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内镜下胆管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管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方法82例急性胆管炎患者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5例胆管癌、7例胰头癌、、7例壶腹癌、2例原发性肝癌伴肝门淋巴结转移行内镜下塑料支架(ERBD)或金属支架内引流(EBMSD)。结果ENBD患者1周内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P<O.05),75例患者均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PT)成功取出胆总管结石;21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13例成功行ERBD术,5例行EBMSD治疗,术后胆红素明显下降(P<O.01),2例胰头癌、1例壶腹癌患者转外科成功切除肿瘤。结论内镜下胆管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具有非常重要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镜胆管引流术治疗不同部位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本院97例行内镜胆管引流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前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结果 患者均为术前证实晚期恶性肿瘤伴阻塞性黄疸且无法切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一次成功置入支架,进行内引流,支架置入后第7天和第14天复查肝功能和B超,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转氨酶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肝门梗阻组与胆道中下段梗阻组引流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7例患者术后,近期出现3例轻度急性胰腺炎,2例急性胆管炎,经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后好转.肝门梗阻组患者支架移位9例,胆管中下段梗阻细支架移位12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门梗阻组患者存活时间(195.3±18.6)d与胆管中下段患者(187.4±16.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胆管引流术对于不同部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均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术式引起的近期并发症可以通过及时处理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金属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胆管癌胆肠吻合术后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胆管癌胆肠吻合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经皮穿刺胆管引流(引流组)或经皮穿刺胆管引流术联合金属内支架植入术(联合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胆红素、肝功能变化,以及患者的生存率。结果2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低位梗阻14例中10例患者放置支架,高位胆道梗阻10例中3例放置胆道支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黄疸指数和肝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中位随访时间为120 d,随访期间经皮穿刺胆管引流组11例死亡7例,联合组13例死亡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D联合支架治疗胆管癌胆肠吻合术后梗阻性黄疸方法可行,低位胆道梗阻更适合胆道支架植入,与单纯PTCD相比,PTCD联合胆管支架植入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分析恶性胆管梗阻患者经内镜放置胆管金属支架联合鼻胆管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甲组(n=30)、乙组(n=30)和丙组(n=30),甲组患者采用胆管塑料支架引流术,乙组患者采用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丙组患者采用经内镜放置胆管金属支架联合鼻胆管引流术,对三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支架放置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甲乙两组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KP)高于丙组(P<0.05);甲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乙组、丙组高(P<0.05);随访3个月时,甲组患者胆管通畅率低于乙组和丙组(P<0.05)。结论针对恶性胆管梗阻患者,经内镜放置胆管金属支架联合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有利于解除梗阻,改善肝功能指标,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邓小强 《基层医学论坛》2016,(19):2653-2654
目的:分析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采用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置管总有效率、支架阻塞率及随访期病死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2周胆红素下降率、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具有创伤小、疗效高等优势,可有效提高支架置入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时间范围在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的9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按照动态随机化分组方法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对照组45例患者,观察组45例患者。在临床诊疗方式上,予以对照组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手段为主要治疗手段,而观察组则是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方法。将对照组患者在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简称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简称ALT)、并发症发生率、引流成功率的各项数据与观察组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数据对比结束后,对照组在AST、ALT、引流成功率各项数据上明显劣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观察组数据基本无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实施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诊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提高引流成功率,对其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薛晓文 《中外医疗》2013,32(5):71-72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有效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将2005年2月—2008年3月收治的24例患者作为手术组,将2008年4月—2012年1月收治的26例患者作为鼻胆管引流(ENBD)组,分别采用手术治疗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手术组患者治愈率高于鼻胆管引流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但手术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较高,与鼻胆管引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组高于鼻胆管引流组。结论鼻胆管引流术具有风险小、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其无法根治急性重症胆管炎,手术治疗根治效果好,但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李长海  朱伟  张希全 《当代医学》2010,16(23):480-481
目的探讨肝门部高位恶性胆管梗阻支架引流的临床意义。方法随访研究792例恶性胆道梗阻内支架引流通过内支架置入术,重建管腔并恢复和维持其生理功能。结果全组病例血清总胆红素术前术后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均以直接胆红素下降为主,胆管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优于其他恶性肿瘤。结论 PTBD技术对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洁  王翔 《中国厂矿医学》2013,(11):1164-1165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行胆管支架置入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临床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MOJ患者的临床资料,先经ER—CP途径放置胆管支架,不成功则应用PTCD放置胆管支架。结果所有患者胆管支架均置入成功,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明显减低(P均〈0.05);并发症:发生胆管炎3例、经抗生素治疗后好转,全组无一例出现胆漏、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经ERCP或PTCD放置胆道支架可有效治疗MOJ患者的胆管梗阻,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作为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首选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吴本俨  柴宁莉 《当代医学》2009,15(26):29-35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应用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edochopancreatography,ERCP)技术对胆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38例胆管癌患者的ERCP下影像学诊断要点,并探讨十二指肠镜下胆管引流术对该病的治疗作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经ERCP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5例、肝门以下33例;行胆管塑料支架内引流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者24例、金属支架内引流术(Endoscopic Metal Biliary Endoprothesis,EMBE)者9例,5例接受了内镜下鼻胆引流管置放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除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外,其他胆管癌患者在治疗术后2周黄疸症状均得到了完全缓解[(91.5±22.6)umol/Lvs.(26.8±10.4)umol/L,P&lt;0.01],所有患者2周后ALT较前明显下降(P&lt;0.05),且一般状况好转;追踪随访发现术后3个月内塑料支架堵塞率25.0%(6/24例...  相似文献   

11.
