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徐天才  高凌云  朱志平  熊强  张冰  杨运俊   《放射学实践》2013,(10):1002-1005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在大脑中动脉开窗变异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方法:搜集2008年1月-2012年2月的3778例患者的CTA资料,将所有原始图像经容积重建(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大脑中动脉开窗影像学特点。结果:3778例中发现大脑中动脉开窗6例(男5例,女1例),检出率为0.16%。所有开窗均位于M1段,其中M1段近段5例(4例呈裂隙型,1例呈凸透镜型),中段1例呈凸透镜型。左、右大脑中动脉开窗各3例,且有1例同时合并基底动脉开窗。1例由1支桥血管与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近端围成,1例伴有早期颞极动脉的分支起源于开窗的下支血管。6例中1例同时合并左侧大脑中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及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1例伴有动静脉畸形(AVM);1例伴有静脉畸形。结论:CTA能快速、直观地显示大脑中动脉开窗变异及其合并的血管性病变,可作为其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脑中动脉区脑梗塞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梗塞急性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及其在不同治疗期TCD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49例患者入院前后行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证实为大脑中动脉(MCA)区脑梗塞者,入院后1周内、第2周及第3周行TCD检查。结果①MCA区脑梗塞后病侧MCAV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病灶对侧(P<0.01);双侧大脑前动脉(ACA)Vm高于对照组(P<0.05);病侧MCAVm>ACAVm的生理关系消失。②MCA区梗塞中主干及深穿支梗塞MCAVm下降明显(P<0.05)。③TCD间断观察揭示MCAVm随有效治疗而增加。结论TCDVm的变化有助于判断脑梗塞的部位、临床治疗选择和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3.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动态CT表现与临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在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超急性期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MCA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6h内)的CT征象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定期复查CT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MCA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46例中表现为HMCAS者32例(71.1%),临床均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25例死亡(78.1%),其中HMCAS进展且合并MCA点状征的14例中12例(85.7%)死亡,其余均遗留严重神经功能缺损;而无HMCAS的14例中8例为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6例为TACI,仅2例(14.3%)死亡,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例HMCAS在复查随访时消失,病人病情好转且均转化为出血性脑梗死。结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动态CT变化有助于MCA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大脑中动脉(MCA)主干严重狭窄或梗阻性病变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 对47例患MCA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TCD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以MRA为金标准,以收缩峰值血流速度(PSV)作为动脉狭窄的诊断参数,利用四格表法,分析TCD检测上述病变的准确性.结果: TCD对MCA中度、重度狭窄及梗阻性病变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期值及阴性预期值分别为85.3%、92.3%、87.2%、96.7%、70.6%;91.7%、91.3%、91.5%、91.7%、91.3%;62.5%、100%、93.6%、100%、92.9%.与MRA完全相符率为80.9%(38/47).结论: 在诊断MCA严重狭窄或梗阻性病变时,TCD与MRA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在早期脑梗死颅脑CT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7例经确诊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病人作为病例组,连续选取245例无脑血管病症状及体征、颅脑CT平扫未见异常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评价其颅脑CT平扫所见大脑中动脉密度.结果 病例组中HMCAS的检出率11.76%(2/17)高于对照组0.82%(2/245)(P<0.05),病例组DSA所见大脑中动脉血栓在颅脑CT平扫中未发现局灶性动脉致密征.结论 HMCAS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有一定的关系,但颅脑CT平扫所见HMCAS与大脑中动脉血栓没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颈内动脉(ICA)及大脑中动脉(MCA)狭窄和(或)闭塞所致脑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9例经DSA证实为单、双侧ICA或MCA狭窄和(或)闭塞患者(病例组)及10名正常成年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进行64层螺旋CT头颅平扫、CTP和CTA检查,观察CTP成像特点,并对各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进行定量分析。