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血糖症是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的伴癌综合征,发生率4.6%~30.0%[1],临床表现以头晕、乏力、出汗、心悸为主,而以低血糖症为首发表现的PHC临床少见.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10例PHC合并低血糖症,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史继学 《临床荟萃》1989,4(2):66-67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的发病和死亡在我国大多数城乡居第三或第四位,临床表现除癌肿局部症状及体征外。还有由于癌肿制造与分泌某些异位激素或某些生理活性物质所致的肝外各系统特殊表现,称伴癌综合征。它可作为肝癌的首发症状,也可作为晚期恶化征象之一,认识伴癌综合征有三方面意义:1.去探查体内存在的尚未诊断出来的癌肿,从而达到早期诊断与治疗的目的。2.某些伴癌综合征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全身情况,对其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3.伴癌综合征的加重、减轻或消失有助于治疗效果的评价。现将肝癌伴癌综合征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丁爱莲 《临床医学》1999,19(12):59-60
原发性肝癌(PHC)是指自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癌之一。自广泛应用甲胎蛋白(AFP)检测以来,仍有20~30%左右的AFP阴性的PHC,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弥补了诊断PHC的不足。本文总结了我科近6年91例原发性肝癌,其中AFP阴性30例。下面重点讨论AFP阴性PHC与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91例原发性肝癌中,男78例,女13例,男女比例是6:1。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17岁;30~60岁年龄组60例,占60%。农民56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伴癌综合征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伴癌综合征(PNS)患者的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确诊的36例PHC伴PNS的患者及36例正常对照组健康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对36例PHC伴和不伴PNS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PHC伴PNS患者的血糖呈现空腹血糖偏低,口服75 g葡萄糖后上升缓慢,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特征.结论 PHC伴PNS患者的糖代谢呈现空腹血糖偏低,餐后血糖高峰延迟现象;PHC的患者糖代谢紊乱与Child-Pugh积分、肿瘤大小及AFP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正>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PH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1]。晚期PHC切除后复发率高,易转移,患者的死亡率高。因此,围绕如何提前预防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阻断癌肿的术后复发转移已是目前研究比较热门的课题,对于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甲胎蛋白异质体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根据小扁豆凝集素对甲胎蛋白(AFP)的亲和力不同,采用亲和免疫电泳印迹法检测52例原发性肝癌和57例良性肝病患者的AFP-L3的血清含量;以AFP-L3>15%作为PHC阳性的诊断标准。结果PHC患者的AFP-L3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患者的AFP-L3阳性率与AFP水平无正相关。AFP≤400μg/L和>400μg/L的PHC病例,AFP-L3阳性率分别是76.9%和84.6%,AFP-L3含量与血清AFP浓度无关;AFP含量与癌肿直径大小呈正相关(r=0.453,P<0.01)。在癌肿直径>2 cm的PHC病例,AFP-L3阳性率与癌肿直径无相关性(r=0.012,P>0.05)。结论AFP-L3对于低水平AFP的PHC,尤其是小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冯青青  黄炎轩 《临床荟萃》1993,8(21):994-995
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典型的临床表现已熟知。本文就肝癌并低血糖症或昏迷,有时成为首发症状的特殊表现,为加深了解,结合国内文献报道和我院遇见3例,共44例,简述分析。 1 临床特点 1.1 原发性肝癌并低血糖症国内文献报道发生率分别为8%、10%。以低血糖昏迷就诊入院9例。男性多于女性。 1.2 本资料肝癌并低血糖症均属中晚期肝癌。 1.3 反复发作低血糖昏迷27例,以凌晨及餐前发作多见,随病情进展发作越频繁。昏迷时有23例测血糖其结果为:血糖为“O”2例(占8.7%),0.56~1.67mmol/L14例(占60.7%)17.2~2.78mmol/L7例(30.4%)。  相似文献   

8.
对2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49例(21.1%)患者有伴癌综合征.提出应根据肝癌患者的病情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做好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伴癌综合征和做好预防低血糖反应的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感染的护理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在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其中肝细胞癌约占原发性肝癌的90%~([1])。在全球范围内,肝细胞癌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2位,仅次于肺癌~([2-3])。我国为肝癌大国,每年新发肝癌人数占全球50%以上~([4])。虽然目前肝癌的治疗方式很多,如外科手术(肝切除、肝移植)、肝动脉介入治疗、局部消融治疗、精准放疗、全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化疗、生物治疗、中医药和抗病毒治疗等)  相似文献   

