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软组织肉瘤补充广泛切除术的原因及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外院误诊为良性肿瘤而行局部切除的原发软组织肉瘤患者78例。主要观察终点为肿瘤的复发转移, 分析肿瘤残留情况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  补充广泛切除术后, 中位随访时间是17.4个月, 其中复发3例, 转移5例, 死亡3例。Kaplan-Meier法计算1年无瘤生存率为93.6%, 3年无瘤生存率92.3%。初次术后肿瘤残留共40例, 占52%。初次手术后肿瘤残留组和非残留组生存无差异。   结论  患者在非计划性切除后肿瘤残留率较高, 接受补充广泛切除术是必要的。补充广泛切除原因多为术前无明确病理诊断, 无影像学检查。软组织肉瘤发病率较低, 在临床上应慎重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术前辅助放化疗后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切除术治疗FIGOⅠB2~ⅡA期宫颈癌患者, 探讨宫颈癌的个体化治疗。  方法   回顾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治疗的所有术前辅助放化疗后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宫颈癌FIGOⅠB2~ⅡA期患者资料。  结果   共50例FIGOⅠB2~ⅡA期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以及阴道盒消瘤治疗后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切除术。50例患者手术顺利, 手术时间平均195 min(110~285 min), 平均失血量583 mL(200~1 400 mL)。28%(14/50)患者出血量超过800 mL, 需要输血治疗。术后尿储留4例, 血栓性静脉炎2例, 3例术后复发率6%。12例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 其中2例患者同时有宫旁转移, 1例患者阴道残端有肿瘤细胞。23例患者具有2种以上高危因素(包括宫颈间质深层浸润、淋巴血管内瘤栓、肿瘤大小≥4 cm)。共26例患者需要术后辅助治疗。远期并发症3~4度骨髓抑制为4%(2/50), 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2%(1/50)和输尿管肾盂积水2%(1/50), 淋巴水肿6%(3/50), 阴道狭窄发生率4%(2/50)。中位随访时间43个月, 3年生存率90%, 3年无瘤生存率90%。  结论   术前辅助放化疗加根治性子宫切除的治疗宫颈癌ⅠB2~ⅡA期患者安全有效, 能够获得理想的生存率, 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与转移的诊断价值与PET/CT检查期间CEA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临床症状、血清CEA水平升高或CT等影像学检查怀疑复发, 并因此行PET/CT检查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75例, 其中男性46例, 女性29例。回顾性分析比较PET/CT显像的诊断价值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CEA阳性组与阴性组中的差异。   结果  PET/CT对复发与转移的检出率中CEA阳性组为89.3% (42/47), 阴性组为82.1% (23/28), 两组之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CEA水平无助于提高PET/CT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与转移的检出率, PET/CT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与转移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是目前监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与转移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对无瘤生存率及累积生存率的影响。   方法   收集53例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TACE治疗患者和64例单纯行肝细胞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其治疗的1、2、3、5无瘤生存率和累积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讨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TACE治疗对无瘤生存率及累积生存率的影响。   结果   术后+TACE组1、2、3、5年的无瘤生存率和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9%、60.4%、39.6%、18.9%和98.1%、86.8%、69.8%、47.2%,单纯手术组1、2、3、5年的无瘤生存率和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0.3%、43.8%、21.9%、12.5%和87.5%、71.9%、50.0%、31.3%,两组的无瘤生存率和累积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结果显示术后+TACE治疗是影响患者无瘤生存率和累积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TACE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累积生存率,术后辅助TACE治疗是影响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和累积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类白血病反应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对本科收治的17例术前检查发现类白血病反应的胸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随访。   结果  17例患者中,手术12例,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死亡1例;其中9例患者术后经正规放、化疗,2例患者术后未行放化疗,手术组随访9例,4~15个月均死亡,失访2例;放化疗4例,随访3~11个月均死亡;未进行手术及放化疗治疗自动出院1例,出院后服中药治疗,出院后3个月死亡。   结论  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前检查发现类白血病反应,手术及积极的放化疗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外科治疗的手术入路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案。   方法   回顾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104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04例患者中, 102例通过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 2例患者加用垂直胸骨劈开切口, 无手术死亡患者, 所有患者中结节性甲状腺肿52例, 甲状腺腺瘤41例, 甲状腺乳头状癌10例, 甲状腺滤泡癌1例。   结论   大多数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可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 加强术前影像学检查、娴熟的手术技巧、完善的术后管理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联合周围组织器官切除在原发及复发胃癌治疗中的的经验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5例原发胃癌或胃癌术后复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联合周围脏器切除病例, 其中3例为原发胃癌, 2例为胃癌术后复发。  结果  1例患者因腹腔感染及腹腔出血于围手术期内死亡, 1例出现胰瘘, 经保守治疗好转后出院。4例患者均获得12个月以上生存, 平均生存期22.2个月。  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周围脏器切除治疗胃癌有一定风险, 但如合理应用, 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预防及处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并发症的方法。   