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处方点评对中药调配差错的影响.方法:筛选出本社区医院2016年1~12月期间开具的200张中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筛选出本社区医院2015年11~12月期间开具的200张中药处方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为未实施处方点评前开具的处方,观察组为实施处方点评后开具的处方,统计并对比两组处方的中药调配差错率.结果:对照组的中药调配差错率是5.5%,观察组是1.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不同调配差错类型的发生率,观察组少配、错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处方点评对中药调配差错具有一定的影响,可明显降低中药调配差错率,且能指导中药调配对策的正确实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医院药房中药处方调配时常见的差错及相应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所开具的5000份中药处方为研究对象,分析中药处方开具存在的调配问题以及造成差错的原因,并根据其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 5000份处方共出现67份调配差错,差错率为1.34%;中药处方调配问题包括划价错误、药物错配、药物多配和规格选择错误以及其他问题;而造成调配差错的因素包括处方、调配人员、调配过程和药材质量。结论根据影响中药处方调配的问题和差错建立相关制度以及规范处方格式书写和完善工作流程,提高调配人员业务水平可以显著地避免差错的发生,进而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在中药调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容易发生差错的原因,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开始执行处方点评,但中药处方点评始于2015年下半年,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执行处方点评后的中药饮片处方1600张作为实验组进行研究,另随机抽取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未执行处方点评前的中药饮片处方1600张作为对照组,将两组处方差错问题进行对比,并对差错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统计,对照组的中药调配差错率为5.5%,实验组的中药调配差错率是1%,在中药调配差错率指标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差异;导致差错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处方药品的剂量不对、用法不对、以及有配伍禁忌和重复用药等情况出现。结论处方点评对中药调配差错影响非常大,实施处方点评后能够提高临床医师的业务水平,利于医师间的交流、沟通与分享,有效降低调配差错事故的发生率,能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促进患者及时康复,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家属的精神负担。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PDCA循环法对提高医院门诊中药房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至3月份实施常规管理发放的313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2017年4至6月份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发放的3143张处方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处方审核正确率、调配率正确率、复核差错率以及药品差错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处方审核正确率、调配率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核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处方差错、医嘱差错、配备差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能提高医院门诊中药房管理质量,有效降低配药差错及复核差错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叶伟 《黑龙江医学》2019,44(9):1115-1116
目的探析处方调剂监管工作在中药房中的开展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1月在景德镇市中医医院中药房所开具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尚未开展监管工作前的30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已经开展监管工作后的310张处方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调配差错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1%,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且对照组调配差错发生率为19.67%,观察组调配差错发生率为4.19%,对照组调配差错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房实施处方调剂监管工作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改善调配差错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西药调剂差错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西药房抽取的2000张处方,统计处方调剂的差错率,并分析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并提出对应措施。结果 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西药房抽取的2000张处方中共有40张处方存在调剂差错,其总差错率为2.00%。40张存在调剂差错的处方中,诱发差错的原因包括药师原因(82.50%)、医师原因(12.50%)及其他原因(5.00%)。按差错类型,有5张药名相似(12.50%)、5张位置相近(12.50%)、18张剂型规格差错(45.00%)、5张数量差错(12.50%)、3张用药禁忌差错(7.50%)、2张无皮试提示(5.00%)、2张厂家质量问题(5.00%)。结论西药房应统计处方调剂的差错率,加强西药房调剂管理,不断提高西药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强调工作细节化,最大限度降低差错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提升中药房药学服务质量,减少调剂差错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中药调剂工作进行管理,管理措施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每月检查调剂人员执行PDCA管理措施情况,并执行分析和评定,检查整改的效果,提出新的计划和措施。结果采用PDCA循环法后,饮片处方调剂差错率明显降低。结论把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到饮片处方调剂中是可行的,明显降低中药调剂差错,提高中药饮片调剂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中药房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中药房发放的54376件药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推行PDCA循环法分为参照组(n=27188,未推行PDCA循环法)和观察组(n=27188,推行PDCA循环法),对两组药品管理工作情况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审核正确率、调配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复核差错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嘱差错、调配差错以及处方差错率与参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药房管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有利于合理规范中药房管理工作,保证供药流程顺畅,降低配药、用药错误风险,和谐医患关系,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药处方在中药房的审核、调剂、核对、发药是中医药治病的重要环节。如何确保这些过程的准确性,避免在这些过程中发生差错是中药师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也是确保药品使用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本文探讨了中药房常见的处方调配差错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差错的对策,旨在引起药师对此高度重视,确保患者的安全、有效,提高中药治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住院药房处方调配差错分析与防范。方法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住院药房所开具的处方5000张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15年3月之前所开具的处方分为常规组,其余分为实验组。