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46例手汗症患者充分做好胸腔镜手术前准备,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重视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246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所采取的护理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腔镜对手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50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痊愈的患者共有35例,双手温暖而干燥,术后手汗症状立即消失;好转的患者有12例,手心明显出汗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患者共有3例,手汗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达到94.00%。结论:采用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体现出简单、安全、有效及微创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改进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单孔胸腔镜进行交感神经链切断治疗手汗症的临床效果和经验。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阳江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96例患有手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单孔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通过回访及术前术后对比分析其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96例患者的手掌多汗症状均消失,腋窝、脚底多汗症状明显缓解。有6例患者术后躯干出现了轻至中度代偿性多汗的现象,但其症状在术后6~12个月均有缓解,患者均能接受该手术所带来的并发症。术后没有患者出现霍纳综合征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用单孔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相对其他治疗及传统手术具有疗效好、安全可靠,切口隐蔽美观等优点。虽然存在如代偿性多汗、手掌干燥等情况,患者对该些并发症的出现仍较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分析对18例手术患者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认真做好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手术器械的准备加强术中配合。结果:18例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无死亡病例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胸腔镜辅助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前准备要充分、术中配合要求高,器械护士、巡回护士要相对固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分析微小单孔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手汗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微小单孔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术后随访1~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当天,患者手部多汗症状均消失,腋汗、足汗情况也得到明显改善。30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双手湿冷,均可正常工作、学习,无复发,对治疗效果满意,手术治疗有效率100%。手术时间(50.14±9.28) min,术中出血量(5.58±2.45) mL,术后掌温升高(1.36±0.21)℃,4例患者术后5~7d出现术后代偿性多汗,8~14d后均得到缓解,其中轻度3例,中度1例。术后不留置胸管无手术死亡,无气胸、血胸、手术切口感染、心脏骤停以及Horner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手汗症患者采用微小单孔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势,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胸腔镜腋下单孔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术后疼痛特点,分析手汗症患者手术前后中医证型变化规律,为中医药应用于手汗症围手术期治疗提供必要的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8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接受胸腔镜腋下单孔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的129例手汗症患者,记录患者术前1 d和术后1 d、2 d、3 d的中医证型;术后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手术效果、代偿性出汗发生率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1)随访情况:129例患者中,排除和失访29例,完成随访100例,随访率为77.5%。(2)一般情况:短期手术有效率为100.0%;手术整体满意度为96.0%;术后疼痛发生率为92.0%;代偿性出汗发生率为90.0%,且代偿性出汗发生部位以躯干和下肢近端多见。(3)术后疼痛特点:术后出现急性疼痛92例(92.0%),其中轻度疼痛38例(41.3%),中重度疼痛54例(58.7%);90.2%(83/92)的患者疼痛出现在术后4 d内,89.1%(82/92)的患者疼痛症状在两周内缓解,疼痛时间超过1个月的患者有2例(2.2%),65.2%(60/92)的患者经过休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4)中医证型变化情况:术前1 d,患者主要表现为阳明热盛证、营卫不和证和肺卫不固证等证型,且以单纯实证或单纯虚证为主;术后气血亏虚证和气滞血瘀证明显增加,而阳明热盛证明显减少,患者主要表现为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将术前1 d的中医证型与术后1 d、2 d和3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术后1~3 d的中医证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疼痛程度与中医证型分布关系:单纯实证患者疼痛较轻微,如无痛及轻度疼痛患者主要为阳明热盛证、营卫不和证及肺卫不固证,中度疼痛患者以气血亏虚证及气滞血瘀证为主,重度疼痛则以气滞血瘀证为主,说明术后疼痛主要与气血亏虚及气滞血瘀关系密切。【结论】 经腋下单孔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后,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较高,主要为胸背部疼痛;另外,手术创伤对手汗症患者围术期的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影响,患者术后中医证型主要以虚证及虚实夹杂证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本院2008年3月-2011年2月38例手汗症患者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并进行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治愈33例,术后双手转暖,症状完全消失,手掌皮肤温度升高〉1.5℃;好转5例,术后双手转暖,手掌出汗症状较前明显减轻,手掌皮肤温度升高1.5℃;无无效病例。结论: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对手汗症有理想的疗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是其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漏斗胸矫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和方法。方法:选取40例漏斗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胸腔镜下漏斗胸矫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和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在围术期均得到有效护理,恢复良好,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在胸腔镜漏斗胸矫形术中给予患者良好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手术效果,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86例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教会患者功能锻练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卧床3-4周.