方法   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实施VATS肺叶切除手术317例。观察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总结处理对策。   结果   术中发生并发症患者28例(8.8%),包括血管意外损伤出血16例(5.0%)、误伤/断支气管2例(0.6%)、缝合器切割血管残端渗血4例(1.3%)、缝合器切割残端肺漏气3例(0.9%)、肺损伤2例(0.6%)、膈肌损伤1例(0.3%)。中转开胸17例,中转率5.4%。出血镜下修补成功14例,成功率70%(14/20)。术中无死亡病例。   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是胸外科难度较高的手术方法,需注重预防及正确处理术中并发症,尤其是大血管的损伤出血,才能减少中转开胸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其得到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提高晚期直肠癌的外科治疗经验及效果。方法 对 1984年至 2 0 0 0年 4 3例局部扩散的直肠癌患者进行了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 ,其中包括全盆腔脏器切除、后盆腔脏器切除及邻近盆腔脏器切除 ,并分析其远期疗效。结果 本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 95 3%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11 6 % ,3年生存率为 87% ,5年生存率为 6 3%。结论 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为局部扩散的晚期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根治性再切除的机会 ,延长了生存期。严格的病例筛选 ,对尿路改道的技巧性操作以及盆底腹膜的妥善修复是保证手术成功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用保留乳腺手术方式治疗副乳癌的相关注意事项及预后。   方法   收集从2003年9月至2013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副乳腺癌患者23例,分析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副乳腺癌的术前检查、术后治疗及预后。   结果   采用保留同侧乳腺手术方式的10例患者术前均行乳腺相关检查,证实双乳未见恶性病灶。术后3例行放疗,接受放疗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放射性皮炎的发生。随访至2013年10月,2例出现骨转移。13例采用乳腺癌根治术中1例出现肺转移。   结论   副乳腺癌确诊时,如双侧乳腺未及异常,可采用保留同侧乳腺治疗副乳腺癌的手术方式,术后放疗应注意放射性皮炎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女性后盆腔清除术后阴道后壁重建的方法和意义。[方法]1994年至2002年我们对8例女性后盆腔清除术者采用带血管蒂回肠作阴道后壁重建。[结果]全组阴道重建成功。随访10个月~7年,2例死亡,其余均健在。[结论]后盆腔清除术后作阴道后壁重建,可保留正常的性功能和肛门功能,能有效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后盆切除术治疗女性中下段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盆切除术治疗女性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对女性直肠癌46例行后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及复发生存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1例,根治性切除率(Ro)为97.83%,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9.57%.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83%、86.96%和65.22%,复发率6.52%.结论 后盆切除术是治疗女性直肠癌的有效方法,可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两种曲马多超前镇痛方法对乳腺癌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将90例ASA评估Ⅰ~Ⅱ级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3组, 每组30例。A组: 在手术切皮前10 min和缝皮前10 min给予曲马多1.5 mg/kg; B组: 切皮前10min给予曲马多1.5 mg/kg; C组: 手术全程不给予曲马多。观察术后0.5、1、2、4、8、12、24 h患者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  A组术后12 h以内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B组术后2 h内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曲马多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并且在手术开始和结束前联合给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的关系。   方法   采用TaqMan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技术,检测287例中国汉族女性肺癌患者和281例正常女性对照者IGF-1和IGFBP-3基因位点的基因型。   结果   IGF-1基因rs2946834位点的三种基因型(CC/CT/TT)在女性非吸烟肺癌患者和对照间的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01),与TT基因型相比,CC基因型显著降低女性肺癌的发病风险(OR=0.28,95%CI:0.15~ 0.54)。另外,在非吸烟女性中,IGF-1(rs1520220)GG基因型可降低晚期肺癌发病风险(OR=0.30,95%CI:0.09~0.96)。   结论   IGF-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女性非吸烟肺癌的发病相关,这一结论有待于大样本以及功能学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The incidence of rectal cancer recurrence after surgery is 5–45%. Extended pelvic resection which entails En-bloc resection of the tumor and adjacent involved organs provides the only true possible curative option for patients with locally recurrent rectal cancer.AimTo evaluate the surgical and oncological outcome of such treatment.Patients and methodsBetween 2006 and 2012 a consecutive series of 40 patients with locally recurrent rectal cancer underwent abdominosacral resection (ASR) in 18 patients, total pelvic exenteration with sacral resection in 10 patients and extended pelvic exenteration in 12 patients. Patients with sacral resection were 28, with the level of sacral division at S2–3 interface in 10 patients, at S3–4 in 15 patients and S4–5 in 3 patients.ResultsForty patients, male to female ratio 1.7:1, median age 45 years (range 25–65 years) underwent extended pelvic resection in the form of pelvic exenteration and abdominosacral resection. Morbidity, re-admission and mortality rates were 55%, 37.5%, and 5%, respectively. Mortality occurred in 2 patients due to perineal flap sepsis and massi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0 and R1 sacral resection were achieved in 62.5% and 37.5%, respectively. The 5-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 was 22.6% and the 4-year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 was 31.8%.ConclusionExtended pelvic resection as pelvic exenteration and sacral resection for locally recurrent rectal cancer are effective procedures with tolerable mortality rate and acceptable outcome. The associated morbidity remains high and deserves vigilant follow up.