 左旋 精氨酸 (L NNA)对吗啡依赖纳洛酮催促戒断大鼠睾丸发育及其功能的影响 ,研究其对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 4 8只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戒断组和治疗组。以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建立吗啡成瘾大鼠模型 ,用纳洛酮催促戒断 ,测定戒断症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原位缺口平移 (ISNT)和还原型尼克酰胺二磷酸腺苷脱氢酶 (NADPH d)组织化学等技术 ,观察大鼠睾丸钙调素 (CaM)含量、睾丸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还原型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活性和睾丸凋亡细胞及其NOS阳性细胞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吗啡依赖纳洛酮催促戒断组躯体运动神经功能和植物神经功能亢进 ,大鼠睾丸CaM含量减少 ,睾丸SOD、GSHPx活性降低 ,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和NOS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 (P <0 .0 5或P <0 .0 1)。但L NNA对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及其睾丸NOS阳性细胞和凋亡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可明显增加大鼠睾丸CaM ,SOD ,GSHPx的含量和活性。 结论 :吗啡依赖大鼠睾丸细胞凋亡明显增加 ,这种变化可能与睾丸NOS增加和CaM含量减少、睾丸SOD和GSHPx活性降低有关 ,但L NNA对其睾丸细胞凋亡及其相关生化指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强啡肽(dynorphin)是作用于κ-阿片受体的神经肽,广泛分布于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涉及到许多生理和病理变化如吗啡耐受和依赖等[1].我们利用前强啡肽基因(prodynorphin gene)构建pUC57-prodynorphin重组质粒为下一步探讨其在吗啡耐受和依赖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N-硝基-L-精氨酸对阿片类物质耐受及依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N-硝基-L-精氨酸(NO2Arg)对阿片类物质耐受及依赖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剂量递增法建立大鼠吗啡身体依赖模型;用热辐射甩尾法测定大鼠痛阈值的方法监测吗啡耐药程度。身体依赖程度采用皮下注射纳洛酮4 mg·kg-1激发后,测定大鼠60 min内可数和不可数戒断症状评分的方法进行;小鼠精神依赖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NO2Arg可剂量依赖性抑制吗啡耐受的形成。NO2Arg 5 mg·kg-1可显著抑制吗啡依赖大鼠大多数戒断症状。NO2Arg 4 mg·kg-1可使吗啡、二氢埃托啡精神依赖小鼠在偏爱侧停留时间分别由(6.1±2.0)min、(8.0±0.7)min显著增加到(9.3±1.1)min、(9.5±1.2)min 。结论NO2Arg可显著抑制吗啡耐受及依赖的形成,并可逆转已形成的精神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吗啡成瘾大鼠脑神经核,垂体和血浆中内啡肽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在吗啡成瘾大鼠中观察吗啡成瘾与内啡肽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神经核中β-内啡肽(β-EP)、亮氨酸脑啡肽(LEK)和强啡肽A(DynA)的含量,垂体和血浆中β-EP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正常大鼠各指标值相比,成瘾状态大鼠中与依赖和戒断有关的脑神经核——伏隔核(Acc)中,β-EP、LEK的水平下降,DynA的水平上升,血浆、垂体的β-EP含量均升高。结论:在外源性吗啡作用下,机体这些内啡肽的改变与吗啡的依赖和戒断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慢性吗啡处理后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a蛋白)的改变。方法取原代培养7d的成熟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吗啡急性作用组、纳洛酮急性戒断组、吗啡慢性作用组、纳洛酮慢性戒断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皿细胞。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CREB1蛋白相对含量。