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度护理。方法:分析接受介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覆膜支架均顺利成功植入,均在术后2—3周安全渡过危险期并康复出院。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创伤小,手术死亡率低、成功率高的优点,有效的护理措施起到了促进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在无痛胃镜下行老年患者食管恶性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69例老年患者在无痛胃镜下行食管恶性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结果:69例一次性放置成功,术中有3例(4.3%)出现spo2低于80%,经仰额举颌加大氧流量后30s内均恢复正常,1例(1.4%)出现心动过缓,经注射阿托品0.5mg后恢复正常,3例(4.3%)术后3天出现发热,咳嗽,胸片示: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后好转,全部病例术后发生胸病10例(14.5%),呕吐6例(8.7%),经对症治疗后全部缓解,支架脱落1例(1.4%),经胃镜下复位成功。结论:加强老年患者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术后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是保证老年患者食管恶性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成功的关键,可增加其舒适度、安全性,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食管狭窄及食管瘘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口腔治疗149例食管腔内病变患者,其中139例行食管支架158枚植入,10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治疗,分析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症状缓解改善率100%,部分术后出现疼痛.出血.穿孔及支架移位,支架移位者主要是贲门覆膜防反流支架。结论介入治疗食管狭窄及食管瘘的晚期病变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冠通方对冠状动脉内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120例冠心病冠状动脉裸金属支架植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用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冠通方,两组均治疗6个月。冠状动脉定量分析术前、术后即刻和治疗结束后冠状动脉造影图像,比较治疗后两组再狭窄率及支架植入血管段内径情况。结果对照组再狭窄率为23.73%,治疗组为9.84%,两组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晚期内径丢失小于对照组(P0.05),支架植入血管段最小内径、管腔内径净获得、管腔面积净获得均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冠通方可减少冠状动脉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心理护理方案护理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术(STENT)中年患者的抗焦虑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行介入治疗中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干预组按心理护理方案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通过SAS评分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焦虑程度。结果:干预组在术前及术后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术(STENT)病人的焦虑程度.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妇科腔镜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妇科腔镜手术患者120例,对照组60例采取传统康复护理,实验组60例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前焦虑度、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妇科腔镜手术效果明显,临床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手术后输尿管内留置双J管支架引流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8例尿路疾病患者经手术后输尿管内留置双J管内支架引流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并发症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双J管的应用使患者可以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术后康复,但应加强双J管的护理。结论泌尿外科双J管的临床应用起到了引流尿液,缓解梗阻,阻止瘢痕狭窄及输尿管损伤的作用;通过积极地临床观察及护理,可减轻或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冠脉内再狭窄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术后6个月造影结果,分析冠脉内再狭窄的预测因素。结果 1 9例患者(2 5.3%)出现冠脉内再狭窄,5 6例患者(74.7%)未出现冠脉内再狭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可以预测糖尿病患者冠脉内再狭窄的因素有:当前吸烟(OR=1.931,95%CI=1.01-4.85,P=0.031),C反应蛋白浓度(OR=1.05,95%CI=1.02-1.08,P=0.041),支架长度(OR=1.07,95%CI=1.03-1.21,P=0.040),术前参考血管直径(OR=0.55,95%CI=0.13-0.95,P=0.041),术后最小管腔直径(OR=0.445,95%CI=0.059-0.81,P=0.037)。结论较小基础管腔直径、术后较小管腔直径、较长支架长度、当前吸烟及高C反应蛋白浓度是糖尿病患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再狭窄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置入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覆膜支架置入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TALENT带膜支架施行覆膜支架置入术,积极护理配合,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健康教育。结果6例患者支架全部成功置入。术前血压控制平稳,6例术中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7 a,所有患者复查CT示假腔径缩小并见腔内血栓形成,真腔径增大,未发生瘤体破裂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严密、认真的护理措施对外伤性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症状性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的病人,经过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治疗,观察其对中风的预防作用,及对脑供血不足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通过脑血管造影术,观察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病变对患者脑血流的客观影响,对动脉狭窄程度大于50%的症状性狭窄和大于70%的非症状性狭窄病变的患者,若治疗路径许可,进行介入治疗。结果:15例病人共安放16枚支架,其中安放颈动脉支架9枚,椎动脉支架6枚,锁骨下支架1枚。15例病人经过3个月至1年的随访,以及多普勒招生超声的检查,支架形态良好,没有出现再狭窄的并发症。其中第5例病人在支架安放半年后出现腔隙性脑梗死,经过检查,是颈动脉系统原因导致,与椎动脉支架无关。15例病人在支架安放过程中均没有发生因斑块脱落而造成脑栓塞的发生。结论:对症状性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的病人安放支架,技术上是安全的,在目前3月~1年随访中,病人没有再次中风的发生。而且对有头昏头晕,行走:不稳的脑供血不足等症状的改善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通过血管内超声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效果和价值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本院2007.2~2009.2期间,内科五病区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4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给予血管内超声指导下行支架术和直接支架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12个月,复查造影等检查,调查、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支架再狭窄率。