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合以治小儿久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景岳全书·泄泻》),无湿不成泻,小儿脾常不足,故脾虚湿盛为小儿泄泻的基本病机,其日久不愈者,脾气更伤,运化维艰,进食稍多,易致积滞;脾虚则肝血失养,肝不藏魂,易致惊惕;久泻者又易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混合污于大肠,中气易随而下陷,故久泻每多夹滞、夹惊、夹陷,单纯治脾难见速效,应注意兼症采用适宜的方法综合治之,以获佳效.  相似文献   

2.
<正>"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景岳全书·泄泻》),无湿不成泻,小儿脾常不足,故脾虚湿盛为小儿泄泻的基本病机,其日久不愈者,脾气更伤,运化维艰,进食稍多,易致积滞;脾虚则肝血失养,肝不藏魂,易致惊惕;久泻者又易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混合污于大肠,中气易随而下陷,故久泻每多夹滞、夹惊、夹陷,单纯治脾难见速效,应注意兼症采用适宜的方法综合治之,以获佳效。正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言:"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3.
1 “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与“浊气在上 ,则生月真胀”相应 ,原指清阳之气在下而不升 ,就会发生泄泻、下痢等病症。我们知道 ,血液中的各种蛋白 ,乃属水谷精微物质 ,来源于中焦脾胃 ,受肾脏之封藏而不致溢泄于外。肾之所以能封藏水谷之精 ,全赖肾中清阳之气亦即肾气的升清功能。若肾气亏损 ,气化不足 ,封藏无权 ,则会导致精微物质的外泻 ;因此用“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来解释蛋白尿的形成机理 ,亦中肯挈。临床上运用补肾固涩法来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在湿热证不显时 …  相似文献   

4.
陈意教授对泄泻的中医治疗有着独到的经验。认为六淫伤人,脾胃失调,皆能致泻,但实泻以湿邪为主,久泻以脾虚为主。实泻治以祛湿兼清热或温寒,久泻治以益气健脾,兼以疏肝补肾。辨证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脾虚泄泻,肾阳亏虚。  相似文献   

5.
李家生 《中外医疗》2009,28(26):190-190
补中益气汤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适用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证;脾胃虚弱,气虚下陷证,脾胃虚弱,气不摄血证。临床活用其方,补中益肝治疝气,补中摄血疗崩漏,补中靖采止遗尿,补中升阳固滑泻,补中通阳治便秘等杂证。体现了“病阴阳者治脾胃,病上下者求之中”的观点。阐扬了东垣辨杂病治从脾胃之心法。  相似文献   

6.
简介陆上清老师经验方“小儿止泻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陆上清老师经验方“小儿止泻灵”青海省中医院儿科(810000)张永霞泄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小儿脾常不足,或责于脾虚不运,或...  相似文献   

7.
小儿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中医认为引起小儿泄泻的原因,不外是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及脾胃虚弱,其主要病变在于脾胃。《景岳全书·泄泻》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会污下降,而泻利作矣”。  相似文献   

8.
小儿泄泻常吐泻兼作,特别易耗津夺液,极易出现伤阴的变证。故在治疗小儿泄泻时要特别注意顾脾。 1.清热勿久用苦寒 治疗湿热泻,常用苦寒之品清热利湿,但苦寒能戕生发之气,过用久用能伤脾败胃。脾胃之气伤,则统摄无权,而致泻愈甚。且苦寒伤津,不利疾病的恢复。故在小儿泄泻用苦寒之品时,宜“中病即止”以“顾脾保津”  相似文献   

9.
久泻乃为急性泄泻失治、误治迁延而成。古有脾泄、肾泄、滑泄之称,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在数载的临床工作中,从“久病必虚”,“久病入络”着手,以健脾活血法为主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治疗本病的一点体会提供同道参考指正。 1 脾虚为本,湿瘀为标 《景岳全书·泄泻》篇中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泄泻病位在脾胃与小肠,以  相似文献   

10.
七味白术散最先见于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 ,方由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藿香叶、木香、葛根七味药物组成 ,为健脾益气之方剂。《六科准绳》中本方主治“脾胃虚弱 ,呕吐泄泻频作不止”。《杂病心法》中本方“治消渴 ,不食而渴 ,胃虚无热 ,兼之泄泻”。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曰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四季脾旺而不受邪 ,若脾胃虚弱 ,脾之运化、胃之受纳腐熟功能不足 ,可导致许多病变。笔者运用七味白术散治疗儿科疾病 ,稍有心得 ,概括如下。1 脾虚泄泻泄泻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其中脾虚泄泻占有很大比例 ,尤其是 …  相似文献   

