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对移植肾功能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进行肾移植手术且在术后2周左右行PRA检测并获得随访患者224例。根据肾移植术后2周左右的PRA检测结果分为阴性组(195例)和阳性组(29例)。阴性组患者于2007年再次检测PRA, 两组患者于近期(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检测血清肌酐(Scr), 了解肾功能情况。比较PRA阳性患者(含PRA复查阳性者)和PRA阴性患者的移植肾功能长期正常率。结果 阳性组患者29例, 2014年4月复查18例患者肾功能丧失(17例)或下降(1例), 11例患者肾功能正常。阴性组患者195例, 于2007年复查PRA阴性者153例, 2014年4月复查肾功能正常患者148例, 肾功能下降或丧失者5例;于2007年复查PRA阳性者42例, 移植肾功能均不同程度下降或丧失。2004年前PRA阳性和2007年复查PRA阳性患者共71例, 2014年4月复查肾功能正常患者11例, 移植肾功能长期正常率为15.5%。PRA阴性患者153例, 2014年4月复查肾功能正常患者148例, 移植肾功能长期正常率为96.7%。PRA阳性患者和PRA阴性患者的移植肾长期存活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产生PRA对移植肾长期预后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33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于2000年1月20日在本院行肾移植术,术后恢复良好,治愈出院。术后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2005年1月14日受者因血肌酐(Cr)升高伴有低热入院。入院检查:体温38℃;触诊移植肾肿大,质地偏硬;血Cr255μmol/L,血常规检查:白细胞(WBC)6.3×109/L,淋巴细胞0.148。行移植肾B型超声波检查示:移植肾大小为13cm×7cm×7.3cm,移植肾各级动脉阻力指数(RI)>0.7,移植肾内可见6.5cm×6.2cm的稍强回声团,边界清,内部血流不丰富,考虑为移植肾肿瘤。行CT水平扫描+增强示:移植肾体积增大,肾…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性 ,5 4岁。 2个月前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在本院行肾移植术。术前 1d开始服环孢素A(新山地明 )1 0mg·kg-1 ·d-1 ;术后服用他克莫司 (FK5 0 6 ) 0 .1mg·kg-1 ·d-1 、霉酚酸酯 (MMF) 1 .5 g/d、泼尼松 (Pred) 30mg/d,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术后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经规律性间断血液透析治疗 2周后 ,肾功能于术后第 2 0d逐渐恢复正常 ,多次复查移植肾彩色B型超声波示 :移植肾大小正常 ,移植肾周无积液。出院后继续上述三联免疫抑制治疗 ,并定期复查肾功能、FK5 0 6血浓度。受者 1周前出现右下肢肿胀。检查FK5 0 6血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上腺醛固酮瘤术后肾功能不全原因,为肾上腺醛固酮瘤术前评估和术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2015年3月间明确诊断为醛固酮瘤并行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30~69岁,平均(45±4.8)岁。根据术后有无出现肾功能不全分为术后肾功能正常组和术后肾功能不全组。术前均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相关激素及双侧肾上腺CT薄层扫描等常规检查,术后定期复查血压、肾功能、电解质及血醛固酮。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其中28例行单侧肾上腺部分切除术,14例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结果:术前肾功能检查血清肌酐均在正常范围,术后经过平均9(3~18)个月的随访,13例(30.9%)的患者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该组患者的术前醛固酮水平明显高于术后肾功能正常组(P0.05),高血压病程也明显长于术后肾功能正常组(P0.05)。结论:醛固酮瘤病程及术前醛固酮水平是影响术后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46岁,2003年7月因患“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于我科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恢复良好,4年后因慢性排斥反应致移植。肾逐渐丧失功能,于2008年6月在我科行再次肾移植术,术后采用吗替麦考酚酯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胶囊和甲泼尼龙免疫抑制治疗,定期复查肾功能、尿检等正常。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39岁,2003年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在我院住院治疗,于2003年8月26日在全麻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手术顺利,术中留置F6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术后恢复可,常规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2015年3月19日复查血Cr99μmol/L。