结果吗啡急性作用组和纳洛酮急性戒断组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内CREB1蛋白表达没有影响,而吗啡慢性作用组海马神经元内CREB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且纳洛酮慢性戒断组免疫荧光强度进一步增加(P〈0.01),但与吗啡慢性作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吗啡慢性作用组海马神经元内CREB1蛋白较吗啡急性作用组表达明显增强(P〈0.01),纳洛酮慢性戒断组较急性戒断组CREB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多次使用成瘾药物才引起CREB1蛋白表达增加,其机制可能是多次使用吗啡通过反复对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引起神经元细胞核CREB1蛋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吗啡耐受和依赖时某些第二信使分子和阿片受体变化及与谷氨酸受体的关系。方法 竞争性蛋白结合法、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和受体结合实验检测 c AMP水平、胞内钙和阿片受体变化。结果 在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c DNA神经细胞中 ,吗啡急性刺激剂量依赖性抑制 c AMP生成 ,慢性用药引起 c AMP代偿性增加。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MK80 1增强吗啡的急性抑制效应 ,抑制阿片受体介导 c AMP系统脱敏。对吗啡慢性给药细胞 ,用吗啡刺激和纳络酮戒断引起 [Ca2 ]i增加 ,阿片受体 Kd值增加和 Bmax值减少 ,MK80 1对这些指标的改变没有影响。结论  MK80 1减轻阿片耐受和依赖的机制可能不是改变阿片受体特性 ,主要与受体后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竞争性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LY274614对大鼠吗啡耐受性和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对大鼠皮下注射吗啡(15mg/kg,3次/d)产生吗啡耐受性和依赖性,并在注射吗啡的同时皮下注射LY274614(2,4,6mg/kg),测定1h后大鼠热辐射甩尾反应潜伏期(TF)以评价吗啡的镇痛效果。实验的第10d,观察皮下注射纳络酮诱发的戒断症状以评价大鼠对吗啡的躯体依赖行为。结果 LY27461本身不产生镇痛作用,但与吗啡合用时可抑制吗啡耐受性产生而引起的TF下降,并可减少纳络酮诱发的戒断症状发生次数。结论 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LY274614可抑制大鼠经持续皮下注射吗啡而产生的吗啡耐受性和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胆囊收缩素-B(CCK-B)受体拮抗剂--CR-2945对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时海马神经元内游离Ca~(2+)浓度([Ca~(2+)]i)、钙凋蛋白(CaM)活性和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α(CaMKⅡ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5只,体重180~240 g,随机分为9组(n=5):吗啡依赖组(MD组)采用剂量递增法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生理盐水组(Ns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吗啡;纳洛酮催促戒断组(NPW组)于末次皮下注射吗啡后1 h,腹腔注射纳洛酮5 mg/kg;伏核给药组(NA组)、杏仁核给药组(A组)和侧脑室给药组(LCV组)于末次皮下注射吗啡后1 h,相应靶核团注射10μg CR-2945,30 min后腹腔注射纳洛酮5 mg/kg;急性腹腔给药组(ACA组)于末次皮下注射吗啡后1 h,腹腔注射1 mg/kg CR-2945,30 min后腹腔注射纳洛酮5 mg/kg;慢性腹腔给药组(ACC组)给予吗啡的同时,腹腔注射1 mg/kg CR-2945,连续6 d,末次给药后30 min腹腔注射纳洛酮5 mg/kg;安慰剂组(P组)以生理盐水替代CR-2945,其余处理同LCV组.处理完毕后冰浴下分离海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海马神经元内[Ca~(2+)]i和CaM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CaMKⅡα表达.结果 与NS组比较,MD组[Ca~(2+)]i和CaM活性升高,CaMKⅡα表达上调(P<0.01);与MD组比较,NPW组[Ca~(2+)]i和CaM活性降低,CaMKⅡα表达下调(P<0.01);与NPW组比较,ACA组、ACC组和LCV组[Ca~(2+)]i和CaM活性升高,CaMKⅡα表达上调(P<0.01),NA组、A组和P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K-B受体拮抗剂通过升高海马神经元内[Ca~(2+)]i、CaM活性,上调CaMKⅡα表达,从而抑制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反应.  相似文献   

15.
