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无锡市滨湖区荣巷社区老年人抑郁心理发生情况,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促进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对无锡市滨湖区荣巷社区内916名老年人进行心理测试评分,并调查社区老年人的一般生活状态及健康状况,分析社区老年人的心理抑郁状态程度及其相关因素。结果:社区老年人GDS评分平均值为9.46分,抑郁心理发生率为12.4%。健康状况、医疗保障状况、经济状况、社会交往状况及家庭支持程度与抑郁心理发生率呈现相关关系。结论:社区老年人存在较高的抑郁心理发生率,在社区生活及医疗行为中要给与适当干预,促进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1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31人得到6~36个月的随访,复位优28例,良2例,中1例,优良率96.8%。结论:合理的手术方式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能预防骨折不愈合发生,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过社区老年人行为干预,为社区老年人骨折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824例老年人按居住片区分为两组,观察组946例采取社区行为干预,对照组878例不进行社区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病人骨折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骨折27例(2.96%),对照组发生骨折61例(6.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社区干预可减少老年骨折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偏瘫侧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脑血管意外偏瘫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脑血管意外偏瘫侧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结果:14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1例,发生泌尿系感染1例,术后1周均可扶拐行走,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效果满意。结论:脑血管意外偏瘫侧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在术后加强肌力训练,积极预防、治疗并发症,加强护理,可得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健康大敌。因此,预防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保健的重要环节。对于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学者们提出了很多见解。其中跳跃运动便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好方法。有研究者对绝经前后的妇女进行了观察,发现每天坚持做上下跳跃的女性,一年后便可使骨密质增加,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髋部,其密度能增加3%。这是由于在跳跃运动时,不但加速了全身的血液循环,而且地面的冲击力更激发骨质的生成。但要注意的是,妇女在绝经期前就应该开始多做跳跃运动,中老年男性也宜尽早多做跳跃运动,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长期坚持做下去,如此便可大大增高骨密度,对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术后应用中药熨烫配合康复锻炼的疗效。方法:400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后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切口愈合后予中药熨烫和康复锻炼,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和康复指导,6个月后随访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9.5%,高于对照组的95.5%(P〈0.05)。结论:中药熨烫配合康复锻炼可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蒋国民 《陕西中医》2013,(12):1629-1631
目的:观察分析股骨颈骨折患者早期干预预防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14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髂前上棘骨髓植入治疗及仙灵骨葆片内服,术后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骨折不愈合及头坏死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3例(3.66%)患者术后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4例(4.88%),对照组5例(8.33%)患者术后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发生6例(10.0%),对照组术后骨折不愈合发生明显高于治疗组(χ2=4.552,P<0.05),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χ2=5.117,P<0.05)。结论:采用自体骨髓植入联合仙灵骨葆片在早期干预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方法操作简单,创伤较小,能够有效的降低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不愈合及头坏死的机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高龄股骨颈骨折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15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准备、饮食指导、血糖控制、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指导早期功能锻炼。结果: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疗效满意,治愈出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手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并糖尿病疗效确切,配合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和康复指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患者住院期间心理护理工作量以及康复指导。方法:对2009年1月至9月之间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量进行调查研究,将研究结果与同时期的60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护理工作量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相对于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每天需要更多的心理护理总时间、每天心理护理时间以及更高的心理护理的频率;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需要更多的和更频繁的心理护理,即使在康复期也需要具有明显针对性的康复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三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三枚空心加压螺钉以非平行不相交的方式行内固定治疗。对治疗后股骨颈骨折愈合率、股骨头坏死率及髂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平均随访2年5个月,股骨颈骨折愈合率为91.1%,股骨头坏死率为5.3%。髂关节功能评价为优31例,良15例,可5例,差5例,优良率为82.1%。结论:闭合复位,三枚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操作容易、创伤小、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骨折愈合率高、髂关节功能恢复理想,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式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措施,总结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针对3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掌握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牵引护理、疼痛护理、术前准备、术前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伤口渗血情倪观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本组38例老年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行微创式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有着安全、疗效好的优点,可使病人尽快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术前术后做好科学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该病占骨折总人数的2.5%~3%,随着如人口不断老龄化,该骨折发生率有升高趋势,老年人全身系统功能老化,骨折后需要长期卧床及被动体位,易出现一些并发症.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的愈合,有针对性加强关节活动和股四头肌锻炼等,对股骨颈骨折康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股骨颈骨折病人全面的护理,促进病人尽早康复。方法:对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手术护理及正确功能锻炼。结果:通过对病人实行全面护理,无并发症发生,且疗程缩短。结论:对股骨颈骨折病人需进行全面护理。  相似文献   

14.