移植肾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移植肾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肝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报告肝、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治疗1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不全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伴慢性胰腺炎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对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胰液空肠内引流及原位背驮式同期尸体肝、胰、肾联合移植。手术顺利,移植肝脏及胰腺功能1周内逐渐恢复,肾功能延迟恢复。术后第16天因移植肾血流下降,切除移植肾脏,于原移植部位行第2次肾移植,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至2005年11月随访10个月,患者未发生排斥反应及明显感染,移植肝、胰、肾功能均正常,一般情况良好。结论肝胰肾联合移植技术安全,术后因各脏器对功能恢复所需内环境各不相同,矛盾较多,围手术期处理对患者的长期存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放置双J管在头孢曲松相关性尿路梗阻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4年5月行放置输尿管双J管治疗9例保守治疗无效的头孢曲松相关性尿路梗阻的患者.入院前行头孢曲松抗炎约2 ~10d(平均4.5d)后,出现典型肾绞痛症状,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8.5±1.2分,经停用头孢曲松、解痉镇痛治疗无效.其中6例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结果 9例患者在膀胱镜下逆行置入输尿管双J管后肾绞痛症状均缓解.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3.5±0.6分,肾功能不全患者3~5d肾功能均达到正常水平.患者在两周左右拔出双J管,行泌尿系彩超未见明显结石及输尿管梗阻.3个月后复查泌尿系彩超未见明显结石及梗阻.结论 对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的头孢曲松致尿路梗阻并发肾绞痛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置入输尿管双J管是一种简单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患者为男性,33岁,2008年9月因肾功能衰竭于外院行肾移植.术后血肌酐恢复至190 μmol/L左右,以他克莫司和吗替麦考酚酯等预防排斥反应,于我院定期复查,血肌酐在150~180 μmol/L之间.2012年4月,发现全程肉眼血尿,无移植肾区疼痛,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彩色超声提示移植肾多发结石,体积最大者为1.5 cm×1.3 cm×1.0cm,位于移植肾下极.入院诊断为移植肾多发结石、肾性高血压、移植肾功能不全.无手术禁忌证.于2012年5月在全身麻醉下经B型超声引导行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考虑患者只有一个有功能的肾脏,为减少出血及肾功能损伤,选择移植肾背侧中盏为穿刺点,采用微通道(16 F),输尿管镜进入肾盂及肾下盏后见多枚结石,最大者体积约为1.5 cm×1.2 cm×1.0 cm,呈黄色不规则形状.用气压弹道碎石机将结石击碎,然后用异物钳逐个取出,小碎石屑用生理盐水冲出,逐个检查肾盏,无明显结石残留.输尿管内留置5F双J管和14F造瘘管各1根.术中给予甲泼尼龙500 mg,术后再连续给予甲泼尼龙(500mg/d)2 d,然后恢复使用他克莫司和吗替麦考酚酯等免疫抑制剂.术后恢复顺利,CT检查移植肾无结石残留.术后1周拔除造瘘管和导尿管,患者可自行排尿,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于我院复查时拔除双J管.随访至今,血肌酐在140~170 μmol/L之间.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1岁.以肾功能异常5年于2010年7月15日入院.既往有足癣、股癣病史.临床诊断: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血肌酐860 μmol/L.规律血液透析1个月(每周3次).全麻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甲泼尼龙联合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冲击治疗,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泼尼松免疫抑制方案,术后第4天肾功能恢复至正常.术后第6天患者出现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超声检查移植肾阻力指数(RI)升高(段动脉0.83,叶间动脉0.85),考虑急性排斥反应,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3d,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第10天患者原引流管处有血性液体溢出,急诊行移植肾探查术,见移植肾动脉与髂外动脉吻合口处有喷血,移植肾大小正常,但弹性差,颜色苍白,行移植肾切除术.术后恢复血液透析,营养支持、抗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1.
