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分析77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与治疗该病提供科学
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与个案调查的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0-2013年湖北省广水市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77例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流行病学特征等情况资料。结
果 77例病例中14例危重型患者死亡,其他63 例患者痊愈。病例多为居住在丘陵地区35 岁以上的中老
年人;发病呈明显季节性,集中在4~10月;病例呈现高度散发,以丘陵地区多见;病原体以新布尼亚病
毒为主。本辖区尚未发现人感染人的依据。结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
只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有效降低该病死亡率。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1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6 0601 03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大连市2011-2013年55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病例分布在7个不同地区,病例发病月份为5-10月,7、8月份病例占全年总病例的67%,男女性别发病比为1.29:1;发病年龄分布在34~89岁,平均发病年龄为64.02岁;发病人群以农民及家务待业者为主。结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有明显的流行季节,与蜱接触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我国中东部农村地区新出现的由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叮咬是其主要传播途径,可通过人-人接触传播。该病起病急,病情进展较快,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以及胃肠、肝肾功能异常等,部分患者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平均报告病死率约10%。本文采用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对近年来该病的流行分布特点以及传播媒介、宿主动物、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21世纪初发现的一种新发蜱媒传染病。SFTS已在亚洲地区多个国家流行,包括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缅甸。截至2019年,我国已有25个省份报告SFTS病例,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病例高度散发,但在地域分布上又相对集中,以河南、山东、安徽、湖北、辽宁、浙江和江苏7个省份为主。病例主要通过被携带病毒的蜱叮咬而感染,也可通过密切接触病例血液或体液感染。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胃肠道症状、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重症病例常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近年来,我国SFTS报告病例逐年上升,病死率始终维持较高水平,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本文主要从SFTS的流行特征、传播流行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等方面加以综述,旨在提升对SFTS疾病自然史的认知,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降低疾病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人类引起的一种病死率较高的新发传染病.自2010年以来全国已有10余个省份报告新发病例,该文从流行特征、传播媒介及宿主、传播途径、危险因素等方面对该病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与描述性分析方法,收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与疑似病例发病、诊治、检测与流行病学史等资料,分析病例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浙江省6类地形中有3类存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病例以丘陵山区50岁以上人群为主(87.50%),6~7月为发病高峰(65.00%)。所有病例均有发热,体温最低37.6℃,最高40.6℃,平均39.2℃,且发热为主要首发症状。大部分病例有畏寒(67.50%)、乏力(67.50%)、食欲减退(52.50%)等非特异性症状。病例临床表现为发热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和血小板进行性减少可持续至发病后14~15d,且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持续时间更长,未发现人传人现象。结论浙江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与其他省份比较存在差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1例病情急骤变化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诊治经过,总结对于病原体检测阴性但症状典型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经验教训,供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苏州市丘陵山地风景区蜱的地理分布及其病原体携带感染率,旨在评估和预警该地区蜱传疾病的传播风险。方法利用人工布旗法和动物体表采集法采集游离蜱和寄生蜱,采用PCR方法检测蜱体内巴贝虫、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伯氏疏螺旋体、蜱传脑炎病毒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核酸。结果共捕蜱148只,隶属于1科3属4种,分别为长角血蜱(占47.3%)、中华血蜱(占49.3%)、血红扇头蜱(占2.0%)及微小牛蜱(占1.4%)。蜱标本中巴贝虫、伯氏疏螺旋体、蜱传脑炎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核酸检测阳性,最小感染率为2.8%。结论该地区蜱分布广泛,种类以长角血蜱和中华血蜱为主;部分蜱携带有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应加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监控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以来,中国湖北、山东、江苏、安徽、辽宁等省份的农村地区相继发现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散发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以及胃肠、肝肾功能异常等,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而死亡[1]。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方法运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14例安徽省SFTS病例发病集中于5-10月,年龄中位数64岁,40岁以上占90.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5.2%。85.7%的病例在发病前一个月居住在丘陵或山区,户外活动包括种地(55.0%)、采茶(22.3%)和割草(18.7%);16.0%的病例报告发病前有蜱虫叮咬史;5.4%的病例发病前接触过类似病人;44.4%的病例家中饲养动物。病例首发症状与体征包括发热(98.0%)、乏力(83.9%)、畏寒(60.8%)、血小板减少(100%)和白细胞降低(100%);发病至初次就诊时间间隔平均3.1 d,发病至初次住院时间间隔平均5.8 d。结论居住于丘陵或山区的年龄40岁农民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罹患人群,需要对此类人群加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宁波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布尼亚)流行状况。方法在宁波市2家县级医院和2家乡镇卫生院建立监测哨点,采用卫生部统一的诊断标准和个案调查表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进行调查,对监测区患者血清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M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结果报告11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1例。156只蜱均未检测出携带新布尼亚病毒(SFTSV),检测健康人群血清265份,SFTSV抗体阳性率为6.14%;人群抗体阳性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P0.01)。5株宁波分离株与日本、舟山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变异很小,序列相似性在96%以上。结论宁波市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的流行地区,应加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症状监测。  相似文献   

