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动脉血气采集成功率及准确性。方法对采用普通注射器与一次性动脉血气采集针穿刺成功率,误入静脉率,凝血率进行比较。结果一次性动脉血气采集针穿刺成功率高于普通注射器;误入静脉率,凝血率低于普通注射器。结论一次性动脉血气采集针便于临床操作,可以提高动脉血气标本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治疗中两种一次性采血针采集血液标本的效果。方法:选择血液净化治疗患者125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试验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依次采集凝血四项、血气分析、血常规、电解质标本,对照组则采用一次性两用采血针先采集凝血四项、血常规、电解质后分离采血针刺塞端后接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注射器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采血用时、血液外渗、局部皮肤牵拉疼痛等的差异。结果: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用时、血液外渗、皮肤牵拉疼痛等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一次性采血针采集血液标本较一次性两用采血针用时短,且可减少血液外渗,降低患者局部皮肤牵拉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预设型动脉采血器与一次性注射器的效果。方法:观察组100例用预设型动脉采血器采集动脉血,对照组100例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动脉血,观察两组标本合格率、采血时患者的疼痛程度、采血后穿刺压迫时间、两种采血器的价格及化验参数。结果:预设型动脉采血器采集的标本合格率高、患者疼痛程度较轻、穿刺处压迫时间短、检验结果较准确但价钱高。结论:经济条件允许下采集动脉血标本,应用预设型动脉采血器优于一次性注射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一次性注射器与真空采血针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3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400例需采血的新生儿作比较,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实验组用真空采血针采血。比较一次性注射器与真空采血针采血的一次采血成功率及标本合格率,找出较好的采血法。结果: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法一次采血成功率为86%,标本合格率为90.5%,真空采血针采血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3.5%,标本合格率为97%。结论真空采血针采血法是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动脉血气用于测定和评价患者的氧合、通气和酸碱状态,通过血气分析对了解患者肺功能、血液各项指标和酸碱平衡状态有一个客观估计,是呼吸衰竭、酸碱平衡失调的监护以及机械通气参数调节、疗效分析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并对吸氧浓度和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做好血气分析是协助临床诊治的基础。但由于患儿动脉血压低,血管发育差,配合依从性低,故一般采血法成功率较低,必须掌握正确的采血方法,才能提高采集成功率。2008年至今,我科护士应用51/2号一次性头皮针连接去除针头的2ml。注射器采血,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法对动静脉内瘘差的穿刺成功率。方法:将12位因血管条件无法进行绳梯法穿刺的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前2个月相对固定1位护士,遵循"三同原则"使用普通锐针进行穿刺,形成隧道(扣眼)后改特殊钝针扣眼穿刺法。对照组:使用普通内瘘穿刺锐针按绳梯法或区域法进行穿刺。两组患者均在12个月后观察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动脉瘤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6例患者成功形成扣眼,用特殊钝针穿刺,均未发生动脉瘤及血管狭窄等并发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8%,穿刺处渗血率5%,疼痛明显减轻。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28%,穿刺处渗血率2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能提高动静脉内瘘差的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较为理想的穿刺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或经股动脉采血气标本在新生儿临床应用中的效果,优化新生儿临床穿刺率。方法:将405例需动脉采血气标本的患儿按随机原则分为经桡动脉采血组(203例)和经股动脉组(202例),比较两组采血方式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操作所需时间和安全陛。结果:经桡动脉组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股动脉组,操作时间、局部青紫淤斑、采血后按压时间和采血过程中疼痛程度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采血气标本更快速,安全,方便。可作为新生儿动脉采血气标本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行血气分析患者桡动脉抽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行血气分析桡动脉采血患者47例(共穿刺125次),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穿刺65次)和研究组23例(穿刺60次),对照组按照30~60度进行穿刺采血,研究组则以90°进行穿刺采血,比较两组患者一次采血成功率、穿刺疼痛及穿刺部位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提高(P0.05);两组在疼痛、穿刺并发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90°进行穿刺的桡动脉采血方法,能有效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提高了桡动脉采血速度,对疾病的迅速诊断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4个部位采集血气分析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从行桡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肱动脉、肱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60例,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4个部位采血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行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与其他3个部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股动脉采血血肿发生率、对疼痛的反应程度及按压时间与其3个部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肱动脉、足背动脉采血误穿静脉发生率与其他2个部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行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成功率高,患者疼痛轻,按压时间短,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0.
