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云南和广西开展传染病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的程度,为更好地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4-2017年云南和广西所有涉及传染病应对措施的公开信息和文献,采用开展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的程度值对结果进行评判(0分表示程度最差,100%表示程度最好)。并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评估的程度值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4-2017年,云南开展干预效果评估的程度值均处在0. 1%及以下。广西开展评估的程度从2004年到2007年基本呈现下降趋势; 2008年快速上升到4. 32%后基本呈现下降趋势,但每年均维持在3. 04%及以上。两省开展效果评估的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无统计学相关(云南r=-0. 062,P=0. 833;广西r=0. 549,P=0. 052);但2008-2017年,广西省开展评估的程度与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r=0. 850,P=0. 004 0. 05)。[结论]云南和广西开展传染病干预效果评估的工作亟待加强,云南比广西薄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合评价沪陕两地传染病领域提出公共卫生问题干预措施的程度,分析两地异同,并探索其与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系统收集沪陕传染病信息系统的所有政策和文献并进行量化,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分析提出问题干预措施的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 2000-2017年,沪陕两地提出问题干预措施的程分别由2000年的1. 40%、0. 00%提升到2017年的25. 87%、35. 71%,与传染病发病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810、-0. 646 (P 0. 01),对传染病发病率的解释程度分别为65. 30%和34. 90%。[结论]陕西省提出问题干预措施的程度高于上海市。两地提出干预措施的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呈负相关,提出问题干预措施的程度越高,对传染病的控制作用越显著。两地仍需继续提高提出问题干预措施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2—2017年云南与广西两地传染病防控管理与监控机制的可行程度的变化,探寻可行程度变化对传染病防治效果的影响,为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系统完整收集云南与广西两地所有官方发布涉及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的政策文本,量化政策文件内容形成相关字段,赋值统计形成可行程度值。使用Excel 2016进行摘录、整理、建立数据库,分析管理与监控机制可行程度变化情况。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可行程度与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2—2017年,云南传染病领域监控与管理机制的可行程度从15.49%上升至16.90%,可行程度与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负相关(P0.05)。广西传染病领域监控与管理机制的可行程度从15.80%上升至16.22%,可行程度与甲、乙类发病率之间无相关性。结论云南与广西两地传染病管理与监控机制可行程度提高缓慢,两地传染病防控相关部门(机构)职责落实缺乏有效监控,需进一步明确各相关方职责,设置相应考核监督主体,提升管理与监控机制可行程度,以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评价沪陕两地识别传染病防控需要的准确程度,探讨其对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穷尽收集政府等发布的涉及沪陕两地传染病敏感指标的公开信息报告和研究文献,描述两地识别传染病防控需要的准确程度变化情况,运用Spearman相关、线性回归分析其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从2000年到2017年,上海市识别传染病防控需要的准确程度由11. 4%上升至48. 3%,陕西省则由1. 5%上升至36. 3%。沪陕两地的识别传染病防控需要的准确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沪陕两地识别传染病防控需要的准确程度均大幅提升,且对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有积极引领作用。但两地识别传染病防控需要的及时性与连续性仍较为不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京沪妇女保健信息系统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程度的现状,明确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的内涵及意义,尝试量化表达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程度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全面地收集2004—2017年京沪利用妇保信息系统发布的对妇女健康问题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的研究文献和公开信息,运用综合量化法比较京沪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程度,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间关系。结果北京每年发布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的信息资料低于4篇,14年间累计发布22篇,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程度由2004年的2.36%降至2005年的1.18%,2008年升至2.56%,之后略有下降,至2017年为2.11%。上海仅有4年发布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的本底资料,累计发布6篇,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程度0%提升至2011年的1.29%,但之后便降至2017年的0.72%。京沪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的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间未呈现相关性(r京=–0.112,P=0.703;r沪=–0.460,P=0.098)。结论京沪妇女保健信息系统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程度均较低,北京高于上海;适宜的妇女保健体系应建立干预控制效果的评估机制;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程度的量化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邵天泰      陈任      李程跃    于明珠    郝超    郝模    胡志     《现代预防医学》2021,(22):4127-4130
