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正> 乙型肝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易于传播的常见病,它是以肝细胞变性、坏死、溶解为主要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本肝炎防治组应用长春市生化制药厂产的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急慢性乙型肝炎200例进行了疗效观察,结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治疗组:200例乙型肝炎病人,男性132例,女性68例。黄疸型56例,无黄疸型37例。慢性活动性肝炎127例,慢性迁延型肝炎37例。病毒携带者34例。学龄前儿童76例,成年人86例。 2、对照组:120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 相似文献
5.
季凤华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1996,10(2):106-107
<正>1995年春,海安部分地区流行性腮腺炎大流行,我们试用人脾免疫核糖核酸(iRNA)治疗“流腮”患儿5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儿科门诊初诊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32个月~14周岁,病程<1天32例,~2天18例,~3天6例,初诊 相似文献
6.
7.
慢性乙型肝炎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最终将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1],而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则是一大难点。我们对77例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人,观察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本文中92例病人均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分设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HBeAg均为阳性。其中治疗组77例,包括男性52例,女性25例,年龄17~59岁,平均(35±9)岁;对照组15例,包括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0~62岁,… 相似文献
8.
9.
10.
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乙肝1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乙肝150例疗效观察刘玉华,孙美祥抗乙型肝炎免疫核糖核酸(IRNA)是用乙肝疫苗免疫动物后提取的RNA(HBsAgIRNA),它能传递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特异性免疫信息。在体内可诱导特异性抗体的产生。70年代后期国内外学者开始...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阑尾肿瘤12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5年1月~2000年3月的12例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中良性肿瘤6例(阑尾管状腺瘤1例、粘液性囊腺瘤5例),恶性肿瘤6例(阑尾类癌4例、粘液性囊腺癌2例),均行手术切除。1例典型类癌患者于住院期间死亡,随访其它患者,未见肿瘤转移和复发。结论:阑尾肿瘤少见且临床诊断困难。大部分原发性阑尾肿瘤行单纯阑尾切除术即可,阑尾腺癌、腺类癌及Φ〉2cm的典型类癌,应考虑右半结肠切除术。对于Φ=1cm~2cm的类癌,其手术方式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12.
发疱式自体表皮移植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发疱式表皮移植术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83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采用发疱式自体表皮移植术,植入直径8mm~10mm皮片352片,对特殊部位白斑于术前采用冷冻或高频电方法祛除表皮。结果:皮片存活率96.02%,总有效率89.77%。106片(29.36%)供皮区出现色素沉着,所有植皮区、供皮区均无瘢痕形成或同形反应发生。结论:发疱式自体表皮移植术是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杜会芬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2(3):193-194
目的观察转移因子胶囊联合白癜风丸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应用转移因子胶囊与白癜风丸;对照组55例应用白癜风丸。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1.7%,对照组显效率为61.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转移因子胶囊联合白癜风丸治疗白癜风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杨心乐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2,14(2):151-153
对39例狂犬病暴露者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有:(1)伤口未处理或处理不及时不彻底;(2)未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3)与现行狂犬疫苗的质量及免疫程序有关。 相似文献
15.
截瘫病人发生多汗症较为常见,病因不清。1980年以来,我们对住院及家庭病床26例完全截瘫患者的多汗症,采用多种方法治疗,对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这些病人的多汗症均有明显的诱因,当诱因解除后,多汗证便随之缓解或消失。积极寻找并及时解除诱因是治疗截瘫后多汗症行之有效的方法。讨论了截瘫后发生多汗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内镜套扎术和硬化剂注射后预防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意义。方法 :本文随机比较了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组和非门静脉高压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的差异 ,比较内镜下套扎术和硬化剂注射后对食管黏膜的影响以及反流性食管炎对内镜治疗的影响。观察质子泵抑制剂和促动力药预防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及出血的重要性。结果 :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者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高于非门静脉高压组 ,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明显反流性食管炎的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后可加重反流性食管炎 ,并且再出血发生率亦高于无或有轻度反流性食管炎者。术中、术后常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和促动力药可促进内镜治疗后黏膜愈合及预防出血的发生。结论 :门静脉高压易合并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引起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诱因 ,预防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促进内镜下治疗后黏膜的愈合 ,并可预防术中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7.
娄耀君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4(5):341-342
目的 探讨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并防止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96例上颌窦病变患者行鼻内窥镜和柯-陆手术联合进路鼻窦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结果 术后随访1-6年(平均3年),治愈85例(88.5%),好转11例(11.5%),总有效率100%。结论 该方法可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防止复发,弥补了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在处理上颌窦病变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对18例原发性开角青光眼、44例原发性闭角青光眼病人和90例同种族正常人进行了调查、比较,结果显示青光眼病人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两组病人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原发性青光眼病人皮纹学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该病的普查、筛选,甚或提供诊断该病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儿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术后PaO2 变化。方法:测定术前、术后第1、3 和20h PaO2 值。结果:PH 组术后20h 的PaO2 低于术前(P< 0.05),低于无PH组(P< 0.05),且重度PH组低于轻、中度组(P< 0.05)。结论:影响因素为术前肺间质改变和术后呼吸功能暂时障碍 相似文献
20.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34例正常人及200例结核病人的血清皮质醇含量,未经抗痨治疗的结核病人皮质醇含量(8AM:797.42±268.02nmol/L,4Pm:467.55±190.99nnmol/L)较正常组(8Am:597.63±183.22nmol/L,4Pm:276.55±58.24nmol/L)明显升高(P<0.01),且具有正常昼夜节律性,并探讨了利福平对结核病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