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谦俊 《当代医学》2009,15(36):148-148
我于1988年开始对因痰、气、瘀而致病的不同疾病,如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脂肪瘤、睾丸结节及声带结节共47例。用袪痰软坚汤,加减调适而施治以上各个不同的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就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柴胡汤合百虎汤的异病同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中医治疗学中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区别于西医辨证施治的具体表现。小柴胡汤与百虎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党参、半夏、甘草、石膏、知母、梗米、鲜姜,大枣组成,为治少阳症和阴阳经症而设。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小柴胡汤合百虎汤治疗糖尿病和感染性发烧二种不同的疾病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1,孙某,女性,50岁,工人。多饮、多食、多尿5年余,近二年来消瘦。在某医院经血糖、尿糖化验诊断糖尿病。间断服用降糖灵、消渴丸等药物,临床症状有所控制,但血糖、尿糖始终未恢复正常。近二个月口苦、咽干、心烦、两肋部胀痛。血糖14.8mmol/L,尿糖(~( ))舌质红、苔薄百、脉弦。证系阴虚燥热,治宜滋阴清热,处方:柴胡_(15)、黄芩_(15)、党参_(20)、半夏_(10)、甘草_7、石膏_(50)、知母_(25)、山药_(20)、生地_(30)、玄参_(30)。连眼7剂后临床症状基本  相似文献   

3.
异病同治尿潴留钱传法杭州市下城区中医院3100004尿潴留归属中医癃闭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与肾、膀胱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尿潴留以肾虚膀胱气化无能为本,小便不畅或不通为标。膀胱为藏水之府,而水之入也,由气以化水,故有气斯有水,须"得其化",得其化赖于肾...  相似文献   

4.
王佃军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6):174-174
治疗胃下垂 患者,女,反复上腹部饱胀10余年,食后甚,伴有嗳气频繁,纳差,乏力,大便干结难解。查体,体温正常,形体消瘦,身高161cm,体重仅有37kg,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不肿,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缓。实验室检查:曾多次查上消化道钡透及胃镜提示胃下垂,  相似文献   

5.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首创的名方,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后遗症。临床中笔者根据中医学异病同治之法则,除运用本方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外,还用以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痹证、消渴后期并发痹证等病证,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中列在瘫痿之后的方剂,由黄芪、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组成,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气。并助诸药之力;配以当归活血祛瘀而不伤气;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活血祛瘀;地龙通络,诸药合用共凑补气活血逐瘀通络之功,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病证,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胁痛为乙型肝炎的主要症状,多数患者在治疗后,肝功能正常,HBsAg转阴或滴度下降,但仍长时间表现有胁痛症状。宣郁通经汤为《傅氏女科》治疗肝郁痛经之验方。笔者将其加减治疗乙型肝炎后胁痛症20例,效果较好,兹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在16~45岁之间。乙型肝炎治疗后,肝功能正常,HBsAg阳性转阴8例,HBsAg阳性,滴度降低(1:16)12例,胁痛时间均在2年以内。方药组成柴胡10g,香附10g,川楝子10g,郁金12g,丹参12g,当归10g,白芍12g,栀子10g,板蓝根12g,甘草6g。  相似文献   

8.
9.
中医治病特点是“辨证论治”。所以不管那一种病,只要用四诊、八纲、八法尽洋地分析归纳,准确的得出了共同的证之后,即可以立同样的治法和方药去治疗,而获得治疗效果。现就大黄这味药上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病例一 患者,曾某,男,37岁,农民。因胃部不适数月,经某院钡餐诊断为“胃下垂”。服西药月余而无效。于1982年1月16日就诊。证见脘腹胀满,下坠、嗳气,纳呆,大便不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辨证:病属脾虚气滞升降失调。拟加味提升理气汤治之。药用:党参30克,炙升麻20克,小茴香15克,北黄芪60克,枳实18克,陈皮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15剂即愈。追访至今未犯。 病例二: 彭某,女,23岁,农民。因生产时用力过度,致使子宫脱垂,已半年不收。于1982年4月12日就诊。给妇科检查为Ⅱ度子宫脱垂。诉小腹微胀。辨证:系产程过长,中气大耗所致。药用:党参30克,炙升麻20克,小茴香15克,北黄芪60克,枳壳15克,陈皮10克,益智仁15克。每日一剂,水煎,3次分服。嘱忌食生冷辛辣之品。药尽14剂,宫体全收。为巩固疗效,守原方再进10剂。  相似文献   

11.
曾某某 ,男 ,1 1岁 ,1 999年 1 0月 2 3日经县医院肝功能确诊为黄疸型肝炎 ,同年 3月还患有痫病 (已由小发作发展到大发作 ,日发 1 0余次 ,每 1种抗癫痫药只能控制二三天 )。 1 1月 4日经友介绍来我处诊治肝炎病。证见 :目黄、肌肤黄、尿黄 ,饮食量少 ,肢体乏力 ,脉浮弦而数。针对湿热的病因所致的黄疸型肝炎症论治 ,投中药2 0剂。处方 :板蓝根、山栀根、黄金根、绣花针、白马骨、土茵陈各 50g ,每日 1剂 ,水煎 2次分服。1 1月 30日 2诊 :“三黄”已退 ,饮食增多 ,无肢体乏力。县医院肝功能提示黄疸指数偏高。问及癫痫发作情况 ,他父亲说 ,…  相似文献   