傅莹  傅虹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0):179-180
目的:与传统注射器垂直穿刺法比较,评价负压真空采血法在手足口病患儿股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与方法。方法:自2009年1月~2010年4月以来,我院对手足口病患儿采血共200例,按照住院号的不同,设单号为试验组,共100例,双号为对照组,共100例,试验组采用静脉采血针连接负压采血管斜角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垂直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采血。观察两组护士操作时采血量,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不同。结果:试验组采血量与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负压真空采血斜角进针法在手足口病患儿股静脉穿刺中可减少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患儿血液污染,较传统注射器采血法具有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多发病,患者多年老、血管条件差,其病程迁延,常并发呼吸衰竭和各种酸碱平衡失调。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病情和指导临床治疗的一项重要的检验项目。传统方法多用5mL、2mL注射器经桡动脉抽取血气标本,其针头粗,对血管壁损伤大,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低,局部并发症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新型简易胸(腹)穿抽液(气)针的制作方法和临床运用经验。方法:用一次性50ml注射器和一次性导尿管制成胸(腹)穿抽液(气)针,研究证实针头与导尿管、针管乳头与导尿管连接密闭性极佳,对16例胸(腹)腔积液(气)患者进行了共23例次的穿刺治疗。结果:新型穿刺针制作简便,23例次的穿刺治疗证实性能良好、安全可靠。结论:新型穿刺针制作简单、性能可靠、费用低廉,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负压技术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对需要接受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技术进行颈外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法。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率、留置针采血成功率、穿刺时间、采血时间、完成静脉输液时间与静脉采血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8%,穿刺回血率95.6%,留置针采血成功率97.8%;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6.7%,穿刺回血率51.1%,留置针采血成功率55.6%。观察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成功率、留置针采血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穿刺时间、采血时间以及静脉输液与静脉采血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技术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成功率较高,穿刺时间短,留置针采血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输液针采血对新生儿的影响,为新生儿动脉采血选择合适的采血针。方法:将2017年6~11月新入院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7号输液针采血,对照组采用5.5号输液针采血,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长、加压止血时间、哭声持续时间、标本合格率以及血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血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标本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血时长、加压止血时间及哭声持续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动脉采血可选用7号输液针采血。  相似文献   

15.
动脉采血和术中动脉监测,桡动脉是最常用的首选穿刺部位。穿刺时手腕背侧垫高,可使桡动脉搏动点易于显露,提高穿刺成功率。我们用简易方法制作成一种枕垫,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取一绷带卷,外面套上一次性输液器的塑料包装袋,用胶布粘牢即成。使用后撕开胶布连同塑料袋一同弃去,绷带仍可使用。此方法方便实用,制作简单。  相似文献   

16.
静脉采血是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基础操作。过去一直用注射器采血,既费时、费力,又容易造成工作人员交叉感染,采血量不准确,影响检验结果。真空采血无需回抽,自动计量,无菌程度高,保护了操作人员,减少了感染机会。这种护理新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护士的操作带来了安全和方便,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近年来我科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取代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采血,现结合临床使用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受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 将临床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20ml 加药用)150付,和输液器150 付,内腔用适量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将冲洗液离心(速度15000rmp/min,温度10℃),弃上清液,取混匀沉淀物进行普通细菌培养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检测.结果 300 个样本普通细菌培养、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临床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20ml 加药用)和一次性输液器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极小,可以将其从医疗废物中分离出来,作为工业原料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改进足跟血的采集方法,从而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中足跟血采集的一次性成功率和血标本的合格率,减少采血给新生儿带来的痛苦。方法:选取新生儿1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600例。A组采用定位斜刺采血法和单手挤压法采集血样,B组采用传统的直刺采血法和双手挤压法采集血样。比较两组采血一次性成功率、血标本的合格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A组采血一次性成功率达99%(594/600),B组采血一次性成功率达87.5%(525/600)。A组血标本采集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P值0.01);A组血标本合格率高于B组(P值0.01)。结论;应用定位斜刺采血法和单手挤压法采血,一次性成功率高、速度快、血标本合格率高、减轻新生儿痛苦,减少新生儿皮肤受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应用不同护理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5月新生儿疾病筛查80例,根据入院先后时间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传统管理措施,研究组39例,采用集束化措施,比较两组采血情况。结果:研究组采血时间、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采血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无淤血出现;血斑质量在0.7~1cm例数少于对照组,而血斑大于1cm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足跟血采集过程中,为小儿开展集束化采血管理护理有助于降低疼痛,提升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前医院中普遍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抽血,血标本发生溶血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需要二次采血,增加病人痛苦,延误疾病的诊断。笔者细心观察发现许多护士的操作值得探讨。其操作过程是:在针头刺入血管后旋即把针栓拉到所需血量注射器上相应的刻度处,(如拟定抽血量3mL就即刻拉动针检至注射器上3mL刻度处)这样必然使注射器内瞬间形成较大真空负压,促使静脉血呈柱状射人注射器内,直至充满3mL的空腔,拨出针头。此为方法1。笔者认为正确的方法是针头刺入血管后缓慢抽动针检,使血液~直充满针栓所留出的空腔而不要使注射器内形成真空负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