经内镜放置胆管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内镜放置胆管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效果.方法 176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恶性胆管梗阻患者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放置胆管支架,其中70例行胆管单塑料支架引流术(单支架组),2例行胆管双塑料支架引流术(双支架组),4例行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金属支架组),对比研究各组的引流效果及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周时,单支架组、双支架组和金属支架组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值均<0.05);双支架组和金属支架组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单支架组(P值均<0.05),而双支架组与金属支架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支架组、双支架组和金属支架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7.1%(68/70)、78.8%(41/52)和92.6%(50/54),单支架组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双支架组(P<0.05),金属支架组与单支架组、双支架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支架组、双支架组和金属支架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7%(11/70)、13.5%(7/52)和1.9%(1/54),单支架组、双支架组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金属支架组(P值均<0.05),单支架组与双支架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放置胆管支架对于恶性胆管梗阻有肯定的引流效果,双支架和金属支架的引流效果优于单支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9例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或气囊扩张)取石术(合并化脓性胆管炎2例、合并胆源性胰腺炎4例)及8例胆管癌、1例胰头癌病人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结果:38例行鼻胆管引流术的病人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ENBD能有效解除胆道梗阻,具有较好的引流、消除黄疸、减压作用,一般无严重并发症。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鼻胆管引流术对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治疗价值和实用性。方法对219例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实施急诊床旁非X线监视下的鼻胆管引流术。手术在入院2~6小时(平均3.4小时)内完成;以导丝顺利进入并注射器回抽出混浊的脓性胆汁或液体为插管成功的标准。结果 219例患者中,211例症状逐渐缓解,有效率为96.35%;8例因存在肝内胆管梗阻而感染控制不佳,于鼻胆管引流后1~3天加行PTCD;未发生与内镜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如消化道穿孔、出血、胰腺炎和死亡。结论急诊床旁非X线监视下的鼻胆管引流术对重症胆管炎早期急诊救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10例急性胆管炎患者急诊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10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进行内镜下逆行胆管内引流术(ERBD)结果,ENBD术后1周患者血红素明显下降(P〈0.05),10例患者均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PT)成功取向胆总管结石,10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9例成功进行ERBD术,2例胆总管癌用金属支架治疗,术后患者血胆红素明显下降(P〈0.01),2例胰头癌患者,1例壶腹癌转外科成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Y"形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梗阻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材料与方法12例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经皮肝穿刺,分别在左右肝管植入"Y"形支架,2枚支架并行放置10例,经第一枚支架网眼放置第2枚支架2例,其中8例联合抗肿瘤治疗。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总胆红素术前(263.5±153.8)μmol/L,术后2周下降至(57.2±10.4)μmol/L,没有出现与植入支架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及死亡病例。结论 "Y"形支架植入可有效解除肝门部胆管梗阻,联合抗肿瘤治疗可提高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5 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 30例行外科手术治疗 ,2 7例行非手术引流治疗。结果  30例手术治疗患者中 11例存活 14月以上 ,2 7例行鼻胆管引流或内置管引流术患者均在 8月内死亡。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疗效明显优于ENBD或ERBD胆管内引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的患者采取以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经鼻胆管冲洗及灌注抗生素为主的非手术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B超下胆总管内径变化,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除2例需转外科急诊手术治疗外,其余23例内镜下胰胆管造影、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成功,胆汁引流通畅,多器官衰竭得以纠正,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治愈率为92.0%。结论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多器官衰竭患者采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静脉应用和经鼻胆管冲洗及灌注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穿刺单侧入路双支架植入术治疗左、右肝管同时受累的肝门部胆管梗阻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8例左、右肝内胆管同时受累的肝门部胆管梗阻病人,经皮经右肝或左肝单侧入路,通过在左、右肝管间和肝管、胆总管间植入金属双支架行胆管内引流,并结合抗肿瘤治疗。结果8例16枚支架全部放置成功,术后2周总胆红素由术前的(267.1±154.7)μmol/L下降至(61.2±13.4)μmol/L,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左、右肝管同时受累的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行单侧入路双支架植入技术并结合抗肿瘤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肝门部胆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梁庆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90-3791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管梗阻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先经ERCP造影了解胆管梗阻情况,再行乳头切开术(EST)取石;或行ERCP和鼻胆管引流及放置胆管内支架等治疗。所有患者最后均置鼻胆管引流。结果本组106例,88例系结石引起,其中77例用取石网篮取石,3例外科手术治疗,8例合并感染先做鼻胆管引流术(ENBD),炎症消退再取石;16例系肿瘤所致,3例胆管癌及2例胰头肿瘤,先采用ENBD减黄,再外科手术治疗,其余11例放弃手术,放置支架;2例系胆囊切除手术损伤胆管所致医源性狭窄,放置支架,黄疸消退。所有梗阻性黄疸,在取石或经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后,黄疸在1周-2周内消退。术后1周转氨酶下降,2周-3周转氨酶恢复正常。结论ERCP对于胆总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明确可靠,创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优劣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设为内镜组。同期将我院收治的62例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设为经肝组。比较两组患者置入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肝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内镜组患者胆道支架置入成功率为82.4%低于经肝组95.2%;内镜组患者术后胆道感染、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22.1%、8.8%高于经肝组4.8%、0%,胆道出血发生率为1.5%低于经肝组19.4%,而内镜组肝脓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内镜组患者ALT、TBil显著下降。结论: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效果显著,其置入成功率高,胆道出血少,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但其胆道感染及胰腺炎的发生率较高,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感染及胰腺炎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