11.
脾肾阳虚泄泻是久泻的一种,大多由于急性泄泻失治、误治迁延所致。素体脾肾虚弱、中寒湿盛之人最易患此病。脾主运化,胃为水谷之海。外感病邪侵袭或内伤脏腑机能失调使脾胃受病,水谷吸收消化发生障碍,以致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并走大肠而形成泄泻,而慢性泄泻,或为脾胃虚弱,运行迟滞;或为肾虚而釜底无薪。肾为先天之本,内  相似文献   

12.
李东垣运用升散风药意义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运用升风药的意义广泛,或用以升发脾胃清阳,长养元气而泻阴火,以治脾胃气虚发热;或用以升发清阳,通利九窍,以治清阳不升之耳、目、口、鼻诸病;或用以升阳除湿,以治清阳下陷之泻痢;或用以升举气血,以治下部之出血;或用以升散郁火,既用以治火热内郁之实火,又用以治脾胃虚弱,阳气不能升发而内郁的虚火;或用以升清布津以润燥,以治消渴、大便燥结诸证,等等.诸如此类,皆取升散风药辛散升浮之功,以尽升散风药之妙用.  相似文献   

13.
升提法是李中梓治泻九法之第二法,针对的病机是脾气下陷,清阳不升。运用的多是祛风升散药物,目的有三:一者升举清阳,一者解表助运,一者散肝悦脾。适应证型有四:脾虚气陷型、脾虚湿困型、肝郁乘脾型、外邪干脾型。  相似文献   

14.
慢性结肠炎多属中医“五更泻”“滑泻”“久痢”“虚寒痢”范畴。笔者在临床过程中除应用健脾益气,温肾涩肠等方法,还对一些复杂病案,灵活变通,采用温清兼施,寒热并用,活血化瘀,痰瘀并治,清热泻心等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整理如下,以供同道参考。一、寒热错杂案沈××,女,31岁,住院号17868。1984年3月29日入院。患者五个月前出现腹泻,泻下脓血便,里急后重,曾被×院诊为“慢性痢疾”,经服“磺胺嘧  相似文献   

15.
慢性腹泻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和或下元虚损,使之脾胃运化失常,小肠受盛和大肠传导失司所致。《内经》明确指出:“胃脉实则胀,虚则泻。”、“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湿盛则濡泻”。故《景岳全书》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论》也曾告戒:“若不达升降浮沉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也。”可见泄泻病机所在当为脾胃升降功能失调,而慢性腹泻又与肝肾有关。所以,治疗慢性腹泻,常从肝脾同治和脾肾同治两法入手。  相似文献   

16.
泄泻临床上大致分为两种,即暴泻和久泻.暴泻多为时令之邪或饮食所伤,发于夏季者多,有一定的季节性.久泻则由暴泻失治而致损伤脾肾者,例如慢性肠炎的泄泻,更为常见,这些发作无季节性,遇起居、精神等不适,更易发病.  相似文献   

17.
《景岳全书·泄泻》中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纳化水谷,若脾胃运化失健,气机升降失常,水谷清浊不分,遂混杂而下,则发为泄泻。凡外感风暑湿寒热、内伤情志、饮食失宜等,皆可伤及脾胃,导致泄泻。然脏腑相连,五脏相关,脾胃的运纳还有赖于诸脏的协助配合尚能完成。临床所见,五脏之中,导致泄泻的主要因素是脾失健运,同时,肝失疏泄、肾失温煦也是影响脾运失常进而发生泄泻的常见原因。因此,张珍玉教授认为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与肝、肾存在密切关系。以下就张珍玉教授对泄泻的独到认识进行初步总结。1脾与泄泻泄泻是…  相似文献   

18.
文章报道中医辨治老年性上睑下垂验案1则。老年性上睑下垂属中医“上胞下垂”范畴,临床辨证多属脾虚气陷。本案患者在脾虚基础上,兼心阳不足,故针对心脾阳虚、清阳不升的病机,以益气升阳法为核心,采用健脾益气、振奋心阳的治法,心、脾两脏同调,且针刺结合中药,内外兼治。治疗后患者眼裂增大,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9.
所谓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便质清稀,甚至如水样的一种病症。《内经》将“泄”分为:“完谷不化之飨泄,肠垢污积之溏泄,澄清溺白之鹜溏,身重软弱之濡泄,滑脱不禁之滑泄。”泄泻之病,内外因相合而成。外因主责于“湿”,内因由乎“脾”,肝肾肺三脏也与泄泻关系密切。泄泻治则,《证治汇补》有云:“凡泻皆兼湿,初宜分理中焦,次则分利下焦,继以风药燥湿,久则升举元气,滑脱不禁,然后涩之。”  相似文献   

20.
<正> 慢性肠炎,属于中医学泄泻的范畴,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胃与大小肠。其病因主要是湿盛。如张景岳所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又“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以补脾运中除湿为基本治疗法则。但李士材在《医案必读》中提出的: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等治法,也应随证而施。笔者常以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散,四苓散,胃苓汤,升阳除湿汤等为通治方剂,辩证灵活运旧,常可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