结果CTA诊断为单侧ICA狭窄和(或)闭塞的患者17例中,5例仅累及分水岭区,10例同时累及MCA供血区和分水岭区。单侧ICA重度狭窄和(或)闭塞的灌注异常患者12例,非症状侧与症状侧的分水岭区CBF分别为(41±9)和(38±8)ml·100g^-1·min^-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8,P〉0.05);MTT分别为(5.2±1.1)和(10.9±2.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4,P〈0.01)。CTA诊断为双侧ICA重度狭窄和(或)闭塞的13例中,双侧CTP均表现为MCA供血区加分水岭区灌注缺损。25例单侧MCA狭窄患者,4例灌注正常;17例脑灌注缺损区为MCA供血区,4例为MCA供血区加分水岭区。12例双侧MCA重度狭窄的患者,灌注损伤区均为MCA供血区加分水岭区。结论64层螺旋CT头颈部CTA联合应用脑CTP检查,为ICA和MCA狭窄和(或)闭塞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为详尽客观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玲  宁刚  李学胜  郭应坤  刘关键   《放射学实践》2009,24(8):898-901
目的:胸部CT平扫分析小儿动脉韧带钙化(CLA)的形态特征、发生率及其年龄分布趋势,提高对该征象的正确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00例小儿胸部CT平扫资料,按年龄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和青春组五组,观察CLA形态特征,统计各年龄组CLA发生率。结果:小儿CLA常表现为点状及条状及曲线状钙化,CLA发生率19.42%(233/1200),其中幼儿组最高26.46%(59/223)。CLA最小发生年龄为2个月。本组动脉韧带钙化CT值在82~301HU,平均(130.49±47.25)HU;Spearman相关性分析,小儿CI.A的CT值(密度)与年龄没有相关性(r=0.007,P=0.912)。各组两两比较发现仅婴儿组与幼儿组CLA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11.174,P=0.001〈0.005)。结论:小儿动脉韧带钙化发生与年龄增长没有相关性,正确认识小儿CLA的CT特征及其发生情况,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成窗变异的发生率及CT血管成像(CTA)特征,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2007年11月至2010年1月本院共有2734例患者行头颈联合64层CTA检查,其中14例确诊为大脑中动脉成窗.回顾性分析大脑中动脉成窗的发生率、部位、形态等CTA特征及其合并症.结果 (1)14例患者共15个大脑中动脉成窗,发生率为0.51%(14/2734).M1段近端成窗12个,占80%;M1段远端成窗2个,占13.3%,均由一支桥血管与M1段远端及M2段近端构成;M1段中部成窗1个,占6.7%.M1段近端成窗中,9个成窗位于大脑中动脉起始部,3个成窗由一支桥血管与M1和A1近端三支血管组成.(2)2个"窗"径较小者(<2 mm)呈孔状,13个"窗"径较大者中,10个分支粗细不等呈"OK"手势样,3个分支粗细大致相同呈"凸透镜"样.(3)1例合并基底动脉成窗,1例合并大脑后动脉成窗,1例合并永久三叉动脉,3例合并颅内其他动脉的动脉瘤.结论 CTA能快速、直观、准确地判断大脑中动脉成窗及其合并症,熟悉其CTA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相应治疗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进展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性脑缺血的CT灌注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资料与方法 搜集25例具有临床及影像资料的单侧大脑中动脉主干慢性进展性闭塞的病例,取双侧大脑中动脉支配镜像兴趣区各灌注参数值行配对t检验.结果 患侧与对侧之间局部脑血流量(r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与对侧之间局部脑血容量(rCB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进展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缺血的CT灌注特征是:rCBF下降、MIT及TTP延长,rCBV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大脑中动脉开窗是一种比较罕见的颅内血管变异,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CT血管成像、MR血管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等,各种检查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本文就大脑中动脉开窗的发生机制及上述各检查方法在开窗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大脑中动脉狭窄相关的脑梗塞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锋 《航空航天医药》1998,9(4):191-193
目的:分析了20例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相关的脑梗塞患者的临床中风模式与神经影像(CT/MRI)特点。方法;对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等确诊的20例MCA狭窄的脑梗塞患者进行临床与神经影像的对比分析,结果:20例中,腔隙综合征10例(50%),CT/MRI显示无病灶2例(10%),基底节和内囊腔隙性脑梗塞8例(40%)非腔隙综合征10例(50%),CT/MRI显示MCA皮层无梗塞9例(45%),  相似文献   

12.
中晚孕期正常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中晚孕期正常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血流波形的变化规律,建立中晚孕期正常胎儿MCA血流正常参数值范围.资料与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495例20~43孕周正常单胎胎儿,测量胎儿的MCA-S、MCA-D、MCA-PI、MCA-RI及MCA-S/D.结果 获得正常中晚孕期胎儿MCA各参数正常值范围;其中MCA...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明确常规胸部CT所检测到的冠状动脉钙化(CAC)与年龄、性别相关检出率。资料与方法用常规胸部CT扫描,在2200例男、女性受检者中,检测到485例(22.45%)钙化者;并将常规胸部CT检测率与最敏感的电子束CT(EBCT)检测钙化的检出率相比较。结果 常规胸部CT检测出钙化低于EBCT,其发生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与EBCT检测结果相似。结论 常规胸部CT检查可获得提示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4.