结果:治疗组22例患者的25处靶病变支架植入成功,后行IVUS检查提示25处均达到了IVUS支架植入理想标准。术中未见与冠脉介入和IVUS相关的并发症。术后复查结果提示,所有支架贴壁完全。CAG结果无一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IVUS结果未发现局部支架内血栓征象。对照组23例支架植入后CAG提示贴壁良好。术后2~6月6例患者临床出现心绞痛,CAG结果提示6例患者出现再狭窄,IVUS检测结果这3例患者均发生支架贴壁不完全。结论:IVUS比CAG能更有效地指导急性冠脉综合症支架的植入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有助于实时评价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动脉V1段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实行椎动脉V1段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35例。全部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显示有血管狭窄并行椎动脉V1段支架置入术及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均成功置入支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支架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LM)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9月-2010年4月间,共有9例经选择的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左主干狭窄t〉50%(SYNTAX积分均≤32分),接受Firebird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术后均随访12个月。结果:9例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共植入Firebird支架15枚。其中左主干体部狭窄2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7例。7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患者有2例使用分步Crush技术处理主支和边支。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随访12个月无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结论: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安全有效。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食管-胃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方法及应用。材料与方法经口腔插管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治疗吻合口狭窄26例分析。其中单纯吻合口狭窄19例,肿瘤复发伴吻合口狭窄7例。单纯吻合口狭窄采用球囊扩张治疗;吻合口肿瘤复发伴狭窄采用内支架植入,三周后再行介入动脉化疗灌注以巩固疗效。结果单纯吻合口狭窄19例球囊扩张治疗后,4例一个月后复发,经再次扩张后无复发。吻合口肿瘤复发伴狭窄7例采用双蘑菇球头覆膜支架植入。术后无移位,1例出现术后再梗阻,经胃镜钳取梗阻物后再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金属支架治疗胃大部切除引起的瘢痕狭窄。方法:30例金属支架治疗胃大部切除引起的瘢痕狭窄造成梗阻,分别置入自扩型金属支架,11例患者进行了后续的治疗。结果:30例狭窄都位于吻合口,共置入30个(ultmflex支架)。所有患者梗阻立即缓解,经地12-20个月随防,出现反复炎症5例。支架网眼内肉芽增生形成阻塞4例,便潜血3例,支架移位2例,经处理后均保持通畅。结论:金属支架对胃大部切除引起的狭窄,有良好的作用。预防和控制感染、出血并处理肉芽组织增生,是保持支架通畅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狭窄的家庭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于该院2014年8月-2016年11月入院择期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椎动脉狭窄患者104例,按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两组患者均进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取专业护士通过电话访问和上门家访的形式进行家庭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狭窄的效果,同时降低椎动脉狭窄的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内镜下放置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狭窄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6例因食管癌及化学性食管烧伤合并狭窄的患者,在内镜直视下放置食管带膜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狭窄,在治疗中及术后实施相应护理。结果:术后26例患者可进普食,8例患者进半流食,2例食管气管瘘患者进食后呛咳立即消失。结论:通过术前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结合术后并发症的密切观察及护理,追加做好健康宣教,可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变异型心绞痛(VA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0例VAP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17例患者伴发心律失常,7例患者晕厥,均因严重心律失常所致,3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27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有固定性狭窄病变者18例,冠状动脉正常者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和钙通道阻滞剂治疗,伴有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者,5例行冠脉介入治疗,1例行冠脉搭桥术,有2例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结论:变异型心绞痛既可发生于有狭窄病变的冠状动脉,也可发生于正常冠状动脉,前者多见,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硝酸酯类和钙通道阻滞剂是主要的药物治疗,对伴有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者可行支架植入或冠脉搭桥术,对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可考虑器械植入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持续负压吸引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行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的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29例行二期创面植皮,11例行三期植皮,2例行四期植皮;骨折正常愈合37例,5例骨折再移位二期行外固定拆除改内固定治疗获得愈合,3例钉眼处感染,5例螺钉松动,未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术前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做好负压封闭引流的管理及外固定器钉道感染的预防,加强对患肢的观察与护理,加强营养支持及功能锻炼等,是有效减少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并发症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内镜下放置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狭窄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6例因食管癌及化学性食管烧伤合并狭窄的患者,在内镜直视下放置食管带膜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狭窄,在治疗中及术后实施相应护理.结果:术后26例患者可进普食,8例患者进半流食,2例食管气管瘘患者进食后呛咳立即消失.结论:通过术前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结合术后并发症的密切观察及护理,追加做好健康宣教,可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