12.
大承气汤在<金匮要略>中先后出现共五次,主治热盛动风之痉病,阳明腑实之腹满,热结旁流之下利,实热瘀结之腹痛,产后大便难属胃实者等不同病症.其主治病症从病性言,皆属实;从病邪言,有实热瘀之不同;从治疗途径言,主要着眼于因势利导,给邪气以去路,体现了中医治疗中异病同治的思想.笔者通过临床实习更懂得了这一思想的实践意义.现将其在金匮中的具体运用加以整理,以供同道参考指正.文中未注明出处者皆来自<金匮要略>.  相似文献   

13.
阳和汤为清代王洪绪《外科证治全日集》所发明 ,方由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效 ,主治一切阴疸 ,可化阴凝而使阳和。多年来 ,笔者通过化裁 ,广泛运用于临床 ,每获良效 ,现举例如下。1 乳痈  黄某 ,女性 ,2 5岁 ,右乳房患痈月余 ,在当地服中药清热解毒及抗生素治疗后 ,虽未化脓而右乳房肿块如蛋大 ,质地较硬 ,皮色如常 ,无压痛 ,口不渴 ,脉细舌淡 ,苔薄白 ,此乃余毒未尽 ,气血凝滞 ,阻于乳络 ,拟温散消肿。炙甲片 1 0 g,角刺 1 0 g,鹿角片 1 2 g,白芥子1 0 g,炮姜炭 6 g,肉桂 3g,…  相似文献   

14.
例l 张××,女,36岁,1983年6月5日初诊.阵发性抽搐,发颤一年.一年前行女扎术(手术顺利,术后刀口愈合良好),术后出现阵发性抽搐,全身发颤,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给镇静、安神之药,病情不能控制.到中医科求治.经详问病史,知患者手术时顾虑较大,精神紧张,致术后全身倦怠乏力,小腹隐隐作痛,自带增多,纳差,便溏,继而出现抽搐,发颤.舌质淡暗,苔白腻,脉细弦.证属脾虚下陷兼有瘀滞,治以健脾益气佐以化瘀,方用补中益气汤加黄芪30克白术、当归各12克陈皮、柴胡各9克党参、桃仁各10  相似文献   

15.
异病同治举隅王小平武威地区中医医院清瘟败毒饮,是余师《疫疹一得》上的方剂。由犀角地黄汤、白虎汤、黄连解毒汤三方结合加减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救阴之功。笔者稍事加减,用以治疗鼻衄、血崩、恶疮、重症药物过敏性皮炎、甚为有效。现各举一例如下。1.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6.
1978年仲夏,某县人民医院内科收治一男性患者,右腹阵发性疼痛,牵引胁下,向肩背部放射,被诊为“胆囊炎”,遵“利胆护肝,消炎解痉”原则治疗,入院一月余,未见好转。病人痛苦未离斯须,不思饮食,日见赢弱。适余造焉,被邀往诊。  相似文献   

17.
眩晕刘××,女,32岁,务农,沙河公社竹旺大队人。1974年6月初诊。素有眩晕,四肢倦懈无力,每年春夏必发,始终无寒热,饮食正常。外观无病容,发育、营养均好,生活条件优裕,精神亦好。其脉右手沉伏不易摸到;左则正常。每年发病、脉症均不变。在历次治疗中,凡驱风、和肝、祛痰、升阳补气等法皆反复使用。除服药外,还自购红参、鹿胶、茸片、天麻等药和鸡肉炖食,作  相似文献   

18.
当归四逆汤由当归、桂枝、细辛、白芍、木通、大枣、甘草所组成。当归为温补肝血要药;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为辅;细辛为佐,通血脉,散寒邪;木通利水湿,通血脉;大枣、甘草为使,补脾气而调诸药。配合成方,则气血温煦,经络畅通,养血通脉,共成温补通脉之剂。 当归四逆汤首见《伤寒论》,原用于治疗厥阴伤寒,手足寒冷,脉细欲绝之症。本方是针对血虚寒厥而设,其辨证主要在于脉细欲绝,而不是脉微欲绝。笔者据本方能温经散  相似文献   

19.
逍遥散是临床常用方之一。其方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其作用消散气郁,摇动血郁,但无伤正气。验之临床,逍遥散确有疏肝解郁健脾之功,凡与情志有关的肝郁脾虚所表现之种种证候,均可用其加减治疗而获效,现将临证数案总结如下:一、泄泻李××,女,50岁,农民,于1987年21日初诊。患者因去年秋天和家人生气,旋即泄泻,拖延至今。每日泄下如水10余次,情绪不好可加重病情,面色无华,口苦口粘,腹胀,舌淡胖大有齿痕,苔薄稍腻,脉弦滑。证系肝木克土,土失健运。治以疏肝健脾利湿。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柴胡10克、当归12克、白芍20克、茯苓30克、白术10克、丹皮8克、栀子6克、党参6克、扁豆30克、山药30克、车前子20克(另包)。  相似文献   

20.
半夏泻心汤的异病同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夏泻心汤源于《伤寒论》,由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大枣、炙甘草组成。仲景用于治疗心下痞满和呕而肠鸣等证。多年来笔者据本方有寒热并用和阴阳,苦辛并进调升降,补泻兼施调虚实之功,稍事加减而运用于内、外科疾病,疗效满意,兹举五病四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