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川省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为新一轮医改提供基础信息.[方法]按照第4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设计的方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系统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对抽中的城乡家庭户3 960户、11 679名居民进行健康询问调查.[结果]四川省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为217.3%o,农村高于城市、女性高于男性.自报两周患病程度严重者占26.8%,疼痛是城乡居民自感身体不适的主要症状.城乡每千人口两周因病持续天数为1 636 d,卧床率39.4%.,休工率17.2%o,休学率6.7%o,失能率16.2%.两周患病前5位疾病按系统顺位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占疾病构成的81.3%.两周新发疾病53.8%为慢性病发生持续到两周内.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按患病人数计算为168.1%o,按患病病例数计算为209.5%,慢性病按系统顺位,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占疾病系统构成的83.4%.城乡居民自报健康状况总体感觉评分78.4分.[结论]四川省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及慢性病患病率仍然较高,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是威胁该省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慢性病是主要的健康问题.四川省农村居民、女性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曲靖市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曲靖市三县(区)1161户居民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曲靖市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6.7%,患病后就诊比例为72.9%。影响两周患病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性别、慢性病患病及治疗情况等。[结论]曲靖市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略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但农村卫生服务需求仍处于较高水平,应重视妇女、儿童、老年人、低文化程度者及慢性病患者的健康保健。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评价老年人健康公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了云南省4284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用集中指数评价公平性。[结果]调查对象的两周患病率为9. 9%,慢性病患病率为36. 6%,需住院率19. 2%;家庭人口多是两周患病和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患慢性病是两周患病和需住院的危险因素;女性慢性病患病率和需住院率高于男性。不同收入老年人的两周患病和慢性病患病的集中指数均为负值,需住院的集中指数为正值。不同文化程度的相关健康指标的集中指数均为负值。[结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一般。经济因素和文化程度均影响着健康的公平性。应加强对女性、低收入和低文化程度老年人群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西部项目地区农村老年人两周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健康和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年11月—2019年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20个项目县的14 656名≥60岁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并运用单水平logistic回归和多水平回归统计方法分析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地区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28.53%,两周患病疾病种类主要为高血压(39.23‰)等慢性病,发病时间构成主要为慢性病延续到2周内(61.16%);多水平模型显示,女性两周患病率(19.91%)高于男性(14.88%)(χ~2=50.426,P 0.001);少数民族两周患病率(16.93%)低于汉族(18.92%)(χ~2=8.683,P=0.003);与医疗机构距离较远(2 km~或4 km~)的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低于0 km~组(P 0.05)。2周内有跌倒的老年人两周患病率(49.66%)高于未跌倒的老年人(16.71%)(χ~2=87.129,P 0.001);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两周患病率(26.25%)高于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11.72%)(χ~2=451.492,P 0.001)。结论性别、民族、与医疗机构距离、是否跌倒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病是中西部项目地区老年人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多水平模型比传统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更好地分析具有层次结构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医改前后甘肃省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利用的变化情况,为评价卫生服务现状、制定和调整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对甘肃省3000户、8535人进行问卷调查,并与2008年甘肃省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8年甘肃省居民两周患病率为40.40%、慢性病患病率为51.53%,较2008年均增长近30个百分点;两周就诊率为28.66%(城市21.00%,农村29.54%),较2008年提高18个百分点。每千人口两周患病天数、卧床率、每千人口卧床天数均有所增长,从2008年的889.00d、33.00‰、182.00d上升到2018年的3852.96d、97.48‰、548.45d。2018年,前3顺位疾病分别为高血压病、椎间盘疾病、糖尿病;自我医疗的比例为6.26%,未治疗比例为2.70%;年住院率为13.25%,遵医嘱离院比例达91.42%。[结论]新医改后,甘肃省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激增,城乡差距缩小;居民疾病谱持续改变,慢性病防控形势严峻;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显著提高,但城乡差距依然明显。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萝岗区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居民患病频率和有关影响因素,为卫生服务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由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入户询问,对住户成员进行询问调查。[结果]萝岗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63.20%0,城镇为149.32%o、农村为192.90‰;采用10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两周患病的主要因素为城乡分组、性别、婚姻状况、调查前半年是否惠有慢性病、饮酒和年龄。