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爱琴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3):170-171
自1952年Au—baniac(法国)介绍了锁骨下腔静脉插管的方式,自此中央静脉导管治疗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大大加速中央静脉输液治疗的发展,免去多次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结合我院及肿瘤科室情况,因肿瘤内科治疗多数以化疗及对症营养支持治疗为主,许多患者需多疗程化疗和或长期静脉补液对症治疗,常常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许多患者因长期输液治疗未结束时外周浅表血管已经被破坏,给以浅表静脉穿刺造成很多困难,护理工作符合加大,不甚有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肿瘤惠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的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科2007年7月-2008年3月采用PICC置管治疗的30例病例,对导管的护理及置管期间的并发症护理进行观察.结果:置管期间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出血4例,静脉炎2例,无发生导管阻塞和感染.结论: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护理方便且并发症少,可以更好的保护血管,减少痛苦.  相似文献   

3.
晚期肿瘤患者留置PICC管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经肘部外周静脉置入的其末端到达锁骨下静脉或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方式,主要用于需要中期至长期静脉输液以及化疗用药的患者[1].化学疗法是肿瘤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但长期的化疗易导致静脉损伤,患者难以耐受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皮肤损伤等而中断治疗,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给患者造成机体和经济上的损害[2].而晚期肿瘤患血液多数呈高凝状态,置管后发生堵管及静脉栓塞的几率增高.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长期置入PICC管的自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自我护理指导,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出院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92.0%VS76.0%),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12.0%VS28.0%),且P〈0.05。结论:加强对肿瘤化疗患者长期置入PICC管患者自我护理指导,对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阻塞、机械性静脉炎、穿刺部位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内科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能明显降低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其避免了外周静脉的反复穿刺、留置时间长、安全性能较高的特点,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榆注在血流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中,避免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害,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广大病人对疾病治疗过程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一些需要长期输液或者输注有刺激性药物的病人,反复静脉穿刺及药物刺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影响。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矛盾,但PICC置管作为一种有创性护理操作,其并发症对置管效果的影响不应忽视。本文旨在探讨PICC置管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ICC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留置期间常见的护理问题。方法:在医院中随机选取80例用PICC置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观察发现这80例化疗患者置管均成功;并观察他们在留置PICC管期间的情况,发现1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1例静脉炎,1例感染,2例导管脱出,6例导管堵塞;通过医务人员的及时发现和护理均改善。结论:早期使用PICC管进行化疗,配合细致完善的护理,既能保护血管,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又能达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PICC置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插至上腔静脉的导管。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输液注在血流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中,避免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沣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害,减轻囚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ICC置管中医护理应用于妇科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2月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80例妇科肿瘤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参考患者床位号奇偶性分组,将其中单号的4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双号的40例患者纳为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治疗期间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为95. 00%,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为75. 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 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 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2. 50%,对照组72. 50%,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以中医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获取更好的预后质量,除此之外,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2.
钟涛  李璐  郑青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172-173
PICC即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mralCatheter的简称。它类似于临床上面经常使用的套管针,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1年)。  相似文献   

13.
PICC置管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PICC(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是将硅胶软管经外周大静脉插入上腔静脉。PICC导管因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局麻,不限制患者臂部活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受到肿瘤患者的欢迎[1]。硅胶软管可在X线下显影,  相似文献   

14.
肿瘤患者PICC不同置管位置舒适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PICC置管2种不同置管部位对肿瘤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97例PICC置管患者根据置管部位分成2组,A组55例在肘上部置管,B组42例在肘窝部置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比较2种置管部位对肿瘤患者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肘上部置管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肘窝部置管患者。结论肿瘤患者应尽量采用肘上部PICC置管,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使化疗间歇期间带管更方便。  相似文献   

15.
PICC置管后居家护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居家期间自行维护的可行性和方法。方法:通过落实居家护理指导流程,对来院换药和自行换药者进行对比和发放调查表统计分析。结果:来院换药和自行换药二者脱管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差异。结论:经过培训后的带管出院患者自己进行居家期间的导管维护的方法是有效的、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个体干预法对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置管后患者健康教育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干预法给予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4.0%VS20.0%),知识掌握和技能掌握达标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2.0%VS72.0%、88.0%VS68.0%),P0.05。结论:个体干预法在PICC置管后患者中的应用,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健康教育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化疗患者拒绝PICC置管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手段.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5月份到2011年5月份收治的112例化疗患者,其中56例拒绝化疗PICC置管,将其列入研究组.余56例未出现上述情况,将其列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分为患者对药物外渗是否了解、患者关心的病痛与费用问题、患者对出院后进行管道维护工作的担忧.结果: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因而达到100%的回收率.在是否担忧PICC置管影响正常生活方面,两组结果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在对化疗药物外渗危险性的认识上,两组结果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在对化疗费用的担忧上,两组结果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在对穿刺疼痛的恐惧上,两组结果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在是否担心管道脱落上,两组结果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化疗患者拒绝PICC置管的原因主要包括,担心费用过高、害怕穿刺疼痛、不了解药物外渗的危险以及担心管道滑落.针对上述问题,有效的护理手段是,首先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消除其思想负担,其次要对所需化疗费用进行合理评估,其三是进行正确的化疗管道管理,最后是加大护理人员培训,提升穿刺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8.
黄琪  李晨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0):152-153
目的:探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异位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4例患者PICC导管异位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结果:行PICC置管术206例,发生导管异位14例,其原因主要与穿刺静脉的选择、测量留置长度及体位摆放等有关。结论:护理人员正确掌握PICC置管技术,有效避免导管异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40例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置管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后定期护理并电话随访。结果40例患者有5例因消化道副反应、4例因骨髓抑制未完成化疗,无1例因化学性静脉炎而终止化疗。结论PICC可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的发生,保证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改良体位及中医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治疗妇科肿瘤患者护理满意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改良体位联合中医护理。观察2组导管异位、导管堵塞、导管脱落、导管相关性感染及静脉炎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和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导管异位、导管堵塞、导管脱落、导管相关性感染及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体位及中医护理干预可降低PICC置管治疗妇科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