目的 分析比较2000—2017年浙沪两地传染病领域财力投入总量适宜程度变化趋势及其差异,探讨其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意义。方法 系统收集1995—2017年所有涉及传染病领域财力资源的相关文献,摘录其中关于财力投入总量问题的表述,并用“五分度评分法”进行赋值。采用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其适宜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间的关系。结果 2000—2017年间浙江省传染病财力投入总量适宜程度从20.0%上升至41.7%,上海市从0.0%上升至58.0%。两地的适宜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浙江省财力投入总量适宜程度对传染病发病率的解释程度为66.4%,上海市为56.2%。结论 浙沪财力投入总量适宜程度对传染病防治的促进作用已初步显现,且两地适宜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京沪妇女保健信息系统风险预警能力的变迁,明确风险预警的内涵与意义,尝试量化表达风险预警程度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基于政府、卫计委、妇幼保健机构的网站和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系统,全面地收集2004—2017年利用京沪妇保信息系统发布的有关妇女健康风险预警的政府信息和研究文献,量化计算风险预警程度,运用Spearman相关及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风险预警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间的关系。结果北京的风险预警程度自2004—2010年一直为0%,在2011年发布了1篇育龄期保健问题类型的风险预警信息之后,风险预警程度上升至0.09%,此后再未发布预警信息,风险预警程度降至2017年的0.05%。而上海的风险预警程度自2004—2016年一直为0%,仅在2017年发布了1篇育龄期保健问题类型的风险预警的信息,风险预警程度提升至0.05%。北京风险预警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呈明显负相关(rs=–0.669,P=0.009),对孕产妇死亡率的解释程度为57.1%(P=0.002),而上海未显示相关性。结论京沪妇女保健信息系统风险预警功能发挥程度较低,北京的风险预警体现出对妇女健康效果的支撑作用;适宜的妇女保健体系应能及时地预测、预警主要风险的变化及趋势;量化表达风险预警程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云南与广西两地2002-2016年传染病防治领域激励机制覆盖程度的变化,探究其变化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的关联,为促进云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收集云南、广西所有在官网信息中公开发布的涉及传染病领域激励机制覆盖的政策文件,摘录形成与相关部门实施奖惩措施有关内容字段,并对其进行赋值量化,计算各类部门激励机制覆盖值以及综合覆盖程度。使用Excel 2016对文本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摘录、建立数据库并且描述其变化趋势;利用spearman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激励机制覆盖程度与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2002-2016年,云南传染病领域激励机制覆盖程度由42.35%提升至60.08%,激励机制覆盖程度与云南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负相关(r=-0.671,P<0.05),覆盖程度增长对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下降有显著影响(R^2=0.579,P<0.05);广西传染病领域激励机制覆盖程度由39.81%提升至59.27%,两者间不相关(P>0.05)。[结论]云南、广西两地业务主管部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已基本覆盖激励机制,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激励机制覆盖程度仍然较低,进一步促进激励机制有效覆盖部门、建立健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激励机制是降低传染病发病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云南、广西两地主要部门(机构)甲乙类传染病计划与评价机制可落实情况及其差异的可信度,检验基于文献研究视角评价工作落实情况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987-2017年所有涉及云南、广西两地主要部门(机构)对甲乙类传染病领域工作落实程度评价的政策文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政策文件中分析主要部门对甲乙类传染病防控任务的关注度,以此对工作落实程度进行评价(0分表示文件集中没有相应指标,1分表示文件集中提到该指标)。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工作任务可落实程度与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间的关系。结果云南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2004-2011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1年后基本呈缓慢上升趋势。云南省中长期目标及评价体系的可落实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广西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2004-2011年呈缓慢上升趋势,在2011年达到了发病率的最高值356.13/10万,2011年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长期目标及其评价体系的可落实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2011年上升幅度较为缓慢,2014年后大幅度上升。两地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与工作任务可落实程度之间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5)。