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时手术方式的选择。 方法  15例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根据施行的术式不同分为两组 ,常规CABG(CCABG)组 :9例患者 ,在体外循环下行 CCABG。OPCAB组 :6例患者 ,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术后观察两组肾功能情况、心律失常、呼吸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移植血管支数、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出血量和输血量等临床指标。 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CCABG组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较术前差 (P<0 .0 5 ) ;OPCAB组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较术前无明显变化 (P>0 .0 5 ) ,术后并发症比 CCABG组低 ,手术时间、ICU时间和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均比 CCABG组短 ,术后出血量和输血量比 CCABG组少 (P<0 .0 5 )。 结论 冠心病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采用 OPCAB术式明显优于 CCABG,经围术期的积极处理 ,大多数患者可渡过肾功能衰竭关。  相似文献   

12.
1200次移植肾穿刺的并发症及临床意义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移植肾穿刺术的临床意义及并发症 ,以促进移植肾活检术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方法  1 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行肾移植术的 590例患者 ,术后常规行移植肾活检术 ,肾功能短期内急剧恶化者急诊行肾穿刺活检术。采用斜角进针负压吸引法 ,对其并发症及肾活检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了分析。结果  590例患者共行 1 2 0 0次肾穿刺术 ,穿刺成功率为 99.8% ,组织质量较好的占 81 .3 % ,光镜标本平均每份包含肾小球 (1 9.0± 9.0 )个。肾穿刺后肉眼血尿的发生率为1 .6 % ,肾周血肿的发生率为 0 .3 % ,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出现出血并发症的患者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有异常改变 ,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 (ATN) ,急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等。病情稳定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在肾活检后无明显的变化 .肾功能正常患者的肾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异常的有 2 7.8% ,其中临界改变占 1 1 .9% ,动脉内膜炎占 4 .0 % ,急性排斥占 1 .4 % ,此外尚有少量的慢性排斥及间质非特异性细胞浸润。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中有 34 .9%肾组织病理表现为正常移植肾改变 ,30 .2 %的患者诊断为急性排斥 ,1 7.4 %患者诊断为临界改变 ,动脉内膜炎及ATN各占有 0 .3 %。结论 斜角进针负压吸引肾活检术在肾脏移植患者中应用成功率高 ,且较为安  相似文献   

13.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因肾移植术后5年,解血尿一周,于2009年10月21日入院。患者因04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在外院行肾移植术,术后恢复良好,一直服骁悉等抗排斥药物,定期复查血肌酐正常。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量约20ml/次,未见血块,伴尿频,尿急,6~8次/白天,4~5次/夜晚。10月13日在外院行超声检查提示:移植肾盂及输尿管内见条索状强回声,即到我院住院治疗。入院后,完善各项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皮肾动脉血运重建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rtery revascularization,PTRAR)治疗对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因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行肾动脉血运重建术的6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其中18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62例患者共76条肾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均成功开通,14条肾动脉仅行球囊扩张,62条肾动脉行支架置入。住院期间未出现任何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24 h血压也有明显的下降[收缩压:(150.8±16.4)mmHg比(132.0±12.8)mmHg;舒张压:(88.6±12.7)mmHg比(80.1±11.1)mmHg,P均0.05]。术后24 h肾功能不全的18例患者平均血压降至(135.7±16.0)/(83.8±11.4)mmHg。针对18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结果发现,与术前相比血压明显下降[收缩压:(138.4±11.8)mmHg比(148.7±9.1)mmHg;舒张压:(88.1±10.7)mmHg比(93.5±9.5)mm·Hg,P均0.05]。所有62例患者术后服药种数明显减少。18例肾功能不全者中6例(33.3%)治愈,7例(38.9%)改善,5例(27.8%)无变化;术后血清肌酐水平的监测发现9例患者的肾功能好转,6例患者的肾功能未受明显影响,3例患者的肾功能恶化。