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予护肝、降酶和对症治疗等,在此基础上采用日本产全自动多功能人工肝治疗仪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8例患者中,治愈好转31例,总存活率为81.58%;死亡7例,占18.42%。患者的肝功能、凝血机制得到显著改善,TBIL、ALT、AST、PT、APTT比治疗前降低(P均<0.01)。治疗后红细胞和血小板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有所上升(P<0.05或0.01)。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能有效地降低重症肝炎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症状,是临床治疗中有效的支持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即PE+DPMAS治疗前与第1次、第2次治疗后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57名肝衰竭患者,根据采取的人工肝治疗模式不同将接受PE治疗的2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PE+DPMAS的33例患者纳入实验组。收集2组治疗前与2次治疗后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对比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功能、营养状况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球蛋白(globulin,Glb)、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第1次、第2次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治疗比对照组治疗能更...  相似文献   

3.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肝是重症肝炎、肝衰竭病人的重要治疗措施[1].我科2003年11月~2004年12月对13例重症肝炎进行27次人工肝血浆置换疗法(PE)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治疗前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症肝炎最先进且有效的方法。本组42例患接受人工肝治疗存在不同心理问题,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后,取得患的配合。同时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使治疗顺利进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30例重症肝炎患者在支持治疗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术。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测、观察、处理和术后护理是保证血浆置换术成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与胆红素吸附(PBA)两种人工肝治疗模式在重型肝炎中的短期效果.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确诊的重型肝炎患者70例划为常规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常规组使用PE模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PBA模式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  相似文献   

7.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相同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主要实验室指标及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不良反应。随访3~12个月的存活率判断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ALT、AST、总胆红素、肌酐均明显降低(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升高(P<0.01);40例次治疗中仅有3例次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治疗组总存活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35.0%(P<0.05)。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是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观察双重血浆吸附(DPMAS)、胆红素吸附(PBA)及血浆置换(PE)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寻找能替代血浆置换的新模式。方法  将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40例行人工肝治疗的肝衰竭患者,分为DPMAS组、PBA组和PE组,观察生化指标、不良反应和临床症状,并行治疗前后对比和3组间多重对比。 结果  DPMAS和PE均能显著降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及C反应蛋白(CRP),升高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PBA仅降低TBI和DBIL,对其他疗效不显著。PE组降低TBIL、ALT和升高PTA的效果最佳。DPMAS组与之相近,且CRP下降率高于PE组。3组治疗均能不同程度改善临床症状,PE组的不良反应明显,DPMAS组好转率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双重血浆吸附术的疗效明显优于胆红素吸附术,与血浆置换相当,又能显著清除炎症因子,克服血浆缺乏和过敏等缺点,仅需增加设备和费用的支持,可作为替代血浆置换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重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内毒素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8/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2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BIL、ALT、AST水平和IL-8、TNF-α、内毒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肝功能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先玲 《中外医疗》2008,27(14):146-146
目的 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 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血置换(plasm a exchange,PE)治疗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对7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PE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经治疗后症状.肝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 PE治疗可显著改善肝功能,提高近期存活率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通过对34例患者接受人工肝治疗的观察,总结护理经验体会;结果34例重症肝炎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精心做好术中、术后护理,是血浆置换术治疗顺利进行,取得满意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简称ALSS)血浆置换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治疗重症肝炎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它利用血液净化技术对重症肝炎患者血浆进行交换或处理,清除内毒素、胆红素等有毒物质,补充血浆蛋白和各种凝血因子,暂时代替已丧失的肝脏功能,为进行临床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帮助病人渡过危险期,有利于病人的病情恢复。我们于2001年5月~2003年12月应用ALSS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5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的满意率为远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6%和64%);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和40%)。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低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焦虑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 应用PE配合常规疗法治疗30例的疗效与31例对照组常规疗法作比较分析。结果 PE配合常规疗法较常规疗法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前者阿托品用量少,住院时间短,治愈率高,死亡率低。结论 PE配合常规疗法治疗重症农药中毒,可减少阿托品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因此PE不失为治疗重症农药中毒的一种有效的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关于肝衰竭疾病,应用血浆置换法,以及胆红素吸附法治疗效果的研究分析。方法将52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其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胆红素吸附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逐渐的趋于正常,在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上,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衰竭使用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后,有着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有效的规避了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种种弊端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通路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76例慢性肝功能衰竭治疗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股静脉置管和直接血管穿刺组,共进行124次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转氨酶下降情况以及相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及转氨酶均有明显下降,但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股静脉置管组在减轻患者疼痛、出血方面优于直接血管穿刺组(P〈0.05),感染、堵管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良好的血管通路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成功有关键作用,股静脉置管是一种较为安全、方便、理想的血管通路建立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红素吸附术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2名肝衰竭患者,通过单侧股静脉置入双腔单针管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胆红素吸附术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前给予必要的防护措施,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并记录。对于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及治疗。结果 52名肝衰竭患者共进行了122例次人工肝治疗,出现58例次不良反应,经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及相应的治疗全部缓解。结论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能降低并发症,缓解不良反应,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人工肝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血总胆红素(TBil)水平、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氨(NH3)、ALB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人工肝血浆置换可以有效的改善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生化指标,对提高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