14.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近年来在我国流行并不断引起重视的一种新发传染病。本文将从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危险因素等方面,对近期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展望,以便为该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20年4月11日,浙江省兰溪市MJ镇MW村村民胡某某出现耳后肿块,自觉发热,就诊于兰溪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后续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4月18日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经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后,仍救治无效,于4月18日23时死亡.该病例发病前有野外作业史,就诊时有耳后肿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探讨聚集性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传播途径和传播媒介。方法对一起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家庭聚集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家庭聚集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索该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家庭成员8人中,5例出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血WBC和PLT呈进行性下降,病例在发病前均无蜱叮咬史,但4例均有临床诊断病例血液接触史,经山东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4例患者的血样均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阳性。外环境用布旗法采集蜱类标本中检测出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此次家庭聚集性病例疑为血液传播。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以来,我国部分省市相继发现并报告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目前发现的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是其病原体之一.宜昌市夷陵区于2011年5~8月间发现5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临床诊断病例,经湖北省疾控中心检测证实为新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对5例实验室诊断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8-2021年威海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的流行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为防控提供建议和对策。方法 收集整理2018-2021年威海市SFTS病例传染病报告卡、个案调查表及核酸试验数据资料,分析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2018-2021年威海市共报告SFTS病例610例,死亡72例,病死率11.80%。发病率呈整体上升趋势(χ2趋势=17.13,P<0.01),病死率呈整体下降趋势(χ2趋势=38.32,P<0.01)。5-10月是发病的高峰(96.72%)。确诊病例平均年龄66.74±10.47岁;职业以农民为主(83.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死亡危险增加,文登区(OR=7.029,95%CI:2.472~19.992)和荣成市(OR=3.646,95%CI:1.238~10.736)较环翠区死亡危险高,核酸检测Ct值≤25的危险较高(OR=6.869,95%CI:2.173~21.711)。与发病前一个月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盱眙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病家周围环境调查.结果 2011年盱眙县共报告8例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02/10万.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100%)、乏力(75%)、呕吐(50%);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减少(100%)、白细胞计数减少(100%).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多分布于丘陵地区农村,以从事与农业生产相关作业的中老年女性为主;多发生于夏季,以6月份发病数最多;人群普遍易感,其中,多数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虫叮咬史.结论 盱眙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例发病有地域特征,呈散在发生,蜱是可能的传播媒介,接触蜱或被蜱叮咬可能是该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商城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特征,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商城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及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商城县共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136例,发病率为18.09/10万,占河南省报告总数的36.56%(136/372)。报告死亡7例,病死率为5.15%(7/13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2%)。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10月份,占报告总数的98.53%(134/136),病例分布19个乡镇101个行政村,发病率最高的5个乡镇是观庙乡(44.74/10万)、汪岗乡(44.44/10万)、鲢鱼山乡(31.86/10万)、余集镇(31.19/10万)、金刚台乡(28.47/10万),5个乡镇发病数占报告总病例的47.06%。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80岁,占报告总数的88.24%。男女性别比0.63: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全部病例的96.32%。采集其中33例病例急性期血标本进行新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4例,阳性率为72.73%(24/33)。结论商城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呈明显季节性;病例高度散发,以丘陵地区为多;女性多于男性;农业劳动者为高危人群。病原体以新布尼亚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