结论云桂两地支撑部门在传染病领域的职责明确程度有待加强;云南省在传染病领域评价指标对主要部门的覆盖程度低于广西,且云南省计划与评价机制可落实程度对健康结果的促进作用较广西地区更为明显;基于政策文件分析视角对传染病计划与评价机制可落实程度的量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分析沪陕两地传染病领域管理运行机制的完善程度的变化趋势,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简称传染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官方公开渠道收集2000~2017年上海市和陕西省两地传染病领域相关政策文件,从中提取并计算分析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程度,运用卫生系统宏观模型、Spearman相关、拟合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完善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0~2017年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程度上海市较陕西省偏高,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从26.08%、16.23%上升到56.98%、42.05%。2000~2017年沪陕传染病发病率整体有下降态势,相关和回归结果显示,2000~2017年上海市的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分别为-0.81(P0.01)和0.79(P0.01),陕西省相关系数为-0.66(P0.01),回归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沪陕两地管理运行机制的完善程度有所改善,仍有提升空间;完善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前者推动后者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沪陕两地传染病防治服务的健全程度及其差异,分析其与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系统收集沪陕有关传染病防治相关的政策文件以及涉及两地传染病防治服务公平性问题的文献,综合评价两地传染病防治服务健全程度。运用Spearman相关与线性回归分析服务健全程度与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相关性。结果 2000年沪陕两地传染病防治服务健全程度分别为52.80%、22.21%,2017年分别增长至74.60%、38.70%。沪陕两地传染病防治服务健全程度与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r_(上海市)=-0.83、r_(陕西省)=-0.65,P0.05),调整R~2分别为0.79、0.18。结果 2000年至今,沪陕两地提供的传染病防治服务体系均有所改善,且服务健全程度对健康结果的改善作用逐渐体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沪陕两地传染病信息共享的程度,分析其与传染病发病率间的相关性。[方法]系统收集2000-2017年沪陕两地利用传染病信息系统发布的相关信息,运用Spearman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信息共享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间的关系。[结果] 2000-2017年,上海市信息共享程度由26. 7%提升至58. 2%,陕西省则从0提升到32. 4%;沪陕两地的信息共享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间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P 0. 001),对传染病发病率变化的解释程度分别为80. 8%和20. 3%。[结论]沪陕两地的传染病信息共享程度均在逐步提升,信息共享所发挥的作用已初步体现;沪陕两地仍需加强卫生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信息共享水平,促进信息在政府、相关部门、专业机构和其他组织间的跨部门交流共享。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沪陕两地传染病相关政策中长期目标可落实程度的变化趋势,分析其与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简称传染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官方公开渠道收集2000~2017年上海市和陕西省两地传染病领域相关政策文件,从中提取并计算战略目标可落实程度,运用Spearman相关、线性回归等分析中长期目标可落实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0~2017年中长期目标可落实程度上海较陕西偏高,两地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沪陕中长期目标可落实程度对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的影响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上海市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分别为-0.83(P0.01)和0.74(P0.01),陕西省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分别为-0.67(P0.01)和0.25(P0.05)。结论沪陕两地中长期目标可落实程度有所改善,但两地可落实程度仍有提升空间;中长期目标可落实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前者推动后者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京沪妇女保健信息系统防控风险的程度,明确妇女保健风险防控的意义,尝试量化表达风险防控程度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系统收集2004—2017年京沪通过妇保信息系统发布的对具体妇女健康风险提出干预及防控措施的研究文献和公开信息,综合量化京沪风险防控程度,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风险防控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2004—2007年北京每年发布的风险防控信息资料低于4篇,风险防控程度由4.73%降至3.58%。2008年开始每年发布在5~11篇,14年间累计发布81篇,风险防控程度由5.42%上升7.61%。上海每年发布低于5篇,14年累计发布仅26篇,风险防控程度由0%提升至2014年的3.73%,后又略降至2017年的3.11%。两地的孕产妇死亡率与风险防控程度间均未呈现相关性。