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结果的可能原因.方法对29例SAH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结果呈阴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可能出现的原因及对其愈后进行判断.结果125例SAH患者行DSA病因诊断阳性率为76.8%,其中动脉瘤80例(83.3%),动静脉畸形10例(10.3%),烟雾病6例(6.25%).各年龄阶段动脉瘤均为最主要病因,而动静脉畸形、烟雾病在低龄患者中更为常见.阴性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10例(34.49%)、糖尿病8例(27.58%).结论阴性患者的常见原因:⑴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SAH;⑵假阴性动脉瘤;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微小动脉瘤;⑷技术及设备的原因;⑸其他.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阴性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并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11年1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6例全脑血管造影阴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复查情况。结果 (1)临床表现:8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头痛,73例出现脑膜刺激征,62例出现恶心和(或)呕吐,37例伴有高血压史。(2)实验室检查:86例患者CT扫描未发现单纯脑室内出血或单纯脑实质内出血,伴有脑室内出血4例,硬膜下血肿3例,纵裂血肿2例。有74例再次行全脑血管造影,发现颅内动脉瘤22例,其中14例伴高血压,术前脑血管造影显示颅底大动脉或主干动脉血管壁不光滑。(3)治疗方法及复查结果:22例动脉瘤患者中8例保守治疗,7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4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3例行载瘤动脉支架置入;复查均未见异常。结论全脑血管造影阴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有颅内动脉瘤或其他病变的可能,必要时应复查造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76例行DSA检查的SA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后造影时间分为A(<24h)、B(1~3d)、C(4~14d)、D(>14d)4组,对其病因、造影时间、并发症等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76例SAH患者DSA病因诊断阳性率为71.4%,其中动脉瘤153例(55.5%),动静脉畸形28例(10.1%),动脉炎9例(3.3%),烟雾病7例(2.5%)。各年龄阶段动脉瘤都为最主要病因,而动静脉畸形、烟雾病在低龄患者中更为常见。动脉瘤好发部位依次为颈内动脉及分叉部、椎基底动脉及后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不同时程DSA的异常检出结果比较,B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并发症比较,A组再出血、脑积水、消化道出血、低钠血症、癫痫发作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脑血管痉挛以C组发生率最高,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则以D组发生率最高。结论DSA对SAH病因诊断阳性率高,SAH患者病因诊断应常规行DSA检查,时间以发病1~3d为宜。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脑血管造影 (DSA)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 30例DSA阴性的 SAH患者临床表现、CT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 :头痛 30例 ,呕吐 2 6例 ,脑膜刺激征阳性 2 8例 ,一过性意识障碍 4例 ,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4例 ,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且全部治愈出院。 30例中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PNSH) 18例。结论 DSA阴性的 SAH患者临床症状轻 ,并发症少 ,预后好。其中 PNSH病人应避免重复造影 ,脑、脊髓 MRI对明确病因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的病因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对1999年至 2 0 0 3年 6月间 5 4例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患者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 4例患者中 13例获得明确诊断 ,通过重复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 1例右额叶脑动静脉畸形 ,1例右侧后交通动脉瘤 ,头颅MRI检查发现 2例隐惹性血管畸形 ,均经手术证实。手术探查发现 2例前交通动脉瘤 ,7例为脑动脉静畸形。结论 不明原因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未见异常患者多为动脉瘤血栓形成 ,微小动脉瘤 ,瘤颈狭窄 ,血管痉挛及病变被血肿压迫不显影等。首次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应重复造影检查 ,并进一步行MRI、CT检查 ,对于反复同一部位出血或头颅CT、MRI扫描高度怀疑有病灶存在者均应行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首次全脑血管造影(DSA)阴性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对32例首次DSA阴性的SAH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21例复查DSA,7例明确诊断,14例仍阴性,其中6例诊断为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并随访1年,4例无再出血。未复查DSA的11例中,2例经MRI确诊,3例因病情加重紧急手术治疗,4例病重出院或死亡,2例拒绝检查。结论首次DSA阴性的SAH患者,应尽可能复查DSA,同时配合进行头颅CT、MRI以及MRA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首次脑血管造影(DSA)阴性病例的病因、诊疗策略及预后等.方法 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50例自发性SAH首次DSA阴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50例患者首次DSA均在发病后1周内检查,均为阴性.后经DSA复查并行MRI或MRA检查,根据结果总结SAH的原因、重复造影情况、治疗及预后.结果 50例经复查的患者中,共发现检查结果阳性病例10例,包括动脉瘤5例、隐匿性脑或脊髓血管畸形3例及海绵状血管瘤2例,其中9例行手术或栓塞治疗治愈出院,1例病人外院行伽马刀治疗痊愈;40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39例治愈出院,1例因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患者死亡.诊断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SAH(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PNSH)21例,复查14例,均为阴性.结论 对于首次DSA阴性的患者在执行科学规范的治疗基础上,应积极复查DSA并行MRI,根据结果,及时治疗.但对于诊断PNSH的病人,建议避免二次造影,但必须随诊CTA或MRI.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与脑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与原因。方法对120例经头颅CT、腰椎穿刺术和临床症状诊断为SAH的患者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首次造影结果阴性的患者2周后行第2次DSA检查,对临床症状与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阳性是SAH的主要症状;DSA造影阳性者95例(79.2%),其中脑动脉瘤72例(75.8%),常规正侧斜位DSA检出脑动脉瘤75个,旋转DSA检出7个;脑血管畸形19例(20.0%),烟雾病3例(3.2%),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例(0.1%),正常者25例(20.8%)。结论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SAH诊断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研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临床145例经头颅CT所证实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全脑血管造影(DSA)特点、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该组患者表现:头疼138例(95%)、呕吐126例(87%)、脑膜刺激征阳性105例(73%)、意识障碍42例(28%),所有病人中有10例放弃检查,135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DSA)、造影阴性者30例(20.7%)、颅内动脉瘤98例(67%),动静脉畸形1例,moyamoya5例,动静脉瘘1例。结论SAH病人是一种神经外科急症,一般病情重,死亡率、致残率高,一旦确诊应立即转入有条件的神经外科中心行DSA检查,明确诊断后有效手术干预,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由于颅内动脉或静脉破裂,血流进入蛛网膜下腔即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分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每年发病率10.5/100.000. 相似文献
