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双  陈羽  余颖 《现代实用医学》2023,(12):1621-1624
<正>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中晚期常见合并症之一[1]。正常情况下,为满足母体及胎儿所需营养,孕妇血脂水平会呈现生理性增高[2]。多项研究证实,孕期高血脂水平、GDM与多个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如增加流产、巨大儿、早产儿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的发生率[3-4]。另有研究证实,孕期高血脂与GDM二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5]。因此,进一步明确GDM孕妇血脂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有助于对GDM患者进行个性化孕期管理。本研究分析GDM患者孕中期的血脂水平,并进一步探讨血脂水平与母婴结局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金伟  邬一峰  刘淼 《现代实用医学》2023,(12):1596-1599
<正>冠心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风险因素[1-2]。临床上最有效的冠心病治疗手段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通常表现为小血管病变及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等,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ISR)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4]。目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风险因素尚不清晰。糖尿病患者长期的血糖代谢失调会逐步累及血脂代谢紊乱,致使高脂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5]。炎症对于冠心病患者预后有密切关系,并且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风险因素[6]。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之中2型糖尿病占比超过九成[1],当糖尿病患者持续处于高血糖时,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2-4]。通过饮食干预来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5-9]。可将天然安全的低糖物质进行合理复配,并制成营养粉、馒头、蛋糕等形式进行食品干预[10-12]。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以不同程度视力下降和视网膜反复出血为特异性表现,严重时可致盲[1]。据研究统计,DR患者占糖尿病患者20.86%[2],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目前,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是治疗DR的高新技术,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如复发性出血、视网膜脱离和高压眼等[3]。研究发现[4],延续护理使患者出院后仍可以得到专业的护理指导,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传统的延续护理模式存在较多缺陷,  相似文献   

5.
<正>21世纪以来肥胖已经成为了严重影响全世界公共健康的问题之一[1]。肥胖不仅会引起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甚至会导致罹患肿瘤等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给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2]。  相似文献   

6.
<正>糖尿病是我国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据估计中国大陆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1.2%[1],若无特殊干预,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中20%~40%后续将出现大量白蛋白尿,持续发展可能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2]。  相似文献   

7.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1]。症状从足部开始,表现为麻木、刺痛、疼痛或虚弱,并以长度依赖的方式向近端扩散,呈对称、长袜和手套模式分布,感觉症状比运动受累更突出[2]。是最常见的神经病变类型之一,也是导致DM溃疡和截肢的重要原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3]。  相似文献   

8.
<正>糖尿病肾病(DN)是引起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且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预测,到204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到7亿人,其中30%~40%患者将发展为DN[2]。  相似文献   

9.
<正>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SAS)为睡眠期间上气道通气不畅导致呼吸障碍或者睡眠障碍,从而使患者心肺或颅脑功能损伤[1]。临床研究发现,SAS以及2型糖尿病(T2DM)两者经常并存,T2DM及其相关并发症较易导致患者肌肉舒张或者呼吸运动紊乱,从而发生SAS[2]。冠心病以及高血压是SAS、T2DM发病危险因素,因此患者常需接受心电图检查[3]。目前相关研究重点多在于SAS合并T2DM患者发病机制[4-5],较少研究T2DM对SAS患者心电图相关指标影响。本研究对SAS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探究T2DM对SAS患者心电图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红燕  罗一青  祁冰 《吉林医学》2023,(12):3502-3507
<正>2型糖尿病(T2DM)是一组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伴血脂紊乱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9.7%,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患者数量居全球第一。据估计,2045年我国20~79岁成年人患糖尿病人数将上升到1.744亿人,仍将排名全球第一[1]。患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者,约30%可并发眼病,血糖没有控制好的晚期糖尿病患者100%有眼病,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眼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2]。除了眼表疾病,其他眼部并发症包括白内障、青光眼、高眼压和视网膜病变、虹膜睫状体炎等也被发现与糖尿病相关[3-4]。T2DM患者由于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使维持其正常眼表结构的微环境发生了变化,其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增强[5],增加了眼部微生物入侵、细菌、病毒繁衍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正>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 DM)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由于胰岛素产生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高血糖症[1]。近几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飞速增加,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估计,到2045年,将有7亿成人患有糖尿病[2]。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球约有1.7亿人患有糖尿病,其患病率不断上升,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1]。T2DM传统的内科疗法包括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等。但长期注射胰岛素、口服各种降糖药物会使患者精神负担重、经济压力大[2-3]。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彻底治愈糖尿病的治疗手段。1995年,Pories等[4]行胃旁路术(gastric bypass,  相似文献   