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分析郑州人民医院从2009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0例晚期卵巢癌的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术前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腹腔热灌注辅助化疗2次(顺铂80 mg),术后给予TC/TP方案化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TC/TP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腹水量、术后化疗疗程、疗效、复发与死亡、生存率等数据的差异。   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术中的各项疗效指标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 0.05),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   在临床上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采取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腹腔热灌注辅助化疗,对于患者的疗效较常规的方法有较大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晚期宫颈癌并发双侧输尿管梗阻的预后因素, 探讨其治疗意义。   方法   通过肾图、CT、肾功能检查诊断晚期宫颈癌并发双侧输尿管梗阻患者40例, 膀胱镜下输尿管逆行置管内引流13例, 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顺行置管内引流25例、外引流2例, 肾功能恢复正常后行放射治疗29例, 对比研究输尿管导管置入前是否接受过治疗、肾功能是否正常, 置管后是否接受放疗三种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输尿管导管置入后肾功能恢复正常率为91.3% (21/23)。未治疗组、术后和放疗后复发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7、15、10个月(χ2=9.379, P=0.009)。置管后接受放疗组与未行放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9个月(χ2=17.329, P < 0.001), 置管前肾功能是否正常对预后影响无显著性差异(χ2=1.37, P=0.242)。   结论   对于初治或术后复发的宫颈癌并发双侧输尿管梗阻患者, 在解除输尿管梗阻后, 应接受放射治疗, 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 HE4)和癌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卵巢恶性风险计算法ROMA)预测盆腔包块患者上皮性卵巢癌(EOC)风险。   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因盆腔包块或卵巢囊肿住院拟行手术的患者血清HE4和CA125水平,根据是否绝经,采用ROMA方法计算卵巢癌预测概率(PP),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别确定绝经前后临界值,并将患者划分至高危组和低危组,评估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   结果   评估了1 683例患者,其中1 448例盆腔良性疾病,235例盆腔恶性肿瘤,包括106例EOC。在经病理确诊为良性盆腔包块患者中有1 356例被划分至低危组,特异性93.6%;盆腔恶性肿瘤中121例划分至高危组,敏感度80.7%;卵巢交界性上皮瘤20例划分至高危组,敏感度28.2%;EOC中93例划分至高危组,敏感度87.7%,未划分至高危组包括黏液性腺癌2例,透明细胞癌11例。卵巢非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中5例划分至高危组,敏感度38.5%;非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35例划分至高危组,敏感度85.3%;转移性卵巢癌患者中1例划分至高危组,敏感度25.0%。   结论   ROMA较成功地将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划分至高危组,其中EOC患者大部分被正确地划分至高危组,ROMA在诊断恶性肿瘤尤其是EOC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Management of advanced pelvic cancer by exenterat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IM: To describe our results in managing locally advanced primary or recurrent pelvic malignancies. METHOD: Investigations included: clinical, laboratory, endoscopic (rectoscopy and colonoscopy) examinations, ultrasound scan, and CT scan or MRI of the abdomen and pelvis,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the pelvic malignancy. A careful explorative laparatomy of abdomen and pelvis was performed, followed by anterior, posterior or total pelvic exenteration. RESULTS: In the period June 1995-Jan 2002, 7 anterior, 2 posterior and 51 total pelvic exenterations were performed in 60 patients, distributed as follows: 28 for rectal cancer (12 primary, 16 recurrent), 20 for cervical cancer (9 primary, 11 recurrent) and 12 for other pelvic malignancies.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and overall 5-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as follows: primary rectal cancer--50 months and 32%; recurrent rectal cancer--31 months and 17%; primary cervical cancer--46.4 months and 41% and recurrent cervical cancer--23.4 months and 16%. During the same period, 559 of our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primary or recurrent rectal cancer by different types of straightforward resection. CONCLUSION: Pelvic exenteration is justifiable in cases of locally advanced primary and recurrent malignancies of rectum, cervical cancer and possibly in cases of other pelvic malignan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