11.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89)
目的本文探讨首次脑血管造影(DSA)呈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首次DSA呈阴性的SA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发病时均无意识障碍,Hunt~Hess分级为Ⅰ~Ⅱ级,首次DSA均呈阴性,其中CT及脑血管造影符合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室内出血2例、伴膜下血肿2例。复查脑血管造影2例显示前交通动脉瘤。结论 PNSH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影像学特点独特,并发症少,预后良好者。对于SAH后首次造影阴性的病人,应重复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DSA检查结果.结果 25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颅内动脉瘤19例,动静脉畸形(AVM)1例,未见异常者5例.42例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AVM 14例,动脉瘤6例,烟雾病1例,未见异常者21例.结论 DS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检查,对明确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造影阴性1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特殊类型的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的认识水平,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首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SAH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148例患者Ⅱ级以下133例,除5例患者行腰穿检查确诊为SAH外,其余患者均于发病1~2d内行头颅CT检查确诊。根据CT表现,出血仅位于中脑周围池者,和此部位延及一侧或两侧侧裂池者?延及纵裂池者?并有脑室出血者共122例。全部病人均在发病1~20d内首次行DSA检查,均为阴性。88例复查无阳性发现。139例病人愈后较好;3例有轻度的神经功能障碍;3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恢复较好;3例因高龄合并其它脏器并发症家属放弃治疗。百余例患者随访6~36m,均无再出血发生。【结论】PNS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SAH,无严重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和再出血发生。提高对其的认识,对临床诊疗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非典型的PNSH患者,在除外脑血管痉挛的情况下,要有技术充分的6条血管的脑血管造影,多个角度投照。 相似文献
14.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与脑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与脑血管造影术的特点。方法对110例SAH患者症状、病因及DSA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是SAH主要症状;DSA造影阳性者92例,其中脑动脉瘤64例、血管畸形17例和脑动脉狭窄及闭塞11例。结论颅内动脉瘤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是SAH病因诊断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205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70例患者DSA阴性,对照组135例患者DSA阳性,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等。结果观察组颈强发生率及脑血管痉挛率等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吸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AH)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Ⅰ级、Ⅲ级Hunt-Hess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癫痫发生率、脑积水及脑梗死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积水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导致SAH患者DSA阴性的第一因素,DSA阴性的SAH出血患者吸烟少,临床症状轻,并发症少,病死率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病因。方法 分析脑血管造影阴性的SAH2 5例。绝大多数均经CT、DSA、MRI检查。结果 2 5例中 ,脊髓动静脉畸形 1例 ,血液病 1例 ,另 2例可能为破裂出血的隐匿型血管畸形或海绵状血管瘤。结论 初次血管造影阴性的SAH的处理及预后与CT上出血的特征有密切关系 ,对于环中脑池蛛网膜下腔出血 (PNSH)应避免重复造影 ,脑脊髓MRI检查对明确病因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方法 分析脑血管造影阴性的SAH25例。绝大多数均经CT、DSA、MRI检查。结果 25例中,脊髓动静脉畸形1例,另2例可能为破裂出血的隐匿型血管畸形或海绵状血管瘤。结论 初次血管造影阴性的SAH的处理及预后与CT上出血的特征有密切关系,对于环中脑池珠网膜下腔出血(PNSH)应避免重复造影,脑脊髓MRI检查对明确病因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比较90例DSA阴性和171例DSA阳性SAH患者的性别,诱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癫痫发作,入院时Hunt-Hess分级,内科治疗后的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再出血率,脑积水率,脑血管痉挛率,病死率,改良Fisher分级,CT表现符合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数量及出院时的NIHSS评分等指标。结果 DSA检查阴性的SAH患者男性居多,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较DSA阳性组少。DSA阴性的SAH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相对较轻;经治疗后,头痛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均较短,再出血率、脑积水率、脑血管痉挛率及病死率均较低,预后良好。结论 DSA检查阴性的SAH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相对较轻,颅高压症状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短,并发症率及病死率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庞明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9):2215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对38例诊断为SAH的患者行DSA检查,并对所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8例SAH患者DSA病因诊断阳性率为86.8%,其中动脉瘤28例(73.7%),动静脉畸形2例(5.3%),烟雾病2例(5.3%),动脉炎1例(2.6%).动脉瘤主要发生在颈内动脉(35.7%),其次是后交通动脉和前交通动脉(21.4%,17.8%).中型动脉瘤占绝大多数(57.1%),其次是小型动脉瘤(21.4%),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较少见.28例动脉瘤经介人治疗后有19例治愈(67.9%),好转5例(17.8%),4例因再次出血而死亡(14.3%).结论 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SAH的主要病因,DSA能明确动脉瘤的部位和大小,对于SAH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全脑血管造影(DSA)的特征。方法:对66例SAH患者的临床表现、颅脑CT、脑DSA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SAH的病因主要以颅内动脉瘤为主,且主要以中小型动脉瘤为主,旋转DSA可以清楚显示动脉瘤在立体空间中的实际解剖关系;CT平扫的出血量不一定跟动脉瘤的大小相平行;青壮年患者血管痉挛程度较年龄偏大的患者重。结论:SAH以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为主,脑DSA能明确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是SAH病因学检查的首要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