13.
<正>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DM)患者致死原因之一,主要与DM引起的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1-2]。目前,临床诊断DCM主要包括检测左室舒张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病理性左心室肥厚和间质纤维化等指标。研究表明,28%LVEF正常DM患者存在左室径向和纵向收缩期应变减低[3-4],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抗病毒药物主要有核苷(酸)类药物(NAs)和干扰素(IFN)[1],NAs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给药方式(口服)方便快捷,是目前国内外大部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首选的抗病毒方案[2]。然而NAs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血清学应答/转换率较低,部分患者仍有肝细胞肝癌(HCC)发生[3]。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是通过抗病毒及加强宿主免疫反应达到其治疗CHB的作用[4],  相似文献   

15.
<正>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引发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1]。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患病人数逐年上升[2]。冠心病早期通常没有典型的症状,对其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带来了挑战。通过生物分子标志物及非侵入性医学影像方法可以对冠心病进行早期诊断和评估,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miR-34a是一种微小RNA具有调控胆固醇代谢、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重要作用,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3];  相似文献   

16.
<正>单基因糖尿病(Monogenic diabetes,MD)是胰岛β细胞发育、功能发挥或胰岛素信号通路中单个基因或突变异常导致的疾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1],约占糖尿病患者的1-2%,占儿童糖尿病的1-6%[2]。然而目前单基因糖尿病的诊断仍未得到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作为一种高患病率的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无疑是管理自身疾病的主要承担者[1-2]。多项研究指出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需求和难点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3-5]。而通过专业医疗团队照护,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建立糖尿病患者良好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美国医学研究中心学者Wagner提出以团队模式进行护理服务可以增加医疗护理服务的数量,进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6]。由此,多学科团队模式的概念成功  相似文献   

18.
谢波  余萍  刘福强  周波  罗庭  崔小娇   《四川医学》2022,43(12):1250-1254
<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在成人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文献报道成人AF患病率为2%~4%[1],2019年全球约有AF/房扑(atrial flutter,AFL)患者5970万人[1],造成沉重医疗负担、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近期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不仅可促进AF的发生和进展[2-5],且在AF人群的危险分层,包括预测血栓风险[6-7]、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风险[8]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初次自行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行基于微信注射相关风险管理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在解放军第九〇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且出院后初次自行胰岛素注射治疗的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时按出院月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两组住院期间均行常规的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教育;出院后,观察组在微信公众号观看讲解胰岛素注射知识与技术的视频,微信群每周推送糖尿病相关知识。结果出院后4周随访,观察组与对照组注射胰岛素时的正确皮肤消毒[36(58%)与11(18%)例,χ2=21.42,P<0.01]、注射前排气[62(100%)与51(82%)例,χ2=12.07,P<0.01]、注射后停留10 s[60(97%)与47(76%)例,χ2=11.52,P<0.01]、正确处理废用针头[49(79%)与18(29%)例,χ2=31.20,P<0.01]、注射部位轮换[48(77%)与35(56%)例,χ2=6.16,P=0.01]、正确储存胰岛素[62(100%)与57(92%)例,χ2=5.21,P=0.02]及正确处理低血糖情况[52(84%)与38(61%)例,χ2=7.94,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后1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6.41±0.76)与(7.19±0.81)mmol/L,t=5.61,P<0.0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71±0.64)%与(7.37±0.78)%,t=5.18,P<0.01]、低血糖发生率[10%(6/62)与24%(15/62),χ2=4.64,P=0.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微信进行注射相关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技能,降低居家胰岛素治疗的风险,提高血糖达标率。  相似文献   

20.
周蕾  孔凡伟 《现代实用医学》2023,(12):1663-1665
<正>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占所有终末期肾病的40%~50%[1]。传统的抗糖尿病治疗和严格的血糖控制无法完全阻止糖尿病肾病的进展[2],目前微量白蛋白尿已被广泛视作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最早临床表现。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自从成为新型降血糖药物以来,逐渐展现出其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强效的心脏和肾脏保护作用。卡格列净作为一种新型SGLT2抑制剂,在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中已被证实不仅具备降糖的效果,还显著减少蛋白尿的产生[3]。羟苯磺酸钙作为一种合成血管活性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