10.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连续监测法测定118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202例其它疾病患者和80例正常人血清AFP、AFU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PHC组血清AFU水平为(68.7±32.3)U/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其它疾病组(P<0.05)。(2)癌组织直径<5cm的早期PHC患者,血清AFP水平及阳性率分别为(649.2±372.1)μg/L和55.3%,AFU水平及阳性率分别为(68.5±33.1)U/L和73.7%,与癌组织直径≥5cm的中晚期PHC患者比较,前者差异显著(P<0.05),后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3)AFP、AFU联合检测对早期PHC的诊断阳性率为86.8%,高于AFP、AFU单项检测。结论在早期原发性肝癌实验室诊断中,AFU具有较AFP更高的敏感性,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门静脉癌栓形成 (PVTT)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PHC 86例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VTT ,总结PVTT与PHC患者年龄、肿瘤类型、肝硬化基础及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甲胎蛋白 (AFP)的相关性。 结果  86例PHC中合并PVTT 2 4例 ,其中年龄在 4 0岁以下者占 4 1.7%。弥漫型、结节型和块状型PHC的PVTT发生率分别为 75 .0 % ,2 6 .3%和 2 0 .0 % ,有肝硬化基础或HBsAg阳性病例的PVTT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肝硬化基础或HBsAg阴性病例 (P <0 .0 1) ,而AFP阳性与阴性病例的PVTT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轻人、弥漫型、伴有肝硬化基础和HBsAg阳性的PHC ,PVTT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病人常以其转移灶、伴癌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为首发,易导致误诊。本文结合典型病例及文献,试图从肝癌的解剖及病理生理表现为基础,对以肝外症状为首发的原发性肝癌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伴癌栓患者的临床护理及疗效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伴门脉和(或)下腔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通过间接门脉造影方法判断癌栓阻塞程度,有机结合TACE和3D-CRT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患者肿瘤控制、癌栓消退及生存率情况。结果:TACE治疗后发热32例,对症处理后症状于3 d内缓解30例,1周内缓解2例;35例胃肠道症状均1周内缓解。放射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发热2例,对症处理后症状均于3 d内缓解,I~II度消化道反应25例,且患者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波动。肝肿瘤控制69.23%,癌栓消退总有效率69.21%,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结论:TACE联合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伴癌栓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和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及两者水平与肝癌肿瘤大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3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和60例良性肝病患者的血清,分别进行AFP和AFP-L3的检测,并分析两者水平与肝癌患者癌灶大小的关系。结果在73例PHC患者中,AFP20ng/mL的阳性率为64.4%,AFP-L3百分比阳性率为80.8%,两者联合检测的PHC患者中阳性率为93.1%。PHC患者血清AFP-L3百分率与癌灶大小呈正相关(r=0.764,P0.05),而AFP水平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分析显示r=0.304,两者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单独应用AFP或AFP-L3检测肝癌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两者联合检测将有助于提高肝癌的检出率。同时,AFP-L3百分率对于判断癌灶的大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而AFP水平与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伴癌综合征(PNS)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及其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PHC患者临床生化、血常规、甲胎蛋白(AFP)、HBsAg、HCV-Ab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PNS组与非PNS组的差异。结果 25.9%(43/166)的PHC患者出现PNS表现,其中19例有1种PNS表现,16例有2种PNS表现,5例出现3种PNS表现。PNS患者高胆固醇血症占同期PHC住院患者的15.1%,白细胞增多症占9.0%,血小板增多症占7.8%,红细胞增多症占4.2%,低糖血症占6.6%,高钙血症占1.8%。PHC患者PNS组平均AFP水平、乙肝病毒与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阳性率、血清总胆固醇、血钙、白细胞、血小板、碱性磷酸酶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同非PNS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C患者PNS的发生率较高,多项实验室指标有其独特特点且对减少PHC的误诊率、调整治疗方案、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广泛存在于肝、肾、结缔组织、唾液腺中,是参与分解胶原的二肽氨基肽酶,与癌的浸润和扩散有关[1].有报道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GPDA活性异常增高,尤其是其同工酶Ⅱ的增高对原发性肝癌(PHC)诊断有特异性[2,5,6].本文通过对检测GPDA同工酶的凝胶电泳进行改良,提高GPDAⅡ的检出率来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17.
甲胎蛋白(AFP)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价值已得到公认,但仍有30%的PHC患者AFP结果呈阴性或低浓度阳性反应。α-L-岩藻糖苷酶(AFU)是一种溶酶体水解酶,可以作为PHC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1,2]。本院通过联合检测血清AFU和AFP含量,旨在探讨AFU对PHC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栓子,是肝癌晚期合并症之一[1].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极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二维超声显示肝内癌肿病变及门静脉栓子的同时,能显示门静脉血流变化及结构变化.而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又是继发于门静脉癌栓之后的一种代偿性病变.  相似文献   

19.
范建  孙冬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485-3487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和磷酸化P38(P-P38)在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4例原发肝癌组织、14例癌旁正常肝组织中uPA和P-P38的表达情况.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uPA和P-P38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其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肝组织(P<0.05).二者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没有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及癌栓等有关(P<0.05),二者之间比较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二者在原发性肝癌呈高表达,且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原因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介入治疗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2002年4月至2004年4月268例PHC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的TNM分期、Child-Pugh分级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TNM分期Ⅲ-Ⅳ期病人介入后肝功能损害和栓塞后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67.6%和70.8%,明显高于Ⅱ期病人(P<0.05);Child-PughB-C级介入后栓塞后综合征为7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肝癌伴肝功能不全病人较易产生介入治疗并发症,围介入期处理和个体化治疗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