无并发症;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治疗,护士在围术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PPH手术护理效果与治愈率。方法采用PPH手术治疗直肠内脱垂型便秘,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针对性观察和护理,同时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有效同步心理护理。结果通过护士与患者的交流,以良性行为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在最佳心态下主动接受治疗。结论患者术后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无肛门狭窄及大便失禁之忧,手术及护理效果满意,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皮下埋线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25例用穴位皮下埋线治疗,并实施整体护理。结果:总有效率96.0%。结论:穴位埋线并实施整体护理可取得较佳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火针治疗,干预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8.245,P<0.01),干预组患者较治疗前、同期对照组各项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x2=15.462,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次输液前干预减少穿刺部位并发症.方法:纳入我科2011年8月1日-2011年9月31日住院输液患者2239例,平均住院日7-21日,输液前由高年资护士1对1指导患者.内容药物知识输液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输液毕拔针的时机,拔针后按压手法、时间、注意事项.结果:穿刺部位幷发症17%月下降至0%-1%月.结论:积极主动在输液前指导患者,能避免漏针率、减少拔针后穿刺部位的溢血、瘀青、肿胀,同时护患关系更密切,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有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利于提高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能力的训考核方法。方法:改革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方法,并比较采取新旧方法时住院病人对护理技术操作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认知情况。结果改革培训考核方法后的住院病人对护理技术操作满意度与改革前的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护士的问卷调查显示改革后的方法较传统的方法有更多的优点。结论: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方法调动了护士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护士的整体业务素质得到了提升,规范的临床护理操作程序得以在临床落实并深化,有利于护理服务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头部静脉留针的固定方法和注意事项,寻求最佳的固定方法,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的发挥静脉留针的临床作用。方法:以我院近期护理的130例头部静脉留针患儿为例,运用我院最新的固定和护理方法,对整个护理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明显降低了针管脱落、静脉阻塞、局部肿胀、渗漏以及静脉炎等问题的出现。结论:有效的方法,严格的操作,可以有效的预防甚至可以杜绝小儿头部静脉留针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腔镜技术在肺微小结节手术诊治的作用。方法 2011年12月-2013年10月,我科共手术诊治19例肺部微小结节,15例肺微小结节行VAMT,4例行VATS,对于肺实质内微小结节的探查依赖于术中直视和(或)手指的触诊定位,根据探查结果行结节所在肺组织的楔形切除,若定位有困难,则行相应肺叶切除术。术中切除标本送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如为良性,则术毕;如为恶性,进一步行VAMT或VATS下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胸腔镜能在术中较好的探查并切除肺部微小结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良性肿瘤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60例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状况进行总结,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60例食管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手术治疗经验。结果:60例患者VATS手术成功58例,2例患者中转开胸手术。手术时间为38~141min,平均(62.2±12.5)min;术中出血量50~230mL,平均(95±15)mL;术后无死亡病例,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2~9d,平均(3.8±1.3)d;术后进食时间为1~5d,平均(3.1±0.5)d;术后住院时间5~23d,平均(7.2±2.3)d。对60例患者均进行3~18个月的随访观察,未见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食管良性肿瘤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该法具有损伤小、术后易恢复、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脑外科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为脑外科术后的心理护理提供有效的临床资料。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0年5月在我院颅脑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在观察组患者的脑外科术后护理过程中,除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外,特别针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心理护理的沟通。.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沟通后,通过心理评估问卷评估的显效率为13.79%,有效率为62.07%,总有效率为75.86%,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适当的沟通护理对脑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恢复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加强沟通的训练、深入做好护理沟通对于术后护理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芒针透剌足三里及气海穴,配合整体护理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方法。方法:将20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采用芒针透剌配合整体护理,对照组100例,口服中药十全大补汤;每日治疗一次,7d为一疗程,休息2d后继续下一疗程。4疗程后观察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4%、74%,明显优于对照纽的74%、3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芒针透刺配合整体护理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或椎体滑脱手术的护理配合技术,以确保手术达到满意效果.方法:对58例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进行手术护理分析,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手术体位、无菌要求等方面.结果:5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手术时间平均时间3 h,无术后感染,无压伤、过多异常出血、异物遗留体腔,无内固定物脱出.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难点是防止压伤、神经损伤、手术感染、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及防止眼损伤等.手术护理对保证患者安全和提高手术成功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