儿童胫腓骨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儿童胫腓骨骨折的发生情况,为儿童胫腓骨骨折的预防提供依据。对自1995年以来收治的2603例儿童胫腓骨骨折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就不同年龄、性剐的受伤机带1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03例儿童胫腓骨骨折中,住院病人900例,占34.6%:非住院病人1703例,占65.4%。男1896例,女707例,男女之比为2.68:1;左侧1338例,右侧1265例,左右之比为1.06:1,其中双侧23例。年龄阶段以6~14岁为主,为2062例,占79.2%;3~6岁487例,占18.7%。受伤原因以交通运输伤为主,多发生于6~14岁,1471例,占56.5%;其次为玩耍跌落伤,多发年龄阶段为3岁以上,742例,占28.5%。年龄跨度大。开放性骨折208例,闭合性2395例。表明儿童胫腓骨骨折主要发生在6~14岁的男性,以交通运输伤为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其发病率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股骨颈骨折容易导致骨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发生[1]。治疗老年人移位股骨颈的手段主要为手术,手术方式有内固定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total hip replacement)[2]。本文旨在研究老年人移位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Ⅰ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失效后再行THR疗效,探讨老年人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每天排1~2次大便是正常的,所谓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和粪质干硬、老年人因活动减少、食物和水分的摄入减少,60%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便秘现象。1老年便秘的预防1.1坚持运动:每天坚持全身运动,坚持做收腹、提肛运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2例高龄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护理资料。结果:通过对32例患者的护理,均获得顺利康复出院。结论:通过充分细心的围手术期护理,以及良好的功能锻炼,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也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在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本院骨伤科8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予常规术后处理和中医治疗,并实施中医护理措施(包括按摩、功能锻炼、辨证施膳、中医健康指导和情志护理),观察预防DVT的效果。结果:83例患者中仅1例发生DVT,下肢轻微肿胀,经治疗1周后痊愈。其余均未发生术后DVT。结论:中医护理在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DVT中应用的效果较好,是预防术后DVT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42例脑血管意外偏瘫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回顾42例脑血管意外偏瘫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从中总结出脑血管意外偏瘫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结果 45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坠积性肺炎8例,排便困难10例,排尿困难19例,压疮2例。术后未出现髋关节或假体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心血管意外、再度脑血管意外,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内脏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正确评估患者术前生理状况和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体位护理、管道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术后早期系统地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212例治疗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探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本院1997~2005年老年人股骨颈骨折212例、按Garden分型股骨颈骨折,其中GardenⅡ例78例、GardenⅢ78例、GardenⅣ56例、采用非手术治疗78例,手术治疗124例、空心松质骨加压螺钉固定58例,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3倒,以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65例,严格控制合格症,术后随访平均12个月(6月~15月)。结果: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判定标准,手术组优良率为81.7%(51%~98%),非手术组优良率为39.5%(36%478%)。人工关节置换组的优良率为94%(87%-99%),内固定组优良率为57.7%(51%~69%)。结论:老年人各脏器机能衰退,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可以得到一个好的术后功能,特别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应该注意患者的既往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部疾患,慢性心脏疾病,肝脏和肾脏疾患)术前充分准备,及早手术治疗,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病残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