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海岛首发癔症病人认知水平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将130例首发癔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均进行系统的药物治疗和一般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分别于入院时、治疗2周、出院时使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和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定,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达“显进”以上的出院病人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以了解复发情况。[结果]3次的ITAQ测定及NOSIE测定中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激惹3项因子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6.15%,对照组复发率为1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发癔症病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病人认知水平、降低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恢复、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健康教育联合氯丙嗪组(健康教育组)及单用氯丙嗪治疗组(对照组)各56例,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评定,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达显进(痊愈 显著进步)以上的出院病人进行为期 2年的随访,以了解其复发情况.结果:两次BPR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入院时ITAQ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出院时健康教育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时服药依从性两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 但出院时健康教育组服药依从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年内,健康教育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而且可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首发及复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对首发(研究组)和复发(对照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自知力教育,并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第4周、第8周、第12周进行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的评定。[结果]入院时ITAQ总分、服药依从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4周,对照组ITAQ总分高于研究组(P〈0.05),但第12周研究组ITAQ总分、服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知力教育可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住院中后期自知力,服药依从性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首发及复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对首发(研究组)和复发(对照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自知力教育,并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第4周、第8周、第12周进行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的评定。[结果]入院时ITAQ总分、服药依从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4周,对照组ITAQ总分高于研究组(P<0.05),但第12周研究组ITAQ总分、服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知力教育可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住院中后期自知力,服药依从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曾昭祥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774-1775
目的 探讨心理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13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教育联合氯氮平治疗组(对照组)各68例。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评定。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达显进以上出院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以了解其复发情况。结果 (1)两次BPR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t=0.27,1.28,P&;gt;0.05);(2)入院时ITAQ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t=0.15,P&;gt;0.05),但出院时研究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8.32,P&;lt;0.01);(3)入院时服药依从性两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x^2=0.28,P&;gt;0.05),但出院时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x^2=7.75,P&;lt;0.05);(4)2年内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8.15,P&;lt;0.01)。结论 心理教育不仅有助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而且可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疾病认知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按照住院病区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抗精神疾病药物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性疾病认知心理教育(健康教育、发病情景录像回放、心理剧),干预时间为8周。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服药依从性量表、简明精神疾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临床护理效果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ITAQ评分、BPRS评分比较及两组患者干预后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疾病认知心理教育能够帮助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和提高自知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病情,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7.
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淄博市第五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自知力教育,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均治疗6周。以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自知力恢复情况及服药依从性变化。结果 研究组ITAO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从性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研究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 自知力教育可有效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自知力教育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护理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临床组和认知组,每组80例。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精神科治疗和护理。临床组和认知组患者3~5例编为一组,采用小组或个别教育的方式,由干预护士按照教育手册每周对患者进行2次自知力教育,每次30~60 min,共8 w。在干预前、干预后4、8、12 w对3组患者的自知力改善、治疗依从性、扭曲思维自我控制及沟通满意度等进行评定。结果干预4 w后认知组ITAQ评分、BPRS评分、NOSIE评分均明显优于临床组(均P<0.01),认知组和临床组均优于常规组(均P<0.01);沟通满意度临床组高于认知组和常规组(P<0.01)。干预8 w后认知组ITAQ评分高于临床组(P<0.01),临床组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1);Beck评分认知组明显低于临床组( P<0.01);BPRS评分认知组明显低于临床组( P<0.01),临床组明显低于常规组( P<0.01);常规组的沟通满意度均低于临床组和认知组(均P<0.01);认知组自我控制评分均低于临床组和常规组(均P<0.01);NOSIE评分认知组均显著高于临床组和常规组(均P<0.01)。干预12 w后,认知组的ITAQ评分、沟通满意度和NOSIE评分均显著高于临床组和常规组(均P<0.01),Beck评分、BPRS评分显著低于临床组和常规组(均P<0.01)。临床组和认知组的自我控制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均P<0.01)。结论以认知为导向的自知力教育可以让患者减少病耻感,接纳自己的疾病,提高患者反思和纠正扭曲思维和误解的能力,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或消除负性情绪,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次门诊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自知力教育.分别于首次就诊时、2周、4周、8周复诊时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测定以及服药依从性评定.结果首次就诊和2周、4周复诊时2组BPRS量表,ITAQ及服药依从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门诊治疗8周后观察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TAQ与服药依从性,BPR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知力教育可以有效恢复患者自知力,提高服药依从性,促进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病人的认知与自控水平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相似文献   

11.
姜燕  王亚力  王丽萍  侯晓乐 《护理研究》2007,21(18):1622-1623
神经症是一类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的精神障碍.它是由素质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疾病[1].病人最常出现的是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其心理和社会功能.对此,我院护理人员2005年5月-2006年4月对住院的60例神经症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以探讨健康教育对神经症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影响.  相似文献   

12.