谭伟  吴光耀 《放射学实践》2006,21(11):1118-1120
目的:评价脑动脉高密度征价值。方法:总结300例疑为脑血管意外经经临床观察、CTA或MRI明确诊断的急诊平扫CT,测定和比较Willis动脉环及邻近大动脉分支与脑实质CT值。结果: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34例,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17例;107显示脑动脉高密度征,检出率35.7%。其中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79例,15例脑梗死,敏感度19.0%,特异性44.1%。基底动脉高密度征(HBAS)28例,3例脑梗死,敏感度10.7%,特异性17.6%。非对称性HMCAS是早期脑梗死的可靠征象,多发生在MCA第1和第2段,发生在第2段呈“圆点征”或“破折号征”;HBAS呈“圆点征”。结论:脑动脉高密度征是脑梗死最早期和最有用的征象之一;但并不总是代表原位血栓,需严格诊断标准减少可能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15.
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大脑后动脉侧支供血的MRA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支供血的3DMRA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75例,均行MRI和3DTOFMRA,着重观察MRA中的侧支代偿供血情况。结果:75例患者3DTOFMRA均发现大脑中动脉起始段(M1)闭塞,同侧的大脑后动脉颞下后支及距状裂和顶枕动脉段出现增粗、延长、分支增多的表现,而多数患者同侧的大脑前动脉走行方向、管径粗细、分支情况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后,MRA示同侧大脑后动脉主干及分支有显著改变,说明闭塞区的代偿血供是以大脑后动脉通过柔脑膜毛细血管网的侧支循环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正常胎儿颅内动脉的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脉冲多普勒检测 5 0例正常胎儿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的血流特征。每次检查时间控制在 10分钟之内 ,胎龄 39- 4 0周。结果 :CDFI总体成功显示率为 94 7%、PW显示率为81% ,以胎头向母体腹侧大脑中动脉显示最好为 10 0 %。胎儿大脑中动脉的PW定量分析显示 :PV5 8 2± 12 1cm/s mv  30 3+8 71cm/s PI  1 6± 0 3p RI  0 6 5± 0 17。结论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供的信息 ,在妊娠期胎儿监测方面将可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大胜  谷春  牛学明  张媛  高树明  张芳  屈辉 《放射学实践》2007,22(10):1030-1032
目的:应用标准测量法对磁共振血管成像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进行标准化的测量研究.方法:34例患者中男23例、女11例,平均年龄62.5岁.应用标准测量法对其中46条经过TCD确诊为中、重度狭窄的大脑中动脉M1段的MRA血管狭窄率进行测量,计算公式为:狭窄率=[1-(狭窄动脉直径÷正常动脉直径)]×100%;狭窄动脉直径为大脑中动脉M1段最狭窄处管腔横径,正常动脉直径的测量遵循以下原则:第1选择测量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处近心端正常动脉血管的直径;如果近心端的动脉血管也有管腔的不规则狭窄采用第2选择测量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处远心端正常动脉血管的直径;如果近心端和远心端的大脑中动脉M1段均有不规则狭窄则采用第3种选择测量大脑中动脉的供血动脉颈内动脉的血管直径.结果:对正常血管的选择和狭窄率的测量结果经2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差异都无显著性意义(P>0.05);MRA测量结果平均值与TCD测量Vs值经一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R2=0.55.结论:标准测量法应用于MRA血管狭窄率的测量可以得到较好的一致性,如果进一步研究可以成为计算MRA血管狭窄率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意义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提高对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认识,探讨其在头颅CT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500例脑梗塞及500例非梗塞病人CT资料回顾分析。结果:梗塞组发现大脑中动脉(MCA)高密度征37例、非梗塞组17例,两组共54例,92.6%发生于50岁以上老年人,41例高密度征发生于双侧MCA,13例发生于一侧。所有的一侧MCA高密度征病例中,梗塞组有11例,其中6例同时伴有基底动脉高密度,且均无同侧MCA供血区梗塞;而不伴基底动脉高密度的5例中有3例发生同侧MCA供血区梗塞。结论:MCA高密度征大多数是老年性动脉硬化的脑动脉表现;一侧MCA高密度征者,在不伴有基底动脉高密度时对提示该血管栓塞形成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大脑中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47例患者的50个大脑中动脉瘤纳入本研究,全部患者行16层螺旋CTA检查。CTA技术扫描和重建参数:120kV、250mAs、准直0.75mm、重建层厚0.75mm和间隔0.4mm。运用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技术,神经放射医师评价动脉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以及动脉瘤与周围颅骨及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结果:有22个动脉瘤基本上根据CTA的结果行外科夹闭,术中依据CTA提供的信息顺利找到动脉瘤,并成功夹闭了这些动脉瘤,术中所见与CTA所提供的图像非常吻合。另外28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CTA图像清晰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载瘤动脉和瘤颈体比,辅助确定投射角度和是否需要支架植入。结论:16层螺旋CTA在大脑中动脉瘤诊断方面有很高的准确性,可以作为大脑中动脉瘤诊断的首选影像检查,并在指导其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