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8年1月~2000年1月对32例全髋置换术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取效较好,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32例中男26例,女6例;年龄18~66岁,平均46.8岁;32例中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4例。1.2 方法(1)术后3~5d,即指导患者开始做卧位保健操。患肢在牵引架上作趾、踝和膝主动运动,要放松髋部肌肉。(2)术后第2周,增加髋与膝无重力负荷的主动屈伸运动,动作需轻柔。患者坐在床沿,双小腿床边下垂,进行膝与踝、足运动,时间逐步延长到10~15min。(3)保持正确良姿位即患肢外展30°中立位,定时更换体位。每日对全身关节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干预对地震所致下肢骨折伤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下肢开放性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37例,分3组。其中康复1组为地震伤所致,康复2组为普通创伤所致,均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另选10例未行康复干预的普通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1个月后对3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比较。结果两组康复干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而康复2组的疗效更优于康复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灾后的早期、持续康复介入,可有效地减轻伤员的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3.
早期床上康复操对偏瘫病人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床上康复操的临床介入对中轻度偏瘫病人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例中轻度脑梗死病人分为实验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接受一般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并在3天内将病人肢体进行功能位置摆放,以防关节强直。实验组在7天内生命体征平稳后同时接受床上康复操训练,观察两组病人的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训练2个月后进行下肢步行能力评价,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床上康复操训练有助于明显改善脑梗死病人下肢步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床上康复操的临床介入对中轻度偏瘫病人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例中轻度脑梗死病人分为实验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接受一般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并在3d内将病人肢体进行功能位置摆放,以防关节强直。实验组生命体征平稳后在7d接受床上康复操训练,观察两组病人的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个月后进行下肢步行能力评价,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床上康复操训练有助于改善脑梗死病人下肢步行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红艳  吴新宝 《全科护理》2013,11(14):1260-1261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病人康复的临床影响。[方法]将160例老年下肢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25%和43.75%,满意度分别为96.25%和86.25%,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减少老年下肢骨折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满意度,对病人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由于骨质易疏松,常由于轻微的外伤即可导致股骨颈骨折。以因活动不便,卧床时间较长各脏器机能逐渐衰退且可能体弱多症,故在骨折后治疗期间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为此,笔者总结了1997年1月~1999年12月6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病人康复锻炼经验,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60~80岁,平均70岁;其中股骨颈头下型骨折6例,股骨颈经颈型骨折15例,股骨颈基底部骨折9例;手术治疗21例,保守治疗9例。1.2方法(1)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锻炼计划:60岁以上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促进胫骨平台骨折病人手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32例,干预组32例,两组病人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干预.术后6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对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人在患肢疼痛、肿胀、关节活动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病人术后早期有计划地进行康复干预有助于肢体功能早日恢复,减少肢体残疾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促进胫骨平台骨折病人手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32例,干预组32例,两组病人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干预.术后6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对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人在患肢疼痛、肿胀、关节活动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病人术后早期有计划地进行康复干预有助于肢体功能早日恢复,减少肢体残疾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外伤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09年7月入院的30例脑外伤病人作为早期康复组,2004年7月-2007年入院的30例脑出血病人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在常规神经外科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早期康复组病人在发病后3个月内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于发病3个月~6个月后接受康复训练.两组康复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均采用Brunnstrom分级评定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两组病人ADL评分和Brunnstrom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5),两组比较,早期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病人在发病后积极介入康复治疗,可以提高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早期康复疗效优于晚期康复.  相似文献   

11.
周格丽 《护理研究》2010,24(7):1736-173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外伤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脑外伤病人,两组病人在常规神经外科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早期康复组病人在发病后(≤3个月)即行康复训练,对照组于发病3个月~6个月后接受康复训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均采用Brunnstrom分级评定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两组病人ADL评分和Brunnstrom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5),早期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病人在发病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可以提高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  相似文献   

12.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外伤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外伤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脑外伤病人,两组病人在常规神经外科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早期康复组病人在发病后(≤3个月)即行康复训练,对照组于发病3个月~6个月后接受康复训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均采用Brunnstrom分级评定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两组病人ADL评分和Brunnstrom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5),早期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病人在发病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可以提高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  相似文献   

13.
江小红 《全科护理》2014,(13):1181-1181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病人麻醉配合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手术的113例下肢骨折手术病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试验组(5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及行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疼痛评分以及麻醉准备时间。[结果]试验组病人麻醉准备的时间、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前护理干预能缓解病人焦虑程度,减轻搬运时的疼痛,缩短麻醉准备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郭海滨  周璇  杜青 《中国康复》2021,36(6):376-379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CP,由先天性发育缺陷或获得性疾病等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患病率约为每1000活产儿中有2.0~3.5个[1].CP主要表现为身体活动受限,永久性运动和姿势障碍[2],约25%的CP患儿不能行走.因此,改善CP患儿行走能力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十分重要.传统的下肢康复包括由...  相似文献   

15.
石芝喜  蔡朋  刘明检  王杨 《中国康复》2018,33(3):211-214
目的:探讨下肢步行机器人对脊髓损伤后日常生活能力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运动治疗,内容包括肌力训练、牵伸训练、平衡训练、转移、站立训练、步行及步态训练等;观察组增加步行机器人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12周后,采用6min步行距离、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功能独立性评测(FIM)对患者进行评定,并重点关注其中的步行项及上下楼梯项。结果:治疗6及12周后,2组患者MBI、FIM总分及2个量表中的步行项、上下楼梯项分值,6min步行距离测试分值均较治疗前呈逐渐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常规运动治疗结合步行机器人训练可明显改善C-D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及ADL分值。  相似文献   

16.
17.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1],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在存活的病人中,大多数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影响病人生存质量,给社会家庭带来很大负担.因此,提高脑出血的整体治疗水平,降低致残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医疗科学的进步,治疗理念的规范化和治疗手段不断更新,强调早期规范化治疗及康复治疗,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对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偏瘫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并与对照组比较.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李连春 《全科护理》2010,8(29):2655-2656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肢的功能康复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予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同时配合康复训练与中药烫疗。[结果]观察组患肢肌力康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康复训练与中药烫疗对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我院在急诊早期开展各项康复措施对脑卒中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2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进行软瘫期和恢复期康复护理。观察组由受过专门培训的"急诊卒中护理小组"人员从入院急诊开始负责脑卒中病人的护理,并对病人实施全面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入院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和Fegl-Mevyer运动功能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和随访时此2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急诊进行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的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