常规组未针对住院药房调配差错处方给予任何处理措施,实验组针对我院不合理用药处方引发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检查并对比两个组别中不合理用药的数量。结果实验组中调配差错处方发生率(0.84%)显著低于常规组中调配差错处方发生率(16.88%),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的主要原因在于药师药学专业性比较低,借助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显著提升住院药师的处方分析与审核能力,从而达到预防处方调配差错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PDCA质控环的管理模式对中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率的影响。方法:择取未实施PDCA质控环管理模式时中药房发放的1 000张药品处方,再择取实施PDCA质控环管理模式后中药房发放的1000张药品处方,观察实施前后PDCA质控环管理模式前药品调配差错率,同时调查药房工作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对实施前后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后中药房药品调配总差错率比实施前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中药房工作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率比实施前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房管理中应用基于PDCA质控环的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药品调配差错率,提高药房工作人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降低中药调剂差错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按品管圈活动10个步骤的要求组织圈员讨论,选定主题为降低中药房调剂内差。对活动前调配差错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现差错的原因,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结果推行品管圈活动明显降低了配方调配差错率,目标达标率达到102.7%,实际目标改善率76%;圈员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能力、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和和谐度方面均为正向成长。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调配差错率,培养了药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药师的集体凝聚力,确保中药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中药调剂是药房医师根据临床医师开具的处方为患者配置中药药剂的过程,包括审核处方、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过程,调剂对象包括汤剂饮片制备、中成药制剂调配等。中药调剂质量直接影响中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需提高警惕、严格管理,不断完善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中药目前在手术治疗和抢救环节使用较少,但在临床上对一些慢性病和突发性传染疾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而且深受患者青睐。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较多,除了饮片质量、药物炮制、煎服方法等影响中药临床疗效外,中药处方调配也是影响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本文就结合中药(中成药)房工作实际对中药处方调配过程中常见的差错进行浅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调剂中调配环节出现差错的原因。方法:调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共调剂中药饮片处方145261张,对其中存在差错的处方进行记录,然后根据差错类型整理分类。结果:在全部145261张处方中有126张处方存在错误,其错误原因为漏配(46.03%)、错配(20.63%)、用法用量错误(11.90%)、多配(7.94%)、其他用药错误(6.35%)、脚注错误(4.76%)、发药错误(2.39%)。结论:中药饮片调剂在患者身体康复期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要调整药剂师的工作状态,及时纠正药剂调配环节出现的错误,提高中药饮片调剂环节的业务技能和调配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互联网+”中医药政策背景下,构建智慧中药房新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和应用智慧中药房质量管理服务。方法:建立智慧中药房各模块运营流程,量化各模块的质量指标,确保对运营生产进行质量管控,以评价智慧药房各模块运营成效。结果:以处方流转、审方、调剂、煎煮、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各模块为基础的智慧中药房,均符合质量控制的量化指标范围。其中处方流转差错率和遗失率能控制在0%;审方的处方误审率能控制在0%;中药调剂出门差错率<0.01%;煎煮的药材煎透度=100%,药液装量差异<5%,包材质量>98%;发药时效和配送时效≥95%;智慧中药房整体服务评价、服务办理点工作人员评价、售后服务评价满意度≥95%。结论:智慧中药房新模式发展下的质量管理体系能较好运用于智慧中药房日常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处方点评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中药调剂中实施中药处方点评,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未在中药调剂中实施中药处方点评,比较中药调剂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前、后给药错误、配伍禁忌、用法用量错误、重复给药、未标脚注等用药风险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后用药风险发生率由6.0%下降至2.0%,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由9.0%下降至2.0%,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调剂中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降低批量调配药剂差错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降低药师执业风险。方法对绵阳市中心医院住院药房2016年8月批量调剂过程中《内部差错登记表》记载的差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每位药师都有批量调剂差错,但差错率不同。8月共调剂批量处方140 757张,发生调剂差错306例,占当月处方量0.217%,其中品种差错52例(16.99%)、规格差错11例(3.59%)、数量差错240例(78.43%)、剂型差错3例(0.98%)。结论批量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药师数量的不足是其主要原因,要降低差错发生率,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必须保证有足够数量的药师队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强化中药调剂监管在减少中药房不良事件及差错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未实施中药调剂监管的1200张中药处方作为对照组,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实施强化中药调剂监管的1200张中药处方作为研究组,实施强化中药调剂监管,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关差错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及相关差错事件总发生率(0.50%)低于对照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21,P=0.006)。结论中药房药品调剂过程中,采取强化中药调剂监管方法,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及有关差错事件发生率,确保药物调剂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处方具有法律性是因开具处方或调配处方所造成的医疗差错或事故,医师和药师分别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处方的技术性是开具或调配处方者都必须是经过医药院校系统学习,并经资格认定的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担任。处方的经济性是处方是药品消耗及药品经济收入结账的凭证和原始依据,也是患者在治疗疾病,包括门诊、急诊、住院全过程中用药的真实凭证。所以中药处方是中医治疗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规范中药处方的管理,提高处方质量,现将我院1139张中药处方调查分析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