神经症是一类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的精神障碍。它是由素质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疾病。病人最常出现的是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其心理和社会功能。对此,我院护理人员2005年5月—2006年4月对住院的60例神经症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以探讨健康教育对神经症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特定的护理干预对CCU心肺复苏病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心肌梗死并心肺复苏病人168例依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观察组应用特定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应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两组干预后病人的心理状态,应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评价两组干预后领悟社会支持情况,并观察不同临床特征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精神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领悟社会支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的效果与病人的学历、性别密切相关。[结论]对CCU心肺复苏病人进行特定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病人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尤其对高学历及女性病人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4050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社会特殊群体———4050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为自我救助提供现实依据。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江西省407名4050人员进行测试。结果4050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低于同龄非下岗人员;对4050人员的心理健康存在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性别的显著差异。结论4050人员的心理状况值得关注,自身应有自我提升的意识及自我救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教师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有关教师人格、心理健康的研究多集中于文化课程,对于室外体育课中体育教师人格、心理健康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调查拟对此作一尝试性工作,为完善教师人格、心理健康研究,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2005-03/06以江苏省部分高校207名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艾森克个性问卷对207名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进行评价。症状自评量表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艾森克个性问卷共85个项目,包括为精神质、内外向性、情绪稳定性以及掩饰性4个人格维度分。 结果:共发放问卷253份,回收有效问卷207份。①症状自评量表9项因子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阳性问题的百分率为97.56%,躯体化和敌对因子阳性问题的百分率为92.68%,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阳性问题的百分率为90.24%,焦虑和恐怖因子阳性问题的百分率为87.80%和78.05%。②体育教师症状自评量表9项因子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外,其余因子分均高于常模的相应因子分(P〈0.05)。“恐怖”、“精神病性”2项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1)。③男女教师心理健康的比较中,除“恐怖”因子外,其余因子都存在差异(P〈0.05),“躯体化”、“抑郁”两个因子差异极其显著(P〈0.01)。④体育教师艾森克个性问卷精神质分与情绪稳定性分与常模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内外向性、掩饰性分差异极其显著(P〈0.001)。⑤在4个人格维度中,精神质与症状自评量表各种症状的相关系数最高,其次为情绪稳定性,内外向性及掩饰性与症状因子呈较低的负相关(除外内外向性与偏执因子)。 结论:本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一般人群相当,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体育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为比一般人群更外向,掩饰程度较低,其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以精神质及情绪稳定性相关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有关教师人格、心理健康的研究多集中于文化课程,对于室外体育课中体育教师人格、心理健康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调查拟对此作一尝试性工作,为完善教师人格、心理健康研究,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05-03/06以江苏省部分高校207名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艾森克个性问卷对207名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进行评价。症状自评量表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艾森克个性问卷共85个项目,包括为精神质、内外向性、情绪稳定性以及掩饰性4个人格维度分。结果:共发放问卷253份,回收有效问卷207份。①症状自评量表9项因子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阳性问题的百分率为97.56%,躯体化和敌对因子阳性问题的百分率为92.68%,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阳性问题的百分率为90.24%,焦虑和恐怖因子阳性问题的百分率为87.80%和78.05%。②体育教师症状自评量表9项因子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外,其余因子分均高于常模的相应因子分(P<0.05)。“恐怖”、“精神病性”2项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1)。③男女教师心理健康的比较中,除“恐怖”因子外,其余因子都存在差异(P<0.05),“躯体化”、“抑郁”两个因子差异极其显著(P<0.01)。④体育教师艾森克个性问卷精神质分与情绪稳定性分与常模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内外向性、掩饰性分差异极其显著(P<0.001)。⑤在4个人格维度中,精神质与症状自评量表各种症状的相关系数最高,其次为情绪稳定性,内外向性及掩饰性与症状因子呈较低的负相关(除外内外向性与偏执因子)。结论:本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一般人群相当,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体育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为比一般人群更外向,掩饰程度较低,其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以精神质及情绪稳定性相关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哮喘患者进行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哮喘临床特征的调查、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以及肺功能检查,探讨对哮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对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126例哮喘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健康教育干预组及对照组,随访3个月.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一般人口学资料、哮喘临床特征、哮喘认知水平、用药依从性、ACT评分及肺功能检查,并对上述参数进行干预前后的比较及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 在本研究中失访10例,最后完成实验116例,其中健康教育干预组68例,对照组48例.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ACT评分、肺功能各项指标及哮喘控制情况的评分均显著改善;而对照组自身前后对比,上述各项研究内容均无显著改善.干预后干预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哮喘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能够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使哮喘的控制得到维持,使哮喘患者的肺功能状态得到提高,进而使更多患者达到正常人或是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临床护理路径在抑郁症复发中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一种制订好的、用图表的形式提供有效的照顾,使临床治疗、护理有序进行,减少漏项、缩短住院日、提高护理质量的管理方法[1],是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主要工具[2].在这种模式下,护理工作不是盲目执行医嘱,而是有时间、有计划、连续地进行护理.为探索一种适合抑郁症护理的方法,减少抑郁症复发.我院心理科于2004年8月-2005年9月对102例抑郁症病人实施两种护理方法并进行对比观察,并将CNP延伸至出院后的回访中,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72例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家庭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并对家属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出院时及出院第6个月对两组病人应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同时对两组病人家属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两组病人及家属出院后第6个月SDSS、ADL、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出院后对其家庭进行跟踪随访并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病人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