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合并无症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60例心肌梗死合并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低剂量阿托伐他汀)与观察组30例(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NT-proBNP(N端前脑钠肽)、LVEF(左室功能)及LVE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CI(心指数)指标。结果:观察组心肌梗死合并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在NT-proBNP、LVESD及LVEDD指标上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梗死合并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在LVEF及CI指标上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合并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bs-CRP)和左室重构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 122例PCI术后CHF患者(NYHA分级Ⅱ/Ⅲ)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 mg组(阿托代他汀20 mg/d治疗,n=62)和阿托伐他汀他汀10mg组(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n=60),比较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以及左室重构相关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阿托伐他汀20 mg组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10mg组(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阿托伐他汀20 mg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小于阿托伐他汀10 mg组(P<0.05);阿托伐他汀20 mg组LVEF显著大于阿托伐他汀10 mg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和hs-CRP的下降水平均与LVEDD减少呈正相关,与LVEF增加呈负相关;NT-proBNP、hs-CRP下降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PCI冠心病CHF患者心功能改善有益,且与药物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訾杰  王立中  李远征 《当代医学》2021,27(21):37-39
目的 探究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临床治疗中对血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治疗的75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分组方式分为单一组(n=37)和联合组(n=38),单一组给予贝那普利药物治疗,联合组给予贝那普利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介素6等炎症因子水平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及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组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均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组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径均明显低于单一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临床治疗的优势明显,可明显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同时给予左卡尼汀注射液和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分钟步行距离、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内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刘一霖 《当代医学》2021,27(20):139-14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131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33)、B组(n=46)和C组(n=52).A组采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采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C组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NT-pro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4周后,C组总有效率最高,其次为B组、A组最低(P<0.05);3组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治疗前,且C组NT-proBNP水平低于A组、B组,C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A组、B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疗效较佳,可有效降低NT-proBNP水平,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钠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科入院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钠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钠,剂量为20mg,每晚1次,疗程6个月,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统计2组治疗后症状改善率、再住院率、死亡率。结果:阿托伐他汀钠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所提高,左室收缩末内径均有缩小,但阿托伐他汀钠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阿托伐他汀钠组症状改善率、心衰再住院率、死亡率下降更明显,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钠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并使患者住院率、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石增刚  胡茜  赵卓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9):1171-1173,1177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前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溶栓效果及近期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糖尿病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溶栓治疗患者11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他汀组,60例)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0例),他汀组溶栓前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2组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检测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溶栓前及1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他汀组溶栓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24 h他汀组高敏C反应蛋白增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溶栓后1个月,2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均较溶栓前明显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下降(P<0.01);但他汀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糖尿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增加溶栓再通率,可能有助于延缓近期左心室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左心衰患者心功能和血清IL-6、TNF-a浓度的影响。方法:102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52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疗程均为8个月。比较两组心衰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室内径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和血浆IL-6、TNF-a浓度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的差异。结果:两组各指标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改善心功能和心衰患者的炎症状态具有显著效果,疗效优于单用氯沙坦。  相似文献   

9.
卢兵 《当代医学》2016,(27):141-142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行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CHD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52例使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比2组疗效与心功能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73.68%,且观察组在2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CHD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多普勒超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患者又分为高剂量和低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每组30例,分别另外给予40、2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多普勒超声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及二尖瓣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超声检查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其中40mg/d阿托伐他汀更能明显改善心脏的超声指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重构,40mg/d剂量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梗死(AM I)行PC I术后慢性心功能衰竭(CHF)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以及对左室重构作用的比较。方法:80例AM I行PC I术后CHF患者分别加服辛伐他汀10 mg/d或瑞舒伐他汀10 mg/d,持续12个月;ELISA法和酶谱法检测患者血浆中NT-proBNP和MMP-2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 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平均周径缩短率(MVC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流速和舒张末期最大流速比率(E/A)。结果: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血浆NT-proBNP和MMP-2及LVM I、LVEDD、LVPWT均显著低于辛伐他汀组(P<0.01);而IVST、FS、MVCF、E/A显著高于辛伐他汀组(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较辛伐他汀能显著降低PC I术后CHF患者血浆NT-proBNP和MMP-2水平,并减轻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NSTE-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74例NSTE-AM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组(20 mg/晚)及强化治疗组(40 mg/晚),超声测量治疗24 h内及3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并于24 h内、3个月测定血浆NT-proBNP。结果两组患者LVEF、LVEDd及NT-proBNP在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24 h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LVEF较常规治疗组升高更明显,LVEDd则进一步下降,血浆NT-proBNP亦进一步下降。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较常规剂量治疗NSTE-AMI心力衰竭可以进一步提高心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王向阳 《求医问药》2014,(16):225-225
目的:探讨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年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使用阿托伐他汀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的分级(NYHA)以及左室舒张末期的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的分数(LVEF)、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和左心室的缩短速率(FS)。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为Ⅰ级和Ⅱ级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的内径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治疗后左心室的缩短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的分数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此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优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与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每组43例。单药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螺内酯治疗方案,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PR)和心率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LVEDd、LVSD、血清BNP、hs-CPR及心率均低于单药组(P<0.05),LVEF高于单药组(P<0.05),且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与螺内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阵发性房颤(PAF)的效果及对心功能、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2例PA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后评定疗效,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搏量(SV)等心功能指标变化,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测定患者血清中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SD、LVEDD等心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CI、SV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PAF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CHF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以及临床心功能状态、B型脑钠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治疗后反应性充血期肱动脉的内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BNP及CRP浓度均较治疗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BNP及CRP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HF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心功能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降低BNP及CRP浓度,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治疗的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d,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6-MW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6分钟步行距离(6-MWD)增加(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减小(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改善慢性充血心力衰竭疗效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治疗的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d,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6-MW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6分钟步行距离(6-MWD)增加(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减小(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改善慢性充血心力衰竭疗效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益心舒片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心舒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水平、血清因子表达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与6分钟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介素-10(IL-10)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益心舒片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可以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同时抑制炎症因子表达,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择期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阿托伐他汀组于PCI术前1周开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观察阿托伐他汀组与对照组PCI术后15min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TFC),同时行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测定。术后2周行心肌核素显像分析,计算心肌灌注显像积分,应用QG SPECT软件再次处理,得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等心功能指标。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6.28!5.71)vs(35.12!6.18);冠状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151.23!36.7)mm/s vs(130.82!40.2)mm/s;阿托伐他汀组术后2周心肌灌注显像积分低于对照组(2.0!0.5)vs(3.5!0.6);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0.58±0.05)vs(0.41±0.08);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低于对照组(56.6±1.4)mm vs(63.1±0.8)mm,(44.7±1.4)mm vs(52.8±2.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心肌灌注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