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目的:探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在院前急救老年重症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2019 年 9 月 至 2020 年 3 月厦门市医疗急救中心收治的 86 例老年重症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 例)与观察组 (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前后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活酶时间)、血乳酸水平,临床复苏相关指标(血红蛋白水平、复苏液体使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复苏 前,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复苏后,两组患者上 述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比校,观察组血红蛋白水 平更高,复苏液体使用量更低(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2.33 %,低于对照组的 23.26 %,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院前急救老年重症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治疗结果,以提高治愈率。方法60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随机分成常规液体复苏组(26例)、限制性液体复苏组(34例)。常规组在止血前早期、快速、足量补液,维持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限制组在止血前限制液体输入,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65mmHg,止血后输血输液。止血后两组维持MAP在80~85mmHg。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输液量、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结果常规组死亡4例,治愈率84.6%;限制组无死亡,治愈率10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平均输液量常规组为(2765±521)m1,限制组为(2079±32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能避免过分扰乱机体的代偿机制和内环境,改善脏器灌注和氧供,显著降低了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早期和后期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在接受免疫调理治疗后对改善机体细胞因子的促炎、抗炎效果、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及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分析已入院的符合脓毒症定义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接受经典治疗;观察组常规经典治疗外加周免疫调理治疗(蛋白酶抑制剂+胸腺肽a1)。免疫调理治疗疗程为一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第1、第3、第7天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免疫学资料(促炎抗炎细胞因子IL-8、TNF—α、IL-10、IgA、IgM、IgG;CD4+、CD8+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及淋巴细胞计数总量和补体C3、C4;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及预后状况。结果:脓毒症患者接受免疫调理治疗后炎症因子观察组比对照组的IL-8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TNF-α降低更明显,两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IL-10升高差异明显,P〈O.05。脓毒症病例免疫调理后体液免疫分析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IgG有所提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IgA、IgM、补体C3、C4差异不显著,P〉0.05。脓毒症病例免疫调理后细胞免疫分析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经免疫调理后可以显著降低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提高IgG和CD4+T淋巴细胞含量,从而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脓毒症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六味地黄丸在化疗中增效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化疗时给予六味地黄丸口服(每日3次,每次8g),对照组单用化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病变进展率、外围血WBC、PLT降低程度小(P〈0.05),CD8下降明显(P〈0.05),CD4/CD8比值上升明显(P〈0.01),血清IgA、IgG、IgM含量明显增高(P〈0.05);Karnofsky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辅助化疗可抑制肿瘤进展,降低毒副反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限制性及充分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并发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给予充分液体复苏,比较两组复苏前后凝血功能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复苏前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复苏后观察组PT、APTT、TT均明显短于对照组,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酸中毒、肾功能障碍、MODS、ARDS、DIC、病死率分别为27.50%、5.00%、7.50%、15.00%、6.25%、7.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解毒化浊汤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中阻证患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中阻证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解毒化浊汤治疗。检测治疗前后IgM、IgG、IgA、C3、CD4+、CD8+。结果:对照组的各指标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gG、CD8+有所下降(P〈0.05),补体C3、CD4+升高(P〈0.05),其余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值比较,IgG、C3、CD4+、CD8+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IgM、IgA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浊汤能调节中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中阻证患者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的影响。方法:将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分组后给予不同两种复苏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复苏后各项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存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开始时间、输入液体量、失血量、存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治疗期间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有助于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对于患者康复有着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不同中医证侯机体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临床免疫指标的关联性。方法:选择初次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各30例,动态观察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8+水平及IgA、IgM、IgG含量的变化。结果:肝胆湿热型患者CD3+水平在初次、随访8周和16周时均明显升高,与肝郁脾虚型患者相应数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初次、随访8周和16周时CD4+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湿热组高于肝郁脾虚组。两组患者初次IgM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胆湿热组低于肝郁脾虚组(P〈0.05),随访8周和16周时两组IgM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8+、IgA、Ig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湿热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CD3+、CD4+、CD8+水平及IgA、IgM、IgG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CD3+、CD4+、CD8+水平及IgA、IgM、IgG含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关联性,相关免疫指标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依据;②不同中医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养阴解毒法对肺癌患者放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设立单纯放疗组(简称对照组)53例,放疗加养阴解毒法组(以下简称治疗组)55例。以放疗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细胞、外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GF—β1、IL-2、LI-10、肺癌特异性量表为指标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细胞因子中CD3、CD4、CD4/CD8升高,CD8下降;NK细胞升高;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升高;LI-2活性增高,TGF—β1、LI-10的表达下调。