结论肾动脉血运重建术对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带来明显的获益,但对肾功能的改善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病例患者濮××,女,42岁,因"肾移植术后近18年,乏力3月"于2018年3月27日就诊于我院。患者因终末期肾病于2004年4月在我院经配型合格后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常规抗排异治疗,肾功能恢复正常水平。2006年9月血肌酐200μmol/L,考虑"移植肾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CKD4期)"。2007年3月20日因胸闷尿少伴移植肾区疼痛,查血肌酐712μmol/L、血红蛋白29 g/L,诊断"移植肾功能衰竭、重度贫血",予血液透析及对症治疗。2007年8月因内瘘失功行右侧颈静脉带CUFF导管植入。2014年2月因导管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更换了带CUFF导管。2016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利用后腹腔镜技术行活体亲属供肾切取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在对供受者进行全面的免疫学检查 ,对供者作详细的安全性评价 ,行SPECT检查了解分侧肾功能 ,用DSA了解肾血管的变异情况之后 ,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对 10例活体亲属供肾进行切取 ,按常规方法移植给受者。结果 :10例均成功切取左肾并移植给受者 ,平均手术时间 (10 2 .6± 19.3)min ,平均术中出血量 (13.0± 9.8)ml,热缺血时间平均 (14 1.8± 72 .1)s,受体血管开放后供肾均泌尿 ,其中 1例患者移植后 1周发生输尿管远端坏死漏尿 ,再次手术后恢复正常。术后无排斥反应及其他与操作技术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利用腹腔镜技术行活体亲属供肾切取对供者损伤小 ,术后恢复快 ,对供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技术上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胰肾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肠腔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对2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行肠腔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术。术后采用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及强的松龙(Pred)三联用药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肝素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抗凝;阿昔洛韦、可耐抗病毒。结果 移植后,2例患者均立即停用胰岛素,血糖正常,肾功能正常。例1术后1周出现吻合口出血,术后2个月出现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并发ARDS;例2术后45d出现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2例均治愈,目前已分别存活12个月、9个月,移植胰、肾功能正常,一般情况良好。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理想方法,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42岁。因患“尿毒症”于1996年在外院行第1次尸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未恢复,继续血液透析治疗。2000年1月行第2次尸肾移植,手术顺利,1周后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2周后出院。出院后服用免疫抑制剂并定期复查。于2003年12月底因移植肾功能不全,来我院门诊行B型超声波及核磁共振水成像检查,结果提示:输尿管膀胱吻合口处狭窄。拟行移植肾输尿管探查,但被患者拒绝。2004年3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对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行一期全主动脉置换的可行性.方法 患者男性,43岁,既往为Ⅲ型夹层动脉瘤,1年前行支架型人工血管降主动脉内膜破口封堵术后4个月继发I型 主动脉夹层,患者除左肾动脉外主动脉各主要分支均开口于夹层假腔.本次手术前5个月起因肾功 能衰竭行透析治疗,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在全身麻醉低温心肺转流下一期行从升主动脉至双髂动 脉的全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时间12 h,术中出血量约9000 ml,术中输血和血浆7300 ml(包 括自体血液回收1500 m1),输血小板800 ml.结果 术后第2天患者四肢可自主活动,术后第4天神志逐步恢复正常,术后1周拔除气管插管.尽管无肾功能恢复,但术后2周CT复查,提示各人工血管和重建的内脏动脉及肋间动脉通畅良好.结论 对于合并肾功能衰竭者可行一期全主动脉置换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2 6例复杂性肾结石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例的手术经验,提高复杂性肾结石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切开肾盂,肾内肾盂患者可暴露肾窦,甚至分离至肾盏颈,根据结石的特点,必要时可切开部分薄弱区域肾实质及盏颈。结果:手术不损伤肾内主要血管,术中出血少。术后4周复查肾功能,2 6例患者中16例恢复正常,10例明显好转。术后7例有部分小结石残留。结论:复杂性肾结石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处理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处理,及时解除梗阻,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消极等待不如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