[结论]居民两周患病率高于国家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居民两周患病率(143.0%o),性别、城乡差异较大,应重点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佛山市南海城区老年人两周患病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重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海城区8个社区中的715名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本地区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39.43%,其中男性33.55%,女性44.10%。两周患病率位居前5位的疾病类别依次为循环系统(18.57%)、内分泌营养代谢(5.14%)、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4.14%)、呼吸系统(3.71%)和消化系统(1.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育锻炼、家庭关系、是否主动获取保健知识及是否患慢性病是影响本地区老年人两周内患病的独立因素。[结论]佛山市南海城区老年人两周患病率较高,应针对其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全面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述2001—201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情况。[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PubMed,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对最终入选的48篇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应用Meta-Disc软件计算总体患病率及95%可信区间,并绘制森林图。[结果]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粗患病率为6.19%,男性和女性糖尿病粗患病率分别为5.62%和6.03%。西北地区糖尿病粗患病率为7.90%,华北地区为2.62%。[结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近年来有升高趋势,糖尿病防治策略值得进一步研究,我国应制定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指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成都某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从成都市某区随机选取6个社区的1058户家庭共2850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居民两周患病率为4.4%,年龄为两周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慢性病患病率为5.5%,年龄和在业与否是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居民两周就诊率为40‰,患病后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总体较好,最常就诊单位为省级及以上医院,其次是市级医院。[结论]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较好,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较差;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足居民需求。  相似文献   

10.
以社区为基础的常见慢性病疾病管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8年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杳结果显示,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1].我国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病例中,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的病例,已由39%增加到了61%,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20.0%.以此推算,全国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病例数达到2.6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农村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岱海镇、麦胡图镇、曹碾满族乡3个乡镇799户农户,共计2058人进行卫生服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被调查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390.18‰,不仅高于2008年全国的平均水平176.7‰,也高于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农村平均水平213‰。分析表明年龄和慢性病是影响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农村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量较大,且年龄和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影响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日照市2001年城乡居民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掌握日照市居民疾病患病情况。为开展疾病防治工作与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2001年5-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9293名城乡居民进行入户调查,调查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情况。[结果]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32.68‰,慢性病患病率为148.07‰,均为女性高于男性,城镇高于农村,且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不同职业人群患病率不同;居民2周内所患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及伤害,主要慢性病是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疾病。[结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及伤害是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2000—2010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系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洁  唐智柳  李岚  顾丽娜  薛迪 《上海预防医学》2012,(11):604-608,616