结论北京、上海妇保信息系统风险防控功能的发挥提升缓慢,上海低于北京;京沪两地的风险防控效果并不突出;适宜的妇女保健体系应采取有效干预和控制措施、及时降低和消除主要妇女健康风险;探索量化表达风险防控程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沪陕两地传染病管理与监控机制齐全程度,分析其与传染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系统收集沪陕两地所有涉及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公开政策文件,摘录并量化管理与监控机制齐全程度,运用Spearman相关、简单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管理与监控机制齐全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沪陕两地管理与监控机制齐全程度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上海市从2000年的15.58%上升到2017年的42.00%、陕西省从22.82%上升到40.36%,沪陕两地齐全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r=-0.85、-0.71,P0.01),调整R~2分别为0.81,0.28(P0.01)。结论齐全的管理与监控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染病防控效果的改善,但职责分工明确程度仍需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国际贸易及出入境人员流动逐渐增多,我国国境口岸面临新发和多发传染病输入和输出的风险。如何对口岸新发和多发输入性传染病开展风险识别及预防控制,提高口岸输入性传染病监测预警水平,是后疫情时代卫生检疫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口岸输入性传染病风险识别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发现口岸输入性传染病风险识别中存在预警滞后性、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差异大以及过度依赖风险体系模型导致疫情误判的问题,提出后疫情时代在口岸输入性传染病风险识别中要充分收集信息、正确甄别信息和恰当评估输入性传染病疫情信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艾玲    蒲川    邓晶    冯占春    李伯阳    胡志    陈任    李程跃    郝模   《现代预防医学》2022,(16):2998-3003
目的 综合分析四川省和重庆市(简称川渝)两地把握公众健康需要程度现状及差异,评价准确识别程度与慢性病防制工作的关系。 方法 系统收集川渝慢性病领域公众需要的公开信息,量化其准确识别程度,运用Spearman秩相关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公众需要程度与慢性病防制效果之间的关系。 结果 2000—2020年川渝两地准确把握慢性病公众需要程度逐渐上升。2020年川渝差异不明显(18.8% vs 20%)。两地把握公众需要程度与慢性病防制效果呈正相关(P<0.01),四川准确把握程度对慢性病防制水平的解释程度为92%,重庆为87.6%。结论 川渝两地把握公众健康需要能力提升,但两地识别程度仍需加强。本研究采用的量化评估方法具有科学性,可进一步应用于其他公共卫生领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沪陕两地传染病职责分工明确程度,分析其对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沪陕两地传染病防控工作公开政策文件,从中摘录并量化相关信息,评价两地职责分工明确程度,运用Spearman相关、简单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职责分工明确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沪陕两地传染病防控体系职责分工明确程度分别由2000年的26.31%、29.38%上升至2017年的46.63%、40.97%;其与传染病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80,调整R~2分别为0.72,0.30。结论沪陕两地传染病防控体系职责分工明确程度提升对传染病发病率的降低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且上海市大于陕西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京沪两地识别妇女保健需要权威程度的变迁情况及其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并验证识别妇女保健公众需要权威程度量化评价的可行性。方法从研究机构、专业机构和政府3个层面出发,收集2000—2017年京沪两地发布的所有妇女保健敏感指标公开信息,运用描述性方法等分析两地发布妇女保健需要信息的变迁情况,并运用Spearman相关、单因素回归等分析识别权威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结果上海政府等机构共同发布妇女健康敏感指标信息情况略优于北京,共同发布信息的问题数占比由2000年的30.0%提升至2017年的40.0%,北京则由2000年的0%提升至2017年的30.0%,其中育龄期保健类型上海三类机构共同发布信息的问题占比保持在40.0%水平,北京最高为20.0%,孕产期保健类型京沪共同发布情况2017年均为50.0%,但上海在2000年已发布问题占比已为25.0%;最终识别妇女健康需要的权威程度北京由40.5%提升至63.1%,上海由59.9%提升至69.9%。两地识别权威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均存在负相关,其中上海的相关程度高于北京,相关系数为–0.710,北京为–0.484,京沪识别妇女健康需要权威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均存在负影响关系,方程解释程度为37.2%和47.1%。结论适宜的妇保体系应加强政府等主要部门对健康需要的识别,上海识别妇女保健权威程度提升对健康结果作用略高于北京,专业机构应加强对妇女保健信息的识别与发布,促进妇女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沪陕两地传染病法律法规的完备程度,分析其与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以下简称为传染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系统收集与传染病相关的所有文件,计算法律法规的完备程度;运用Spearman相关、线性回归分析其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0~2017年,沪陕两地传染病法律法规的完备程度分别由61.89%、46.43%上升到75.53%、52.35%,其与传染病发病率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85、-0.64,P0.01)。结论沪陕两地传染病法律法规的完备程度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上海市法律法规的完备程度优于陕西省,两地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但缺少公共卫生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