治疗组肺癌特意量表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解毒法可一定程度减轻放疗引起的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有效抢救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云浮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登记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分别予以积极液体复苏治疗、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输液量、血清乳酸、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Ⅳ~Ⅴ级(预后良好)患者百分比为68.00%,明显高于对照组3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过程中,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更有助于优化各项治疗指标,提升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临颍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液体复苏治疗)与观察组(31例,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血压、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量、舒张压、收缩压、HGB、HCT、APTT和PT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患者可降低出血量,使得血压等指标恢复正常状态,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用于术后自控镇痛对胃全切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全切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实施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分别于术前2d和术后2d及7d检测淋巴细胞总数、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 、IgM)、细胞因子(IL-6、IL-10、TNF-α).结果:术前和术后2d两组患者符指标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d利多卡因组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细胞总数、CD4、CD4/CD8、IgA、IgG和IL-6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多卡因用于术后自控镇痛能明显改善胃全切病人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甘草人参汤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统计的64例的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32例患者应用甘草人参汤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疗程3 d;对照组行常规液体复苏治疗,疗程为3 d。统计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以及血压、心率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32例患者中,30例72 h止血;对照组32例患者中,22例72 h止血。结论甘草人参汤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止血率高,再出血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补乌糖浆加外用药物治疗寻常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寻常型白癜风患者,设治疗组30例,使用复方补乌糖浆加外用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外用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疗效,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清IgG、IgM、Ig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60.00%;治疗组治疗前血清培G、IgM、IgA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IgG、IgM、IgA显著降低(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补乌糖浆对白癜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具有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P(多西他赛+顺铂)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应用DP方案化疗NSCLC晚期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DP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连续治疗4周。结果:疾病控制率治疗组为56.0%,对照组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免疫功能(CD4、CD8、CD4/CD8;IgA、IgG、IgM)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毒性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NSCLC化疗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应用四君子汤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手术创伤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肠内营养组(简称对照组)和四君子汤干预肠内营养组(简称研究组)。两组均从手术后第1天开始等热量、等氮肠内营养支持1周,研究组同时以四君子汤治疗1周:于手术前1天,手术后第1天清晨,研究结束时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B淋巴细胞数,T淋巴细胞及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浓度,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研究结束时,研究组IgA、IgG、IgM浓度,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CD3、CD4及CD4/CD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2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IL-6、TNF-α浓度及CRP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道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治疗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的应激和炎症反应程度,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蒙药血宝丸治疗过敏性紫瘢(HSP)急性期免疫指标变化初步阐明血宝丸治疗HSP的免疫学机理。方法:40例HSP患者随机分两组,西药对照组(20例),西药加血宝丸观察组(20例)。两组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治疗前后IgA、IgG、IgM、IL-2、IL-5的检测,同时与10名健康儿童做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结果:①两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gA、IgM、IL-5明显升高,IgG、IL-2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IgA、IgM、IL-5明显下降;IL-2升高,但较健康组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IgG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治疗后:IgG、IgM、IL-2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gA、IL-5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IgA、IL-5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HSP在急性发作期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免疫功能的恢复程度与治疗转归密切相关。血宝丸治疗HSP的疗效机理与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支持辅以参芪苡术汤对胃癌术后患者消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胃癌根治术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前留置鼻空肠管,对照组于术后当日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芪苡术汤辅助营养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 d、10 d营养指标(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免疫指标(CD4~+、CD8~+、CD4~+/CD8~+、IgA、IgM、IgG),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0 d MNA评分较高(P0. 05);观察组术后10 d IgG、IgA、IgM、CD4~+、CD8~+、CD4~+/CD8~+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联合参芪苡术汤能有效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和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限制性液体复苏和控制性升压治疗失血性休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不同的液体复苏和控制性升压方法对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效果的影响。结果在99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常规液体复苏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60~80 mmHg(1 mmHg=0.133 kPa),病死率40%,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患者MAP维持在40~50 mmHg,病死率21%,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2组MAP、病死率及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和控制性升压能够降低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和存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免疫功能的改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探讨中药银浮汤加转移因子对急性HSP患儿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观察组(35例)采用中药银浮汤加转称因子治疗,并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5例)比较,治疗前后进行IgG、IgA、IgM、CD3、CD4、CD8、CD4/CD8比值,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的检测。同时与40名健康儿童作健康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急性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gA、IgM、CD4、CD4/CD8比值,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均明显升高,而CD8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而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HSP存在多种免疫功能的改变,中药银浮汤加转移因子治疗,具有明显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是一种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