[目的]系统综述2000—2010年我国高血压患病情况。[方法]对纳入的140项有关我国高血压粗患病率的研究进行系统性分析,应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软件计算我国高血压总体粗患病率及其95%可信区间,并绘制森林图。[结果]我国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3.33%,存在明显的时间、年龄、性别、地域和民族差异。[结论]我国高血压粗患病率处于亚洲中上水平,并继续上升;高血压患病状况的流行病学分析有利于危险因素与控制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日照市居民疾病患病情况 ,为开展疾病防治工作与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 ] 2 0 0 1年 5~ 6月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 92 93名城乡居民进行入户调查 ,调查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情况。 [结果 ]居民两周患病率为 1 32 68‰ ,慢性病患病率为 1 4 8 0 7‰ ,均为女性高于男性 ,城镇高于农村 ,且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不同职业人群患病率不同 ;居民 2周内所患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及伤害 ,主要慢性病是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疾病。 [结论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及伤害是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富民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农民两周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1月,在富民县抽取583名参加新农合的农民进行调查,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调查583人,两周内患病的81人,两周患病率为13.89%。两周患病率,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2.54%、15.20%,0-9岁、10-19岁、20-39岁、40-59岁、≥60岁分别为14.04%、17.14%、11.89%、13.02%、16.67%,汉族与少数民族分别为14.11%、9.09%,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以上文化者分别为13.28%、16.75%、15.52%、4.88%,农民、其他人群分别为13.16%、15.95%,人均收入800元以下8、00-1 499元、1 500-2 149元2、150-3 666元、≥3 667元者分别为15.89%、15.24%、14.18%、12.40%、13.46%,未婚的、在婚的与离婚丧偶的分别为12.57%、14.77%、10.71%,家庭人口数为1-3人、4-5人、≥6人者分别为17.47%、14.24%、7.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慢性病的为34.78%,未患慢性病的为13.04%(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两周患病率的因素有家庭人口数、是否患慢性病和文化程度。[结论]富民县参合农民两周患病率处于一般水平,家庭人口数少、患慢性病、文化程度低的参合农民两周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某县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安徽省某县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该县城及3个乡镇共946名居民.结果 城市男、女两周患病率分别为5.4%和4.9%,农村分别为2.6%和4.6%;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10.8%和6.16%.城乡居民两周内所患疾病主要为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居民去最近医疗机构所需时间明显多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结论 该地区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均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但是卫生服务可及性欠佳;老龄化程度较高,给卫生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参保城镇居民两周患病率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了解其卫生服务需求,做好参保城镇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石嘴山市343户共计1 133人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对实际符合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居民941人进行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 参保城镇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22.8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患病的相对危险度是男性的1.543倍;回族两周患病的相对危险度是汉族的1.711倍;慢性病患者的两周患病的相对危险度是非慢性病患者的8.107倍.结论 石嘴山市参保城镇居民两周患病率接近于全国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平均水平,低于1998年宁夏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平均水平.性别、民族、人均年收入、婚姻状况和是否患慢性疾病是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乡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及分布特征,为制定慢性病预防控制规划及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三市三县16370名15岁以上居民,以入户面访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慢性病总患病率为34.48%,城市(41.85%)高于农村(28.65%),女性(39.45%)高于男性(29.38%),25岁以后随年龄增长慢性病患病率显著上升。慢性病患病率居前5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13.18%)、肌肉骨骼系统疾病(7.84%)、消化系统疾病(3.92%)、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2.19%)和呼吸系统疾病(2.15%),共占慢性病总例数的84.87%。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是威胁辽宁省居民健康的首要疾病,是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职工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策略和方法。[方法]对该高校的教职工进行临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教职工总患病率为61.33%,其中仅患1种慢性病的占30.39%,同时患2种慢性病的占18.66%,患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占12.28%,男性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常见慢性病为高脂血症(23.14%)。[结论]高校教职工慢性病患病率与年龄组呈线性上升趋势,积极开展教职工医疗保健服务是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13年湖南省居民两周患病与≥15岁居民半年慢性病患病的疾病构成及顺位.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得到24 282人为调查对象,用Rao-Scott调整X2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间患病率差别、估算前10位疾病构成.结果 湖南省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接近(23.03%和22.75%),但农村15~岁、35~岁居民两周患病率(5.52%和14.96%)均分别高于城市(2.18%和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5岁、5~岁和15~岁年龄段居民两周患病以急性呼吸道疾病和伤害为主,≥35岁居民两周患病中慢病占较大比例.≥15岁城市居民半年内慢病患病率为32.97%,高于农村的27.6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4,P=0.247).≥35岁城乡居民慢病患病以高血压、糖尿病和椎间盘疾病最常见.结论 湖南省35岁以下居民两周患病以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和伤害为主,≥35岁居民中,随着年龄增加慢病所占比重增长迅速.≥15岁居民半年慢病患病率已达28.92%;高血压、糖尿病和椎间盘疾病成为≥35岁城乡居民最主要的慢性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