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目的 研究音乐疗法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需PICC置管的早产儿80例,采用完全随机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音乐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置管,音乐组联合使用音乐疗法。检测2组患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疼痛情况,统计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并做组间比较。 结果 置管前2组患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置管后3、5 min音乐组患儿呼吸、心率、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音乐组患儿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音乐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组患儿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患儿(20.00%)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早产儿PICC置管时运用音乐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缓解患儿疼痛,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舌下滴入葡萄糖联合音乐疗法在早产儿PICC置管穿刺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NICU住院的158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需要行PICC穿刺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观察组于PICC穿刺前2 min,给予5%葡萄糖溶液1 mL滴入舌下,置管前5分钟播放莫扎特的轻音乐至置管结束;对照组按照常规穿刺置管。采用早产儿疼痛评分简表评估两组早产儿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疼痛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PICC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早产儿行PICC穿刺采用舌下滴入葡萄糖联合音乐疗法能有效减轻早产儿穿刺过程的疼痛刺激,提高PICC置管穿刺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PICC置管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PICC置管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郝祥梅 《中外医疗》2010,29(36):81-81
因早产儿的头皮及周围静脉血管纤细,循环差,静脉充盈不良,穿刺困难。需长期输注高渗营养溶液、刺激性药物等,极易引起早产儿的血管损害,导致化学性静脉炎和静脉周围炎,造成组织损伤坏死。我科于2009年9月开始将PICC置管应用于早产儿,减少了因反复穿刺而造成的血管损害,减轻了患儿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在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1月—2012年4月,对48例早产儿,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1.9Fr规格的新生儿PICC穿刺包从上肢或下肢的浅静脉穿刺,将导管置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为持续静脉用药提供途径。结果 PICC技术用于早产儿中取得了很好效果,PICC技术操作相对于其他中心静脉置管方法简单,可供穿刺的外周静脉较多,穿刺成功率高,易固定,保留时间长,感染率低,创伤小,有利于对早产儿的抢救与救护。结论 PICC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深静脉置管术,操作较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早产儿PICC置管与带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并行PICC置管的208例早产儿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PICC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PICC并发症(断管、堵管、穿刺点渗血、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断管、堵管、穿刺点渗血、静脉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早产儿PICC置管与带管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较大,显著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er catheter,PICC)术前评估表在提高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155例采用个人主观经验进行术前评估;观察组171例按照设计的PICC术前评估表进行书面、逐项评估,确定是否置管、置管方式、置管部位,比较两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非计划拔管、静脉炎、导管异位、血栓等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非计划拔管、静脉炎、导管异位、血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ICC术前评估表进行评估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保证PICC导管安全有效留置。  相似文献   

9.
唐仕芳  薛莹  朱恋  金小林  马娟 《当代医学》2021,27(11):98-101
目的探讨超声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大坪医院儿科收治的216例PICC置管超声定位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所有PICC放置后的早产儿即行超声定位,如果PICC尖端位置位于下/上窦房结,则确认PICC放置成功。其中43例早产儿超声定位检查后立即行胸部X线定位,比较超声定位的准确性。结果216例患儿中,首次成功置入PICC者200例(92.6%),16例(7.6%)导管头端放置位置超出理想位置:导管头端过深(右心房)6例,导管头端过浅6例,导管头端定位不正确4例。超声诊断PICC尖部定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0%。并发症发生率为6.5%。结论超声定位PICC导管头端位置是一种及时、准确、可靠的方法,能较准确地识别导管头端,值得推广应用于新生儿病房。  相似文献   

10.
甘宇  文芳  黄艳荣 《广西医学》2007,29(12):1974-1975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心灵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以提供中期甚至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药物等,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减少了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以及药物外渗引发的静脉炎与组织坏死,同时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临床上广泛应用[2].我科为了积极推行"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将舒适护理应用于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学龄前儿童PICC置管中对疼痛及焦虑恐惧心理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操作采取有效干预手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病区进行PICC置管的78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给予小剂量镇静药物,实验组除应用小剂量力月西镇静药物外同时给予音乐疗法,同时观察两组患儿在置管过程中的疼痛及焦虑恐惧的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根据FLACC量表法进行疼痛评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在PICC置管前存在焦虑、恐惧情绪,Spence学龄前儿童焦虑评分差异不显著(P0.5),置管过程中实施音乐疗法干预的实验组患儿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乐疗法在学龄前儿童PICC置管中的应用可明显降低患儿疼痛感,减轻患儿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2.
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规范系统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将我科45例妇科恶性肿瘤置管患者分为对照组15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整体护理,观察组采用专人全程计划性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并对家属及患者同时进行,持续至拔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置管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对置管期患者进行规范系统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对留置PICC管的认知程度,增加患者满意度以达到顺利完成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3.
郭文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3022-302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患者中置入 PICC 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提供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住院3周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 PICC 置管穿刺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ICC 置管穿刺点并发症明显降低。结论对住院患者长期治疗期间 PICC 置管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轻结核病患者对 PICC 置管的焦虑情绪,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周斌  周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10):1191-1192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插入、导管尖端定位在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PICC置管具有创伤性小、操作便捷、保留时间长和并发症少的特点,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肿瘤化疗、肠外营养或输注刺激性、高渗性及粘稠药物患者。神经外科危重病人较多,住院时间长,需长期输注刺激性较强,浓度较高的药物,对血管破坏较大,常导致静脉穿刺困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小儿白血病PICC置管中的护理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10例PICC置管的白血病患儿,把所有患儿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方法 )和观察组(55例,采用延续护理干预的方法 ),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在接受相应护理后均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观察组患儿在按时维护率、每日肢体活动、脱管率及满意度四个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进行护理时,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护理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日常生活质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PDCA循环在PICC置管管理中的应用,来延长PICC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2012-08~2012-12的160例行PICC的愿意参与本研究的住院病人,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实验组进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从病人同意置管开始既制定详细的PDCA循环模式,运用到整个管理过程的中(置管前,置管日,置管后护理),并进行记录,不断改进。对照组随机采用传统的PICC护理方法进行管理。结果:PICC留置时间增长,置管后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联合音乐干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5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音乐干预组、联合干预组.置管时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音乐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予以音乐干预,联合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予以治疗性沟通联合音乐干预.比较3组患者的状态-特质焦虑评分、疼痛评分、置管效果(操作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满意度.结果 联合干预组状态焦虑水平、疼痛水平、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干预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干预组状态焦虑水平低于音乐干预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性沟通联合音乐干预可缓解患者状态焦虑和疼痛,提升置管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循证护理在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 运用循证思维方法对PICC置管患者在并发症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问题,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寻求实证,制订最佳护理方案,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效果切实可行。结论 循证护理方法在PICC临床应用中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安全留置时限,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可以培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直肠癌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分别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及PICC置管后第1、2、3个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6.25%。术后1个月内,两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个月内,两组患者静脉炎及感染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感染及导管堵塞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方案比常规护理方案在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