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封刺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取颈部夹脊穴和颈部牵引。结果: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经本法治疗,治愈26例,显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以针刺颈夹脊穴和颈椎牵引取得了较好疗效。临床结果表明,此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深刺颈夹脊穴配合牵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深刺颈夹脊穴并配合颈椎牵引、颈椎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深刺双侧颈夹脊、风池穴并配合颈椎牵引、颈椎操;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50 m l静脉注射,口服尼莫地平片40 mg,并配合颈椎牵引、颈椎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深刺颈夹脊穴透、刺风池配合颈椎牵引、颈椎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大椎刺络拔罐为主治疗颈椎病9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大椎刺络拔罐结合针刺颈夹脊治疗各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93例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的颈椎病患者采用大椎刺络拔罐结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 ,同时结合中医辨证 ,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与结论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 .47% ,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2 5 )。且对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更好 ;对中医分型属实证的患者疗效尤佳 ;叩刺出血量多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McGill疼痛问卷(MPQ)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39/40),对照组为82.5%(33/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PQ、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颈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推拿加齐刺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102例神经根型颈夹脊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联合组,给予两组常规齐刺颈夹脊穴治疗、推拿加齐刺颈夹脊穴治疗。[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 0. 05);联合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常规组(P 0. 05)。联合组半年内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 0. 05)。[结论]推拿加齐刺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见效快,效果显著,且可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6.
罗莎  勾芳 《四川中医》2013,(2):123-124
目的:扣刺双上肢三阳经配合颈部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双上肢三阳经扣刺,双侧C3~C7夹脊穴治疗。对照组予双侧C3~C7夹脊穴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2组镇痛效果、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镇痛效果、临床疗效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循经扣刺配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为主联合微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微波疗法.观察组22例患者在对照组微波疗法的基础上,采用了电针夹脊穴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结果:观察组治疗痊愈13例,好转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痊愈9例,好转6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78.9%.临床疗效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为主联合微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针刺四天穴方治疗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针刺四天穴方对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96例。与55例颈夹脊穴比较临床疗效。结果:针刺四天穴方对神经根型和椎动脉颈椎病有肯定的治疗效果。其疗效优于传统颈椎夹脊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配合梅花针刺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采用针刺颈夹脊穴的基础上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颈夹脊穴治疗。两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麻木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83.3%(25/30),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P0.0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麻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P0.01),治疗组治疗患肢麻木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缓解患肢麻木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分别接受颈夹脊输刺疗法、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9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与颈夹脊输刺疗法均能明显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痛症状,但颈夹脊输刺结合麦肯基疗法较普通针刺治疗镇痛效果更好,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电针颈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山西中医》2009,25(1):30-30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电针组100例采用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牵引组60例采取常规坐位枕颌带牵引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颈夹脊穴可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齐刺加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直刺颈夹脊穴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齐刺加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颈椎活动度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PRI、VAS及PP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6个方向活动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刺加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佳,且可显著提高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3.
穴位注射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症状分区分别取相应的夹脊穴进行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设推拿牵引对照组,每组30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推拿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项丛刺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项丛刺组和夹脊刺组,每组40例,项丛刺组采用项丛刺加颈夹脊刺,夹脊刺组单独采用颈夹脊刺,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评分。结果:项丛刺组总有效率为95.0%,夹脊刺组总有效率为82.5%,经Ridit分析,u=5.186,P〈0.01,表明项丛刺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夹脊刺组。项丛刺组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和治疗后评分与夹脊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项丛刺组治疗对患者眩晕改善较夹脊刺组治疗更明显。结论:在颈夹脊刺基础上加项丛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温针脊神经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比温针颈椎横突后结节前的脊神经和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温针加拔罐的综合治疗,观察组要求通过C2-C7横突后结节为安全进针点刺中病变的脊神经并温针;对照组深刺相应的颈夹脊穴,其余治疗都相同。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7%(116/120)、78.3%(47/60),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4.2%(89/120)、46.7%(28/6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以温针横突后结节前的颈脊神经为主的疗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针刺颈夹脊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牵引状态下行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顽固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牵引状态下行夹脊穴穴位注射,对照组30例常规予以颈椎病推拿配合颈椎牵引.2组均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随访6个月比较2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结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5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悬吊运动疗法结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McGill量表评分、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结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臂丛神经配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经臂丛神经刺激结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治疗10次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均完成了10次治疗,其中显效35例,好转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结论:经臂丛神经刺激结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牵引、夹脊穴穴位注射配合艾灸与牵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牵引、推拿治疗;治疗组行牵引、夹脊穴穴位注射疏血通2ml和腺苷钴胺1mg的混合液配合温和灸,比较治疗一疗程后的数字疼痛评分(NPRS)、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PRS疼痛评分、C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2项评分较常规组改善更明显(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74.19%.结论:穴位注射配合艾灸、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陈晞 《新中医》2011,(5):111-112
目的:针刺颈夹脊配合腕骨、束骨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予双侧C3~C7夹脊穴及双侧腕骨、柬骨穴治疗,对照组予双侧C3~C7夹脊穴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2组止痛起效的时间、镇痛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止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颈夹脊配合腕骨、束骨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