内脏痛觉过敏的产生涉及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两种机制.中枢敏化在内脏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中枢敏化的形成涉及多种神经递质受体,尤其是脊髓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在组织损伤和炎症导致躯体痛的中枢敏化形成中起重要作用[2,3].有研究表明,脊髓NMDA受体参与了急性内脏痛的发生[4,5],而其在慢性内脏痛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拟评价脊髓NMDA受体在大鼠慢性内脏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2B亚基(NR2B)反义寡核苷酸对纳洛酮诱发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反应的影响.方法 健康雌性SD大鼠,体重230~270 g,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60mg/kg麻醉下,于L3,4间隙穿刺置管.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吗啡依赖组(MD组)、反义寡核苷酸组(AO组)和正义寡核苷酸组(SO组).MD组、AO组和SO组皮下注射吗啡10 mg/kg,2次/d,隔天增加10 mg/kg,至第6天末次注射50 mg/kg,建立吗啡依赖模型;C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AO组和SO组于注射吗啡的同时分别鞘内注射15 nmol NR2B的反义寡核苷酸和正义寡核苷酸,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μl;C组和MD组鞘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在末次注射吗啡或生理盐水后4 h时,腹腔注射纳洛酮4 mg/kg诱发吗啡戒断.给予纳洛酮后30 min内观察戒断反应,并进行评分.计算大鼠体重变化幅度.给予纳洛酮后1 h时处死大鼠,测定海马NR1、NR2A和NR2B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MD组、AO组和SO组戒断反应评分和体重变化幅度升高,MD组和SO组海马组织NR2B mRNA表达上调(P<0.05或0.01);与MD组比较,AO组戒断反应评分和体重变化幅度降低,海马组织NR2A mBNA表达上调,NR2B mRNA表达下调(P<0.05或0.01),SO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海马组织NR1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鞘内注射NR2B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纳洛酮诱发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反应,其机制与海马NMDA受体亚基水平和构成的变化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2B亚基(NR2B)反义寡核苷酸对纳洛酮诱发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反应的影响.方法 健康雌性SD大鼠,体重230~270 g,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60mg/kg麻醉下,于L3,4间隙穿刺置管.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吗啡依赖组(MD组)、反义寡核苷酸组(AO组)和正义寡核苷酸组(SO组).MD组、AO组和SO组皮下注射吗啡10 mg/kg,2次/d,隔天增加10 mg/kg,至第6天末次注射50 mg/kg,建立吗啡依赖模型;C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AO组和SO组于注射吗啡的同时分别鞘内注射15 nmol NR2B的反义寡核苷酸和正义寡核苷酸,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μl;C组和MD组鞘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在末次注射吗啡或生理盐水后4 h时,腹腔注射纳洛酮4 mg/kg诱发吗啡戒断.给予纳洛酮后30 min内观察戒断反应,并进行评分.计算大鼠体重变化幅度.给予纳洛酮后1 h时处死大鼠,测定海马NR1、NR2A和NR2B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MD组、AO组和SO组戒断反应评分和体重变化幅度升高,MD组和SO组海马组织NR2B mRNA表达上调(P<0.05或0.01);与MD组比较,AO组戒断反应评分和体重变化幅度降低,海马组织NR2A mBNA表达上调,NR2B mRNA表达下调(P<0.05或0.01),SO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海马组织NR1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鞘内注射NR2B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纳洛酮诱发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反应,其机制与海马NMDA受体亚基水平和构成的变化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2B亚基(NR2B)反义寡核苷酸对纳洛酮诱发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反应的影响.方法 健康雌性SD大鼠,体重230~270 g,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60mg/kg麻醉下,于L3,4间隙穿刺置管.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吗啡依赖组(MD组)、反义寡核苷酸组(AO组)和正义寡核苷酸组(SO组).MD组、AO组和SO组皮下注射吗啡10 mg/kg,2次/d,隔天增加10 mg/kg,至第6天末次注射50 mg/kg,建立吗啡依赖模型;C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AO组和SO组于注射吗啡的同时分别鞘内注射15 nmol NR2B的反义寡核苷酸和正义寡核苷酸,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μl;C组和MD组鞘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在末次注射吗啡或生理盐水后4 h时,腹腔注射纳洛酮4 mg/kg诱发吗啡戒断.给予纳洛酮后30 min内观察戒断反应,并进行评分.计算大鼠体重变化幅度.给予纳洛酮后1 h时处死大鼠,测定海马NR1、NR2A和NR2B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MD组、AO组和SO组戒断反应评分和体重变化幅度升高,MD组和SO组海马组织NR2B mRNA表达上调(P<0.05或0.01);与MD组比较,AO组戒断反应评分和体重变化幅度降低,海马组织NR2A mBNA表达上调,NR2B mRNA表达下调(P<0.05或0.01),SO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海马组织NR1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鞘内注射NR2B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纳洛酮诱发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反应,其机制与海马NMDA受体亚基水平和构成的变化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9.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颈椎退行性改变导致脊髓受压或(和)脊髓供血障碍引起的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以椎间盘变性、颈椎力学性能异常为始发因素[1].CSM发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2],从病理学角度可分为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退变、颈椎骨与软组织的继发性病理改变、脊髓及其血管的慢性压迫性病理改变3个阶段[3].其中颈椎间盘在维持颈椎关节稳定、充分发挥顺应性、缓冲及吸振、防止脆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们通过观察Trx对兔ASCI后脊髓组织中细胞凋亡及AS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